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

外痔

外痔位於齒線以下,是由痔外靜脈叢曲張或肛緣皺襞皮膚發炎、肥大、結締組織增生或血栓瘀滯而形成的腫塊。外痔表面蓋以皮膚,可以看見,不能送入肛內,不易出血,以疼痛和有異物感為主要症狀.臨床常分為結締組織外痔、靜脈曲張性外痔、炎性外痔和血栓外痔。那么武漢博仕肛腸醫院專家提醒你,外痔是不可自愈的建議還是及時到專業醫院檢查治療是關鍵。

基本信息

簡介

外痔位於齒線以下,是由痔外靜脈叢曲張或肛緣皺襞皮膚發炎、肥大結締組織增生或血栓瘀滯而形成的腫塊。外痔表面蓋以皮膚,可以看見,不能送入肛內,不易出血,以疼痛和有異物感為主要症狀.臨床常分為結締組織外痔靜脈曲張性外痔炎性外痔血栓外痔
外痔外痔

分類

一、結締組織外痔

結締組織外痔因其形態而命名,又稱贅皮痔,皮膚下垂物和贅皮性外痔。這種外痔是肛門緣皮膚皺襞增厚肥大,有結締組織增生,痔內無曲張靜脈,血管甚少,底寬尖長,呈黃褐色或褐黑色,突出易見,大小形狀不等。有時只有一個,在肛門後部或前部正中,有時數個圍繞肛門一周。
病因病理:常由便秘引起,當乾大便通過肛門時,過度牽拉肛門部皮膚,撕傷肛門皺襞,引起感染髮炎、水腫、纖維組織增生。炎症消散後,皺襞不能恢復正常,這樣多次損傷,則使皺襞增生肥大,成為外痔。肛門和直腸的各種炎症,如直腸炎、肛門狹窄、內痔肛竇炎、肛瘺、肛裂等,也是生成結締組織外痔的原因。另外,肛門部手術,如痔切除術、肛竇切除術等,因切去皮膚、縫合、結紮等操作不當,也會影響肛門部淋巴和血液回流,常引起結締組織外痔。
二、靜脈曲張性外痔
靜脈曲張性外痔是齒線以下痔外靜脈叢曲張,在肛門緣形成圓形、橢圓形或棱形柔軟腫塊。如有水腫,則形狀變大。在祖國醫學中,它屬於氣痔範疇。如《瘡瘍經驗全書·痔漏圖說》中說:“氣痔,感氣即下。”本病一般不疼痛,不出血,僅覺肛門墜脹或有異物感。多與三期內痔混合痔並發。
病因病理:凡是引起痔瘡形成的各種病因,都可引起靜脈曲張性外痔,其主要因素是:由於飲食不節,久坐或久站,長期便秘或腹瀉刺激,腹壓長期持續增高,加之感染損傷,以致痔外靜脈叢擴張、瘀血、屈曲而形成。
三、炎性外痔
病因病理:常因肛門受損後感染,或因肛裂引起肛門皺襞發炎和水腫所致。
四、血栓性外痔

病因病理:血栓性外痔是外痔中最常見的一種。常因排便時用力過猛,劇烈活動或用力咳嗽使肛門緣靜脈破裂,血液外滲到結締組織內,成為血塊,在肛門部皮下生成圓形或橢圓形腫塊,大小不等,位於肛管內或肛緣外。腫塊初起時較軟,幾天后變硬。如未發炎,腫塊可在3--4周內完全吸收消散,不留痕跡;如反覆發炎,腫塊內結締組織增生,可變成結締組織外痔;如發生感染,可生成膿腫。

病因

1、局部炎症刺激:由於痔靜脈叢受到刺激導致發炎和感染,在導致筋脈壁的彈性鬆弛,抵抗力下降並造成血液不循環而引起的血栓性外痔。
2、腹內壓增高:在一些不良的疾病作用下會導致患者的體內腹內壓增高,並影響靜脈管中的血液循環不流暢,從而就可以導致血栓性外痔產生,而女性患者若患得這種病症還會導致生殖器官附近長出腫瘤或腹內腫瘤、前列腺疾病等。
3、物理性刺激:這點主要和外界或肛門內部受到刺激,並且會導致便秘和腹瀉的產生,還會影響到肛門部位充血,從而就可以導致血栓性外痔產生。
4、生活因素:由於工作的原因,需要久坐久站、長期負重、精神過度緊張,過度疲勞等因素都可以導致血栓性外痔的產生。
5、遺傳因素:例如先天性的靜脈壁較為稀薄,就會導致外痔的產生,而臨床顯示像這樣的症狀多少為遺傳因素所導致,也就是上一輩人有患得過外痔病症。

得了外痔如何選擇合適的內褲

外痔屬於痔瘡的一種,外痔是位於齒線以下,是由痔外靜脈叢曲張或肛緣皺襞皮膚發炎、肥大、結締組織增生或血栓瘀滯而形成的腫塊。,以疼痛和有異物感為主要症狀.常分為結締組織外痔、靜脈曲張性外痔、炎性外痔和血栓外痔。

俗話說:十人九痔,說明痔瘡、外痔的發病率是非常高的,無論男性,女性,無論任何年齡都可以發病,所以說痔瘡患者及早治療和預防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及早治療和預防呢?首先治療的原則是改善肛周血液循環,促進痔靜脈血液回流消除痔外靜脈過度曲張及消除局部的炎症,其次是預防要做到改變大便的習慣,防止便秘,忌煙、酒、辛辣刺激性食品,用高錳酸鉀坐浴,另外,對於內褲的選擇也是很重要的,過緊的內褲如:比較緊身的內褲、女性的T字形內褲都可以影響肛周的血液循環,和痔靜脈的回流加重疾病,建議大家採用一些比較寬鬆的內褲和一些有治療作用的多功能內褲如:消痔帶內褲等,一方面對已經發生痔瘡的可以很好的治療,另一方面對於剛發生的輕度的痔瘡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

消痔帶屬於醫療器械,是根據中醫經絡理論利用高科技釹鐵硼生物磁場作用於人體的關元、 氣海、會陰、長強等穴位,使生物磁場持續釋放生物能量,作用於身體相關穴位,打通痔處血液循環、消除氣血於滯、打通受阻經絡,消除炎症及腫痛,促使病變部位淤積、凝固或半凝固的血液稀釋,使痔瘡靜脈血液恢復正常循環流動,從而使痔核逐漸萎縮、消失。

不同痔,不同的預防

一、血栓性外痔的預防護理:
血栓性外痔多因大便乾燥、排便用力過猛或肛門部遭受磨擦擠壓後小血管破裂,血液瘀積在皮下凝固而成。所以血栓外痔的預防主要是保持大便質軟、排出通暢,並注意進行肛門功能鍛鍊。此病大多突然發生,肛門部有一個凸起的圓珠,質硬,看上去顏色發紫,壓痛明顯,很容易識別。初起時不宜用熱水坐浴,以免增加出血使痔核增大,局部蓋上棉花敷料並用肛門帶加壓包紮,同時臥床休息減少磨擦。2~3日後方可熱敷,促使吸收消散。幾天后如不消失可請醫生摘除,以免以後形成結締組織外痔。
二、靜脈曲張性外痔的預防護理:
靜脈曲張性外痔是由外痔靜脈曲張、血液瘀積而成。病情發展緩慢,大多繼發於三期內痔以後。輕者,平時不明顯,當用力排便或下蹲增加腹壓時肛緣組織隆起。重者,平時可見肛門部有紫褐色組織凸起,按之柔軟,用力按摩後隆起的凸出的現象可以縮小或消失,肛門用力努責後又可出現。靜脈曲張性外痔不發炎時一般多無疼痛,可有肛門部不適感。靜脈曲張型外痔形成後要注意防止感染,經常用熱水坐浴或熱敷,便後用軟紙在肛門部按摩,並加強肛門收縮鍛鍊,平時可多做肛門氣功保健操,注意勞逸結合,臥床休息,幫助肛門部血液回流。同時可適當加強體育鍛鍊,注意營養,增加肌肉的收縮力量,加速血液循環,有利於靜脈曲張性外痔的穩定和好轉。
三、結締組織性外痔的預防護理:
結締組織性外痔,又稱為皮痔和皮贅痔,女性最為多見。結締組織外痔是因肛門部的結締組織經常受到慢性炎症的刺激(如婦女的白帶、肛瘺的膿水等)使局部淋巴回流受阻引起組織腫脹、皮膚皺褶逐漸增大而成。這種痔組織無明顯靜脈曲張,呈結締組織增生性改變。有時一個,有時數個,底寬頭小,圍繞在肛門邊緣。但在肛門前後正中處最為多見,大小不等,平時一般無明顯症狀。得了結締組織外痔污穢的糞便和分泌物很容易隱藏在外痔內側,便後不易擦盡,內褲中常有糞便污漬。此病的保健主要是保持局部清潔,經常用溫水坐浴,減少肛門部磨擦,防止發炎引起腫脹疼痛。如經常發炎影響工作和活動時應及早手術切除。
四、炎性外痔的預防護理:
炎性外痔是在結締組織外痔、靜脈曲張性外痔的基礎上發炎後引起,也可見於血栓外痔的急性炎症期。出現肛門部組織腫脹、充血、疼痛明顯,患者行走活動受限。
炎性外痔的預防主要是及時治癒結締組織外痔和靜脈曲張外痔,保持肛門清潔衛生,防止感染,減少肛門部的摩擦。醫治有關疾病(如婦女白帶、肛瘺等),經常用熱水坐浴熱敷,增加肛門的抗病能力。炎性外痔發作時應臥床休息,並給予抗炎治療,可口服消炎藥片,或肌肉注射抗生素。肛門局部可坐浴,亦可用中藥煎湯熏洗,並外敷消炎膏,每日更換1~2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同時要保持大便通暢。特別是要防止因恐懼大便而拖延大便時間的現象。

特殊人群

女性外痔

女性得外痔的患者並不比男性少,人們常說,十人九痔。這就提示出外痔等痔瘡的多發性。專家提醒,女性得外痔更應該重視。女性得外痔的原因與女性特有的生理特點密切相關,如月經期、妊娠期、產褥期、更年期等使肛門負擔加重,引起痔瘡的發生,尤其是妊娠後期,因胎兒增大壓迫直腸,除了排便困難之外,同時使直腸肛門靜脈血回流發生障礙,不僅容易發生痔,並且可使原有的痔進一步加重。

由於孕期不適應進行治療,因此在生育身體恢復之後,如果症狀明顯,應及時進行治療。另外一些年輕女性得外痔,又引起的肛周膿腫,而肛周部位的感染也會影響到陰道口,造成不必要的婦科炎症感染,因此應及早進行治療。總之,女性應重視外痔等一些肛腸疾病,提早預防,避免被其困擾。

小兒外痔

很多家長都很關心小兒外痔怎么治療的問題,在醫學中所指出的痔瘡包括內痔、外痔、混合痔。而痔瘡是肛門直腸底部及肛門黏膜的靜脈叢發生曲張而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團的一種慢性疾病,通常當排便時持續用力,造成此處靜脈內壓力反覆升高,靜脈就會腫大。無論內痔還是外痔,都可能發生血栓。在發生血栓時,痔中的血液凝結成塊,從而引起疼痛。

關於小兒外痔怎么治療,要從以下三點做好:

1.平時合理飲食,保持大便通暢。

2.保持局部清潔衛生。

3.外用痔瘡膏。

外痔的症狀

一、結締組織外痔
症狀診斷:結締組織外痔如無炎症發生,病人僅覺局部有異物感或排便後肛門部不易清潔,常有少量分泌物和糞便積存,刺激肛門部,可發生濕疹和搔癢。如有發炎,則感疼痛,坐立行走不便。初起只是皺襞腫大,中間有糞便和分泌物積存,皮膚暗紅色,有表皮脫落;因反覆的炎症刺激,則肛門外皮膚有突起,質軟,色黃,常在肛門後中線上,也有時在肛門前方或兩側。常伴有乳頭肥大和肛門梳硬結,容易受刺激,引起括約肌痙攣而產生疼痛。
二、靜脈曲張性外痔
症狀診斷:發病緩慢,初起只感覺肛門部腫脹不適,排便時腫脹加重,如有發炎等併發症,則發生腫痛等症狀。檢查可見在肛管前後或圍繞肛門有腫塊隆起,表面蓋以皮膚,皮下有擴大曲張的靜脈叢。
三、炎性外痔
症狀診斷:病人自覺肛門部灼痛、濕癢,便後或活動過多後症狀加重。檢查時,可見肛門皺襞充血、腫脹,並有少量分泌物。
四、血栓性外痔
症狀診斷:排便或用力後,在肛門緣皮下忽然起一圓形或橢圓形腫塊,病人感覺異常疼痛,活動或排便時疼痛加重。因括約肌痙攣,感覺直腸下部、肛門有異物感,妨礙行走,坐臥不安。腫塊表面顏色稍暗,有時呈紫紅色,稍硬,觸痛明顯,有時經2--3天血塊吸收,疼痛減輕,可以自愈。有時感染化膿,表皮破潰,就會生成肛瘺。

外痔的治療

外痔發生在肛管齒線以下,常見外痔有血栓性、結締組織性、靜脈曲張性和炎性外痔。外因為便秘、排便用力,導致肛緣靜脈破裂,引發肛緣皮下形成圓形血腫。
外痔分四種:
1)炎性外痔:肛緣皮膚損傷或感染後,形成肛門皮膚皺襞突起,呈紅、腫、熱痛的炎性表現。
2)血栓性外痔:因肛門靜脈炎症或便時用力過猛而致肛門靜脈叢內有血栓形成、皮下隆起疼痛者。
3)結締組織性外痔:因慢性炎症的刺激、反覆發作致肛緣局部皮膚纖維化、結締組織增生,形成皮垂者,亦稱贅皮外痔。
4)靜脈曲張性外痔:久蹲或吸引時,肛門皮下腫脹,可見曲張的靜脈團,不能立即消散者。

外痔的臨床表現

1)肛緣出現腫塊疼痛,初起疼痛劇烈,行走不便,坐立不安。數天后減輕,腫塊變軟。
2)結締組織外痔常無症狀,偶有肛門瘙癢,下墜或異物感。並發感染可有疼痛。

治療

外痔的治療方法 有很多,如血栓性外痔剝離摘除術、結締組織性外痔切除術、靜脈曲張性外痔剝離切除術、炎性外痔切除術等 。

家庭治療

一、坐溫水浴:將你的臀部泡在溫水中,也許是一種治療的最佳方式。溫水促進患部的血液循環,有助於收縮此處腫大的靜脈,並且能止痛。

二、潤滑肛門:增加纖維及水分的攝取量後,你的糞便將變得較軟,也較利排出。你還可在肛門內塗些凡士林,進一步促進排便順利和減少疼痛。用棉花棒或手指沾些凡士林,塗在肛門內半寸處。

三、勿蹲馬桶太久:每次坐在馬桶上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5分鐘,尤其不要一邊廁所一邊看書,這是極不衛生的習慣。

四、勿長時間端坐不動:不要連續幾個小時坐在椅子上不動,即使必須如此,也應每小時至少起身活動5分鐘。

五、勿提重物:提重物或費力的運動,就好像排便時用力過猛一樣,如果你容易發生痔瘡,應避免過度地出力。

六、清洗乾淨:當你排便完畢,你的責任尚未結束。應輕輕地將肛門清洗乾淨,這點相當重要。有些衛生紙很粗糙,有些則含刺激性的化學成分。應選用無色(白色)、無味的衛生紙。最好在家裡安裝一個潔身器,每次便後進行沖洗。

七、多攝取水分及纖維:便秘是造成痔瘡的最大誘因,因此,為防治便秘,須多喝水及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蘋果、甜菜、巴西核果、綠花椰菜、甘藍科蔬菜、胡蘿蔔、綠豆、麥麩、皇帝豆、梨子、豌豆、洋車前子及全麥等穀類,都是好的選擇。

八、勿抓撓患部:痔瘡患部可能會發癢,但勿用抓癢來緩解不適,那樣會損害直腸脆弱的靜脈管壁,使情況更糟糕。

九、控制體重:體重過重的人較易出現痔瘡,因為他們的下肢承受較大的壓力。也因此,他們也較容易發生靜脈曲張。

十、使用藥物:市面上有各種專治痔瘡的乳霜和塞劑。雖然,這些藥物通常不會使你的問題消除,它們大都屬於局部止痛劑,但可以緩解部分不適。不要使用<藥品名略>和<藥品名略>來止痛,它們會加重出血。

十一、甲魚可治療痔瘡對於靜脈曲張性混合痔,或出血性內痔,吃甲魚有一定療效,但對於結締組織性外痔,吃甲魚則毫無作用。

十二、用手推入:有時候,痔瘡指的是肛門內膜向外突出,而非靜脈腫大。假使你出現這種外突性痔瘡,不妨試著將它推回肛門內。垂在外面的痔瘡容易演變成血塊。

十三、坐在圈形的蟄枕上:這種中空式的坐墊,頗適合需經常久坐的人,尤其是當你的痔瘡發作時。

十四、孕婦如何防治痔瘡:孕婦尤其容易發生痔瘡,部分原因是由於子宮恰好坐落在與肛門靜脈相通的血管上方(使血流受阻)。假使你懷孕,治療痔瘡的方法是,每4—6小時,用左身側躺20分鐘左右。這樣可減輕下半身重量對重要血管的壓力。

外痔危害

危害一:憋氣
外痔有什麼危害?首先我們要知道外痔是長在肛門外的贅生物,很容易堵塞肛門。而人體中產生的廢氣需要從肛門排出,如果肛門被外痔堵塞了,這些廢氣就無法排出體外,積聚在腸道內就會引起小腹脹氣、腸道不適。
危害二:貧血
一般來說,外痔並不容易出血,但這也不是一定說外痔就不會出血,當外痔發生破損或感染時,也會導致出血,而長期出血也會引起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
危害三:肛門濕疹、肛門瘙癢
外痔有什麼危害,肛門濕疹和肛門瘙癢是一個比較普遍的伴隨症狀。這是因為外痔會刺激肛門分泌物增多,這些分泌物長期刺激肛周皮膚就會導致肛門濕疹、肛門瘙癢的出現。
危害四:引起便秘、肛裂
因外痔阻塞肛門,引起患者排便不暢,久而久之就形成慢性便秘,而便秘正是肛裂、肛周膿腫、肛瘺等多種疾病的誘因。

外痔手術須知

一般認為血栓外痔需要手術治療,靜脈曲張性外痔可採取非手術治療,而結締組織性外痔不需要手術治療。

(1)血栓外痔 因其痔瘡形體小,血管破損,血塊凝結成血栓而命名。患者肛門部有劇烈疼痛感,發病7~10天后,經過治療後疼痛雖減輕,但局部腫塊堅硬不消者需要手術剝離血栓。對於有些不宜手術或不願手術的患者,則繼續採用非手術療法。常用的內治法擬清熱涼血以清為主,選用涼血地黃湯加味,常用藥物有生地、丹皮、槐角、黃芩、生地榆等。常用成藥則有清解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常用的外治療法用苦參湯合五倍子湯熏洗,或用高錳酸鉀熱水坐浴,每次20分鐘,熏洗後外敷消痔膏或金黃膏,每日一換。

(2)靜脈曲張性外痔 靜脈曲張性外痔的治療,既可手術也可非手術療法。一般用手術方法剝離痔外靜脈叢,而非手術療法則用清熱除濕、活血散瘀的方法,選擇萆薢滲濕湯合通經活血湯內服,常用萆薢、澤瀉、黃柏、黃芩、丹皮、赤芍、當歸、牛膝、川芎等藥物。或配合套用麻仁丸、潤腸片等中成藥,使患者保持大便通暢,臨廁時勿用力努掙,在大便後輕按肛門數次,並收縮肛門20次。無炎症者不需外治,若發炎水腫時,可用苦參湯或高錳酸鉀坐浴熏洗,熏洗後外敷消痔膏,每日1次。

(3)結締組織外痔 不需特別治療,僅需作一般處理。要求患者調整大便習慣,避免蹲廁過久;大便後或睡前用溫水坐浴;保持肛門皮膚乾燥。當並發炎性腫痛時,可用熏洗坐浴,並外敷消痔膏、金黃膏等,還可適當給予抗生素。倘若外痔皮瓣過大影響肛周清潔衛生者,或反覆炎症水腫者,可酌情進行手術治療。

(4)炎性外痔 僅需調整大便習慣,防止大便秘結,忌飲酒及進食燥熱有刺激性食物,便後高錳酸鉀坐浴,或使用頻譜照射治療。必要時外敷消痔膏,每日1次。或口服甲硝唑(滅滴靈)0.4克,每日2次。對於炎性水腫長期不退者,可進行手術切除治療。在炎性水腫急性期,按中醫辨證內服中藥,配合熏洗、外敷等外治法。

外痔患者的飲食調理

1、增加含纖維高的食物。高纖維素(纖維素產品,纖維素資訊)飲食可使大多數患者的症狀緩解或消失,有類似括約肌切開和肛門擴張的效果。
2、“食不厭粗”。粗加工的食品,含有較多的營養素和食物纖維,適合便秘或痔瘡患者食用,有利於大便通暢。
3、糾正不良飲食習慣。長期飲酒不但對肝臟有損害,而且也可促進痔瘡的形成,痔瘡患者應戒酒,同時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4、治療原發病。對患有全身性慢性疾病的患者,注意營養素的補充和治療,可以減少痔瘡的發生。

磁療對於外痔的影響

磁療是利用人造磁場(外加磁場)施加於人體的經絡、穴位和病變部位治療某些疾病的方法,它是一種簡單有效的科學方法,也包括口服和外用的磁性藥物。生物磁場作用於人體可對人體本身的磁場進行糾偏,並通過增強人體經絡的生物電磁能,推動經氣運行,從而達到通經絡、活氣血,打通痔處血液循環、消除氣血於滯、打通受阻經絡,消除炎症及腫痛,促使病變部位淤積、凝固或半凝固的血液稀釋,使痔瘡靜脈血液恢復正常循環流動,從而使痔核逐漸萎縮、消失。

外痔禁忌的食物

忌飲酒 飲酒可使痔靜脈充血、擴張,痔核腫脹。
忌辛辣 痔瘡患者如果嗜食刺激性強的辛辣食物,如辣椒、大蒜、生薑等,可促使痔瘡充血,從而加劇疼痛。
忌飽食 暴飲暴食、進食過飽,會加大痔瘡的發病程度。
忌久坐 久坐不運動,會使腰、臀部的血液循環受到障礙,而加重痔瘡的病情。
忌緊腰 過緊束縛腰部,會妨礙腹腔及肛門的血液回流,影響腸的正常蠕動,給排便帶來痛苦。
忌憋便 糞便在腸道里滯留的時間長了,水分被過多吸收便會幹硬,造成患者排便困難、腹壓增加、痔裂出血。
忌諱疾 痔瘡患者不能因為部位特殊而不好意思就醫,或者認為是小毛病而不予重視,導致病情嚴重給儘快治癒帶來難度。

外痔與內痔的區分

外痔位於齒線以下,以疼痛、腫塊為主要症狀,肛門周圍長有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皮贅。根據其病理特點不同,又可分靜脈曲張性、結締組織性、血栓性及炎性四種。其中以炎性外痔最多見,主要表現為肛緣皮膚皺襞突起,紅腫熱痛、水腫、充血明顯,有壓痛,排便時疼痛加重,並有少量分泌物,有的可伴有全身不適和發熱。發生在肛管齒狀線以上的為內痔,內痔一般不痛,以便血、痔核脫出為主要症狀,嚴重時會噴血、痔核脫出後不能自行還納,還有大便困難、便後擦不乾淨、有墜脹感等。根據內痔病變程度和臨床表現又可分為三期:一期內痔排便時帶血,無脫垂,齒線上黏膜呈結節狀隆起;二期內痔便時帶血、滴血或射血、痔核脫出,便後可自行還納;三期內痔排便時或咳嗽、勞累、負重引起腹壓增加時,均發生內痔脫出,並需用手還納。
外痔與混合痔區別

外痔位於齒線以下,以疼痛、腫塊為主要症狀,肛門周圍長有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皮贅。根據其病理特點不同,又可分靜脈曲張性、結締組織性、血栓性及炎性四種。
其中以炎性外痔最多見,主要表現為肛緣皮膚皺襞突起,紅腫熱痛、水腫、充血明顯,有壓痛,排便時疼痛加重,並有少量分泌物,有的可伴有全身不適和發熱。
混合痔兼有內外痔雙重特徵,臨床以直腸黏膜及皮膚脫出、墜脹、疼痛、反覆感染為主要症狀。

日常護理

1、補充水分:體內的水分容易蒸發,需要及時地補充水分,每天7—8杯即可,可在每天起床前空腹喝一杯蜂蜜水或者鹽開水,幫助腸胃消化。

2、飲食要注意:忌吃辛辣、油膩等比較帶有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些新鮮的水果或蔬菜,如蘋果、香蕉、梨子、青菜、菠菜、白菜等等利於排便的食物,最好不要過度的吸菸和喝酒。
3、排便要良好: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不要長久地蹲在廁所看書、玩遊戲,最好能夠控制在10分鐘之內,每天最好能夠定時排便,切勿忍便忍尿,形成習慣性反射條件排便。
4、個人衛生習慣:每天都要用溫水清洗肛門周圍的殘留物,不要用熱水燙洗,促進肛門處的血液正常流通,保持肛門處清潔、乾淨,私人物品要專用,切勿混雜使用。
5、運動:積極參加一些戶外運動,如爬山、散步、跑步等等,增強抵抗力,促進肛門處的血液流通,使得肛門括約肌收縮有力。經常採用的提肛運動和自我按摩的方法,都能夠有效地改善肛門周圍的血流不痛問題。

6、一旦發現腹瀉、便秘、痢疾等疾病應及時治療。
7、外痔術後,飲食要清淡,必要時給予半流或全流飲食。術後痔核脫落期,儘量減少活動,多臥床休息。
8、注意觀察病人術後反應,若有發熱、疼痛、小便困難及便後出血,應及時查明原因,妥善處理。術後每次排便後,用淡鹽水或高錳酸鉀液坐浴,而後護理。
9、起居有常,工作勞逸結合。從事久站久立工作者,應適時變換體位。

女性外痔部分事項要注意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取代男性的地位,也因此,女性出現各類疾病的情況也大大增加。一旦發生外痔瘡,除了要選擇正規的醫院,和合適的治療方法外,女性還應注意以下事項:
1、用藥需謹慎: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讓很多患者患病後,並不選擇醫院進行診治,而是自己選擇藥物使用。外痔瘡不同於其他疾病,藥物治療結合生活中的護理,只是針對較輕的病情,一旦用藥不當,病情不能得到控制,發展嚴重,勢必需要手術治療,同時還會給身體帶來更多的影響。因此,治療外痔用藥一定要謹慎,最好去正規醫院診治,才能保證健康的恢復。
2、保持肛門衛生:由於女性特殊的生理結構,肛腸部位發生疾病後,很容易發生感染,尤其是痔瘡比較嚴重時。建議女性做好肛門部位的衛生清潔工作,如此不僅能有效的避免病情加重或感染,同時能有效的清楚該部位潛在的細菌,更好的保護女性的健康。
3、防止便秘和腹瀉:便秘會加重痔瘡的病情,腹瀉會刺激肛門部位的皮膚,引發肛門炎症等症狀,因此,一定要預防這兩種情況發生。生活中注意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尤其是富含纖維素和維生素的食物,儘量遠離辛辣刺激性食物,每天適當運動,以預防便秘和腹瀉侵犯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