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封祀壇遺址

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城關鎮西萬羊崗上。唐萬歲登封元年(696年),武則天在此舉行封禪祭祀少室大典,故稱。因少室山體小於太室山,故禮儀降禪一級,又名降禪壇。占地1000平方米,夯土築成高丘,上圓下方,高10多米,壇上立“大周封祀壇碑”一通,碑高3.3米,石堅晶瑩,武三思撰文,碑上部字跡清晰,下部風蝕較重。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遺址
河南省
大周封祀壇遺址VI-153

簡介

大周封祀壇安居在登封城西、少室東麓的一個丘陵。丘陵實在平凡,除卻武則天靈光一降,儒、釋、
..
道諸家均不施捨於斯,是個被人間大愛遺忘的角落。則天封禪嵩山,築有三壇。登封壇,在嵩山太室之巔,是則天祭天之所在,壇前立有她撰寫的《大周升中述志碑》、李嶠撰寫的《大周降禪碑》,今皆無存;封祀壇,在嵩山少室東麓,是則天禪地之所在,壇前立武三思撰寫的《大周封祀壇碑》、薛稷書丹(撰寫者不明)的《大周封中嶽碑》,今《大周封中嶽碑》蕩然無存,《大周封祀壇碑》仆倒在地,封祀壇雜草叢生;朝覲壇,是則天祭天禪地、登封告成後,受朝廷百官與外國使節朝賀之所在,該壇在今嵩陽書院之前,原有“朝覲壇記”石碑,崔融撰寫,今碑、壇無存。
大周封祀壇遺址所在的丘陵,叫萬羊崗——神聖的祀壇,就在牧羊的山岡上。大周封祀壇遺址是則天禪地的所在,是個下方上圓築土而成的祭壇。如今,殘留的兩三米高的土壇,還能看出來“下方”的模樣;要說“上圓”,是多少要加些想像成分的。方形土壇收縮六七米後,托起的那個圓壇,看上去更像一座高約10米的墳頭。無論是方壇還是“墳頭”般的圓壇上,都植有零星的松柏。也許因為松柏並不茂密的緣故,雜草倒能努力向上,長得很高很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