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釣魚

太公釣魚

太公即呂尚、姜子牙。傳說他在渭水濱釣魚,等待周文王前來請教。後人以本句指心甘情願上當、中圈套。

基本信息

太公釣魚

太公釣魚 tài gōng diào yú

解 釋

比喻心甘情願地上圈套。

太公釣魚
出 處《武王伐紂平話》下卷:“姜尚因命守時,直鉤釣渭水之魚,不用香餌之食,離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負命者上鉤來!'” 用 法

複句式;作賓語、分句;比喻心甘情願地上圈套

示 例

毛澤東《別了·司徒雷登》:“~。嗟來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
典 故 公元前十一世紀時,八十老人姜子牙曾任商朝下大夫,因見紂王荒淫無道,便棄官逃往西岐本想自投西伯姬昌,又怕被人恥笑,所以暫時隱居在渭水河邊的小村莊裡,以待時機。 一天, 他正在渭河邊釣魚解悶,有一樵夫武吉擔柴路過,,見他竟用直鉤釣魚,還離著水面三尺遠,魚鉤上也沒掛香餌,便問長者貴姓。姜尚答道:"姓姜名尚,字子牙,號正熊。"武吉嘆了口氣說:"真是有志不在年高,無謀空言百歲。象你這樣愚拙的人,還自號正熊,實不相稱!"姜尚微微一笑:"老夫釣魚是假待機進取是真。然而要釣王與侯,寧在直中取,不可曲中求!"武吉道:"你哪像王侯倒像活猴。"說罷,就擔起柴擔進城去了。不料武吉進城失手打死了守門的軍士招來殺身大禍,巧逢西伯姬昌路過,得知武吉是個孝子,家中有老母無人奉養,便贈與黃金十兩,命他回去安頓好老母再來領罪。老母絕望,便帶武吉來向姜尚求教解救之法。姜教他如此這般,從此武吉只在鄉中幹活,不再進城去了。 光陰似箭,不覺又是一個春天。一日,西伯來到渭河邊踏青打獵。忽聽有人唱道:"鳳非乏兮麟非無,但嗟治世有污。龍興雲出虎生風,世人慢惜尋賢路……"姬昌命人將歌者找來,見是武吉,大喝道:"你怎敢欺我,不來領罪,反在此唱歌?"武吉便照實說了,並說這歌也是姜尚所作,姬昌認為姜尚必是賢者,便當即赦免了武吉的死罪,命他帶路來河邊尋訪姜尚。姜尚為試姬昌的誠心,未理采而避入蘆葦叢中。姬昌求賢心切,三日後,又封武吉為武德將軍,再次帶路,親率百官一同再訪姜尚,封為太公。 後來太公輔佐文王,隨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 2. 《太公釣魚》是在永春白鶴拳槌母-三戰子千槌槌法的基礎上,再進一步的功法練習套路。該套路除固有的三戰法外,又有中盤的十字打法和十字解法,更有的三戰法外,又有中盤的十字打法和十字解法,更有金雞啄谷、白蛇吐信、橫掃千軍、秋風掃地、太公釣魚的下盤槌法和左打太陽、右擊太陰、旋風挎劍、當頭拜會喝的上盤槌法、使槌法槌打如撒網的氣勢,充分展現出來。槌法有挑、剔、捆、殺、點、摔等法,使三門六路攻勢凌厲、防守縝密,有防身顧己、打穴傷人、斷筋碎骨之作用。動作簡單實用、樸實大方、技擊性強、細詳品味、當能悟出其旨奧玄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