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雷戍

大雷戍位於今安徽省望江縣城。三國時,東吳為防魏、蜀在此設雷池監,屯田駐兵。東晉置戍,因有大雷江而稱大雷戍。

簡介

中國古代長江下游戍守要地。位於今安徽省望江縣城。三國時,東吳為防魏、蜀在此設雷池監,屯田駐兵。東晉置戍,因有大雷江而稱大雷戍。南北朝時為軍事重鎮。大雷戍地處安慶盆地,南瀕長江,東南臨雷池,湖河交錯,素有“澤國”之稱。沿長江上通江州(今江西九江),下達建康(今江蘇南京),直接關係寧蕪安危。東晉義熙六年 (410),農民起義軍領袖盧循(受撫為征虜將軍、廣州刺史),乘東晉將領劉裕北伐南燕,都城空虛,興師北上,克豫章(今江西南昌),陷江州,威脅建康,後劉裕進軍大雷,雙方戰於雷池附近,盧循大敗。東晉中書令庾亮《報溫嶠書》“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一語中的雷池,即指此處。後人喻“雷池”為不可逾越的界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