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原

大平原

大平原是北美洲主要自然地理區之一,亦稱“美洲大沙漠”。它北起馬更些河三角洲,南抵美墨邊界的格蘭德河,東接勞倫琴低高原和內陸低平原,西至落基山脈東麓。南北長4800千米,東西寬480~1120千米。面積約290萬平方千米,它也是世界著名平原之一。

基本信息

地理信息

簡介

美國大平原美國大平原

亦稱美洲大沙漠(GreatAmericanDesert)。

北美洲主要自然地理區之一。北起馬更些河三角洲,南抵美墨邊界的格蘭德河,東接勞倫琴低高原和內陸低平原,西至落基山脈東麓。南北長4800千米,東西寬480~1120千米。面積約290萬平方千米。西高東低,由落基山東麓的1800米向東逐步降至450米。構造為北美中部陸台,覆有深厚的自古生代-新生代水平沉積岩系,地面平坦,習稱大平原。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年降水量300~600毫米,東多西少。東部發育有普列利亞草被群落。土層深厚肥沃,降水適中,是北美最重要農業區,產小麥、玉米、棉花、大豆、牲畜等。富石油、煤、天然氣等礦產。

大平原南抵格蘭德河,北及北冰洋岸的馬更些河三角洲,東界內陸低地和加拿大地盾,西達落磯山脈,為北美洲一個主要自然地理區。長度約為4,800公里(3,000哩),寬500∼1,100公里(300∼700哩),面積約290萬平方公里(112.5萬平方哩),大體等於美國的1/3.美國10個州(蒙大拿、北達科他、南達科他、懷俄明、內布拉斯加、堪薩斯、科羅拉多、俄克拉荷馬、德克薩斯和新墨西哥)和加拿大3個草原省(馬尼托巴、薩斯喀徹溫和亞伯達)以及西北地區均有一部分在大平原內。有些著者以西經100°線作其東部界線,但更精確的界線為100°線稍為偏東的德克薩斯至北達科他的東向陡崖。在加拿大境內,大平原與加拿大地盾之間的分界線在北方地區的紅河以東穿過溫尼伯湖,然後轉向西北美斯頓附近的大平原上芥田裡的一處鑽油井

美斯頓附近的大平原上芥田裡的一處鑽油井

繞過阿薩巴斯卡湖(LakeAthabasca)、大奴湖、大熊湖;在北端,大平原在馬更些河三角洲正西成一狹窄地帶到達北冰洋。

美國大平原是世界上著名的平原之一,它實際上一直延續到加拿大。在美國境內,它的基本界限是:西起落基山山麓的海拔1800米等高線一帶;東到密西西比河谷地,大約沿著等高線為海拔300米的位置;北到加拿大的薩斯喀徹溫河(Saskatchewan);南到德克薩斯州的南部。美國學術界對於大平原的東部界線有不同的認識,一般認為在西經97°附近。

美國大平原包括有蒙大拿、懷俄明、科羅拉多、新墨西哥、北達科他、南達科他、內布拉斯加、堪薩斯、俄克拉何馬、德克薩斯等州。東西寬640公里,南北長約2400公里(加拿大包括在內)。

地質

大平原其下覆基岩為海相及淺水相的沉積岩,主要由緩緩傾斜的頁岩、石灰岩、砂岩等組成,厚度可達5公里。本區大部分表層為年輕的陸相沉積洪積物組成,在北部還被更新世的冰川物質不連續地覆蓋,還有黃土沉積物出現。總的來說地質情況比較簡單,地質運動表現不太強烈。但有兩個區域在大平原中形成顯明的對照:1、巴德蘭得(BadLand):形成了一個極易受侵蝕的地區,其基岩為頁岩,偶爾一次性的暴雨即可引起地面相當劇烈的侵蝕,形成了獨特的深谷懸崖,在谷地內有高出周圍地表幾百英尺的小丘壁陸地出現;2、黑山(BlackHill):該區遠遠高出周圍的平原地表,並有足夠的雨量,使得松林、樺林生長十分繁茂。其中的基岩為砂岩,為良好的貯水層,為南達科他州東部的主要水源

千里平原

大平原是一片半乾旱草原型遼闊高原,曾稱為美洲大荒漠。在美國境內,落磯山脈山麓海拔1,500∼1,800公尺(5,000∼6,000呎),到東部邊界降至1,500呎。加拿大境內地勢較低,接近北冰洋處地面僅稍高于海面。有些地區非常平坦,如德克薩斯西部和新墨西哥東部的埃斯塔卡多平原(LlanoEstacado);另一些地區有森林密布的山脈高出地面1,500∼2,000呎,如南達科他的布拉克山,以及蒙大拿的貝爾波(BearPaw)山、大雪山和朱迪斯(Judith)山。

除開邊緣它是一塊相當完整的平原,從西向東緩慢傾斜,人眼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坡度,大約每公里僅下降2米。沿著橫貫全美的80號高速公路,穿行於這塊廣袤的土地,心胸頓感坦蕩。一位旅美學人寫道:“由來山色為詩魂,平陸應憐亦堪吟,灼灼物華競畿甸,盈盈穀梁溢倉廩,盡目無涯追落日,入室有思解疑雲,胸中自有丘壑在,生機勃發遍桃李”。

大平原的外貌平整,緩緩向東傾斜,唯有在三個區域被起伏所阻斷:1、黑山區:它是一類結晶岩塊(約50英里長,20英里寬,即80×32公里),侵入平整的平原沉積,形成一個起伏;2、沿科羅拉多至新墨西哥邊界的一帶,由一個熔岩蓋所保持的古老侵蝕面橫亘於平原之上;3、由松樹嶺斷層(接近內布拉斯加至懷俄明一線)打破了平原的整體性,此區並有不同的侵蝕產生。同時由於氣候及土壤條件,大平原也被稱為“塵碗”(dustbowl)。

氣候

大平原為大陸性氣候。大部分地區冬冷夏熱,降水量少,濕度小,多風,氣溫變化劇烈。濕氣主要來自墨西哥灣,向北和向西濕氣漸少。南部平原年雨量380∼640公釐(15∼25吋),北部平原12∼15吋,內布拉斯加境內的東部邊緣25吋,蒙大拿境內的西部邊緣不足15吋。加拿大大平原地區的南部降水10∼20吋,生長期70∼110天。德克薩斯州境內生長期平均240天,美、加邊境120天,草原諸省70∼110天。

大陸性氣候

氣候屬於半乾旱的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在冬季有寒潮時,溫度可下降很多,嚴重的霜凍可分布到德克薩斯。但在冬季如有稱作為欽諾克(Chi—nooks)暖風時,它對農牧業卻極為有利。在冬天和春天,這種風經常向東南方向吹送,融掉冰雪,提高溫度,有利於牲畜的放牧。但當稱作為伯利扎德(Blizzards)的冬季風襲來時,產生風暴,並伴有大雪,對牧業造成極大的災害。夏季白天很熱,但夜晚涼爽,溫度變幅很大,一年中最冷月與最熱月相比,溫差超過33℃。年降水量少於500毫米,局部變化、季節變化及年際變化都相當大,給農業生產的穩定帶來了很大威脅。

天氣災害

在大平原上,主要的天氣災害類型有以下幾種:1、乾旱:具有某些周期性的變化;2、塵暴:由於土地乾旱、疏鬆,加上強風及氣流的劇烈擾動,塵暴現象很多;3、洪水:尤其是夏季由於暴雨影響加之平原排水困難,時有洪水發生;4、陸龍捲:每年從4月起就經常地發生,雖然是局部性的,但破壞性卻極大。

河流

平原上的河流基本上都發源於落基山,從西向東越過平原最終注入密西西比河,比較著名的河流有密蘇里河、普拉特河、阿堪薩斯河等。

在美國境內,密蘇里河及其支流(黃石河、普拉特〔Platte〕河、堪薩斯河)和阿肯色河自落磯山脈向東流經大平原上的寬闊陡岸淺河谷。在加拿大境內,薩斯喀徹溫河及其支流為主要河系。

生態

大平原的自然植被以草為主,東部為中、高草原,西部為矮草乾草原。在這些草地的邊緣地帶有較大的植物,如絲蘭、仙人果。不過,許多自然草被已被開闢為農田。沿河樹木成廊,其中有耐旱的硬木樹種,如梣葉楓和三角葉楊。常青針葉樹(以熏松為主)多生長於山中森林帶,如布拉克山。在加拿大亞伯達省和馬尼托巴省的溫尼伯之間,有個西北-東南向的過渡地帶,名為“帕克蘭”(Parklands),從這裡起,草原逐步為森林所取代,北緯54°以北的植被以針葉林為主。

草原型植被

地帶性植物類型為草原型植被,它是由短草(也稱水牛草)組成,亦有散布的落葉樹,最常見的為棉木樹(Cottonwood)沿著平原河谷分布,在石質的非農業土地上還有松樹等分布。由於人為影響巨大,草原被毀,過度開墾等,造成了大平原上的天然植被類型很不穩定。在開發前的天然草原,適合於大規模的放牧,一旦被毀棄,草原極難恢復。因此在大平原上植被與土壤的自然保護一直是一個重大問題。

動物

在歐洲人定居以前,大平原上有成群結隊的食草動物︰美洲野牛和叉角羚。美洲野牛如今幾乎已消失盡淨,但叉角羚仍繁衍下來。其他與農業息息相關而適應了草原環境的動物有草原犬鼠、叢林狼和響尾蛇。北部針葉林中有駝鹿、林地北美馴鹿、加拿大猞猁及灰狼。

農業耕作

大平原土壤肥沃,適於農業耕作,有機質含量很高。但如無充分的濕度及生物的保護,極易受到風蝕,而且風蝕起來的嚴重程度是驚人的。

大平原基本上仍是一個農業地區,生產小麥、棉花、高粱和乾草,飼養牛和綿羊。美國主要產小麥州有8個(堪薩斯、北達科他、德克薩斯、蒙大拿、內布拉斯加、科羅拉多、奧克拉荷馬和南達科他)處於大平原內,草原諸省是加拿大主要產麥區。礦物資源亦很豐富。懷俄明州、北達科他州、蒙大拿州和科羅拉多州煤儲量在美國諸州中名列前茅。美國德克薩斯州和加拿大亞伯達省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在該國均占首位。

圖書

內容簡介

大平原大平原

陝西渭河平原上一個傳奇之家三代人歷經種種苦難與愛恨情仇,在頑強求生存的同時捍衛自己的尊嚴。在本世紀的城市化浪潮中,這個村莊被納入開發區,結束了上千年的鄉村文明。在這塊土地上,繼而湧現出了在商業化生存法則中繼續奮鬥的新一代弄潮兒。該書猶如一部關中平原的《百年孤獨》式的家族史。

作者簡介

高建群,陝西西安市人,1953年農曆12月出生,國家一級作家,陝西省文聯副主席,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1976年以《邊防線上》踏入文壇,1987年以《遙遠的白房子》引起文壇轟動,1993年以《最後一個匈奴》奠定其實力派作家位置,並引發中國文壇“陝軍東征”現象。 迄今,這位寫作者已出版長篇小說《最後一個匈奴》、《最後的民間》、《最後的遠行》、《愁容騎士》、《白房子》等五部,中篇小說《遙遠的白房子》、《伊犁馬》、《雕像》、《大順店》、《刺客行》、《菩提樹》等二十四部,散文集《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羅布泊大涅盤》、《胡馬北風大漠傳》、《狼之獨步》等十部,計一千五百萬字。2005年被《中國作家》評為當代最具影響的中國作家之一。

目錄

第一章 渭河及渭河平原

第二章 高安氏偉大的罵街

第三章 村莊與家族

第四章 摔紙盆兒

第五章 罵街

第六章 高家渡

第七章 大舍鍋

第八章 顧蘭子的第一次亮相

第九章 吃舍飯

第十章 麥子黃了

第十一章 高大的婚事

第十二章 黃龍山

第十三章 顧姓一家的死亡

第十四章 顧蘭子

第十五章 顧蘭子上吊

第十六章 土匪入室

第十七章 李先念將軍過渭河

第十八章 高大媳婦之死

第十九章 圓房

第二十章 革命鞋

第二十一章 漂泊者回家

第二十二章 一紙休書

第二十三章 入社·蓋房·生娃

第二十四章 走河南

第二十五章 景一虹

第二十六章 高老漢的“五腳踢”

第二十七章 死死活活相跟上

第二十八章 茶攤上的平原

第二十九章 鄰家女孩之死

第三十章 痢疤頭

第三十一章 鄉間喜劇

第三十二章 水澇

第三十三章 水旱

第三十四章 飢餓的平原

第三十五章 大鍋飯

第三十六章 新媳婦的秘密

第三十七章 私設公堂

第三十八章 瑣碎日子

第三十九章 麥收八十三場雨

第四十章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第四十一章 公家人高二

第四十二章 黑建這孩子

第四十三章 板蕩的年代(一)

第四十四章 板蕩的年代(二)

第四十五章 咪咪的故事

第四十七章 黑建歸來

第四十八章 在膚施城

第四十九章 高二之死

第五十章 我們在這裡出生,我們在這裡埋葬

第五十一章 父親的兒子大了(一)

第五十二章 父親的兒子大了(二)

第五十三章 在西京城

第五十四章 在平民醫院裡

第五十五章 化大千世界為掌中玩物

第五十六章 男人嘴大吃四方

第五十七章 烏托邦夢想

第五十八章 三千具屍體、三千種無奈、三千件傳奇

第五十九章 村莊的最後的日子(一)

第六十章 村莊的最後的日子(二)

第六十一章 第四街區

第六十二章 鄉里人桃兒與城裡人杏兒

第六十三章 在巴比倫世紀城

第六十四章 平原公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