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皰性魚鱗病

大皰性魚鱗病

大皰性先天性魚鱗病(bullous ichthyosis),又稱表皮鬆解性角化過度症、大皰性先天性魚鱗病樣紅皮病,為具有高畸變率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患者脫皮量是正常人的14倍。該病多是一種遺傳病,患者機體對決定皮膚新陳代謝的維生素A的利用,有先天性的缺陷。

基本信息

主要症狀

大皰性魚鱗病大皰性魚鱗病
患者的皮膚損害現象為在出生之後就會伴有明顯的損害,而且損害一般是泛發性及局限性損害,其中泛髮型患者的症狀現象為皮膚的全身的損害,發生類似鎧甲樣厚層鱗甲的損害,脫落之後伴有潮紅及鱗屑,而且去除鱗屑會發生潤面,紅斑可逐漸消失,再發生較厚疣狀鱗屑,而其中的局限性患者的損害一般僅發生在四肢屈側及皺壁部等部位,發生較厚的魚鱗狀角質片損害。

產生病因

大皰性魚鱗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主要是由於致病基因與角蛋白1(KRT1)和角蛋白10(KRT10)基因突變引起的。

基因突變引起的角蛋白的合成或降解缺陷,影響基底層角質形成細胞內張力微絲的正常排列與功能,引起角化異常及表皮鬆解等皮損變化。患者機體對決定皮膚新陳代謝的維生素A的利用,有先天性的缺陷。

治療措施

研究顯示病人血清中維A的含量明顯低於正常人,這就是出現魚鱗樣、蛇皮樣、皮損的根本原因,假如補充維A或者套用其它各種療法,使其不正常皮損剝脫、軟化脫落,對症狀有所幫助,但容易復發。
常用的治療方法是口服或肌肉注射維A或內服維胺脂(需警惕它的付作用),外用尿素霜、魚肝油軟膏或低濃度的維甲酸霜等,病人平常應多吃富含維A類蔬菜和肉食,如胡蘿蔔、豬肝等,冬季洗澡不宜過勤,少用肥皂,洗後可外搽醫用甘油與水等量混合劑。

相關病例

患者患者

2012年11月7日,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大曼徹斯特郡阿徹斯通(Atherstone)一名34歲女子患有大皰性魚鱗病,她的皮膚像紙一樣脆弱,每年脫皮13公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