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海鰱科

大眼海鰱科屬海鰱目,分布在大西洋、印度和太平洋海域。它們隨洋流漂送到河口沿岸地區,然後變態為稚魚,在大洋中繼續成長。

大眼海鰱
Megalopidae
分類:海鰱目大眼海鰱科
種類:全世界共有1屬2 種,台灣現有1屬1種
生態:底棲,胎生,肉食
大眼海鰱科和海鰱科的魚類其實外形很像,差別在於本科魚類體型較側扁而高,眼睛大,鱗片也較大,呈現金屬般的明亮光澤;此外,其背鰭的最後一根鰭條還呈絲狀延長。大眼海鰱對鹽度的適應力很強,成魚在外海產卵後,孵出的幼魚會游入河口或潟湖生活成長。它們還可以利用鰾來輔助呼吸,所以在缺氧的水中也能直接到水面呼吸空氣。大眼海鰱科全世界只有兩種,分布在大西洋的大西洋大海鰱的體型特大,可長達2公尺,重達160公斤,雖然骨刺多,但因肉質鮮美,且上鉤時掙扎力大,甚至會躍出水面,所以是游釣者的最愛;而台灣可見,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的大眼海鰱則體型較小,常被沿岸漁民用流刺網、圍網、定置網、一支釣或拖網所捕獲。
海鰱目和硬骨魚中同樣較原始的鰻鱺目及囊咽鰻目一樣,均具有身體薄而透明、頭小體大、如同一片柳葉的幼生時期,所以又有「狹首幼生」或「柳葉幼生」的專門說法。生活在海水中的海鰱幼生(即仔稚魚)以有機物為食,它們會隨洋流漂送到河口沿岸地區,然後變態為稚魚,在大洋中繼續成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