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宮[總述]

天后宮[總述]

湖南省的天后宮位於懷化市芷江縣城,是內陸最大的媽祖廟。建於清乾隆十三年(1748)。宮內亭台樓榭,飛檐斗拱,寬廣莊嚴,門坊用石料砌就,雕技粗湛,鏤空鐫深,極盡傳神之巧。天后宮門坊高11米,寬6.3米,貴州大青石壘砌,星門樓形。兩側雄獅蹲踞,前有青石雕花欄桿圈圍成台,中間十五級台階入門,上下左右均有青石浮雕50幅,大幅石雕2.5平方米,小幅0.3平方米。圖案多為魚龍鳳獅、花草樹木、神鬼人仙,形象生動,面目清晰。門洞上方正中鑲嵌“天后宮”石刻匾額,字型渾厚圓潤,施斧鑿亦曲盡書法之妙。天后宮占地3700平方米,現保存面積近2000平方米,座西朝東,南北建西室,中間三進,戲台、正殿、觀音堂,左為財神殿,右為武聖殿和五通神殿。其青石浮雕門坊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坊高10.3米,寬6.3米,坊上浮雕共95幅,大幅2.62平方米,小幅0.09平方米,魚龍鳳獅,花草木竹,神鬼人仙等,形象生動逼真,畫面清晰如故。或一幅一典,或數幅一典。華拱“漁樵唱和”與“耕讀為本”相對,側面柱八幅,“八仙過海”、“丹鳳朝陽”、“二龍鳳珠”、“獅子滾繡球”等,精雕細刻,鏤空鐫深,堪稱鬼斧神工。

概述

天后林默,(公元 960 年—— 987 年)民間稱之媽祖,是沿海百姓崇祀的海神。她是宋代福建湄洲嶼的一個奇女子,暫短的生命留下了許多行善濟世,救助海難的動人傳說。歷來備受治國者的褒封。人們逐漸把她奉之為神,頂禮膜拜。據資料顯示,現今世界上約有一億多人信奉天后,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建有天后宮,足見其影響深遠。

天津天后宮

天后宮天后宮
俗稱“娘娘宮”,在天津舊城區東門外、三岔河口西岸、現在的古文化街上。始建於元代泰定元年(公元1326年),明代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重建,為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築。天后宮坐西朝東,面對海河,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宮內供奉著天后娘娘。天后在古時被人們稱為護海女神。傳說她是福建莆田人,水性極好並經常駕船出海搭救遇難的人,故被後人敬為女神。農曆三月廿三日是娘娘的生日,每年這時都舉行“皇會”,表演高蹺龍燈旱船獅子舞等。百戲雲集,熱鬧非常。現在的古文化街包括天后宮及宮 南、宮北大街,全長580米,寬7米。這裡的建築大多是仿清代民間小式建築。街內有著名的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風箏魏風箏、刻磚劉磚刻等。現在天后宮已成為天津民俗博物館,介紹天津的歷史沿革,陳列著各種民俗風情實物。

天后宮原位於興城海濱南面的半島上,即解放軍總裝備部興城療養院院內。正面朝東,面臨大海,掩映在一片古樹碧翠之中。創建年代無考,據宮內現存鑄鐵大鐘上的銘文記載:“道光二十三年重修”。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再修,原有正殿3楹,南北廂房各3間,山門一楹。

天后宮天后宮
天后宮是古時海祭中心,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人們在這裡舉行盛會,紀念“護海女神天后”的誕日。耍龍燈、踩高蹺、跑旱船。人山人海,春潮湧動,通宵達旦。

這裡曾經是當地的貿易中心,天后宮正殿中有一紀實壁畫,記載了當時盛況:宮前有兩家大商號,靠南一家是“興隆海棧”,靠北一家是“茂生海店”。畫中景物描寫細膩,人物性格各異,規模盛大,逼真如初,線條流暢,著色古樸。海中舟牆林立,岸邊車水馬龍,商賈雲集,真是熱鬧非凡。

天后宮的位置,古代叫桃花津,津為渡水的地方,也就是碼頭。據說遼代興城縣治所曾位於此,明時為我國北方的重要通商口岸,天后宮對於研究興城當時的歷史背景很有參考價值。此宮於20世紀80年代拆除,後在院外重建。

天后宮供奉的天后,相傳姓林,名默,是福建莆田縣一漁家女子。生於宋代建隆元年(960年),卒於宋雍熙四年(987年)。傳說她“生而神異”、“幼而穎異”,會治病,會游泳。她能乘席渡海,在驚濤駭浪中救助海上遇險船隻。人們稱她“龍女”、“護海女神”,並修廟供奉。地方官吏和朝廷也多次對其加以褒奏晉封,宋代封為順濟夫人,元代封為天妃。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封為天后。除了農曆初一、十五,人們對其燒香叩拜外,每年的陰曆三月二十三日都要舉辦盛大的娘娘廟會,紀念天后聖母的誕日。天后宮與其它廟宇不同,是沿海人民供奉海神的地方,用以祈禱出海平安,漁家樂業,也是船員聚會、娛樂的場所。

汕頭天后宮

天后宮天后宮
位於汕頭市東南出海口,距離市區約3.6海里的南北航道中間,有一面積不足一平方公里,古名為“馬嶼”的海島,每年有數以萬計的漁船和其它船隻停泊於此避風或待航。

末代淳熙年間,停泊馬嶼的福建漁船漁民為求媽祖庇佑海上航行安全,與當地船民及商賈到福建湄洲組廟請來媽祖香火,在島上創建一簡陋狹小的媽祖廟以供朝拜。此後,來島進香拜謁海上女神的越來越多,“馬嶼”也逐漸被改稱為“媽嶼”。

有了媽祖廟,媽祖的聖事很快傳播到潮汕各地。乘船過海上島的善信者絡繹不絕,朝拜後將帶來的活雞放生在島上,任其孳息,時日長久,滿山雞群,故而“媽嶼”又名“放雞山”。

揭陽喬林天后宮

天后宮天后宮
位於廣東省揭陽市東山區喬林鄉,建築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形狀為一艘遠洋大船船樓,船頭刻有“安瀾水慶”匾額,讚頌海神祖姑。宮廟建三進宮殿式。中殿頂端建八角燥井,既通風通光又壯麗美觀。正殿供奉祖姑塑像,旁有侍女和千里眼、順風耳塑像。祖姑塑像既壯嚴又慈祥,突出聖姑除暴去惡救苦救難的形象。宮廟樑柱雕刻精工細緻,殿頂嵌瓷巧奪天工。廟的右前方有碑亭和可供香客乘涼歇息的書,書廊前邊有記載歷代重修的碑記石刻。宮廟四周鄉河繚繞,浮光倒影,風景清幽,名氣遠著。

天后聖姑是喬林卿林氏族人的直系小姑,南宋時,祖姑的第六代裔孫陶公(諱文熙),任職廣東提刑按察司副使,巡歷於潮汕,觀榕江之濱的磐溪是塊土沃物豐的土地,留下第三子崇(諱德高)卜居立籍,創建喬林鄉。二公從福建莆山縣涵頭望江里請來祖姑香火,建廟奉敬。喬林先輩歷來十分崇敬祖姑,現在的十多萬鄉民(包括海外僑胞)對祖姑也十分虔誠。每逢祖姑耶誕都熱情捐資慶祝。全鄉三個自然村以村為單位,每個二月二十一,由長輩們穿著禮服帶隊,招展彩旗,歡奏鼓樂到聖廟奉請祖姑香火到神壇。家家戶戶備辦禮品,誠心朝拜。神壇前高搭戲台,各村都演梨(戲)三天。宮前神檀香火更盛,也高搭戲台演戲二天。全鄉設計四個神壇三天共演12台大戲。慶典之後,還整裝隊伍大鑼大鼓奉送祖姑香火進宮廟。為使祖姑香火更加旺盛,鄉民還成立了天后宮理事小組,小組的成員由三個自然村選派。近十年來在理事組的積極管理下,天后宮廟務不斷發展。

1995年,對天后古廟背後場地進行清理,修建“天后園”。建成後的天后園有古樹、假山、魚池、涼亭、留芳亭和詔廊。詔廊裏豎立著宋、元、明、清四朝皇帝對祖姑的封贈聖旨46道的精工石刻金字的碑林。2000年鄉民獻地興建了香客停車場。最近又增置價值近萬元的大型石雕香爐。

台東天后宮

天后宮天后宮
道教宮觀。在台灣省台東縣台東市中華路一段二二二號。據《台灣寺廟大觀》記載:創建於清代光緒十四年 (1888年),初稱媽祖廟,俗稱東台媽祖廟;民國十五年(1926年)遷建今址,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增修擴建,1973年曾有修繕,1979年興建牌樓、唐樂台及鐘鼓二樓。過宮前牌樓,兩旁側立金亭,再前為正殿,殿系雙檐歇山造型,燕尾輕揚,龍鳳凌空,檐問懸掛“天后宮”三字金匾,殿內正龕供奉木雕媽祖坐像,頭戴珠冠,身披繡袍,神態慈祥,左龕奉註生娘娘,右龕祀城隍神及福德正神。

明代,媽嶼海域盜賊猖獗。時任南澳島副總乒何斌臣奉命海面剿寇,悉知媽祖顯聖,出兵前特到島上禱祝媽祖庇佑,並許願能剿賊擭勝,即拓新廟宇。後出師凱鏇,於明萬曆四十八年正月望日卜地開鳩基工,五月朔日遂告落成。

古廟歷經滄桑。清鹹豐八年重修,後又倒塌。民國十七年,由汕頭市總商會發動擴建。改廟為由山門和正殿組成一廳二間,釆川石木雕建築構件,屋頂為硬山形式,屋脊有嵌瓷裝飾,只有潮汕古建築的地方特色。

1988年,媽嶼媽宮被列為汕頭市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媽宮擴建,獲海內外善信響應,擇日於庚午年中秋日奠基,癸酉年(1993年)農曆3月17日竣工落成。宮廟建築面積由原來的163平方米增至365平方米。開光慶典期間,近萬人位臨參觀朝拜,是時香燭濃煙滿天,航運客輪來往穿梭,廟內外人群摩肩接踵,擠得水泄不通,鑼鼓聲、鞭炮聲響亮震耳,是島上有史以來參拜範圍最廣、人數最多的一次盛會。

擴建後的媽嶼天后古廟,石雕藝高,木刻精細,嵌瓷技巧,金漆工美,近觀工藝獨特,遠望富麗堂皇,是一座極具潮汕特色的古建築廟宇。媽宮周圍環境也進行了全面規劃並逐項建設。現已建有高12米的“石觀音菩薩”、“石天后牌坊”、“石李老君”、“朝聖門”和標誌“放雞山”的金雄雞、銀母雞及小雞群嵌瓷景點。還有“吉祥亭”、“如意亭”、“友誼亭”等旅遊設施,初步形成媽宮古蹟與遊覽景點融於一體的媽嶼風景區。

貴州鎮遠天后宮

貴州鎮遠天后宮天后宮建築年代比較晚,但其工藝精美。特別令人值得注意的是,在正殿重檐翹角和屋脊上,都是鳳在上而龍在下,可見該建築年代在慈禧當政時期。

天后宮位於府城西門,今新中街。北靠石屏山,南臨舞陽河,近百級台階延伸到河岸碼頭,是古碼頭石階最多最陡的一處。由碼頭、山門、正殿、廂房前廊、耳房、及膳房等組成,現存建築正殿及抱廈分別為清同治十二年與光緒三年由福建籍人捐資重建。正殿內供奉海神“媽祖”。背飾鏤空灰塑二龍戲珠,具有典型閩南風格,抱廈屋面舒展,線條流暢,木雕精美,遠離大海的鎮遠建有供奉海神“媽祖”的天后宮。天后宮在沿海一代稱“媽祖廟”,在內陸設天后宮是不多見的。據考證,舞溪以上只有三處,即湖南芷江、貴州鎮遠和黃平舊州。但鎮遠天后宮最險、最高,內中建築工藝最美。

蓬萊天后宮

天后宮天后宮
道教宮觀。在山東省煙臺市蓬萊縣城北一公里處的丹崖山蓬萊閣前。建於明代。前有顯靈門,入門鐘鼓二樓分立左右,正中秀居坐南朝北的雙層戲樓一座,是每年傳統的陰曆正月十六日為慶賀天后娘娘聖誕演戲祭神之所,戲樓兩側,各有赭色巨石三尊,人曰“三台石”,又名“神爻石”,戲樓北有天后娘娘前殿、正殿和寢殿,正殿內塑立天后娘娘及侍女、風、雷、電、雨、巡遊夜叉等諸海神像,寢殿供奉天后全身坐像,左右建有臥室各二楹。是蓬萊閣附近的重要道教建築之一。

青島天后宮

天后宮天后宮
先有天后宮,後有青島市。青島天后宮,始建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是青島市區現存最古老的明清磚木結構建築群,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00多年前初建成時,天后宮由三間聖母殿和龍王財神兩配殿構成。後歷經明、清、民國等七次維修擴建。1996年,青島市政府對其進行全面修復,並將其闢為"青島市民俗博物館",於1998年12月26日正式對外開放。

青島天后宮現占地面積近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為二進庭院。其有正殿、配殿、前後兩廂、戲樓、鐘鼓樓及附屬建築總計殿宇16棟80餘間,是一處典型的具有民族風格的古建築群。除戲樓為琉璃瓦蓋頂,其它建築物均為清水牆、小灰瓦,且經蘇州式彩繪點染,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在整個青島地區的古代建築中,青島天后宮的建築藝術和彩繪藝術都是首屈一指的。

天后宮戲樓大梁的包袱畫繪有金陵十二釵等紅樓人物,以及春秋故事"吹簫引鳳圖"、"敦煌飛天圖"等。

天后宮內,古木成蔭,綠草茂盛,是典型廟宇與園林風格的有機結合。戲樓兩側是鐘樓和鼓樓,前院有四株冬青樹,其中靠牆的兩株為法國冬青,花壇兩邊的兩株為本地冬青。前院東西廂門前是兩株桂花樹,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前後,滿樹的桂花會使整個院落清香飄溢。

芷江天后宮

天后宮天后宮
在舞水西岸,與縣城隔河相望。清同治八年(1869年)《芷江縣誌》載:"乾隆十三年(1748年)福建客民創建。"占地3700多平方米,現保存建築面積1970平方米。坐西朝東,南北建耳室,中間三進;戲台、正殿、觀音堂,左為財神殿,右為武聖殿和五通神殿,梳妝樓已拆,建消防池。全部建築結構完整。解放後,駐進電廠、鄉政府、財貿學校。為人交口稱讚的是門坊的青石浮雕。

坊高10.6米,寬6.3米,重檐歇山頂,門樓形狀。兩側雄獅蹲踞,石鼓對峙;頂蓋斗拱飛椽,十二金鯉咬脊,葫蘆攢尖;左右青石鋪地平台,圍夔龍、規矩龍欄桿;中間十七級石階緊接沿河大道。面臨滔滔舞水,門坊顯得格外雄偉。

坊上浮雕,凡95幅。大幅2.62平方米,小幅0.09平方米。魚龍鳳獅,花草木竹,神鬼人仙,形象生動逼真,畫面清晰如故。或一幅為一的典,或數幅為一據。華?quot;魚樵唱和"與"耕讀為本"相對,側柱八幅為“八仙飄海”、“丹鳳朝陽”、“二龍爭珠”、“獅子滾繡球”、“八王巡天”、“魁星點斗”、“連升三級”……大雕細刻,鏤空鐫深,堪稱鬼斧神工。“五龍拱聖”中"天后宮"三個大字,用筆渾厚圓潤;“武漢三鎮”、“洛陽橋”,施刀細膩入微。參觀石雕藝術的專家,無不稱揚此坊工藝之絕無僅有。

1979年,天后宮已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石坊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參觀者,春夏秋冬,絡繹不絕。 浙江嵊泗縣天后宮 坐落在金平鄉金雞岙,建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1949年《奮進中的嵊泗列島》載:"金雞澳內天后宮廟,殿宇極大,全山共建",現尚存前殿,是本縣僅存的古建築。前殿分正堂、左右兩偏殿。殿宇整肅,裝飾古樸,正門洞壁上方,左右各鐫有一幅宗教題材的浮雕。門外左右牆上,各鐫刻一幅金雞奮飛圖案,有一定藝術性。(《嵊泗縣誌》編一建置P17、《嵊泗地名志》卷四風景名勝P208)

泉州天后宮

道教宮觀。在福建省泉州市南門天后路。原稱天妃宮。初建於南宋慶元二年(1196),明代永樂十三年(1415年)經鄭和奏請,奉旨修廟,時凡派官出使外國前,皆來宮祭告祈禱;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統一台灣,泉州人施琅以此神顯聖助陣,奏請進封天后,遂稱天后宮,特予春秋致祭。現存大殿、後殿、兩翼亭子及東廓,尚保持清代修建時原貌,大殿原有清初所刻青石龍柱兩根,後被移用市內開元寺,後殿立有婆羅門教式石柱兩根,規格與開元寺現存石柱相同。該宮是我國東南沿海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座媽祖廟,有溫陵天后祖廟之稱。

澎湖天后宮

原名媽娘宮,位於澎湖馬公鎮,始建於元至元十八年 (1281年),因朝廷官兵蒙媽祖救助而建。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俞大猷重修媽娘宮,以慶抗倭勝利,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再次重修。現存建築是康熙年間(1662—1722年)重修的,迄今也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也算是台灣最古老的媽祖廟了。相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進攻澎湖時得到媽祖顯靈助戰,因而被康熙帝敕封“天上聖母”稱號,並頒贈“神昭海表”匾額一塊。此後媽祖在台灣便成為“有求必應、神通廣大”的神靈了。現在宮內仍保存大量的古碑、古匾、古聯、古井(即萬軍井,又名媽宮大井)等文物。

台南天后宮

天后宮天后宮
道教宮觀。在台灣省台南市安南區媽祖宮顧草街三段一巷二三六號。據《台灣寺廟大觀》記載:創建於明末,清代康熙五十八年 (1719年)擴建增修,廟構寬廣,殿宇雄偉,共分三進,開闢有一百二十個大小門戶,俗稱“三落百二門”,道光三年(1823年)毀於大水,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信徒捐資於原址編南八百米處重建簡陋廟宇,以作媽祖暫居之所,1979年集巨資重修擴建,始重現規模,廟貌雄偉,殿宇壯麗。宮內主祀媽祖,俗謂“鹿耳門媽”,刻工精美,面容慈祥。
現被列為台灣十大廟宇之一。

彰化天后宮

道教宮觀。在台灣省彰化縣鹿港鎮玉順里中山路四百三十號。據《台灣寺廟大觀》記載:創建於清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雍正三年(1725年)重新改建,始名天后宮,嘉慶十九年(1814年)重建,同治八年(1869年)又重建;民國十一年(1922年)再得重修,歷時十載完工;1959年興建凌霄寶殿;1973年增建宮前牌樓、左右龍樓鳳闕,四層聖恩大樓等,至此格局已臻完善。此宮占地廣達五百平方米;前有牌樓,入樓為前殿,殿系歇山重檐式建築,正殿內供奉湄洲媽祖,塑像典雅;後殿為樓閣式造型,殿內主祀玉皇大帝神位,龕前同祀雷、電二神及三官大帝,左右龕供奉神農大帝、女媧;右左築有偏殿,一奉觀音,一祀水仙尊王。

東山天后宮

天后宮天后宮
天后宮坐落在東山島最南端的漁村---宮前村。從縣城西埔驅車沿西陳公路15公里即到。 天后宮坐東朝西,背靠青山,面臨宮前灣,是明崇禎年間從湄洲媽祖廟分靈而建的媽祖宮。宮為單進,左旁有配殿護臨,為明代建築風格。宮內供奉媽祖神像,懸掛一塊綠底金字御牌匾,《康熙敕封橫榜文》,是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所立。宮內楹上還有三幅對聯:“聖德如天萬里風波寧海國,母儀稱後千秋俎豆奠湄洲”;“系出湄洲吸月吞江靖海宇,祠鎮陵島慈雲法雨澤群黎”;“赫赫楊休倪天之妹,穰穰降福在水之湄”,頌揚媽祖“護國庇民”的功德。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委派禮部郎奉御前往媽祖宮致祭,敕封媽祖為“護國庇民妙靈照應仁慈天后”,由於皇恩崇加,媽祖由“天妃”升為“天后”,宮前的媽祖宮命名為“天后宮”,其奏本、祭文都全鐫刻在宮內的御賜牌匾上。

鹿耳門天后宮

台灣台南市安南區鹿耳門天后宮,於明永曆十五年(公元1661年)鄭成功登台後首建,由於歷史悠久,媽祖威靈顯赫,長年有大批男女信徒從台灣各地前來進香膜拜。根據歷史文獻記載:鹿耳門天后宮,最早建在鄭成功登入之地,即北汕尾嶼,當時稱作“媽祖宮”,奉祀天上聖母;清康熙五十八年由百官捐俸擴建為“天后宮”。公元1946年,媽祖宮莊民集資重建天后宮,次年春落成,恭迎“鹿耳門媽(祖)”回宮奉祀。鹿耳門天后宮,屬南方寺廟之閩式建築代表,具備三川五門、三川殿(前殿)、正殿(大殿)、後殿、左右迴廊貫通,一氣呵成之三殿式格局。正殿主祀“鹿耳門媽(祖)”、鎮殿媽祖,配祀關帝聖君、延平郡王、水仙尊王、四海龍王、觀音佛祖、三官大帝、南北斗星君、福德正神、財神爺、月老公、臨水夫人、註生娘娘、太歲星君、文昌帝君。藻井為傳統南方的寺廟建築。傳說明太祖朱元璋被元兵追趕到一廟中,倉皇躲進八仙桌下,僅見蜘蛛在結網,便說:如能保佑我不被元兵逮捕,日後必當報答洪恩。後朱元璋果真躲過元兵的追捕,於是在重修該廟時,仿照蜘蛛結網圖像,於廟殿屋頂建一蜘蛛結網以為酬謝。 天井為傳統南方的寺廟建築,除有採光、通風外,並象徵步步高升之意。天后宮的斗栱,由樟木雕刻,乃按中國古時建築插筍結拼而成,有人 物、花鳥、吊籃、瓜筒等等,並用金泊一一裝飾,外觀顯得金碧輝煌,燦爛奪目。

番禺南沙天后宮

明代,南沙鹿頸村曾建有天妃廟一座,為南沙天后宮的前身。清乾隆年間,經重修定名為“元君古廟”,後被日夷炸毀。一九九四年,國家政協副主席,著名實業家霍英東先生倡議並捐資重建南沙天后宮,於一九九六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誕辰)舉行了隆重的落成慶典。 重建的南沙天后宮坐落於南沙大角山東南麓,面對伶仃洋。1.5 公頃的廣場上,矗立著巨型天后聖像。建築的特點則集北京故宮的風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氣勢於一體,其規模是現今世界同類建築之最。景區內更有大角山炮台多座,與東莞的沙角炮台相守望。

旗津天后宮

天后宮天后宮
位於高雄市旗津區第一街旁,主要供奉媽祖,當地民眾又稱為媽祖廟、媽祖宮,建廟於清朝康熙12年(西元1673),香火相當鼎盛,也是高雄市第一座媽祖廟。於民國68年(西元1979年)經政府核定為三級古蹟。閩南式建築的燕尾剪黏,與映照在藍天中的大紅燈籠,於1948年由地方人士蔡文賓等信徒籌資重修,即為今日所見之廟宇古樸的面貌,廟內兩壁皆為石雕,造型及刻工頗為細膩。廟堂上的,廟內尚存有清光緒12年古銅鐘一口、『普濟眾生』匾,為光緒15年古物、光緒18年木質對聯一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