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樣

大樣

為了研究礦石的加工技術性能(即加工技術取樣)而採集的試驗樣品,其重量有時可達數噸、數十噸甚至更大,故習慣稱大樣。大樣上的差錯改正以後,再打出來的樣張,就是“清樣”。technological test sample是局部工程、隱蔽工程、結點、關鍵點等等按比例放大了畫出來,總平面上比例大顯示不出。大樣指對設計中一些細部的重點放大交待。大樣圖是指針對某一特定區域進行特殊性放大標註,較詳細的表示出來。大樣是報紙拼版完成以後打出來的樣張,是專供檢查用的。大樣上的稿件,雖已修改、推敲多次,但少數差錯仍可能漏網。

網路用語

大樣:指女孩子對喜歡的男生或哥哥的暱稱。

選礦術語

為了研究礦石的加工技術性能(即加工技術取樣)而採集的試驗樣品,其重量有時可達數噸、數十噸甚至更大,故習慣稱大樣。

工程術語

technological test sample是局部工程、隱蔽工程、結點、關鍵點等等按比例放大了畫出來,總平面上比例大顯示不出。比如管道的拐點,變徑連線點,鋼塑轉換點,調壓器進出口連線點等都要畫大樣圖。

古代錢幣術語

同一年號和等級的錢因鑄造地點和爐次不同,出爐後較正常錢徑大0.1到0.2厘米者,稱"大樣錢"。如系平錢就叫"大平大樣",折二錢則為"折二大樣"。

裝修術語

大樣指對設計中一些細部的重點放大交待。常以原木(或接近)的比例在圖紙中體現,俗稱大樣圖。有時節點圖的比例按1 :1 或(1 :2 )的大小出現時,也可稱為節點大樣。

出版印刷術語

在出版行業,大樣檔案通常指已經排好版的檔案,大樣就是列印出來的書的紙樣,用於校對。出版社通常使用黑馬校對軟體打開大樣檔案進行電腦校對,再把電腦校對結果標記在紙樣上。

公司

西安大洋農林科技有限公司

大樣圖是指針對某一特定區域進行特殊性放大標註,較詳細的表示出來。

節點大樣圖

某些形狀特殊、開孔或連線較複雜的零件或節點,在整體圖中不便表達清楚時,可移出另畫大樣圖。

打烊

烊,是從方言裡引用過來的,讀yàng。《康熙字典》:烊,本作煬。煬,「揚子方言」炙燥也,今江東呼火猛為煬。又「揚子方言」煬,暴也。究其大意,無非是說火炙熱。因此,打烊的意思是熄退店裡的火,這個火自然是用於做買賣的,把火熄退,也就是這一天買賣做完了的意思。

大洋

大洋大洋

大洋鄉位於揭西縣境北部,東與五經富鎮接壤,西和西田鄉交界,南與京溪園鎮毗鄰,北與豐順縣八鄉山相接。距縣城50公里,面積77.6平方公里,人口0.37萬。轄5個管理區,34個村民小組。

明末,鄒氏先祖從豐順至此開基,因此地四面環山,中間為矩形小盆地,當地人又稱平原為“洋”,故名“小洋”。據傳後來該村出了兩名秀才,知縣便改“小洋”為“大洋”。

大洋原是五經富人民公社的一個大隊。1976年9月建立大洋人民公社,1983年稱大洋區,1986年開始改稱大洋鄉。人口面積 全縣總人口88.6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8.47萬人,農業人口70.18萬人。旅居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約54.6萬人。 民族構成以漢族為主,還有壯、回、苗、滿、畲、黎等12個少數民族。客家話和潮州話為地方語言。全縣東西長51公里,南北寬36.6公里,總面積1365.37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126.7萬畝,耕地面積29.76 萬畝,農業人口人均耕地0.42畝,人均山地1.78畝。

又:大洋也是北洋政府統治時期的貨幣袁大頭的別稱。

打樣

打樣一般是指工廠接受客戶委託,及客戶對產品的規格,要求(例如顏色,填充物...),先行製作樣品一或數個(或先繪圖樣),給客戶修正並確認後,簽定生產契約,開始量產.屬於一種前期承接產品的預備工作.

數碼打樣與傳統打樣

一般是在和印刷條件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如紙張、油墨、印刷方式等),把用原版曬制好的印版,安裝在打樣機上,進行印刷,得到樣張。設備解析度 又稱輸出解析度,指的是各類輸出設備每英寸上可產生的點數,如顯示器、噴墨印表機、雷射印表機、繪圖儀的解析度。

數碼打樣技術是近年來印前領域熱門技術之一。所謂數碼打樣,就是把彩色桌面系統製作的頁面(或印張)數據,不經過任何形式的模擬手段,直接經彩色印表機(噴墨、雷射或其他方式)輸出樣張,以檢查印前工序的圖像頁面質量,為印刷工序提供參照樣張,並為用戶提供可以簽字付印的依據。

這種數碼打樣技術,不是簡單找印輸出彩色樣張,而是通過複雜的彩色管理軟體,使輸出的樣張能再現與之配套的印刷樣張,包括紙張、油墨和印刷適性等多方面的匹配和相似。

長期以來,數碼打樣的效果能否與所模擬的印刷效果一致,是各種數碼打樣彩色管理系統(CMS)追求的主要目標。現在數碼打樣系統不僅能輸出調頻網點結構和連續色調的樣張,而且還可以輸出與後續實際印刷完全一樣的(網點線數、網點形狀、網點角度和網點面積)調幅網點結構樣張。這樣即使還未輸出分色片或印版還未印刷,即可從樣張看到實際印刷效果,包括是否有龜紋,是否有玫瑰斑等等,真正做到所見即所得。

數碼打樣系統能否在印前領域推廣套用,除了色彩、層次、清晰度甚至網點增大率等印刷過程的特點能否再現外,主要還取決於系統的穩定性、一致性、輸出速度、輸出幅面大小、系統投資、耗材成本等諸多因素,人們正是據此來比較數碼打樣和傳統打樣的。

經過數年的發展,數碼打樣系統的輸出印表機硬性能和配套的數碼打樣彩色管理系統以及RIP等,均有明顯的改進。特別是在今年,數碼打樣系統在突破輸出速度的瓶頸後,這應該是數碼打樣技術在我國印前領域真正普及的開始。

與傳統打樣技術相比,數碼打樣技術有哪些特點和優勢呢?

1.彩色圖像再現性能

彩色圖像再現性能包括圖像(包括線條文字)的階調範圍(亦稱反差)、實地或飽和色的密度或色度、灰平衡、層次曲線的還原性(包括亮調、中間調、暗調層次再現和網點擴大率再現以及細膩的質感等。

無論哪種彩色管理軟體,通過測量需模擬印刷的標準檔案色塊和所配印表機的標準檔案色塊,分別得到ICC格式的數據,經彩色管理系統軟體計算,建立打樣過程所需的特性校準檔案Profile。這樣,所有需打樣的頁面圖像檔案(包括PS、TIFF格式檔案RIP後的數據),只要送至數碼打樣系統,就能輸出與後續印刷相匹配的打樣樣張。無論印刷用什麼樣的紙張(如銅版紙、膠版紙或者新聞紙,甚至塑膠、卡紙等承印物)、什麼系列的油墨,數碼打樣系統均可模擬。如果說目前各種不同數碼打樣系統在打樣質量上還有微小差別的話,這主要反映了它們所配套的彩色管理軟體的性能差別。

傳統打樣技術,由於打樣機在速度、壓力、壓印方式等方面均與實際印刷不同,因此傳統打樣很難模擬實際印刷,印刷也很難追上傳統打樣的效果,而數碼打樣的樣張在實際使用中,印刷機操作人員普遍感到較易模擬,這是由於數碼打樣與印刷在整個色空間中的色差要小於傳統打樣與印刷之間的色差。

2.圖像解析度

由於數碼打樣系統通常採用噴墨列印或雷射列印技術,一般輸出的是調頻網點或連續色調結構,因此只要有600dpi以上的輸出解析度,其打樣的樣張即可達到調幅網點150lpi的效果。現在大多數彩色印表機均可達到這樣的圖像解析度。

新一代數碼打樣系統的RIP可以輸出與實際印刷效果一致的調幅網點,因此要求印表機有更高的解析度。目前,EPSON噴墨印表機輸出解析度最高可達2880dpi,HP噴墨印表機最高可達2400dpi,輸出與實際解析度效果一致的調幅網點圖像,是沒有問題的。當然從實際網點結構來看,樣張上的網點邊緣沒有實際印刷網點清晰,只不過用網眼看不見這種微細差別,人們需要的是整個圖像的視覺解析度與印刷相同即可。

傳統打樣有可能由於套印不準而造成圖像清晰度下降,而數碼打樣不存在套印不準的問題。

3.樣張輸出的穩定性、一致性

毫無疑問,由於數碼打樣系統是由數碼頁面檔案直接送至打樣系統,在輸出樣張之前,全部由數碼信號控制和傳輸,因此無論何時輸出,哪怕時間相隔數周、數月甚至數年,同一電子檔案輸出的效果是完全一致。當然這種穩定性的前提是彩色印表機硬體性能,如噴墨的墨滴大小、墨水和承印我一能等保持一致。

對於傳統膠印打樣技術,除了紙張、油墨、PS版應該保持穩定(實際上是很困難的)以及機械打樣設備的狀態(如版台“壓力”、紙台“壓力”、橡皮布和襯墊的高度、水輥和墨輥的壓力等)應保持正常外,傳統打樣的效果還受環境條件(溫度、濕度)、墨理.量及其均勻性、水墨平衡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打樣過程中相連樣張的實地密度無法保持一致,更不用說還取決於操作人員的水平等為因素了。

相對於傳統打樣,數碼打樣幾乎不受環境、設備、工藝等方面的影響,更不受操作人員的影響,其穩定性、一致性十分理想,因此數碼打樣系統作為網路打樣設備來使用,即人人可以使用數碼打樣系統輸出樣張。

4.輸出速度

很長時間以來,數碼打樣系統的輸出速度一直是該技術能否普及推廣的瓶頸。直到去年,在市場上出現大幅面、高解析度噴墨印表機後,輸出一張大對開(102cm×78cm)720dpi樣張的時間,需要40分鐘以上,這還不包括RIP解釋的時間。現在同樣幅面、相同解析度的樣張的輸出時間,有多種機型可在5分鐘之內完成,這樣的樣張輸出速度,遠遠快於傳統打樣的時間(一般單色打樣機完成四色大幅面打樣的時間需2小時左右)。之所以數碼打樣速度顯著加快,主要取決於多噴嘴噴墨打樣技術的開發和快速RIP打樣以及伺服器,有的打樣伺服器可以同時控制4台數碼打樣機。

5.打樣幅面

過去,一般高性能數碼打樣系統多為A3(八開)幅面。隨著噴墨印表機硬體解析度和速度的逐步提高、墨盒容量的加大、不停機更換墨盒技術的套用,大幅面輸出的噴墨印表機層出不窮,目前已有輸出幅寬達1.5米以上的數碼打樣系統,各種幅面的機型完全可以模擬各種印刷機幅的效果。

6.系統成本

傳統打樣系統不僅需要昂貴的打樣設備(進口單色打樣機均在100萬元以上,國產打樣機也需30萬元左右),而且還需配套的打樣室(50米2以上)、空調設備等,同時還需要輸出分色片、曬版的持支,打樣成本十分可觀。而數碼打樣系統的硬體只有彩色印表機、控制計算機以及配套RIP和彩色管理軟體。一套大幅面(大對開)的數碼打樣系統,目前售價不超過12萬元。雖然耗材(如墨水、專用列印紙)目前還較貴,但輸出同樣幅面,同樣數量(以4張計算)的樣張,總成本仍比傳統打樣便宜。隨著墨水成本的降低、仿專用列印紙的推廣,今後還將使用普通紙張經表面處理後在噴墨印表機上輸出,那么數碼打樣系統的成本就可能降至非常低廉的水平。

同時,數碼打樣系統所占空間非常小,更不需要嚴格的環境條件。由於不經輸出分色片、曬版、機械打樣等工序,不僅大大縮短印前設計、製作、打樣的總周期,節省了大量的原材料,而且還可以避免一旦在傳統打樣後發現樣張錯誤,重新返工而造成工時和材料的浪費。數碼打樣系統則可以在原檔案修改後,立即輸出樣張。

7.人員素質要求

傳統機械打樣(包括曬版工序)需要經驗豐富、素質較高的操作人員,在作業量大時,還需倒班換人,這不僅會帶來打樣樣張質量的不穩定(人為因素),而且也增加了生產成本。而數碼打樣系統一般不需要專人,只要製作設計人員懂得正確使用打樣控制計算機即可。另外數碼打樣系統可以24小時不間斷地工作,所有這些都是傳統打樣不能比擬的。

可以肯定地說,數碼打樣替代傳統打樣已成為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

傳統打樣和數碼打樣技術的比較

傳統打樣數碼打樣相對印刷效果的彩色圖像再現性能較差、色差較大 好、色差小圖像解析度 好(套印準確時)好樣張一致性較差好輸出速度慢快打樣幅面大可大可小系統成本較高較低人員要求要求高無專門要求其他需要分色片輸出、曬版配套不需要占地面積大占地少環境要求高無環境特殊要求

看大樣

看大樣看大樣

大樣是報紙拼版完成以後打出來的樣張,是專供檢查用的。檢查大樣是報紙編輯工作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編輯把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錯誤如果溜過這一關,就會無可挽回地與讀者見面。大樣上的稿件,雖已修改、推敲多次,但少數差錯仍可能漏網。在拼版過程中,也可能產生新的差錯。因此,檢查大樣這個環節,絕不能有絲毫的懈怠與疏忽。

看大樣要著重檢查以下幾個方面

(一)全版的標題、文字在思想、事實、文字等方面是否有不準確、不妥當的地方。

(二)標題的大小、位置、字型、字號是否恰當。

(三)各版標題是否有不應有的矛盾、重複現象。

(四)整個版面的布局是否恰當。

(五)圖片與說明、標題與文字是否相符,有無張冠李戴問題。

(六)圖片是否有倒置的情況。

(七)轉接是否正確。

改正大樣上的差錯,要把保證質量和保證出報時間結合考慮,儘可能採取既改動又不影響大局的方法。為避免延誤出報時間而馬馬虎虎放過差錯是不行的,但不顧出報時間輕率對大樣動大手術也是不可取的。

大樣上的差錯改正以後,再打出來的樣張,就是“清樣”。報紙負責人審閱後在清樣上籤字,報紙就可以付印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