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孤山鎮[山東乳山市]

大孤山鎮[山東乳山市]

大孤山鎮位於乳山市市區東郊,緊靠青威高速公路和銀金大道。全鎮總面積96.8平方公里,耕地4.6萬畝,山巒面積4.2萬畝。全鎮轄36個行政村,總戶數10281戶,總人口28011人,其中農業人口26273人。還有伊通縣大孤山鎮、遼寧省東港市大孤山鎮。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大孤山鎮下轄村:上石灰劉家村、委水井村、北姜格莊村、俞介莊村、東林家村、大史家村、河南村、胡家村、果園村、林家莊村、八門鄒家村、入夼村、河東村、宮家桃村、山西頭村、叢家村下石灰劉家村、委山東頭村、上冊村、店子頭村、吳家溝村、士子於家村、小孤山村、萬戶村、西林家村、北念頭村李家莊村、八里甸村、小史家村、大木村、上夼村、石硼楊家村、大孤山村、任家夼村、趙家村南口村

村莊來歷

大孤山鎮大孤山鎮
大孤山明永樂五年,林兆行由福建莆田縣百累遷此立村(前苗姓居住,元末遷走)。念先祖林和靖(北宋詩人)隱居福州西湖孤山而取村名孤山,嘉靖年間,李姓從大崮頭遷入,更今名。

北念頭明崇禎年間,王姓由牟平縣王家疃遷居立村,以姓氏王字為虎頭吉祥之兆取名念頭。1980年更此名。

上劉家清乾隆年間,劉姓兄弟三人由黃格莊遷此立村,以燒石灰為業,取名石灰劉家。後析為兩村,坡上稱上石灰劉家,1950年簡稱上劉家。

下劉家清乾隆年間,劉氏三兄弟由黃格莊遷此定居,以燒石灰為業,稱石灰劉家,後因坡上析上石灰劉家而改稱下石灰劉家,1950年簡稱下劉家。

士子於家明洪武年間,于姓由榮成縣赤山遷此定居,因村西有一形似獅子的巨石取名獅子於家,清末更名於家,1980年更此名。

萬戶秦始皇三十七年,姜姓由夾河下游公雞島(今煙臺市區西)遷通天嶺,後移此定居,初名山莊。南宋初年更名魯宋里,元中統年間又更名萬戶。

南口明崇禎十四年,王其禮由石疃王家遷此定居,因村旁有核桃樹故稱核桃樹底下。清乾隆年間,姜姓由北河崖、萬戶遷入。嘉慶年間更今名。清末,劉、李姓由湯上、大崮頭遷入。

宮家桃清康熙三十九年,宮姓因繳不起皇糧遷走他鄉,劉姓由黃格莊遷此定居,稱為宮家逃。後更今名。

八門鄒家明末,曾有八戶鄒姓居此,故名。清雍正年間,唐姓由唐家遷此,隨後程、柳、孫姓分別由萊陽縣鴨溝、棲霞縣大柳家、白沙灘遷來。

吳家溝明崇禎年間,吳姓由雲南遷此山溝處定居,故名。後吳姓遷封贈山。清康熙年間,丁姓由河東、王姓由西紀村、姜姓由萬戶遷入。乾隆年間,譚姓從文登縣七口、任姓從上夼來居。

上冊清康熙九年,丁姓由河東遷其西北3里處定居,稱小北莊,同時李姓由大崮頭來居。雍正年間,與河東分離另立田賦戶冊,故更此名。

上夼清順治年間,周、于姓由文登縣高村和相於家遷河東村北山夼立村,故名。康熙十四年,丁姓由河東遷入,後任姓從海陽縣西小灘遷入。

趙家明萬曆年間,趙姓由境內河南遷此立村。清乾隆年間,林姓由東林家、西林家,張姓由牟平縣東仙姑來居。後程姓由八門鄒家遷入。

山西頭清順治五年,夏姓由光明頂來居。乾隆年間,林、呂姓由東林家、萊陽縣遷此,因位居林家村之北,故名北林莊。乾隆三十一年,更此名。

河東明嘉靖年間,劉姓由黃格莊遷此,隆慶年間遷大浩口。萬曆年間,丁姓由萊陽縣團旺遷此立村埠後。清初,翟、潘姓分別由湘溝、潘家遷入,因居小河之東,故更名河東丁家,1945年又更今名。

八里甸明成化年間,于姓由獅子於家遷此立村,因距大孤山八里而得名。明末,王姓由王家宅口遷入。清初,許、李、丁姓由許家埠、萊陽縣峴子灣、河東遷入。

水井明萬曆年間,叢姓由文登營遷此建村,因此地井水甘洌清澈,故名。清初,崔、仇姓分別由崔家、仇家窪遷此。

俞介莊明萬曆年間,趙姓由西泓趙家遷此為寧海州進士俞介看守田莊,故名。清初,趙姓遷走,宋姓由北江村遷入,襲原名。清末,焉姓從焉家遷入。

河南明初,呂、趙姓居此,因位於鋸河之南,故名,明末遷走。清初,叢姓由水井來居,後張姓從海陽縣哲陽、王姓從海陽所遷入。

新農村建設

大孤山鎮大孤山鎮
一、以環境整治為重點,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在環境整治方面,以美化為重點,主要針對村道兩旁違章搭建的房屋、道路上堆放的雜物、行經村莊的河道以及村中的衛生死角,加大整治力度,全鎮今年新增垃圾箱67個,實現生活垃圾定點堆放、集中清理,消除“髒、亂、差”現象,淨化了通道,美化了環境;以綠化為重點,結合開展“村在綠中”活動,採取鎮上幫一塊、村里出一塊、外部扶一塊等方式,搞好沿路、沿街綠化,截至到目前,共栽植蜀檜、黑松等樹木35000株以上。在道路硬化方面,積極引導各村因村制宜,藉助外力幫扶,加大資金投入,搞好街道硬化,特別是河南村加大硬化力度,2007年硬化街道10000平方米,總投資達40萬餘元。在土地治理方面,堅持以改造中低產田、建設高標準農田為重點,積極向上爭資立項,主要是抓好投資160萬元的流域土地整理項目建設,新建3條攔河壩、1個平塘,新修5公里山路,該項目已經入驗收階段,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二、以沼氣建設為重點,積極實施利民工程。從宣傳引導入手,通過外出參觀、示範引導、技術指導等形式,多途徑、全方位地把農村沼氣建設的意義、作用和政策,宣傳到農戶,積極引導農民把發展沼氣與家庭院舍美化、綠化、淨化結合起來,標準化沼氣池與豬欄、廁所、廚房配套建設,加快沼氣進村、進戶的步伐。在去年建設八里甸一個沼氣示範村的基礎上,2007年又規劃集中連片發展山西頭、小史家、下劉家、叢家、李家莊、入夼6個沼氣示範村300餘戶,以點促面,做到鎮有示範,村有樣板。目前,全鎮已完成5個示範村的沼氣建設改造,標準化衛生廁所350戶。與此同時,又開展便民浴池建設,新上水井、大孤山村浴池2個,河南、萬戶兩村浴池正在建設中。

三、以文化大院建設為重點,大力提高農村民眾文體生活質量。在繼續搞好八里甸、水井等村文化大院設施配套的同時,集中抓好了投資40萬元的店子頭文化大院建設現已竣工,投資20萬元的西林家、東林家、上冊等村的文化家室正在建設中,力爭年內新建和改造文化大院、農村活動室6處,新建健身廣場、籃球場4處以上,成立秧歌隊16個,確保10個重點村都建立起集宣傳教育、文體活動、科技推廣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大院,為民眾提供學習、健身、娛樂、陶冶情操的場所。

產業發展

大孤山鎮大孤山鎮
一是大姜產業。進一步擴大大姜種植規模,目前全鎮大姜面積達到10800畝。特別是抓好大姜品牌培植、註冊工作,靠品牌帶動規模生產,靠品牌提高農業效益,促進農民增收,使大姜真正成為區域的支柱產業、富民產業。今年,我鎮在市農業局的支持下對本地的大姜進行了無公害食品註冊,現“大孤山”牌大姜正處於註冊審批階段。

二是茶葉產業。依託良好的資源優勢和傳統種植習慣,通過外出參觀學習和技術指導等途徑,引導有關村發展優質茶葉種植,把孤山茶做出名堂,創出品牌,今冬明秋發展茶葉面積700畝。

三是水果產業。充分發揮隆鑫果蔬等農字號企業的帶動作用,突出良種苗木推廣,加大無公害、綠色標準化生產基地和創匯基地建設,提高果品生產的優質率,全鎮今年新增果園發展面積800畝,總數達10000畝。

四是花生產業。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依託市場建基地、連片開發建基地的思路,依託華隆食品、君達糧油等企業的帶動,大力推進農產品基地建設,提高規模化、標準化水平,促進龍頭企業和生產基地協調發展,確保將花生出口基地穩定在萬畝以上。

五是畜牧產業。通過政府引導、龍頭帶動、協會輻射,積極引導民眾轉變養殖觀念,調整養殖模式,重點發展規模養殖場和標準化養殖小區,不斷做大全鎮畜牧業,全鎮畜禽存養量達到35萬隻(頭)。

基層組織建設

大孤山鎮大孤山鎮
為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建設是一支高素質的農村基層幹部隊伍,大孤山鎮黨委高度重視農村兩委換屆工作。一是提早部署,多次召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會,提出要適應形式,擴大民主範圍,嚴格用人標準,著力選好配強新農村建設帶頭人,真正把那些政策水平提高、清正廉潔、公道正派、勇於奉獻、黨員和民眾擁護的人才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二是綜合考察,全面掌握農村基層幹部隊伍狀況。通過多種形式,對農村兩委班子進行了綜合考察,將36個農村兩委班子分為21個基本不動、7個有待觀察、8個必須調整三種類型,在工作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三是搞好培訓,周密部署,確保換屆選舉工作圓滿成功。對全體駐村幹部特別是大會主持人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業務培訓,對換屆選舉工作進行了具體地安排部署。切實做到了統籌安排,嚴格程式,依法選舉,順利地完成了全鎮36個村的選舉工作。四是解決好農村退職幹部的後顧之憂。換屆前,就研究好農村退職幹部待遇方案,適當調高標準,使退職幹部不使倒勁,主動讓位,確保了換屆工作順利平穩,沒發生任何問題。

教育事業發展

大孤山鎮大孤山鎮
乳山市大孤山鎮初級中學成立於1987年。學校占地約45畝,建築面積7027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31%以上。學校的主體建築是1998年鎮黨委政府投資150萬元建成的兩座教學樓。學校現有教職工104人,學生987人,19個教學班。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了快速發展,實現了質的飛躍。學校有計算機室2個,學生用計算機106台,學生9人一台微機;多媒體教室12個,實現了多媒體、電視進教室;語音室1個,理化生實驗室各1個,圖書室1個,閱覽室2個,美術室、音樂室、舞蹈室等專用教室齊備;學校建立了校園網,實現了寬頻連線和局域連線,教師用計算機人手一台,實現了教師辦公微機化;多媒體設施、電視、DVD等先進教學設施已配備到教室,各種教學儀器完善,達到了一類標準,實驗教學開課率100%。校園主幹道全部硬化,整潔美觀,環境綠化花香葉綠,蘊含著濃厚的文化育人氛圍,為素質教育的深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學校秉承“以人為本,著眼未來”的辦學思路,以加快推進課程改革為抓手,以全人教育為宗旨,堅持聚精會神抓質量,一心一意謀發展,走科研興校,質量強校之路,引領全體師生向著“打造特色學校”、“辦人民滿意教育”的發展目標開拓奮進。學校有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教職工隊伍,他們敬崗愛業,樂於奉獻,形成了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影響學生,以科學的教育思想武裝學生,以寬鬆而又嚴格、自主而又高效的管理體制服務學生的教育教學管理特色。先後有20多人被評為各級教學能手和優秀教師

學校在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全體師生精誠團結,勤奮努力,艱苦創業,各項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學校先後獲得“威海市規範化學校”、“威海市語言文字學校”、“乳山綠色學校”、“乳山市電教示範學校”、“山東省兩基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伊通縣大孤山鎮

大孤山鎮大孤山鎮
概述

大孤山鎮位於伊通滿族自治縣西南17公里處,幅員面積214.12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在東京124°49′,北緯43°34′,海拔高度184米,氣候為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5.1℃,多年平均降水量為630mm,無霜期為135天到140天左右。大孤山鎮下轄17個行政村,1個街道辦事處,1個直屬社,84個自然屯,126個村民自治小組,全鎮9063戶,42284口人。

自然資源

大孤山鎮境內自然資源比較豐富。全鎮地處松遼平原中南部農業區,土質肥沃,土地資源豐富,現有耕地8880公頃,是國家首批確定的大型商品糧示範基地,境內有孤山河、新開河等大小河流4條,總水域面積730公頃,有歡欣嶺水庫1座,總庫容量可達1800萬立方米。全鎮有林地面積4063公頃,荒山荒坡4840公頃,荒灘荒溝440公頃,水庫、塘壩307公頃,鎮內野生植物41科,300多種,其中藥用植物上百種,工業原料類36種,全鎮已探明礦藏有煤、大理石、天然氣、麥飯石、玄武岩、矽灰石、石灰石、純淨礦泉水等。其中麥飯石,天然氣儲量豐富。

遼寧省東港市大孤山鎮

大孤山鎮大孤山鎮
旅遊資源

大鹿島位於遼寧省東港市大孤山鎮,四面環海,西海域與莊河、大連相連,東海域與大東港、丹東鴨綠江融匯,與南北韓唇齒相依,海路可通全國和世界各港口,是國家批准的二類貿易口岸,特殊的地理位置構成了大鹿島歷來為遼東半島海上據扼要塞。震驚中外的甲午黃海大戰就爆發在大鹿島海面,民族英雄鄧世昌及700名將士和“致遠”等4艘戰艦分別犧牲和沉沒在大鹿島海面,島上有鄧世昌墓和鄧世昌塑像。這裡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有多情的月亮島,海濱浴場,有鮮活蝦、蟹、魚、貝等數百種海產品,鮮珍品。大鹿島逐年加大以旅遊服務為對象的基礎設施,現正成為海上渡假旅遊聖地.大鹿島四面環海,盛產對蝦、梭子蟹、海螺、雜色蛤、文蛤以及各種魚類等上百個品種,且以鮮活著稱,為美食家讚不絕口,島上有二郎石、嘎巴棗樹、滴水湖、老虎洞、駱駝峰、鄧世昌墓和鄧世昌塑像、毛文龍碑、海神娘娘廟、英式導航燈塔以及丹麥教堂遺址等多處自然和人文景觀,島前環抱的月亮灣、雙珠灘、為中國北海角最大的天然浴場,也是遊人拾貝、垂鉤、衝浪、晨觀日出、夜半聽濤的理想去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