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炎症

外陰炎症

外陰是指女性的外生殖器,也即生殖器的外露部分,包括恥骨聯合至會陰以及兩股內側之間的組織。外陰炎就是外陰的皮膚或黏膜所發生的炎症病變,如紅、腫、痛、癢、糜爛等。

基本信息

概述

外陰會因各種細菌感染而產生多種疾病,如外陰白斑、外陰瘙癢。所以,注重外陰的衛生,外陰清潔用Ph4弱酸配方女性護理液是十分必要的。

外陰炎症的常見病因包括如陰道分泌物刺激(包括陰道分泌物增多流至外陰刺激、月經或月經墊內褲等的刺激);其它刺激因素(a.糖尿病人的尿液,b.尿瘺患者長期受尿液的侵漬,c.腸癌患者有時受糞便的刺激,d.腸道繞蟲);混合感染(常見病原菌為葡萄球菌、鏈球菌和大腸桿菌)等。

其常見症狀為外陰皮膚瘙癢、燒灼感和疼痛,在活動、性交和排尿後加重。急性期紅腫、充血、有抓痕。慢性炎症、痛癢、外陰發生開裂、苔蘚化。有些患者小陰唇內側腫脹、充血、糜爛和成片濕疹。

病因

陰道的弱酸性環境能保持陰部的自潔功能

西醫認為陰道的環境經常受到宿主的代謝產物、細菌本身的產物及外源性因素(性交、沖洗及其他干擾)而不穩定。陰道菌群非常複雜,除原蟲、真菌外,尚包括很多需氧菌及厭氧菌,這些微生物可分為共棲的及病理性的,都生長在~個共同的環境內,各微生物之間可能有桔抗作用。另一個影響其生長的是氫離子濃度,在pH3.8~4.2時,有利於共棲菌的繁殖,尤其是乳酸桿菌,這是健康陰道中的主要菌種,陰道液中的密度可達105~108ml,當陰道被微生物感染後,假使乳酸桿菌占優勢,仍能維持pH3.8~4.2,則不會致病,而且乳酸桿菌還能產生H202,對其他微生物有毒性作用而抑制其繁殖。其他如乳鏈球菌、腸桿菌、變形桿菌、加夫基球菌、韋永球菌等在陰道下端常見,平時不產生症狀。陰道菌群之間彼此制約,使病理細菌不能有所作用,假使這種平衡被破壞,互相制約作用消失,所以氫離子濃度下降,乳酸桿菌失去優勢,病理菌得以繁殖,就產生症狀。

引起女性外陰炎的病原體

引起女性外陰炎症的病原體不外乎兩大來源,即來自原本寄生於陰道內的菌群,或來自外界入侵的病原體。

正常情況下,陰部內以陰道桿菌占優勢,還有少量厭氧菌、支原體及念珠菌,這些菌群形成一種正常的生態平衡。但是,當人體免疫力低下、內分泌激素髮生變化,或外來因素如組織損傷、性交,破壞了陰部的生態平衡時,這些常住的菌群會變成致病菌,衝破陰道屏障而引起感染。

來自於外界的感染主要是接觸被感染的共場所的坐便器、浴盆、浴池、坐椅、毛巾,使用不潔衛生紙,都可以造成感染。

因此,保證性健康是預防該病的前提。使用保險套可減少對陰道的刺激及精液對陰道pH值的影響,對預防有一定作用。此外,還要注意在每天清洗外陰時,選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護理液更適合。僅僅用清水沖洗或用鹼性沐浴露都會破壞了陰部的酸鹼平衡,使正常的乳酸桿菌生長受抑,其他致病菌,如厭氧菌大量繁殖(厭氧菌的脫羧酶作用於加德納菌產生的某種胺基酸,生成揮發性胺類,故有難聞的魚腥臭味)時,黏附細菌的陰道表層細胞脫落,陰道分泌物增多,外陰炎就發生了。

引起女性外陰炎的刺激因素

外陰炎症的常見病因的刺激因素包括如陰道分泌物刺激(包括陰道分泌物增多流至外陰刺激、月經或月經墊內褲等的刺激);其它刺激因素( a.糖尿病人的尿液,b.尿瘺患者長期受尿液的侵漬,c.腸癌患者有時受糞便的刺激,d.腸道繞蟲);混合感染(常見病原菌為葡萄球菌、鏈球菌和大腸桿菌)等。

分類

非特異性外陰炎症

生活中理化因素刺激,不注意衛生,身體虛弱,均能使婦女外陰部被細菌侵擾,引起外陰炎,如宮頸、陰道炎症;或穿著不透氣的尼龍內褲使陰道分泌物過多,刺激外陰;尿液浸漬外陰;使用不乾淨的衛生棉、手紙造成外陰感染等。這些因素都會為細菌在外陰部的生長繁殖創造條件。但由於這種外陰炎不是由特異的病原體引起的,而多為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等混合感染,故稱非特異性外陰炎。

黴菌性外陰炎症

由一種類酵母菌感染而引起的外陰炎。常與黴菌性陰道炎並存。

嬰幼兒外陰炎症

新生兒出生15天后,陰道內即有各種雜菌生長。另外,由於嬰幼兒外生殖器官發育不成熟,抵抗細菌感染的能力差,加之其外陰易被尿液浸泡,糞便污染,小孩又愛隨地亂坐,這些都是易感染原因,可以引起嬰幼兒外陰炎。

前庭大腺炎症

多見於育齡婦女。是因為前庭大腺被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等細菌感染所致,多引起急性炎症。

前庭大腺囊腫

多由於慢性炎症長期存在,使前庭大腺導管阻塞,腺液積聚,腺體囊性擴張引起;或因急性前庭大腺炎消退後,膿液被吸收所致。前庭大腺囊腫與前庭大腺膿腫能相互轉化。

急性外陰潰瘍

多由各種原因的外陰炎引起,一般是外陰炎病變過程中的一種表現。

性病

在外陰尖銳濕疣、軟下疳、生殖器皰疹、淋病等性病的發病過程中,外陰多會出現炎症表現

症狀

1、急性外陰炎的症狀:患者先感到外陰不適,繼而出現瘙癢及疼痛,或有灼熱感,同時可出現外陰部位(包括大、小陰唇,陰蒂)皮膚及黏膜有不同程度的腫脹充血,嚴重時還會形成糜爛、潰瘍,或出現大片濕疹等,並伴有排尿痛、性交痛。另外,外陰部位出現毛囊炎時,也可以因膿腫的發生而使外陰高度腫脹及疼痛,進而形成癤腫。

2、慢性外陰炎的症狀:主要表現為外陰瘙癢、皮膚增厚、粗糙、皸裂,也可以伴有排尿痛或性交痛。

檢查外陰炎的常規步驟

1、經過問診後,就要到隔斷後的檢查床去,脫掉衣服進行婦科檢查。此時如果有尿意,千萬別不好意思,充盈的膀胱會直接影響檢查。躺在檢查床上分開雙腿,如果你覺得緊張,除了深呼吸自己調整之外,別忘了告訴醫生,她會幫你分散注意力。

2、檢查外陰:外陰的皮膚是否光滑,顏色是否正常,有沒有潰瘍、皮炎、贅生物及色素減退等現象。正常外陰:陰毛呈尖端向下,三角形分布,大陰唇色素沉著,小陰唇 微紅,陰蒂長度<2.5cm,尿道口周圍黏膜淡粉色。

3、隨後要做更深層次的檢查了,這需要使用窺具,通常是一次性的或消毒後密封好的。醫生會把它放在熱水裡溫一下,然後塗上凡士林,再將合著的鴨嘴伸進陰道,這使檢查變得容易忍受一些。鴨嘴打開,平時貼在一起的陰道內壁被撐開了,醫生可以清楚地看到陰道、宮頸。

4、檢查陰道:查看陰道黏膜表面是否光滑,質地是否正常,有無出血點,陰道分泌物的性狀及氣味是否正常。正常陰道:陰道壁黏膜色澤淡粉,有皺襞,無潰瘍、贅生物、囊腫、先天畸形,分泌物呈蛋清樣或白色糊狀,無腥臭味,量少,但在排卵期及妊娠期增多。如果要檢查白帶,醫生會在此時取標本。

中草藥治療女性外陰炎症

我們知道,女性外陰炎症可以由許多原因引起,常見的有單純性外陰炎、黴菌性外陰炎、嬰幼兒外陰炎、滴蟲感染引起的外陰炎症。當外陰發生炎症時,無論什麼原因引起,患者都主要表現為外陰瘙癢,外陰紅腫、灼熱疼痛等症狀。從中醫理論講,用清熱解毒、除濕止癢的中草藥煎水坐浴,可以明顯緩解外陰的癢痛不適,治療外陰炎症。下面介紹幾個簡單的經驗方:

處方①(《新編婦人大全良方》):苦參30克

煮水頻洗,每日3~5次。

處方②(《朱小南婦科經驗選》):蛇床子 土槿皮 百部 川椒 枯礬各等分。

上藥加水濃煎後熏洗陰部。早、晚各1次。

處方③(《女病外治良方妙法》):虎杖100克 苦參50克 木槿皮50克

上藥加水4500毫升,煎取4000毫升,過濾待溫,取2000毫升,坐浴10~15分鐘,每天2次,7 天為1療程。

處方④(《中醫婦科驗方選》):苦參10克 蛇床子15克 地膚子15克 白鮮皮15克 川椒6 克 青鹽2撮

將藥裝入布袋放入水中,煮沸20分鐘。溫液坐浴,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鐘。本方清熱燥濕,殺蟲止癢,可用於糖尿病外陰瘙癢,以及滴蟲、黴菌等感染引起的外陰瘙癢。

處方⑤(《女病外治良方妙法》):苦參30克?土茯苓30克 蛇?床子30克 生百部50克 龍膽草15克 黃柏15克 紫槿皮15克 川椒15克 蒼朮15克 地膚子24克

上藥加水2000~3000毫升,煮沸10~15分鐘後去渣取汁、熱熏,待藥汁溫和時坐浴並洗外陰。每日1劑,早晚各洗1次,每次20~30分鐘。10天為1療程。最多使用3個療程。

治療外陰炎症的六大中醫良方

方一

[來源]《浙江中醫雜誌》(10)1983年

[配方]蚤休、土茯苓、苦參各90克,黃柏、大黃各45克,龍膽草、萆薢各30克,枯礬15克。

[用法]每日1劑。上藥加清水適量,煎沸5-10分鐘,將藥液倒入盆內,趁熱先熏後洗外陰。每日早、午、晚各1次,每適用於外陰炎。

方二

[來源]《浙江中醫雜誌》(10)1982年

[配方]蛇床子、百部、苦參、川黃柏各等量。

[用法]上藥加清水適量,煮沸5-10分鐘,將藥液倒入盆內,趁熱先熏後洗外陰、陰道。每日熏洗1-2次。

[功效]清熱燥濕、殺蟲止癢。適用於外陰炎、陰道炎。

方三

[來源]《中國民間療法》

[配方]金銀花、紅花、五倍子、蒲公英、魚腥草各30克,生黃柏、川黃連各15克。

[用法]上藥水煎後過濾取汁,倒入盆內先熏後洗局部。每次20分鐘,每日2次。

[功效]清熱解毒

適用於熱毒較盛的外陰炎,如膿腫、濕疹。

方四

[來源]《中國民間療法》

[配方]鶴虱30克,苦參、狼毒、蛇床子、歸尾、威靈仙各15克。

[用法]上藥放入清水煮煎後,過濾去渣取汁,倒入盆內,先熏後洗外陰部。每日2次,每次20分鐘。

[功效]殺蟲解毒。適用於外陰炎。

方五

[來源]《常見病中草藥外治療法》

[配方]艾葉15克,白礬6克。

[用法]上藥水煎,熏洗患部。每日1-2次,每次20分鐘。

[功效]燥濕止癢。適用於外陰炎。

方六

[來源]《中國民間療法》

[配方]苦參、生百部、蛇床子、白頭翁、土茯苓、黃柏各30克。

[用法]上藥煎水先熏後洗。每日2次,每次20分鐘。

[功效]燥濕止癢。用於外陰炎、外陰濕疹、皮炎。

外陰炎西醫治療方法

一般治療

積極治療可以消除易感因素。保持外陰清潔乾燥,避免搔抓。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效果很好。勤換內褲,並用溫水進行洗滌,切不可與其他衣物混合洗,避免交叉感染。

改變陰道酸鹼度

念珠菌生長最適宜的pH值為5.5,陰部的弱酸性環境能保持陰道的自潔功能,正常人為3.7-4.5,因此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護理液除了適合日常的清潔保養外,治病期間使用弱酸配方的女性護理液對病原體的生長繁殖會有抑制作用。外出如廁時可用女性衛生濕巾拭乾外陰,保持外陰乾燥,以抑制病原體的生長。

藥物療法

外陰部用嬌妍潔陰洗液坐浴,每日2次,坐浴後局部塗以抗生素軟膏。有發燒及白細胞增高者,可口服或肌注抗生素。

外陰炎症的自查

女性自查外陰的方法,概括起來有三個字,即“望、聞、觸”。

”,可以用一面小鏡子,放在外陰的下面,前後左右移動鏡子照視,藉助鏡子的幫助,觀察自己的外陰部。另外,通過觀察陰道分泌物,如白帶和經血的顏色、清濁、稀稠,也能從中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正常的白帶是清白顏色的稀薄液體,正常經血是鮮紅色或淺紅色,有人還會有少許血塊。

”,是用鼻子嗅一下分泌物、經血或外陰部散發出的氣味。一般正常的氣味是清淡的腥味、汗酸味或無味。如果出現了腥臭味、腐臭味或特殊的氣味,就可能出現了問題。

”的時候,先把手洗乾淨,用食指和中指兩個指頭的“指腹”(俗稱“指肚”),從“陰阜”部位開始,從上而下,順序按觸外陰,直至肛門。

正常觸摸外陰的時候,感覺應是光滑、柔軟。如果不要用力去按,也不會感到疼痛,當然,正常的情況下也不應當摸到有小的結節或腫塊。反之,則可能有病。

外陰炎症患者的注意事項

1、保持外陰清潔乾燥,尤其在經期、孕期、產褥期,每天用Ph4弱酸配方女性護理液清洗外陰,更換內褲。

2、不穿化纖內褲、緊身褲,著棉織內衣褲。局部坐浴時注意溶液濃度、溫度及時間、注意事項。

3、外陰瘙癢者應勤剪指甲、勤洗手,不要搔抓皮膚,以防破潰感染從而繼發細菌性感染。

4、不用刺激性的香皂、藥物以及太涼或太熱的水來清洗外陰。

外陰炎的預防方法

一、合理穿衣

不穿化纖內褲,不借穿他人內衣、內褲及泳裝;使用公共廁所時儘量避免坐式馬桶;提倡淋浴,不洗盆塘;浴後不直接坐在浴室坐椅上;不在消毒不嚴的泳池內游泳。

二、不濫用藥物

專家指出,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若長期大量套用藥物會破壞陰道細菌間的制約關係,使念珠菌失去抑制過多生長而導致陰道炎的發生。

三、不過度講究衛生

陰道內環境呈弱酸性許多菌群共同存在,菌群間的相互制約作用能抑制某種菌屬過度增長而致病,這是人體的一種自然防禦系統。清洗陰道無疑將陰道的弱酸環境和菌屬間的相互制約關係破壞了,使陰道上皮的抗病力下降,引起念珠菌或其他細菌所致的陰道炎。

四、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不濫用不潔衛生紙;排便後擦拭外陰時宜從前向後擦;每日清洗外陰,換洗內褲並放於通風處晾乾;內褲與襪子不同盆清洗。鍛鍊身體,均衡飲食,不過食含糖量高的食品。

外陰炎患者的日常護理方法

簡介

外陰炎是指外陰皮膚的炎症,陰道分泌物增多、多汗刺激、尿瘺患者長期尿液浸濕、糖尿病患者尿液刺激、外陰皮膚不潔,均易引起外陰炎。近幾年誘發外陰炎的幾個病因不能忽視,如長期使用衛生墊、坐立(打麻將、打牌、坐車等)、藥物使用不當等。預防外陰炎發病是減輕女性痛苦的很好措施,也是護理工作者任務之一。現將預防護理措施報告如下。

個人衛生的護理

首先與患者溝通,了解衛生習慣,對不注意衛生的人群,耐心講解注意衛生的優點和不注意衛生的缺點。要求她們注意個人衛生,每日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護理液清洗外陰,更換短褲,毛巾專用;每日對毛巾及更換的短褲進行清洗後開水燙或煮沸30min以上,取出曝曬,切忌陰乾,無太陽時掛在通風處吹乾。並要求其丈夫同樣注意個人衛生。

對長期使用衛生護墊的人群護理

有部分患者誤認為衛生護墊衛生,長期用衛生墊可不換短褲,也可不用洗外陰,其實她們往往由以上原因引起外陰炎來診治,還不知發病根源。對這類患者,詳細為她們介紹衛生護墊的優缺點,缺點是透氣性差,長期使用局部潮濕也是引起炎症的病因,特別是每天使用更不利,一般月經期使用尚可,但也有少數對護墊過敏,月經期使用外陰同樣發炎、瘙癢,此類患者改用衛生紙後外陰炎症好轉。

、對長期坐立的人群護理

有些患者往往因外陰炎症加重就診,患者痛苦地告訴醫生:“我昨天晚上打麻將到今天,怎么現在外陰紅癢得難受,快給我沖洗上藥吧。”經診療再耐心告訴患者,今後不要長期坐打麻將,對身體不利,特別是女性外陰必須要透氣,坐立時間長不透氣,也沒有清洗外陰是發病的主要原因,對此類患者,用0.45%~0.55%活力碘5倍稀釋液清洗外陰,讓其穿全棉寬鬆短褲,減少長期坐立,就不會再發生或少發生外陰炎症。

對不良用藥習慣的護理

少數原來患過外陰炎的患者,經用藥物治療外陰炎症治癒,但是這類患者衛生知識欠缺,她們認為長期藥物洗外陰就是保健,就不會再患外陰炎,殊不知長期用藥物刺激皮膚,外陰更不適。應對這類患者進行說教,讓她馬上停止用藥,不要隨便自己買藥長期使用,正常的情況下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護理液清洗外陰,保持乾淨即可。如果發病經醫生診斷後,根據病情適當用藥。

切斷傳播,加強健康教育

對愛游泳的人群教育她們要注意衛生,提倡淋浴,不要相互使用毛巾、短褲、盆等,杜絕交叉感染。去掉不良習慣,積極參加健康的娛樂活動,預防疾病使每個女性健康、幸福。

孕婦得了外陰炎症怎么辦

懷孕期間由於體質較弱,容易遭受疾病騷擾,很多準媽媽遭遇外陰炎症的困擾;那么對於孕期外陰炎症怎么辦?

1、洗澡時不要過度搓洗皮膚,忌用熱水燙洗,不用鹼性肥皂;

2、內衣以棉織品為宜,應寬鬆舒適,避免摩擦;

3、生活規律,早睡早起,適當鍛鍊。及時增減衣服,避免冷熱刺激;

4、精神放鬆,避免惱怒憂慮,樹立信心;

5、戒菸酒、濃茶、咖啡及一切辛辣刺激食物,避免刺激性藥物;

6、儘量避免用手去搔抓癢處,以防細菌感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