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印刷機械

印刷機械

印刷術最早發明於中國,自九世紀起印本書籍已在中國出現,隨後中國發明的印刷術傳到世界各國。印刷機的發明和發展,對於人類文明和文化的傳播具有重要作用。
1439年,德國的谷騰堡製造出木製凸版印刷機,這種垂直螺旋式手扳印刷機雖然結構簡單,但卻沿用了300年之久;1812年,德國的柯尼希製成第一台圓壓平凸版印刷機;1847年,美國的霍伊發明輪轉印刷機;1900年,製成六色輪轉印刷機;1904年,美國的魯貝爾發明膠版印刷機。
二十世紀50年代以前,傳統的凸版印刷工藝在印刷業中占據統治地位,印刷機的發展也以凸版印刷機為主。但鉛合金凸版印刷工藝存在勞動強度高、生產周期長和污染環境的缺點。從60年代起,具有周期短、生產率高等特點的平版膠印工藝開始興起和發展,鉛合金凸版印刷逐漸被平版膠印印刷所代替。軟凸版印刷、孔版印刷、靜電印刷、噴墨印刷等,在包裝印刷、廣告印刷方面也得到發展。
印刷機按印版形式分為凸版、平版、凹版和孔版印刷機;安裝版和壓

印刷機械製造行業

印刷機械製造行業承擔著為書刊出版、新聞出版、包裝裝潢、商業印刷、辦公印刷、金融票證等專業部門提供裝備的任務,設備以平版印刷、凹版印刷、柔版印刷、凸版印刷、孔版印刷5大印刷方式及特種印刷的印刷機為龍頭,帶動印前設備及印後加工設備共同發展。
近年來,國內印刷設備需求以每年10%的增長速度連年上升,這就使中國成為世界公認的、蘊含最大潛力的市場。
“十五”期間,印刷機械行業的發展突飛猛進,2004年主要印刷機械 印刷機械
製造企業銷售額比2000年增長70.8%,已經超額完成“十五”規劃的目標。
2006年印刷機械實現工業總產值120億元,印刷業購買國產設備約80億元,從國外進口16.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27億元),中國印刷市場銷售印刷機械設備總額合計207億元。
2006年1-12月全國印刷機累計產量為88,319.74噸,與2005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8.66%。2007年1-8月全國印刷機累計產量為65,715.39噸,與2006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3.66%。
改革開放給印刷機行業的發展帶來無限生機。這些年,由於產品對市場適應性增強,印刷機行業已經具備了滿足國際市場多元化、全方位的需求能力,而且產品在國際上也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印刷機械進出口已經成為推動印刷設備製造業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2006年出口5.18億美元,同比增長29.17%,而進口額同比下降2.34%。這意味著印刷機械產品的出口結構已經開始發生重大變化,印刷機械零部件出口下降,整機出口增加,尤其印後加工設備的出口已經接近進口,開始出現進出口貿易逆差縮小的發展趨勢。
目前,國內印刷機械設備製造企業專利的授權數量較少,這直接反映了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仍處於較低的水平。專利工作作為自主創新機制的重要方面應該引起企業的重視,企業要從保護自主智慧財產權和激發科技人員創新精神的角度,努力營造企業內部勇於創新的機制和氛圍。通過數位化工作流程實驗室、組織聯合攻關機構、建立自主智慧財產權獎勵制度等措施推進專利工作的進展。
預計到2010年中國印刷機械市場需求量將超過400億元,屆時國產印刷機需求量將超過200億元,占到市場總容量的一半(進口印機預計將達到200億元),中國將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重要的印刷機製造基地。

多元印刷機械

多元數碼印刷(多元印刷機械公司),主要致力於印刷系統整體方案的研究及印刷設備的研發、製造和銷售服務工作。多元目前主要的產品線集中於寬幅多色膠版印刷機,同時也在穩步地向數碼印刷和包裝印刷設備的方向擴展。除此之外,還為客戶提供配件服務、維修保養服務、諮詢服務、投資規劃、培訓服務、方案執行等不同內容的產品。以印刷設備為核心價值鏈,從單色小膠印到多色大膠印,從經濟型、智慧型型到豪華型,從幅面規格的多樣性到實用性,不斷為客戶提供多種多樣的選擇空間。
公司將技術創新和固有的成本優勢相結合,所提供的各種型號印刷設備的價格明顯低於國際競爭對手。多元在國內膠印機市場占有相當的份額,並且正積極的增加在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占有率。 公司總部設在北京,不僅在河北和湖南建有獨立運營的生產基地,同時還構建了覆蓋60多個地區的銷售和服務網路,成為中國印刷行業最大的非政府所有的印刷設備製造商和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
多元LOGO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