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書病歷

天書病歷

市民小楊在微博上發出了一份醫生寫的病歷,有網友稱這個醫生的字堪稱“天書”。記者將這份病歷交給多名醫生、藥師辨認,均無法得知正確內容。

基本信息

概述

天書病歷天書病歷
市民小楊在微博上發出了一份醫生寫的病歷,有網友稱這個醫生的字堪稱“天書”。記者將這份病歷交給多名醫生、藥師辨認,均無法得知正確內容。昨天,書寫該病歷的當事人市區某醫院神經內科的黃姓醫生稱,他也意識到病歷上的字過於潦草,希望通過本報向那名患者致歉,並表示今後會改正缺點、端正字跡。

網友吐槽

市民小楊的親戚由於背部疼痛,前往市區某醫院就診,掛了神經內科的號。小楊的親戚將症狀向接診的該院神經內科黃醫生說了一遍,黃醫生提筆在病歷上書寫了一番,便建議他前去拍X光。此後,黃醫生在查看X光片的結果後,告知其無大礙,只開了些藥。
小楊的親戚無意中拿起病歷時發現,那名黃醫生寫在病歷上的字讓他一頭霧水,根本看不懂寫的是什麼內容。他詢問了其他人也沒有結果。
小楊看到病歷上寫的字後,心生好奇便拍下病歷上的字發到微博上,想藉助網友的力量來翻譯。病歷上網後引發網友熱議。網友直呼這簡直是“天書”。網友“洋蔥——Onion”說:“幼稚園學生字型嗎,都是豎。”網友“帥帥的孫帥”說:“新一代字型誕生了,叫豎條體。”有網友稱,沒見過醫生這么潦草的字跡,可能這個醫生自己也看不懂。還有網友打趣這是“火星文”、“甲骨文”、“豎條體”、“腦電波圖”。對於醫生簽名,有人說他姓曹,有的說他姓費,也有說他姓黃。

無法辨認

記者將小楊發到微博上的病歷給市區某醫院神經內科的其他醫生辨認,該院神經內科的多名醫生均表示看不懂內容,只有下方的簽名他們能認出是同事黃醫生。
記者拿著這份病歷諮詢其他業內人士。有醫生看後認為寫的是肝方面的症狀,有說是發燒症狀,還有說是肺部的症狀。
市區公園路一洲藥房一名有著多年經驗的藥師說,醫生寫字潦草的現象確實不少,市民拿著醫生的處方前來買藥時常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藥店的藥師看不懂醫生寫的潦草字跡,只好讓他再去醫院問醫生。“這個醫生的字跡是我見過最潦草的,只能粗略看出第一個字像是肝。”
市區另一家醫院的一名醫生看後認為是“體溫39度,伴有嘔吐現象……”在記者告知該患者為背部疼痛時,該醫生頗為驚訝。

醫生表示歉意

天書病歷天書病歷
記者聯繫上這名寫“天書病歷”的當事人黃醫生,他說自己的字跡一向這么潦草。不過他也意識到病歷上的字過於潦草,希望通過本報向那名患者道歉,並表示今後會改正缺點、端正字跡。
當記者詢問該病歷上所寫的內容時,黃醫生以保護病人隱私為由未予透露

難落實處

根據國家衛生部2010年3月1日起實施的《病曆書寫基本規範》第六條顯示,病曆書寫應規範使用醫學術語,文字工整,字跡清晰,表述準確,語句通順,標點正確。顯然,這份“天書病歷”與之不符。
醫生在病歷上書寫應不應該讓患者看得懂、看得明白?我市一家醫院的一名醫生指出,雖然每家醫院都有這項規定,但醫生書寫潦草的現象還是難以“根治”,“書寫規範”沒有落到實處。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醫生說,自己有時候也看不懂其他醫生的字,特別是遇上了轉院的病人,看不明白病歷上的字,就很難詳細掌握患者的病史。該醫生稱,醫生所寫的病歷上有些是醫學專業名詞,但即使是這樣也應該讓其他醫生看得懂,否則一旦造成誤導,後果不堪構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