太平禪寺[上海寶山]

太平禪寺[上海寶山]
太平禪寺[上海寶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太平禪寺位於上海市寶山區[上海市]顧村鎮盛宅村盛宅生產隊。始建於清乾隆[愛新覺羅·弘曆]年間,原供奉太平老爺,遂得名。1999年8月,太平禪寺經重新修復後,作為寶山寺附屬燒香點恢復宗教活動。2004年7月,經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務委員會批准,正式作為宗教活動場所予以登記。該寺占地10畝,建有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聖殿、太平老爺殿等,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上海寶山太平禪寺上海寶山太平禪寺
太平禪寺座落於上海寶山區顧村鎮,始建於清乾隆年間,迄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盛衰嬗變,可謂是歷經滄桑。

改革開放後,黨的宗教政策進一步落實下,為了滿足當地信教民眾進行宗教活動的需要,經上海寶山區佛教協會的研究,決定恢復太平寺為信教民眾宗教活動地點。

1998年12月,智慧法師前來太平禪寺,主持寺院的修復工作,和宗教活動,引領信教民眾開展正常的宗教生活。

至此,太平寺續接了往昔的香火,恢復了寺院固有的晨鐘暮鼓,佛教的梵樂和經唄之聲,又在這古鎮的上空響起,預示著太平禪寺的重建與振興拉開了序幕。

太平禪寺的重建工作具體的說是從2000年開始,第一期工程為修建大雄寶殿,是按明清的建築風格來構建的,寺院的整體布局和規劃是由智慧法師擬定,具體的設計工作是由上海設計院負責,並選擇了有資歷的建築工程隊施工。大雄寶殿的建築面積是864平方米,其高18米,總的資金投入是四百萬元,經過了八個月時間的施工,一幢高大莊嚴的太平禪寺的主殿——大雄寶殿正式落成,這是太平寺有史以來的一件大事,大家都歡喜無量。

大雄寶殿大雄寶殿
太平寺的二期工程,是以大雄寶殿為中心的整體規劃設計,一次性的投入和施工,其主要建築有天王殿、鐘樓、鼓樓、金剛殿、地藏殿、伽藍殿、玉佛殿、千手觀音殿、彌陀殿、三聖殿、功德堂、閱經室、經堂、法堂、齋堂、放生池、一對石經幢、僧寮、電子監控室、還有一座山門等十幾座殿堂,整個建築從規劃、設計、施工和落成,一年內全部完工,效率是很高的。

其布局,大殿的前面是放生池,全部是用青石砌成,池深在二米左右,在放生池的上方有一座青石拱橋很巧妙的把放生池一分為二,香客與遊人皆步行於橋上,可俯視放生的金魚游來游去,還有那憨態可掬的烏龜

天王殿的建築面積沒有大雄寶殿那么的大,然其建築風格與大殿一樣,都是仿明清的建築格調,一層重椽,四角向外挑出很遠,上下椽都是一樣。天王殿的中央供奉的是彌勒菩薩,兩邊是四大天王,在彌勒菩薩的背面供奉的是護法韋馱菩薩。漢傳佛教的寺院,天王殿里菩薩所供奉的格局,基本都是一樣的。

建築

殿堂布局

天王殿天王殿
太平寺的殿堂的布局中,與目前上海寺院不同的是在天王殿前建了一座金剛殿,面積不大,但很有特色,殿內供奉著兩尊金剛,一左一右,向相而立。其形象就是給人一種高大、威猛似有橫掃一切勢不可擋的力量。每一個骨節,每一塊肌肉中都蘊藏著無窮無盡的力量,一個是閉觜怒目圓睜,拳頭高高豎起,一個是張口圓睜雙目,也是高高舉起拳頭,好象對大家說,來此神聖淨地,不可有一絲妄念,更不可在此胡作非為。同時也在向那些虔誠的信眾說,放心吧,有我們在保護你,一切外魔邪道都不敢侵害於你們的,我們護持一切正法,凡有侵犯正法者,我們都將給予摧毀消滅,維護正法是我們的天職所在。

天王殿兩邊的鐘鼓樓的設計是有特殊之處的,上下二層,上層的屋頂是由四條龍的造型組合而成,龍頭向相,尾巴全部豎向天空,給人無盡的想像其內涵所在。鼓樓上架著一面大大的牛皮鼓,名曰“太平鼓”。鐘樓上吊著一個由五噸青銅加銀鑄造的“太平曉鍾”,每天的早晚,法師們都準時的叩響太平曉鍾,唱誦著鐘聲偈,祈禱世界和平,佛法昌盛,人民安居樂業,無憂無惱,幸福而又太平。

伽藍殿

寺院山門寺院山門
鼓樓的底層是伽藍殿,裡面供奉著的伽藍菩薩是中國古時大有名的戰神——關雲長。現在是佛教寺院的護法伽藍,相傳天台智者大師,在一次入定之中,聞一人叫喊著:還我頭來。大師在定中觀照,此叫喊者是乃關羽關雲長,三國時蜀國大將也,並於定中為其開示佛法,使一代戰神明悟前緣,皈依佛門,並立誓言永做佛門護法。因智者大師緣故,關雲長才進入了佛教寺院伽藍菩薩之列。其含意就是一種文化與外來文化的交往中不怕衝突,但一定要有海一樣的寬容心和相互的默契性,走向和諧發展之路,也是典型的中國傳統主流文化(儒、釋、道)走向合一之路的一種趣向。

地藏殿

鐘樓下面是地藏殿,太平寺塑的地藏菩薩,所現的是比丘像,具足三千威儀,慈悲滿懷,奉佛法旨,在五濁娑婆,以無邊願力,救度業力剛強眾生。菩薩兩邊分立著十殿閻羅,其形像與表情盡顯誇張,一切聽命於菩薩調遣,於娑婆界隨機隨願救拔眾生出苦輪。有聯贊菩薩:“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示空誓不成佛”。

山門

太平禪寺的山門建在富聯路邊的,距離金剛殿有一百多米,山門建造的很是氣派,用四根整塊花鋼岩雕刻而成,上立“太平禪寺”橫匾,由玉佛寺方丈覺醒大和尚題寫。金底黑字,顯的富貴而又大氣,沒有一點造作之感,盡顯恢宏氣派。

在大雄寶殿的前矗立著一對高大的經幢,高度在十米左右,共分二十一層,其藝術設計和製作工藝相當的考究,經幢上所刻經文是一部《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給人感覺非常地殊勝。

整體環境

寺院在整體環境上也是下了很大功夫,為營造一個清淨怡人的境界,寺院前後共投入了近百萬巨資,進行綠化改造,移植了四棵百年左右的銀杏樹,與寺前河邊原有的一棵古老銀杏相互輝映,形成一幅五福降臨,太平盛世的聖境。另外,還以太湖石壘起的園林中的假山,加予人工溪水,涓涓流動其間,若不身臨其境,是很難感受到他的靜謐與神聖的。寺院內的盆景有一百多盆,品種有幾十個,它們分散而有序的點綴在寺院各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