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爾丹自畫像

夏爾丹自畫像

《夏爾丹自畫像》,由法國畫家夏爾丹作於1775年,該畫表達出一個尚在為自己的藝術奮鬥著的藝術家的精神面貌,是他晚年粉畫作品中的佳作之一,尺寸為46×38厘米,現藏巴黎羅浮宮。

簡介

夏爾丹從1740年起,又從風俗畫返回到靜物畫上來了,並從此一直以靜物畫為主,畫了30年。這個時期他的藝術與生活都出現了佳境,原因有二:一是自從喪妻之後,他又與一位富有的中產階級女士結了婚。第二個妻子待他十分溫厚,婚後更使他心滿意足;其二,他的繪畫影響日漸擴大,在畫壇頗受尊敬,法蘭西藝術院曾任命他為司庫和年度沙龍的陳列負責人。前來訂畫的人接踵而至,酬金源源不斷,日子自然地過得更愜意。但夏爾丹從不得意忘形,他總是把喜悅放在心頭,依然整天在玻璃器皿、瓶瓶罐罐、水果籃子、廚房炊具的王國里捕捉他那富有情趣的形象,仿佛這些"靜物"都願意與他親近,與他交流情感,讓他為它們的造型美傳神寫照。

可惜好景不長,巴黎沙龍的潮流發生了突變,時尚在轉向,夏爾丹的靜物畫也漸漸失去了光輝,他本人也失去了保護者,法蘭西藝術院的職務被免除了。接著,夏爾丹的健康也發生了問題。所有這一連串的變故,竟沒有把他打倒,也未曾影響和改變他的生活。一句話,他沒有沉淪下去。1771年,他第一次展出了自己的幾幅粉畫肖像畫,觀眾們又一次感到耳目一新。肖像畫,在那個時代已成為矯揉造作的代名詞,夏爾丹的粉畫肖像雖是初次嘗試,卻再一次獲得了聲譽。這一幅《自畫像》便是一個極好的例證。

畫家從事粉畫肖像畫的創作是在他藝術的晚年。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夏爾丹夫人肖像和自畫像,共三幅。這一幅作於1775年。在這幅自畫像上,畫家既不美化自己,也未醜化自己。他描繪了一個真實的自己。在這幅畫上他象個外科醫生或者採煤工人,用頭巾緊緊裹住自己的頭部和頸部,雙目炯炯有神,透過他那副眼鏡,射出堅定有力的意志。一頂遮陽帽的帽檐(在戶外作畫時戴的)使他的前額完全處在陰影中。色粉筆鋪排的調子象素描那樣,既細潤又大刀闊斧,許多原色被平排地鋪開。這些生動的色粉的綿密結構,表達出一個尚在為自己的藝術奮鬥著的藝術家的精神面貌。 這位畫家的內心向來不為世事的成敗所動,他能平靜地對待一切,直至在臨終前,他還叫人先給他刮乾淨鬍子,充滿自信地於1779年12月6日離開人間。此畫作於1775年,是他晚年粉畫作品中的佳作之一,尺寸為46×38厘米,現藏巴黎羅浮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