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園[宗教術語]

天園[宗教術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伊斯蘭教信仰的後世極樂境界。又譯“天堂”、“樂園”。阿拉伯語複數詞“占納特”的意譯,其單數詞為“占奈”(Jannah)。

簡介

天園(Jannat)
伊斯蘭教信仰的後世極樂境界。又譯“天堂”、“樂園”。阿拉伯語複數詞“占納特”的意譯,其單數詞為“占奈”(Jannah)。與“火獄”相對,同為伊斯蘭教六大信仰之一——信後世的重要內容。被視作令人神往和追求的無限美好的地方,為虔誠信奉伊斯蘭教並履行善功者復生後的永久歸宿。“天園”一詞為《古蘭經》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辭彙之一,多達140餘次,關於天園的經文多達300餘節。聖訓關於天園亦有較多描述。

聖訓中天園的介紹

根據經訓明文並結合經注學家的解釋,伊斯蘭教關於天園有如下闡述:
(1)關於天園的美好幸福情景。《古蘭經》中描述天園情景的經文頗多,文字生動,令人神往。有幸永居其中者可盡情享受安拉所賞賜的物質和精神的恩澤。那裡環境優美,恬靜:濱臨清泉(44:52,77:41),諸河交匯(2:25,4:27),有長年不斷的“漫漫的樹蔭”、“泛泛的流水”和採摘不絕的“豐富的水果”(13:35,56:30~33);有質純不腐的水河、味美不變的乳河、飲者稱快的酒河和質地純潔的蜜河(47:15),氣候宜人,“不覺炎熱,也不覺嚴寒”(76:13)。進入天園的人在物質上可享受他們所要求的一切(41:31),穿的是綾羅綢緞,“戴的是金鐲和珍珠”(18:31,35:33),吃著“他們所嗜好的水果和肉食”(52:22),睡在“珠寶鑲成的床榻上”(56:15),身邊有“白皙的、美目的女子做他們的伴侶”(52:20),宛如珍珠一樣純潔、晶瑩的童僕“輪流著服侍他們”(52:24)。進入天園者在精神上可享受極大的快慰:他們再也聽不到人世間的惡言、謊話和閒談,聽到的只是眾天使和同伴們的“祝壽和祝安”(19:62,26:75,56:25~26,78:35);彼此再無怨恨,相處親如弟兄(15:47);大家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毫不辛苦,毫不疲倦”(35:34~35)。聖訓對天園的情景亦有諸多描述,如說:“天園彈丸之地,勝似普世界的一切”,天園裡“有珠樓、玉閣、瓊亭、瑤池”,“天園以金磚、銀礎、麝泥、珍珠鋪地,紅花塗飾。進天園者,只享福,而不受罪,永生而不死,年青而不老,衣新而不舊”,等等。
(2)關於天園的種類和等級。伊斯蘭教認為,天園坐落在7層天體之上,共有8層,即由低到高,分為8個等級。不同品級的人將分別居住在不同層次的天園裡,品級愈高尚者,其所住天園的層次愈高,距離真主亦愈近。穆斯林在舉行葬禮時,常把“求真主提高某亡人在天園中的品級”這句話作為祈禱詞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其原因即在於此。根據經注學家的解釋,《古蘭經》中述及天園的各種不同稱謂,即代表不同的等級。八層天園由低到高,分別是:1.達爾·傑拉勒(Dar al—Jalal),意為榮樂園,指入園者將享有人世間所得不到的尊貴和榮耀。此為天園的最低層,大多數穆斯林均可入之。2.達爾·色蘭(Dar al-Salam),意為安宅、和平園。《古蘭經》指出:凡有覺悟的虔誠穆斯林將以其善行入此園(6:125~127)。3.占奈·麥厄瓦(Jannah al-Ma’wa),意為歸宿園。《古蘭經》稱它“在極境的酸棗樹旁”(53:14~15),“信道而且行善者”將以其完美的功修獲此報酬(32:19)。4.占奈·胡勒德(Jannah al-Khuld),意為永住園,敬畏真主者將永居其中(25:15)。5.占奈·奈伊姆(Jannah al-Na'im),譯作幸福園、恩澤的樂詞等。該稱謂在《古蘭經》中出現次數較多,是敬畏真主的“最先行善者”將進入的樂園(68:34,56:10~12)。6.達爾·蓋拉爾(Dar al-Qarar),意為安宅,被認為是達到“吾里”、“謝赫”品級的人方可進入的極樂境界。 7.占納特·阿德恩(Jannat‘Adn),意為永久園、常住的樂園。為《古蘭經》中出現次數最多的天園名稱,被認為是天園中“最高的品級”(20:75~76)之一,只有深受真主喜愛的敬畏者方可進入(98:7~8)。8.占納特·斐爾道斯(Jannat al-Firdaws),意為極樂園。為天園的最高層,是所有進入天園者最為仰慕的地方,先知穆罕默德將在那裡祈求真主恩準其教民陸續升入之。
(3)關於進入天園必須具備的條件。《古蘭經》明確指出以下幾種人將永居天園:1.信教、行善的人。這方面的經文很多,如:“信道而且行善者,必將享受極樂園,而永居其中。這是真主的真實的應許,他確是萬能的,確是至睿的”(3l:8~9)。2.敬畏安拉的人。如:“敬畏主的人享有下臨諸河的樂園,而永居其中。這是從真主那裡發出的款待”(3:198)。3.為安拉之道而戰的人。如:“誰為主道而戰,以致殺身成仁,或殺敵致果,我將賞賜誰重大的報酬”(4:74)。即死後進入天園,“真主確已用樂園換取信士們的生命和財產”(9:111)。4.恪守教規的人。《古蘭經)應許謹守拜功、完納天課、保持貞操、實踐約言的信士為天園的繼承者,並將永居其中(23:1~11)。綜合以上經文,伊斯蘭教認為進入天園最根本的條件是:1.虔信伊斯蘭教。即具有堅定的伊瑪尼(Iman)——以認主獨一為核心的六大信仰。這是敬畏真主、恪守教規、為真主之道而戰等一切自覺行動的基礎和動力。2.履行善功。揚善抑惡是伊斯蘭教三大基本教理之一。《古蘭經》中每講到信教,必言及行善,說明了善功在伊斯蘭教義中的重要地位。
伊斯蘭教認為,只有具備信教和行善這兩個最根本的條件者,經過末日審判後,方能榮獲真主的嘉賞,順利通過架設在火獄之上的一座細如髮絲、利如刀刃的天橋,進入無限美好的天園而永居其中。根據伊斯蘭教義,人們要想永久擺脫諸如乾燥、酷熱等自然壓迫的痛苦和人世間的煩惱與苦難,就必須在生前準備好前往後世的旅費,即努力創造條件,堅定以認主獨一為核心的六大信仰,在行動上恪守念、禮、齋、課、朝“五功”,遵守教規,並多做善功。只有這樣,死後才有望進入令人神往的天園。此即伊斯蘭教經訓典籍以大量篇幅闡述天園的主旨和意義之所在。

宗教術語

辟穀 | 紫府[道家術語] | 天園[宗教術語] | limbo[宗教術語] | 皈依[佛教術語] | 沙門[佛教術語] | 無常[伊斯蘭教術語] | 苦行[宗教用語] | 大行[佛教術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