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藍耳草

大藍耳草

大藍耳草,產台灣、廣東、香港、海南、貴州、四川、雲南、西藏等地。尼泊爾、印度至越南、寮國、高棉也有分布。藍耳草花很小,色紫藍,狀若鴛鴦頭的花薹上集中著一排花蕾,依次而開,夏秋開花,晚秋莖葉變紫紅色。大藍耳草用於治療肺中熱盛,氣逆津傷,身熱不解、喘逆氣急,甚則鼻翼動,口渴喜飲,脈滑而數。

基本信息

藍耳草

目錄
概述
地理分布
形態特徵
藥用價值
栽培技術

概述

中文名:藍耳草
拉丁名:Cyanotis bodihieri levl. Et vaht.

地理

產台灣、廣東(廣州)、香港、海南(東方)、貴州(清鎮、興仁、興義)、四川(南川、甘洛、洪溪、美姑、越西、石棉、西昌、普格、會理、木里)、雲南(屏邊、保山、鳳慶、昆明、嵩明、大理、鶴慶、碧江、片馬、蘭坪)、西藏(聶拉木、珠穆朗瑪峰北坡附近的絨轄河谷、亞東、錯那)。]國外分布:b]尼泊爾、印度至越南、寮國、高棉也有分布。引

形態特徵

藍耳草花很小,色紫藍,狀若鴛鴦頭的花薹上集中著一排花蕾,依次而開,夏秋開花,晚秋莖葉變紫紅色

藥用價值

功效

清肺止咳。

主治

用於治療肺中熱盛,氣逆津傷,身熱不解、喘逆氣急,甚則鼻翼動,口渴喜飲,脈滑而數。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2克。

栽培技術

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