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緣橋

壽緣橋位於仁壽縣識經鄉大柏村6組,屬單孔拱券式石平橋,是一座普通的鄉間小石橋,位於仁壽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連起一條默默無聞的小河。但世世代代從它上面走過的人卻說:這是一座神仙架起的橋,有著非凡的出身和特質。

壽緣橋位於仁壽縣識經鄉大柏村6組,屬單孔拱券式石平橋,橫跨一條名為“大河溝”的小河,南北走向。橋長15米,寬2.4米,高4米,用條石砌成。橋孔西面有若干題字,寫明它建於清代鹹豐二十六年(公元1876年),並刻有橋名:壽緣橋。
壽緣橋是一座普通的鄉間小石橋,位於仁壽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連起一條默默無聞的小河。但世世代代從它上面走過的人卻說:這是一座神仙架起的橋,有著非凡的出身和特質。
傳說當初建這座橋時,匠人們用條石砌橋面,砌到最後,還剩一個磚頭大小的縫隙,匠人們找了很多大小合適的石頭,都填不進去。這時,來了一位過路的老人,隨手撿起路邊一塊石頭放進縫隙里,居然嚴絲合縫。於是,大家就想摳出那塊石頭看個究竟,可奇怪的是,不管用什麼工具使多大的勁兒,那塊石頭都紋絲不動。大家便猜測那位老人是神仙。
神仙到橋上放了一塊神仙石的事情不脛而走,甚至在此後幾十年,依舊不斷有人好奇而來,想去摳出那塊“神仙石頭”,可惜都失敗了。
百餘年來,這座橋是威遠縣連界鎮到資中縣羅泉鎮、仁壽縣識經鄉的必經之道。據村裡的老人講,在公路、車輛還沒普及的年代,來往這座橋的除了行人,還有馬隊。尤其從連界鎮拉煤炭到羅泉、識經的馬隊,非常密集,而馬兒的蹄子上都安有鐵蹄,對路面磨損很大。橋兩邊的石板路上,都有深深的凹痕,但橋面卻是光滑如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