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雞

大鼓雞

大骨雞又稱莊河雞。大骨雞形成歷史悠久,據資料記載,早在二百多年以前,山東移民將山東大型的壽光雞帶入遼寧,與當地雞雜交,後經當地民眾長期選育而成。主要產於遼寧省莊河市。分布於東溝、鳳城、金縣、新金、復縣等地。大骨雞是以蛋大為突出特點的兼用型地方雞種。具體大墩實,覓食力強,產蛋多而大,且蛋殼厚而堅實,肉質鮮嫩等特性。

基本信息

大鼓雞

產地分布

大鼓雞大鼓雞
大骨雞又名莊河雞,該雞體軀碩大,腿高粗壯,結實有力,故名大骨雞。主要產於遼寧省莊河縣。分布於東溝鳳城金縣新金復縣等地。目前飼養量達450萬隻以上。曾被推廣到吉林黑龍江、山河南河北內蒙古新疆陝西廣東等地飼養。

品種形成

大鼓雞大鼓雞
關於大骨雞的形成歷史,據資料記載,早在二百多年前,山東移民帶來了大型的壽光雞,爾後與當地雞雜交,並經長期選育而成。產區人民非常注意雞的選種工作,每到孵化季節,多向飼養優良種雞戶串換種蛋,在自養雞群中注意選產連蛋、下秋蛋、生大蛋的雞,並重視選留體大健壯的公雞配種。
1959年建立莊河種雞場。遼寧省熊岳農科所從1952年起開始進行育種工作(該所畜牧部分於1960年併入遼寧省畜牧所)。1965年,遼寧省畜牧所將種雞移交莊河種雞場。1950~1964年,吉林省農科院畜牧獸醫所進行了引種選育工作。1986年底,莊河種雞場養大骨雞5000多隻。產區自然環境條件十分優越。莊河縣位於遼寧省東南部,背山面海,地勢自北向南傾斜,北部為山區,中南部為丘陵,沿海區夾有平原。土壤主要為沙壤土,沿海區多屬鹽鹼土。當地受海洋性氣候影響,降水量多,為濕潤地區,有利於農業生產。農作物以玉米水稻為主,大豆花生甘薯等次之。北部山區盛產柞蠶,沿海區水產資源豐富,有大量的動物飼料和礦物質飼料。這些自然生態條件,對大骨雞體大、蛋大、耐牧等優良特性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體型外貌

大鼓雞大鼓雞
外貌特徵大骨雞體型魁偉,胸深且廣,背寬而長,腿高粗壯,腹部豐滿,墩實有力,覓食力強,屬兼用雞種。
公雞羽毛棕紅色,尾羽黑色並帶金屬光澤。母雞多呈麻黃色。頭頸粗壯。眼大明亮。單冠、耳葉、肉垂均呈紅色。喙、脛、趾均呈黃色。

品種展望

大鼓雞大鼓雞
大骨雞是以蛋大為突出特點的兼用型地方雞種,應注意保種和選育提高。東北農學院於1957年曾用4個外來品種分別同大骨雞進行經濟雜交,從中選出蛋肉兼用和肉蛋兼用兩個較佳的雜交組合,探索了大骨雞的雜交利用途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