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鹽商

天下鹽商

《天下鹽商》是王金宏執導,劉德凱,李子雄,潘時七,洪欣,俞小凡,苑瓊丹 主演的中國電視劇。主要以康乾盛世為時間段,通過揚州鹽商展現當時壯闊的時代畫卷,刻畫揚州文化的盛世輝煌。以揚州為背景,描述一段歷史時期內,幾個鹽商大家族在生活、經商過程中爾虞我詐的爭鬥和悲歡離合的心酸。

基本信息

演員表

出品人 韓三平
製作人 孔小薇
監製 孔小薇、曹彪、王金宏、趙慧勇
導演 王金宏
副導演(助理) 李禹龍
編劇 劉小田
攝影 高潔、呂方
道具 李雲
美術設計 祖紹先
造型設計 徐廣瑞
服裝設計 於寶年
燈光 呂世光

劇情簡介

《天下鹽商》

葉佑天 蘇順禹葉佑天 蘇順禹

電視劇主要以康乾盛世為時間段,通過揚州鹽商展現當時壯闊的時代畫卷,刻畫揚州文化的盛世輝煌。 《天下鹽商》將以揚州為背景,描述一段歷史時期內,幾個鹽商大家族在生活、經商過程中爾虞我詐的爭鬥和悲歡離合的心酸。該劇將展示歷史上揚州的繁華,不僅描繪了揚州鹽業的興起、鹽業經濟的發展,鹽業經濟的繁榮和衰落,同時還展現了揚州鹽商與經濟、園林、八怪文人、民俗風情、飲食文化等方方面面的關係。

光緒年間,揚州走販私鹽,行賄受賄猖獗。巡鹽御史木臣忠查辦了揚州鹽引商江家和鹽運商汪家。引得官商積怨加深。木大人遭陷害,被問斬,木夫人自盡殉夫。

木家女兒木靜雪淪入青樓,成為“清倌人”。

江家二公子江佑天和汪家公子汪順禹愛慕木靜雪,願幫木家洗冤。兩人展開爭鬥。

汪順禹許下承諾,木靜雪嫁其成為四姨太並生下女兒汪揚韻。

汪揚韻長大成人愛上江佑天之子江孝通,木靜雪被迫道出汪揚韻為江佑天骨肉,汪江兩家為此風波不斷,木靜雪絕望死去。

汪順禹悔恨不已,為實現為岳父報仇的諾言,殺死了設計陷害木臣忠的兇手侯家俊。

隨著清王朝滅亡,揚州鹽業走向沒落,汪江兩家各尋興業之路,江家成為上海紡紗業總商,汪家則壟斷長江航運。

國難當頭,兩家密切合作,共渡難關,維護了民族的商業利益,釋義了人生愛、恨、情、仇。

劇情提要

光緒十九年,初掌實權的光緒帝躊躇志滿,謀略著革新大計,擬將維持近兩千年的“官管鹽”制撤除,“還鹽利於民”,鹽官與鹽商雲集的“鹽都”汝州風雨飄搖,人心惶惶。

兩淮巡鹽御史木臣忠為官清廉,雖面臨“鹽制”的重大改革,還依然整肅貪官,嚴輯私鹽。他依法整治兩淮鹽業中的貪官污吏和不法商販。他得知官商勾結,堵截了汝州運商之首蘇家的船隊。蘇府管家孫四被殺,兒子孫福僥倖逃脫,避禍他鄉。蘇老爺認定是與他作對的葉家向木臣忠提供的訊息,驚怒成疾,險些喪命。同時木臣忠又查辦了汝州引商之首葉家大公子官居江西鹽道的葉佑民,因受賄放私,被木臣忠查獲。葉老爺子獲知此情向木大人說情,被木臣忠斷然拒絕。

木大人終被栽贓獲罪,問斬汝州。木夫人闖法場自殺殉夫。其獨生女木靜雪與貼身丫鬟雨煙淪入青樓,成為“清倌人”。她堅信父親是蒙冤而去,發誓要為他們洗刷冤情。這正是:清官命喪法場,汝州空遺懸案。

蘇葉兩家在鹽業上如火如荼的爭鬥,同時兩家公子蘇順禹和葉佑天對木靜雪的才情非常愛慕,對她的遭遇深表同情,願替木家查明事實真相。蘇葉兩家公子爭奪“汝州第一才女”木靜雪的戰爭打響了!木靜雪深知這二人都有救自己出火坑的真情,也有為父查冤的心計和財力,游移與二人之間,靜觀待變。

木靜雪為情失身於葉佑天,蘇順禹對木靜雪許下諾言追查木大人被誣陷的真相,木靜雪最終成為蘇順禹的四姨太。葉佑天鬱郁而致癲狂。為給他沖喜,葉府迎娶了汝州大儒應知府的愛女應婉月入門為媳。蘇葉兩大家族爭美之戰落下大幕,蘇順禹與葉佑天的迎娶同日完成。這正是:木靜雪未婚先失身,問誰為婚前情人;應婉月忍辱醫病夫,禱葉成齊眉夫君!

新婚之夜後,木靜雪遭到冷落,後生下早產嬰兒,蘇順禹大喜過望,並為女兒起名汪揚韻。此後,木靜雪成為蘇家掌門人,蘇家太太之間風波不斷。

葉家一改以產鹽為主的傳統,在葉縣鹽市街上新開張了一家大鹽鋪。葉家的這一做法,惹得汝州市面上議論紛紛。因為幾百年來,葉產蘇銷已成了鹽務上不成文的規矩。葉家涉足食鹽銷售,無疑在蘇葉兩家鹽務之爭上,又開闢了一處新的戰場。

隨著朝廷對鹽制的改革,鹽商們齊聚商會,討論朝廷又一次加課和私鹽泛濫的問題,表明已無力經營的難處。葉佑天趁機向鹽商們宣布了葉家退出鹽業的決定。蘇順禹則認為這正是把汝州蘇葉雙雄並存的局面改寫為蘇家一姓獨大,獨霸兩淮鹽業的大好時機!熟悉蘇順禹為人的葉老爺子,一句話點醒了箇中奧妙:國亡必在昏君,家敗必在浪子。

蘇順禹動用了大筆資金盤下葉家拍賣的全部產業。他的大肆擴張使得現金周轉不靈,揮金如土的蘇家豪宅不得不實行“節檢令”。最終蘇家不堪鹽業重負,被迫退出鹽業,利用自身優勢開辦了船埠,成立了“東海航運有限公司”。

葉佑天在天津建起了紗廠,德國洋買辦假借賣給葉佑天德國的紡紗設備,侵吞了所有設備款,企圖整垮江家紡織廠進而控制天津的紡織行業。受沉重打擊的葉佑天住進了醫院,病中的他感悟大商之道,痛定思痛,東山再起,在天津興業辦廠大獲成功。汝州兩家最大的鹽商終於成功轉型,成為新興的民族資產階級代表。

軍閥的混戰導致長江航運的緊張。貨船、客船均被強行徵用運輸武器兵馬。

葉家無法按時將原棉運抵上海,出於無奈,葉佑天向蘇順禹開了金口,出乎葉佑天的意料,蘇順禹痛快的答應了他的請求。蘇葉兩家在商業上開始了密切合作,日本商人想方設法掠奪蘇氏航運公司,霸占長江航運。蘇葉兩家粉碎了日商的陰謀,維護了民族的商業利益。蘇葉兩家的孩子們都已長成一代新人,在共同的學業生活中結成莫逆之交。

蘇順禹遇到當年管家兒子孫福(後改名為孫建功)已成長為長江中游頗具實力的山大王。蘇順禹讓孫建功為他的船隊保駕護航。孫建功偶見汪揚韻,驚為天人,向蘇家正式提親。蘇揚韻對父親道出葉孝通是她的心上人。這正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四百載恩怨數十代人情!

木靜雪對蘇順禹道出了實情:蘇揚韻是葉佑天的骨肉。一生驕狂的蘇順禹徹底垮了!將木靜雪反鎖在屋內。雨煙報信給葉佑天阻止這場婚姻。木靜雪絕望的死去。蘇順禹為表示對愛妻的懺悔,殺死了設計陷害木臣忠的兇手侯家俊,算是完成了為岳父報仇的諾言。

這個經商為至奸之商,用情為至情之人的蘇順禹毫無遺憾的隨木靜雪而去。只把一封遺書留給了汪氏後人:莽蘇棄莽從文,大辦新學,振興華夏;經商不忘百姓,賑災救難,體恤人民;家業血汗鑄成,精心維護,永屬國人!

詳細劇情

清末,經歷了康乾盛世的大清帝國在內憂外患的夾擊下,已是風雨飄搖,千瘡百孔。江州在清朝成為中國中部各省份的食鹽供應地和南北漕運的咽喉,經歷了史學家所說的“落日輝煌”。但像大清一樣,江州已由落日輝煌進入了蒼茫暮色。本劇反映的就是這一時期江州兩大鹽商家族的恩怨情仇。

兩袖清風的木臣忠——木大人是坐鎮江州當朝鹽政,官居兩淮巡鹽使,下設湖北湖南江南江西四個鹽道,又有場大使,庫大使、驗掣大使,所轄官吏百人之眾。在江州任巡鹽使逾十年,官風之廉、官譽之隆、官務之勤,江州有口皆碑。他嚴查私鹽,狠抓吏治,得罪的鹽商、鹽官自是不在少數。官場上有句話:清官自清,貪官抱團。木大人十年來懲辦的鹽官鹽吏有二十幾個,甚至和他同品位的鹽運司運副使魏成槐也是被他參倒的。前不久又有江州首富江家的大公子,江西鹽道江佑民在他的鐵面無私下落了馬。 他的緝私力度更是使汪家屢屢破財,更在最近一次緝私中不但失了最大一票私鹽,而且折損了為汪家行私鹽幾十年最為得力的助手——管家錢四爺。黑了心的奸商貪官,趁“風聞”制一開,就向木大人下了黑手。一向清正廉明的木大人,在江州被稱為窮鹽政。滿城上下對他因貪污獲罪均感詫異,但木府查抄出的一箱金元寶,卻使他跳入黃河也洗不清,終至不明不白離開人間。木鹽政官居三品,而直接在江州法場問斬,這一史無前例的處理辦法,在京城朝廷引起了大辯論,反映出中國鹽業壟斷制已到了窮途末路。終於改革派占了上風,木鹽政在江州喪命,鹽業管理更加趨向於私人化。

江州最大鹽商江家和汪家都是靠鹽發家。江家自前朝遷入江州,一心務鹽已近四百年,江門五進士,已是百姓口中的美談,“儒江莽汪”,已是兩淮鹽業的招牌。但江是徽商,發鹽的財,是靠銀子買了大量的鹽產地和銷鹽地的鹽引,也就是特許經營許可證。江家雖為鹽業巨商,但自詡為世代書香,門中出過幾個進士,就是江佑天也是一筆好文章,一幅好字畫的文人模樣。汪家是陝商,發鹽的財是靠明初朱元璋的“開中制”,即:無論何人,運送糧草給戍邊大軍,均可按所運糧草的數量,折合為鹽引,也就是買鹽賣鹽的特許證。所以傳至汪順禹這一代,他仍承襲了家族粗放、豪爽、霸氣的家風。但在江州這一風花雪月之都,他也是眠花宿柳的老手了。

光緒十一年冬,晚秋。江州雖已失去了它自明初因鹽而盛極一時的面貌,但五百年的紙醉金迷、燈紅酒綠,還是給這座古城打上了不可磨滅的印記。號稱江州“小蘇杭”的最大妓院“雅翠逸紅”仍是車水馬龍。錦衣華服的官宦公子和商賈闊少紛涌而至,為著欣賞“雅翠逸紅”新買進的色藝雙絕的清倌人巧玲瓏的首次登台獻藝。

巧玲瓏原名木靜雪,是坐鎮江州當朝鹽政木臣忠老爺的獨生女。她自幼飽讀詩書,琴棋書畫無一不精,更生的貌若天人,膚欺霜雪,被譽為江州第一美女。正所謂紅顏薄命,一封匿名的鹽商狀告信上達天庭,朝廷派員赴江州勘察,致使鹽政木大人落了個抄家問斬,全家男丁充軍發配,女眷入青樓為妓。木夫人自盡殉夫,只剩下木靜雪墮入青樓,一夜間由大家閨秀,淪落為以藝娛客的清倌人。伴隨在她身邊的只有從小和她一起長大的丫環雨煙,情同姐妹。

木靜雪在江州芳名遠播,但尋常官宦人間、鄉紳子弟、商賈闊少、文人墨客是只聞其名未睹其人。得知她今日要登台獻藝,人們只把“雅翠逸紅”擁了個廳堂爆滿,只喜得掌院老鴇“鳴翠柳”滿面春風,一身得意。她知道,巧玲瓏年方二八,要等三年才能接客。只在這當清倌人的三年中,她就會給自己帶來滾滾財源。江州有富甲王侯的大鹽商,若是他們家裡有公子少爺要為巧玲瓏贖身,那身價只怕是要用金山來換了。

眾來客中,果然就有江州最大兩大鹽商的公子:江家大院的江佑天和汪家大院的汪順禹。汪家公子是“雅翠逸紅”的老主顧,也是真正不倒的搖錢樹。鳴翠柳不但給他倆在“大場”安排了最好的座席,還為兩位闊少在“大場”過後的第二、第三天單獨安排了小場。江佑天在“大場”時,就被巧玲瓏的美震撼了。到第二天的“小場”,他不讓巧玲瓏再撫琴唱曲,而是借對弈展開了一場心靈的對話。對話的結果,他更為巧玲瓏的才學所折服。宦家千金逢儒商雅少,兩人心中頓生相見恨晚之情。江佑天尚未婚娶,更使巧玲瓏生出一生廝守的美好憧憬。 同樣在大場中為巧玲瓏傾倒的汪順禹,在“小場”中也對巧姑娘表述了傾慕之情。而且他驚奇的發現,自己感到過去所有的風流都是荒唐的,多情的樣子自己裝都裝不來。但在巧玲瓏面前他居然動情到不能自禁的落淚。但巧玲瓏在和汪、江兩個男人的接觸中,已明確了抉擇:江儒雅溫存,汪粗俗率真;江未婚娶,汪已納有三房。儘管兩人都出自富可敵國的豪門,對自己的真情同樣感人,但江才是他終身的歸宿。

江佑天在和巧玲瓏的接觸中,始終處在心理的矛盾狀態。他出生豪門,又生在名滿江州的“儒江莽汪”兩家中的江家。第一房便娶青樓女入門,這無疑是驚世駭俗。所以,他一方面是對巧玲瓏刻骨銘心的愛,另一方面卻下不了迎娶她入門的決心。巧玲瓏幾次對他試探,終沒有得到一個結果。出身高貴的巧玲瓏,不能自甘下賤,只能是和意中人歡喜相逢,惆悵別。鳴翠柳期望巧玲瓏賣出天價,自是對江佑天笑臉相迎,笑臉相送。但對巧玲瓏則定下規矩:一日無人贖身,她就必須有客必迎;一日無人包下,她就必須待客如夫。巧玲瓏在青樓中飽受屈辱,終日以淚洗面。

汪順禹知道巧玲瓏,尚名花無主,加緊了對她的溫情攻勢。他知道,巧姑娘進汪家只是四姨太入門,沒有人會有什麼非議;而江家迎娶巧玲瓏,則是尊青樓女為第一夫人,定會給江州留下笑柄談資。對巧玲瓏的爭奪,雖然汪順禹自知在人品、學問、相貌上都遜江佑天一籌,但勝算已在自己手上。他深怕巧玲瓏失去了清倌人的身,幾乎天天泡在“雅翠逸紅”。汪順禹的三姨太常鳳娥被丈夫冷落,但卻無可奈何。她難以按奈春心,借汪家失去錢管家的機會,將自己早年的情人侯家俊安置在汪府做了管家,謊稱兩人是表兄妹的關係,重新過起了偷情的苟且生活。

江州的風月場是商場,更是政治場。江佑天對巧玲瓏之情使他難於自拔。終於對乃父說出要娶巧玲瓏入門的決心。江父最初斷然拒絕,但兒子的一番道理卻打動了他的心。江家娶巧玲瓏決心確然,汪家已經是必然的輸家。江府廣發喜柬,告知全城,並編出歌謠讓孩童們廣為傳唱。

喜慶將至,巧玲瓏卻神秘的消失了,連同她一起消失的還有與她自幼為伴,名為主僕,情同姐妹的丫環雨煙。江家找上“雅翠逸紅”向鳴翠柳要人。而她卻哭天搶地,口口聲聲說是丟了留可換錢,去可賺銀的搖錢樹。巧玲瓏的神秘消失,一時間成為江州城內街頭巷尾的話題。受打擊最大的當然是江家,尤其是和巧玲瓏海誓山盟,並有一夜歡情的江佑天,他大病一場。

巧玲瓏失而復現,並迅速嫁到汪家,成了汪順禹的四姨太。大病初癒的江佑天,宛如做了一場荒唐夢。他不知巧玲瓏負心的原因,但難以割捨對巧玲瓏的情思。江佑天與原本判若兩人,瘋狂陶醉在風月場中,甚至產生了出家和輕生的念頭。江家不忍看江佑天魂不守舍的樣子,更怕他做出蠢事,在大媒說和下為他娶了江州大儒辛國維的女兒辛婉月為妻。逐漸從沉重打擊下恢復過來的江佑天,又過起了常人的生活。知書達理的辛婉月溫柔賢淑,兩人倒也是夫唱婦隨,只是每到夜深人靜之時,他對巧玲瓏仍是不能忘情。巧玲瓏的突然變心,更是始終困擾在江佑天的心頭。 嫁到汪家的巧玲瓏境況更慘,第一夜房事就未見紅。令汪順禹大失所望。巧玲瓏對人生已有些心灰意懶,坦然向他講述了自己對江佑天的情,自己與江府的仇恨,以及自己曾與江佑天有過一夜歡愉的全過程。汪順禹本以為自己嫁禍江家是一石二鳥的絕妙之計:一是斷了巧玲瓏與江佑天的情緣,二是成全了自己奪得夢中人的心愿。哪裡想到,夢寐以求的巧玲瓏,早已經把身子給了江佑天。惱羞成怒的他,把已經恢復了閨名木靜雪打入冷宮,任其自生自滅。守在木靜雪身邊的只有她忠實的婢女雨煙。

被打入冷宮的木靜雪此時成了汪府上下可以任意欺凌的苦人兒。兩房姨太太和下人們,雖然不知她一夜洞房便失寵的原因,但看到汪順禹再也未進過四姨太的房門,對她是冷嘲熱諷以她的青樓身世作為自己茶餘飯後的笑料談資;勢力的下人們見四姨太失寵也對她再無半點敬畏,常是殘湯剩飯。以為一生找到著落的木靜雪,陷入了生不如死的境地。

身陷困境的木靜雪,茶飯不思,愁眉不展。身體每況愈下,心疼她的丫環雨煙,瞞著她去稟告已成為府中的紅人侯管家。求他請郎中給木靜雪看病。對雨煙已有非分之想的侯家俊趁機提出非分要求,雨煙救主心切,答應以身相許,但需在小姐病體康復之後,而且必須是明媒正娶,不能行男女苟且之事。於是,侯家俊將木靜雪病情稟告老爺,把江州最負盛名的“賽華佗”朱普生請到家中,為四姨太診病。朱普生原本是木家的故交,素來仰慕木臣忠的清正廉潔。木老爺受難後,朱普生也曾打聽他唯一千金木靜雪的下落。沒想到在江府中,巧遇落難的木小姐。一番望聞問切後,朱郎中的診斷出來了:木靜雪竟已有三個月的身孕。木靜雪心中明白,這個孩子定是江佑天的種,要求朱郎中替他除掉這個仇人的孽種。朱普生一生治病救人,豈可做這殺生的事情。另外,他雖知木臣忠是遭人誣告陷害,但憑著他對江家為人處事的了解,絕不相信此事是江家所為。在朱郎中的力勸下。木靜雪暫時打消了除掉腹中胎兒的念頭。並和朱普生商量了躲過汪家這一關的對策:朱普生將告知汪順禹木靜雪已有一個月身孕,只因身子太弱,且調理失當,四姨太有早產和流產的可能。

汪順禹獲知木靜雪有孕,而且可能是位千金,不僅絲毫不疑,反倒是大喜過望。江州城有盡人皆知的三位活神仙。一尼、一卦、一醫,都是世外高人。江家是江州望族,和這三人都有不淺的交往。一卦算神“豐金谷”,曾給他卜過一卦,說他命中除兩子之外,尚應有一位千金,且命極富極貴。“環蓽庵”得道神尼了塵,也曾對她言說過此女的命數,說她雖有大富大貴之命,但在三歲到六歲的三年間有劫難,需寄養在“環蓽庵”方能化解此難。兩位活神仙都曾預言他命中有女,第三位活神仙現今又證實了此事。汪順禹自然是深信不疑。大喜之下想到自己曾對木靜雪的一腔柔情,想到木靜雪生不如死的可憐境地,不由生出惻隱之心,動了舊情,原諒了木靜雪曾和江佑天的一夜之情。

汪順禹對木靜雪態度的轉變,使後者在汪府的地位扶搖直上。大太太未有生育,在汪家已經是心如槁木的活死人。除吃齋念佛外從不參與江府中的爭風吃醋,家常理短。二姨太失寵已久,而且為汪家產下兩子,名分和家產上自是不用擔心。所以,她雖對四姨太的出身青樓始有微詞,但對汪順禹的畏懼使她不願多事,表面上維持著和四姨太虛情假意的親熱勁。最不能忍受四姨太得寵的是出身戲子,且沒有為汪家生下一男半女的三姨太常鳳娥。三姨太在走紅時,就和當時家境尚可,也讀過一些書的江州士子侯家俊有曖昧之情。後侯家敗落,藝名小牡丹的常鳳娥,雖對舊情人不忍割捨。但貪圖榮華富貴的她不甘清貧,還是嫁給汪順禹做了三姨太。 四姨太的入府,使三姨太在汪順禹的眼中黯然失色。但是三姨太慶幸的是,汪順禹對四姨太僅有一個短暫的洞房花燭夜,就令人不解的將她打入冷宮。常鳳娥和侯家俊知道這其中定有蹊蹺,但樂得四姨太已不成為常鳳娥的威脅,也就懶得去探求四姨太一夜失寵的原因。哪知四姨太卻一夜有喜,重獲汪順禹的歡心。三姨太既妒又恨,對四姨太的有喜也是風言風語。她連同自己的姘夫侯家俊,加緊了對四姨太的窺探,力圖抓住四姨太任何致命的把柄,而將她置於死地。

在汪府風雲暗涌的日子裡,四姨太得到名醫和忠誠的雨煙的雙重保護,倒也是平安無事。汪順禹對她是悉心呵護,百般恩愛,讓她從悲慘的往事中逐漸解脫出來。她漸漸淡忘了曾經有刻骨之愛的江佑天,甚至感到活躍在她腹中的小生命就是他和汪順禹一場夫妻的結晶。這是一個給她帶來命運轉變的小生命。

轉眼到了第二年的夏末,未滿八個月的一個女嬰降生在汪家的深宅大院內。因為有朱普生的多次交待嬰兒的早產已經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可喜的是女嬰並未因早產而體弱多病,反而是健康可愛,生下來便是一個美人坯子。孩子滿月酒時,“環蓽庵”的了塵師太和神算“封金谷”同來汪府道賀,並給孩子起名叫汪揚韻。“詩”是因為這女嬰必有大才,成年後將長成成就不在古人李清照之下的女文豪;“韻”字是因為了塵所說的劫難,是指孩子在三到六歲間有失語之劫。特用聲韻的韻字來彈壓此難。就在汪家喜得千金之後不久,江佑天和辛婉月的愛情結晶也誕生了,男嬰取名為孝通。

木靜雪初為人母,孩子又是如此的乖巧可愛,她原始的母愛全部萌發出來,傾注在小揚韻身上。已有兩個男孩的汪順禹,對酷似其母的女兒更是視若掌上明珠。四姨太生育後,她所居住的“時雨居”成了汪順禹每日必到,經常過夜的地方。二姨太所生的兩個男孩振東和振西,對這個同父異母的小妹妹也是喜愛異常。只有三姨太雖對四姨太及因其而得寵的女兒心懷叵測,卻也不敢有什麼過分之舉。雨煙和侯家俊雖在木靜雪病癒後不久成了婚,卻依然寸步不離。侯家俊也仍是腳踩兩隻船,經常與常鳳娥繼續保持著曖昧關係。就在小揚韻長到兩歲時,一直未生育的常鳳娥竟也奇蹟般的產下一女,取名汪揚眉。汪順禹現有兩兒兩女,自是得意非凡,但她最寵愛的孩子還是木靜雪的汪揚韻。

日月如梭,小揚韻在汪家眾人呵護下,已快長到三歲。她異常聰慧,兩個哥哥誦詩朗文,她已能應答。木靜雪撫得一手好琴,不到三歲的小揚韻秉承了媽媽的天賦,顯現出對音律極端的喜好。但神尼了塵當年的預測和神算封金谷的命卜,也常令木靜雪和汪順禹感到不安。把年幼的愛女寄養到環蓽庵,他們實在有些不捨。

由於汪的三姨太常鳳娥生眉兒時,因難產失血過多,落下暗疾,心性大壞,不能自帶女兒。汪順禹便將眉兒交與木靜雪看護。對木一直充滿嫉妒的常鳳娥,屢遭不順,遷怒木靜雪母女二人,竟向一道士暗學了巫蠱之法,對汪揚韻下了蠱。江州三仙之一,環蓽庵的高人了塵師太為韻兒驅蠱,暫時保住了汪揚韻的性命。但了塵師太測出揚韻命中劫數不少,勸汪木夫婦讓她帶韻兒上山,在環蓽庵中修行避禍。汪木二人雖心疼女兒捨不得,但卻為女兒以後的人生擔心,無奈答應了了塵師太。

了塵出家前也是大家閨秀,琴棋書畫無一不精,佛家造詣也是無比高深。在她的調教下,小揚韻定可受益匪淺。而且三年的時光並不算長,他們也可經常到庵里看望女兒。做好一切安排後,夫妻倆把小揚韻送入環蓽庵。了塵師太特為小姑娘和照顧她的丫環巧蓮安排了乾淨雅致的房舍,接受了汪家不菲的香資。和了塵略作了一番交待夫婦倆人才戀戀不捨而歸。 庵中的歲月飛逝而去,小揚韻已經長成俏麗的小姑娘,已能自己吟一些詩。師承母親和師太兩位高手,一架瑤琴撫得更是已有相當火候。這日江佑天母親生病,孝順的兒子親自到環蓽庵上香祈福。上香完畢,恭恭敬敬奉上香資。了塵師太留他小坐品茶。汪江兩家同為江州首富的鹽商,平日裡對環蓽庵的饋贈都是相當慷慨,只把這座名庵當成自己的家廟一般。正和師太品茗談禪之間,忽然聽到寺院後面傳來古琴之聲,曲子竟是自己七年前為木靜雪親自譜成的“清對百梅”,算是他們當年山盟海誓的定情曲。已有六歲兒子的江佑天雖和妻子舉案齊眉,對此曲已經七年未聞,但心中一直未舍木靜雪的他,怎么會不聞琴生情。他向了塵詢問撫琴之人,老尼便把汪家為小女避禍,將揚韻寄養在環蓽庵三年的事情簡述給了江佑天。江佑天猜想小姑娘撫琴,定是她母親木靜雪所授。知道木靜雪也是對自己舊情難忘。他請求見小姑娘一面。了塵知道江佑天是音律大家,便欣然同意。期望江佑天能對小揚韻的琴藝點撥一二。見到汪揚韻的江佑天不由得痴了,這個六歲的俏麗女孩活脫脫就是她母親的小小翻版。睹女思母,江佑天不由得對汪揚韻心生憐愛。借著談音律之學和小姑娘聊了幾句閒話。更奇的是汪揚韻對江佑天沒有絲毫的陌生感,到告別時反顯得依依不捨。了塵師太對此景不禁嘖嘖稱奇。因為她知道,揚韻姑娘對家人和自己是天真爛漫活潑可愛,但對不熟悉之人卻極為矜持話都不說一句。她與江佑天今天只是初見,連不熟悉都談不上,卻產生了這樣不可思議的難捨。她只道是這兩個人是有緣之人。而告別了環蓽庵的江佑天卻是思緒萬千,一曲清對百梅使他心中沉寂的思念又一次被點燃。他甚至突發奇想,要與汪家化干戈為玉帛,結為兒女娃娃親。因為他的愛子孝通和揚韻年齡相仿,兩人如金童玉女一般。他知道這一想法是愛屋及烏,在汪江兩家勢同水火的局勢中,只是痴人說夢罷了。

在這期間,被流放西北的江佑民客死異鄉,其妻郝萍若帶著兒子江孝賢輾轉回到了江州。江家的三個孩子賢、通、達在家中所設學堂開始了讀書生涯,婉月因照顧子侄讀書,把江家管家的事讓給了嫂子郝萍若。江家妯娌、婆媳之間又因人生觀和教育觀的不同,發生了一些摩擦。

光陰似箭,又是十二度春暑秋冬過去了。大清朝已被民國替代,江州沒有了朝廷命官,一個靠販私鹽拉桿子發家的軍閥孫大頭成了江州新的土皇上。自嘉靖年間被剝奪了食鹽專買專賣壟斷權的兩淮鹽商,面對洋人控制了中國的鹽務鹽業,昔日的富可敵國已成逝去的舊夢。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像江、汪這樣的豪富數百年的鹽商巨賈,在江州的事業雖已日薄西山,但仍在江州支撐著外表奢華的門面。汪、江兩府的老人家已不在人世,汪順禹、江佑天已是人屆中年。幾經周折和努力,汪家已成功退出鹽業,成立了汪記長江船運公司,江家也在上海成功開辦了幾個大紗廠。原本汪江兩大鹽商家族不再務鹽,成為新興的民族資本家,工廠主。

汪家兩子振東振西和江家孝通走出私塾,進了江州新派學堂念書,三人結為好友。在一次隨汪家兄弟上山探望妹妹汪揚韻的過程中,江孝通結識了汪揚韻,兩人很是投機。環蓽庵失火,了塵喪生,汪揚韻重返家中。眉兒也已成了洋學堂的高中生,當上了學報的女記者。振東振西和孝通,決定分別到北京和上海上大學。臨離開江州時,孝通對揚韻袒露了愛慕之心,兩人暗中定下了終身。

這一年的中秋節過後的雙十國慶,孫建功邀民同樂,共慶共和。他本是江州地面上赫赫有名的鹽梟,靠著自己拉起來的販私鹽的匪幫,和清朝政府追殺他的官軍周鏇了十幾年。清廷勢力逐漸衰弱,孫建功靠著販私鹽的暴利武裝了自己的隊伍,成了江州一帶官、商、民都聞聲喪膽的鹽老虎。武昌起義後,小皇帝被迫退位,以匪出身的孫建功搖身一變,成了反清的英雄,義軍的首領,雄霸江州的孫督軍。他廣招各界參加他的國慶盛會,用意有二:一、滿清崩而民國立,兩淮鹽業是當地最緊要的財源,必要仰仗當地數百年的鹽業世家,使自己的小王國不愁進項;二、由於清末民國動亂,孫督軍一直在漂泊不定的生活著,所以終身大事一直都無暇解決,趁此機會希望能在江州找到一才貌雙全的女子。 孫建功的身世、為人及發家史,江州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召集中秋盛會,收到請柬的無非是前清的遺老遺少,當今名士闊少,商業巨賈與新朝權貴。請柬中明確說道:民國已立,男女平等,赴國慶之筵,女眷要一併到場。

中秋的盛宴開在了江州督軍府。都知道孫大頭就是當今江州的天,赴宴之人無不刻意服侍,且都奉上了一份自己承擔得起的禮儀。汪順禹則攜兩女揚韻、揚眉赴會。江佑天則攜妻子辛婉月和孝通、孝達兩子到場。孫建功深知江州鹽業數百年不倒,仰仗的就是汪、江兩根擎天柱,故而在盛會主席安排自己、江州市長、自己的參謀長、侍從副官和汪、江兩家的當家人就坐。

席間,孫建功一邊有一搭無一搭和在座眾人吹噓著自己的光榮史,一邊不時瞟,眼旁的女眷們,在筵席上就已心猿意馬的孫建功決定要納汪揚韻為自己的夫人。

盛會後的第三天孫建功就派自己的侍從副官到汪府提親。汪順禹不敢直接強硬拒絕,情急之下,只是說小女還未有結婚打算,並且母親重病不便涉及喜慶。侍從副官不悅而去,留下話來,請汪順禹謹慎考慮,不然孫大帥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在一次採訪孫督軍的過程中,眉兒仰慕孫將軍的儀表和英雄氣概,並且和孫建功結成了忘年之交。得知孫建功要娶姐姐,一直擔任著揚韻和孝通紅娘的眉兒,把姐姐的戀情和盤托給了汪順禹,並去找孫建功說明姐姐已有了心上人並會在七日之內舉行婚禮,請孫建功放棄與姐姐結婚的打算。但是孫建功為了自己的事業,已經下定決心娶汪家的女兒。無奈之下,揚眉同意代替姐姐嫁給孫建功。

木靜雪身染重病,臥床不起,汪順禹怕她受累,家中大小事情都不再擾她。木靜雪在這期間從常鳳娥的口中得知自己的殺父仇人就是汪家時,受到重大的打擊,從此閉門謝客不見任何人。

汪順禹以為木靜雪只是病重所以行為有些古怪,就沒有太在意。並高高興興的開始準備兩個女兒的婚事,準備事情辦妥之後,想給木靜雪一個驚喜。婚禮將至,汪順禹來到時雨居把這個天大的好訊息告訴木靜雪時,她驚呆了。但眼下不是傷心悔恨的時候,當務之急是不惜一切代價,破壞汪、江聯姻。但不到最後關頭,她不願對汪順禹道出實情,害怕殃及自己的愛女。她太了解汪順禹的脾氣。她急忙修書一封,讓雨煙火速送往江府,親自交到江佑天手中。她知道,江佑天是這場悲劇中的另一個犧牲品,但也只有他能阻止這場悲劇最不堪的結局。

送信雨煙急急忙忙才來到汪府大門,就被侯管家截住。被堵住的雨煙和自己的丈夫出現了衝突。這兩個人雖為夫妻,但其實心中的第一人都不是對方。侯家俊心目中的情人愛人一直是和他迄今未斷男女之歡的常鳳娥,雨煙像命根一樣維護的則是她的主人、妹妹、恩人之女木靜雪。現在,兩人為自己心目中的第一人廝打起來。侯家俊為了常鳳娥要毀了木靜雪,雨煙為了木靜雪要保住那封信。為奪路出門,雨煙拿起桌上的剪刀,讓侯家俊放她出門。侯家俊奪剪刀,誤刺中雨煙。雨煙在血泊中拼勁最後氣力,含血將信嚼爛吞下,喃喃道:小姐,我先走一步,大事沒能替你……話未說完,飲恨不瞑而亡。 毫不知情的木靜雪靜靜的躺在床上,靜候汪順禹來向他道喜。她當然不會應允這門親事。儘可能用江家是她殺父仇人,失身與江佑天是她一生的恥辱來嚴詞拒絕。但她知道,這正能使這個亂倫婚配成為泡影的人,只有江佑天,是現在恐怕已接到信函的江佑天。事情果然如她所料,她拒絕這門親事的一切的理由都不能動搖從大局著想的汪順禹。木靜雪想到自己和江佑天刻骨銘心的情,想到汪順禹對她多年來的騙,想到她一生就葬送在這簡單的謊言之上,不由悲從心生,淚流滿面。她唯一能安慰自己的是:揚韻,媽媽毀了一生,但用最後的力量使你避開了罪孽,你可以完成你幸福的一生了!她閉目不語,算是默許了這樁婚事。汪順禹見四太太已算應允,心中得意,和木靜雪閒話些婚事如何操辦等等。忽有僕人來報:江府下聘的人已到府門。汪聞言大喜,急忙出門去迎。木靜雪卻大吃一驚:難道雨煙的信還未送到?難道江佑天安排了借下聘之際製造拒絕的理由?她的心已經七上八下,隱隱有不祥之感。但她身子太弱,禁不起方才修書時的情思激盪,又一次昏睡過去,夢中一身素白的雨煙出現在她的窗前,幽幽的望著她,又悄然的逝去……

江州被喧天的鞭炮和鼓樂聲掀翻了!江家盛大的迎親隊伍落轎在汪府的大門前,已處在彌留狀態下的木靜雪被喧鬧聲驚醒,一股用最後的氣力救女兒出孽海的決心使她奇蹟般的站起來,大聲傳人去叫老爺,說有要緊事要交待。汪順禹匆匆趕到,木靜雪靜靜看著這個熟悉而陌生的面孔,只說了:揚韻不是你的女兒,她是江佑天的骨血。汪順禹已為四太太病糊塗了,但木靜雪接著用最清楚的聲音簡述了她連同朱普生使出的瞞天過海之計。

汪順禹像見到鬼一樣盯著木靜雪,半晌說不出話來,他突然狂笑起來,像瘋子一樣喊道:江佑天,你讓我做了十八年的假爹,我讓你江家悔恨八輩子!木靜雪哀求的看著被仇恨扭曲了的那張男人的臉:“求你放過孩子,你已經害了兩個大人了!”汪順禹不屑的推開木靜雪,大步向門外走去,嚴令下人,不許四太太離開“時雨居”半步。倒在地上的木靜雪向房門爬去,口中只喃喃著:不能,不能!她爬到了門口,推了推門外已經上了鎖的門,臉上由絕望變成了驚恐,心碎而亡。

門外的喜慶鞭炮更加歡實起來……

創作主旨

讓揚州在歷史上登上它輝煌頂峰的不僅是他獨特的優越地理位置,更是在中國歷史上由政府壟斷了二千多年的食鹽生產。“揚州繁華以鹽盛”,這是歷史的真實概括。

該劇的創作主旨體現在人物刻畫的多樣性和情節展開的複雜性上。劇中人物眾多,個性鮮明,官與官,官與商,商與商,商與民,民與匪,繪製了一幅芸芸眾生,百相紛呈的世人清明上河圖。在這眾生相的人生中,處處顯露出善與惡之爭,雅與俗之爭,富與貧之爭,正與邪之爭,新與舊之爭,充滿了感人至深,跌宕起伏的人間傳奇故事。在這複雜的眾生圖中,故事環環相扣,情節步步緊隨,一切都出人意料,且又在情理之中。

該劇的創作主旨最重要的是闡釋人生哲理。對一切人生價值觀提出了挑戰: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金錢的價值如何衡量?人的感情和理智孰輕孰重?社會的和諧如何構建?本劇以眾多劇中人物的故事,以他們的口,回答了上述問題;以孔子所說的喜、哀、懼、愛、惡、欲這人之七情道出人生的哲理;以孔子列舉的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這十項人之義,剖析人與人相處之理;以孔子所說的講信修睦的人利和爭奪相殺的人患探求社會和諧的構築之途。以人生說哲理是本劇創作中的一根主線,連綿不斷,處處彰顯。

四十集電視連續劇《天下鹽商》不是歷史正劇,但追求歷史的真實;不是男女言情劇,但探求了大宅門眾百姓生活的恩恩怨怨;不是文學劇,但字字句句追求著文學的美和語言的美;不是哲理劇,但字裡行間凝聚著對人生,對社會一些根本問題的哲學思考。把歷史的真實呈現給觀眾,以故事的曲折打動觀眾,以人生哲理的探討震撼觀眾,以豐富的文化內涵教育觀眾,這就是本劇的創作主旨與追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