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紅鎮

墨紅鎮

墨紅鎮地處富源縣西南,東與營上鎮、竹園鎮相接,西南與麒麟區相鄰,北抵中安鎮。全鎮國土面積495.5平方公里,轄16個村委會,150個自然村,耕地總面積4.29萬畝,其中水田4600畝,人均耕地0.7畝。墨紅鎮屬亞熱帶高寒氣候。境內基礎設施完善,鄉鎮企業及特色農業發展較快。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墨紅鎮位於東經103°58′18″~104°18′38″, 北緯25°19′17″~25°23′12″間。境內有有漢、回、彝、佤、瑤、哈尼等民族,2009年末全鎮總戶數1.97萬戶,總人口7.2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99萬人。鎮政府駐地墨紅,距富源縣城54公里,距曲靖市區60公里。最高海拔2748米,最低海拔1791米,平均海拔2025米。墨紅鎮屬亞熱帶高寒冷涼氣候, 立體氣候突出, 年平均氣溫13℃,晝夜溫差大,全年無霜期為230天,年均降雨量為1290毫米,年平均日照1620小時。

煤炭資源

墨紅鎮 墨紅鎮

境內煤炭資源豐富,具有易開採等特點,現探明煤的儲量為4.98億噸,多為主焦煤,煤質較好,主要分布於恩洪礦區和大河--墨紅礦區;預測遠景煤儲量39.78億噸,主要分布於法烏預測區、都格預測區,占富源縣煤儲量的19.50%。有遠近聞名的阿依酸菜、墨紅白芸豆被省農業廳定為無公害食品生產基地。魔芋、日本耐病總太白蘿蔔種植髮展較好。為方便集鎮戶籍管理,滿足墨紅小城鎮發展的需要,結合墨紅集鎮的需 要,墨紅集鎮街道的歷史沿革、現實狀況,給現有的四條街道分別命名為朝陽路(為南北走向,起於墨紅集鎮,止於墨紅村委會朝陽村。該路段的建設是墨紅鎮的陽光工程。因而命名為“朝陽路”。)、興民路(為南北走向,起於墨紅國土資源分局,止於墨紅南村花園。該路原路道狹窄,交通不便,自1997年規劃以來,街道兩旁商鋪林立、經濟十分活躍,該路已成為集鎮經濟主動脈。因而命名為“興民路”。)、青林路(為東西走向,起於鎮文化站青年活動場所,止於墨紅林場、法土林場。因而命名為“青林路”。)、拓新路(為南北走向,起於墨紅南村橋,止於鎮計生辦小橋。是原墨紅村委會小寨村的一條老路,2006年鎮黨委政府把小寨村定為“三村四化”建設,規範了村莊、道路,展現了新型農民的生活及風貌。因而命名為“拓新路”)

國民經濟

2010年全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12.86億元、增長25.4%,財政總收入完成1.22億元、增長22%,地方財政收入完成3501萬元、增長31%,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7億元、增長30%。金融機構年末存款餘額2.1億元、發放貸款1.83億元,分別增長11.6%、13.7%,農民人均純收入4424元、增長16.92%。

糧食生產

農業科技措施全面落實,農業生產呈現出增產增收的良好局面。全年小春糧食播種面積3萬畝,完成產量392.3萬公斤,同比增3.5萬公斤,增長0.9%;大春糧食播種面積6.36萬畝,完成產量1955.4萬公斤,同比增19.6萬公斤,增長1%。農民人均占有糧食417公斤。

烤菸畜牧

烤菸生產認真執行曲靖市QTP生產組織管理模式,抓死各個環節,圓滿完成生產和收購任務。2004年共栽植烤菸1.45萬畝,收購中上等菸葉162.3萬公斤,實現收購總值1904萬元,同比淨增454萬元,增長31.3%,取得“雙控”後生產和收購的第二個好年成,促進了農民增收。

鄉鎮企業

完成原煤產量70.52萬噸,同比增7.52萬噸,增長11.9%。實現現價總產值1.25億元,同比增5068.4萬元,增長68.6%。從業人員達3687人,同比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增長。2004年通過引進資金、項目支撐,全年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185.9萬元,同比增1740.6萬元,增長71%。

農田水利

總投資484萬元完成水利建設項目52件,新增灌溉面積3400畝,改善灌溉面積500畝,新增蓄水能力0.18萬方,引水能力0.25萬方,治理水土流失1.7平方公里。

扶貧開發

完成安居工程9戶,占計畫的100%;易地扶貧搬遷1村80戶341人,總投資193.8萬元。小水窖建設45個,建沼氣池120口,解決人飲困難3000人,畜飲3900頭。加大農村勞務輸出力度,擴大剩餘勞動力就業渠道和就業空間,走常年輸出和季節性輸出的路子,千方百計動員和組織勞動力有序健康輸出。據統計,全年輸出勞動力5100人,其中有序輸出553人,實現農民工工資收入2448萬元。

林業:珠防工程人工造林完成1000畝,封山育林40000畝,完成2002年、2003年退耕還林補植補造8347.2畝68.9萬株。防治病蟲害40000畝。完成國家森林生態補償面積19.8畝。森林防火工作成效顯著,取得了森林防火工作連續21年無森林火災的好成績。

農村信貸

全年共發放支農貸款2301萬元,同比增742萬元,增長47.6%,有效地支持了“三農”和地方經濟的發展。年末銀行存款餘額4225萬元,同比增1164萬元,增長38%;貸款餘額2493萬元,同比增745萬元,增長42.6%。信用鎮(村)建設得以鞏固,老百姓自己的銀行作用得以充分體現。(盧興富)

減負工作

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減輕農民負擔的有關規定,樹立“減負也是增收”的思想。鎮人民政府在免徵教育附加費和村統籌鄉提留的基礎上,堅決執行縣委政府免徵農業稅的決定。2004年鎮人民政府已沒有再向全鎮農民收取任何費用,農民負擔為“零”。由於免徵各種稅費。

結構調整

按照“區域調專,品種調好,結構調優,質量調高”的思路和縣委政府打響“大河烏豬和魔芋”兩個品牌的要求,大力開展“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爭先創優創評活動,因地制宜,突出重點,認真落實“一個產業、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套獎懲機制、一筆工作經費”的產業政策,大力發展特色種植。在補木培育冬早“洋芋村”,種植洋芋200畝。在世依、清水等村發展50頭以上“養羊村”98戶。在世依迭水村發展“魔芋村”共種植魔芋70畝。在玉麥、。在光山頭培育“花椒村”,共種花椒3500畝。在清水、么山培育“日本總太蘿蔔村”,共種蘿蔔2000畝。在魯木克、法土等地培育“白芸豆村”,共種白芸豆10000畝。糧經結構由2003年的64∶36逐步調整為62∶38,結構調整成為農民直接增收的重要渠道。

計畫生育

認真落實“黃、紅”牌警告制度、黨政一把手負總責、親自抓和一票否決制,全面推行“442”目標管理。“獎優免補”政策措施得以較好落實。通過廣大幹部民眾的共同努力,全年共完成一放403例,占計畫380例的106.5%;二扎384例,占計畫324例的120.02%。辦理農業人口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259例,占計畫的100.39%。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

教育事業

教育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基礎教育、成人教育及其它各類教育協調發展。普實17校通過省級評估驗收。教育基礎得以加強,完成危改面積3945平方米。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8%,鞏固率達99.7%,國中入學率達95.7%,鞏固率達95.9%。2004年中考錄取394人,完成預期任務。文化工作堅持“三貼近”和正確的宣傳導向,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積極開展宣傳報導工作,較好地發展文化宣傳的“喉舌”作用。如《扶貧隊進彝山》、《美酒敬親人》等,不斷豐富了文化內涵。同時,還順利地完成了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普查登記工作,為把該鎮建成“省級民族文化之鄉”奠定堅實的基礎。衛生工作有效推進,服務態度不斷改善,服務質量明顯提高,醫德醫風明顯轉變,衛生建設不斷加強。為認真貫徹落實《富源縣中小學生教育管理規程》和“科研興教”工程,抓好新課程改革實施方案,中心學校分階段開展全鎮中國小校(園)校本教研活動。一是由學校教研室(教研組)牽頭對教師作專題培訓,再由學校學科帶頭人、部分骨幹教師以教研組為單位,對實踐示範活動作具體研究。二是圍繞一節課或一個教學內容,按照自己意圖,自主確定課題,邀請3個以上同事“集體”備課,開展系列教學實踐,組織評價和徵求意見、建議,及時進行自我反思。三是中心學校校本教研考核與評價領導小組負責對各中國小校(園)的教學研究工作進行考核與評價,將教研成果推薦上報並給予表彰獎勵。通過開展自主、互助共贏教學模式的研究,提高了全鎮課堂教學質量,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全面發展,做到素質教育、課程改革與校本研究有機結合。

精神文明

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加強,理論宣傳教育深入開展。以“講文明、樹新風”為主題的“六村十好”活動不斷拓展。2004年,共建小康生態村1個,創建縣級文明單位3個。

民主法制

普法和依法行政力度不斷加大。2004年對《統計法》、《水法》、《行政許可法》、《安全法》等法律進行教育培訓,有960名領導幹部參加測試,並獲得合格證書,大大地提高了領導幹部依法行政和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及時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批評和意見30件,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矛盾糾紛排查力度不斷加大,2004年開展了社會熱點、難點大排查、大調處工作,共排出熱點難點問題12件,並明確責任領導、責任單位、責任人適時進行調處。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較好地維護了全鎮社會政治持續穩定。

在鎮黨委書記曹國穩等鎮領導陪同下,隴聰明首先來到補木村委會實地查看補木國小整體搬遷項目建設情況。在聽取補木中心國小建設情況匯報後,隴主席指出,中國小危房改造工程是一項重要的“民心工程”,是縣委政府關於教育發展戰略的一項基礎性工程,要儘快抓好補木國小配套工程和掃尾工程建設,爭取早日讓廣大師生搬入新校園,同時要加強新校園管理,美化、綠化、亮化校園,打造省級示範國小。

隨後,隴主席一行又到富墨公路墨紅段就公路建設情況進行調研。在談到公路征地拆遷時,隴主席要求,相關部門和征地搬遷工作人員要加強學習,吃透政策,在執行政策時,要統一思想、統一口徑,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對於民眾反映的熱難點問題,要走村串戶進行進一步核實,掌握情況,切實把征地拆遷工作做細做實,確保不因宣傳解釋不到位、協調服務不到位、補償資金不到位導致民眾上訪,影響富墨公路建設進程。

最後,隴主席還到補木煤礦就安全生產工作進行了調研,並要求該鎮要進一步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和省、市、縣安全生產會議精神,以煤礦、非煤礦山、打擊取締無證非法開採和森林防火為重點,狠抓落實,強化監管,確保各項工作安全有序運行和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墨紅中學通過省一級二等示範學校驗收

專家組通過聽取匯報、查看資料、與師生座談、課堂聽課、問卷調查等形式對墨紅中學和墨紅國小進行全方位評估。通過評估,專家組對墨紅中學和墨紅國小在辦學理念、管理文化、師資水平、教學質量等方面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關心教育,學校領導班子團結務實,勇於創新,學校有一支年輕有為、充滿活力、綜合素質較高的專業化教師隊伍,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健全、管理規範,學校以教研促教學、以教學求發展效果明顯,學校學生行為養成習慣良好,校園文化活動開展豐富多彩,教學管理、辦學條件、辦學質量已達到省一級示範學校驗收標準,確定墨紅中學以932分的高分通過雲南省一級二等示範學校驗收,成為全市第一所獲得省一級二等示範學校稱號的鄉鎮中學。墨紅國小以906分通過雲南省一級三等示範學校驗收。

該鎮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順利通過市級驗收

3月26日,在縣助理調研員顧路明及鎮主要領導陪同下,以市地震局局長龍文軍為組長的市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檢查驗收組對該鎮2007年度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進行檢查驗收。檢查驗收組先後深入世依村委會的跌水、世依村實地查看工程實施情況和工程質量。在聽取該鎮整個農村民居地辱安全工程實施情況匯報後。檢查驗收組認為,該鎮高度重視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設,組織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健全,領導到位,工作措施紮實有力,工程質量高、建設速度快、社會效益好、工作成效明顯;各職能部門密切配合,盡職盡責,項目實施嚴格按程式執行;善於學習和借鑑其它地方的先進經驗,項目實施起到了輻射和示範帶動作用,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建房意識的轉變和農村建房質量的提高。下步工作,檢查驗收組要求:一是要抓好查缺補漏,做好掃尾工作。二是要認真總結經驗,為下期工程的實施奠定基礎。三是要精心策劃和考慮,充分調動廣大民眾的積極性。

縣委組織部深入該鎮調研

縣委組織部一行在鎮黨委書記曹國穩、鎮長楊雄的陪同下,先後深入墨紅、普沖、吉克等村委會,通過聽取匯報、訪談幹部等方式,詳細了解掌握該鎮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和各村相關人員配備及待遇落實情況。通過調研,縣委組織部一行認為,鎮黨委政府立足實際,大膽創新,通過在村委會建設農貿市場,成立服務性組織,盤活集體資產,出租集體經營項目等形式消滅了全鎮集體經濟“空殼村”,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村級幹部配備合理,待遇落實到位。同時要求該鎮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方面要圍繞市場,積極引導民眾調整最佳化種植結構,充分挖掘集體閒置資產,積極發展村辦企業,走“特色創收”的路子,大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在村級幹部配備上要把“雙帶”能力強,政治素質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強,民眾擁護的同志選進“兩委班子”,並按有關政策,落實好村級幹部待遇,為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提供有力保障。[黨政辦]

該鎮“選單”式培訓農村黨員

為使農村黨員培訓教育工程更加符合新形勢下農村發展要求,該鎮針對全鎮農村黨員文化水平、致富能力、領富能力偏低和年齡結構偏高的實際,按照大培訓的工作思路,制定黨員教育培訓規劃,對黨員實行“選單”式培訓,受到農村黨員的普遍歡迎。

該鎮由鎮黨委牽頭,從農業、畜牧、科技等部門抽調業務精、熟悉農村工作的8名幹部組成一支門類齊全的兼職教員隊伍,建立兼職教員檔案,供各村黨總支請教授課。同時,將當前農村黨員迫切需要了解掌握的十七大精神、新黨章知識及各類種養殖實用技術分門別類製成黨員培訓“選單”,讓黨員按“選單”自主選擇培訓教員和培訓內容。調動了農村黨員參加培訓的積極性,提高了培訓效果。培訓農村黨員1200餘名,培養黨員致富能手308名,樹立黨員致富典型32名。[黨政辦]

該鎮舉行森林防火實戰演練

該鎮在認真總結連續24年無重大森火災發生的做法和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季節性專業森林火災撲救隊伍建設,建立應急迅速,運轉高效的森林火災處置體系,確保科學指揮、安全、高效撲救森林火災。

該鎮從農村青年中精心挑選30名政治思想好、身體健康的優秀青年組成專業森林火災撲救隊,配備風力滅火機、水槍、砍刀、對講機等撲火裝備,實行統一食宿、統一服裝、統一集中訓練,做到隨時待命,戰時撲火。同時為檢驗全鎮森林防火指揮水平和快速反應實戰撲火能力,還於3月30日舉行了森林防火實戰演練。演練完全按實戰要求設定程式和科目。接到火警後,12輛滅火車和30名森林火災專業撲救隊員迅速趕到演練現場,分成三個梯隊進行滅火,第一梯隊圍住中心火場使用滅火彈壓制上串火勢,在火勢得到有效控制後,第二梯隊手執水槍、風力滅火機扑打殘火,第三梯隊滅火隊員手執鐵鏟、滅火把迅速清理火場余火,僅8分鐘,中心火場大火便被撲滅。演練中,鎮森林火災撲救隊接警快速準確,指揮臨危不亂,果斷到位,撲救有序,分工明確,火場現場處置正確。通過森林撲火實戰演練,提高了全鎮森林火災火警的接警能力和整體指揮作戰能力,為全鎮森林資源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黨政辦]

中心學校狠抓師德師風建設

一是成立師德師風建設督查組,通過聽、查、訪和發放徵求意見表等形式對全鎮中國小師德師風進行專項檢查。共向師生、家長、社會各界發放徵求意見表500餘份,採納意見建議65條。二是制定印發了《墨紅鎮中心學校規範從教行為“八不準”》,做到人手1冊,每名教師寫一篇心得體會。三是設立師德師風舉報電話和意見箱,接受民眾監督。四是開展師德標兵評選活動,對先進個人予以表彰獎勵。五是層層簽訂師德師風建設目標責任書,並作為年終考核的重要依據。[中心學校]

該鎮三舉措鞏固打擊非法開採成果

一是重宣傳。充分利用廣播、標語、宣傳單等方式加強打擊取締無證非法開採工作宣傳力度,共張貼標語36條、私挖濫采整治通告300餘份、印發宣傳單600餘份,出牆報1期、圖片展覽1次。二是強巡查。採取“拉網交叉巡查、鎮領導小組督查、幹部分片負責”等措施,全面巡查,不留死角。三是嚴打擊。對發現的私挖濫采井口在24小時內炸毀封填,做到不讓一口私挖濫采井口過夜,對發現的私挖濫采人員從重從嚴處罰,做到處罰教育一人,震懾一方。

該鎮殘疾人救助面達95%

該鎮共有殘疾人3006人,占全鎮總人口的5.4%,為改善殘疾人生產生活條件,鎮黨委政府把殘疾人救助工作擺到重要議事日程。去年以來,共為農村殘疾人配發輪椅12輛,安裝假肢2名,保送參加補鞋和理髮培訓班14名,發放救濟糧9300公斤,被子310件,衣服310套,將1600名殘疾人納入農村低保救助,400名殘疾人納入農村特困戶救助,全鎮殘疾人救助面達95%。[社會事務服務中心]

中心學校實施“四項工程”提升辦學水平

一是實施素質教育工程。實行每周集中學習制度,積極開展校本和履職晉級、骨幹教師和民族貧困地區中國小教師綜合素質培訓。二是實施滿意工程。在全鎮中國小校積極開展管理育人、教書育人、環境育人、服務育人活動和“讓學生滿意、讓家長滿意、讓社會滿意”工程,規範辦事程式,簡化辦事環節。三是實施文明工程。在全鎮中國小校(園)中開展“依法執教是先鋒、愛崗敬業為表率、教書育人成典範、為人師表做楷模”和“五文明”評選活動,實施創建文明學校、綠色學校、美化學校創建工程,構建文明和諧校園。四是實施效益工程。在全鎮中國小教師中樹立“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求發展、以質量求效益”的質量觀,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使全鎮教育教學水平躍入全縣前列。[中心學校]

污染源普查入戶調查工作實現三個100%

按照縣普查辦要求,經過精心組織實施,該鎮農業源、工業源、生活源普查入戶調查工作順利完成。全鎮農業源確定普查對象166名,現已完成入戶調查166戶(其中:種植業145戶、畜禽養殖業20戶、水產養殖業1戶),農業源入戶調查率達100%;工業源確定普查對象29個,已完成入戶調查29個(其中:重點源15個,一般源14個),工業源入戶調查率達100%;生活源確定普查對象25戶,已完入戶調查25個(其中:餐飲業20個,美容美髮3個,住宿業2個),生活源入戶調查率達100%。[村建環保所]

簡訊

●廣播宣傳300餘次,出動宣傳車100餘次,發放戶主保證書16000份,發放倡議書20000份。同時在全鎮61所林區中國小開展了“五個一”宣傳教育活動。[林業站]

●共核發林權證書65證。[林業站]

●3月5日,墨紅中學多方籌資40萬元,為學校食堂購置和安裝節能灶具、蒸氣壓力鍋爐、飽菜保溫工作檯等設施,改善全校2700名師生就餐環境。[中心學校]

●改善了該校遠程教育硬體設施缺乏的現狀。[中心學校]

●抓獲涉賭人員12名,查獲賭博工具“龍虎機”2組22台,繳獲賭資1300元。[派出所]

●為豐富農村文化生活,2008年春節期間,加克村委會精心組織,成功舉辦了該村第一屆農民運動會,受到民眾普遍歡迎。今後,加克村委會還將繼續舉辦此類農民運動會。[加克村委會]

●共排查出各類矛盾糾紛47件,其中,司法所組織調解18件,調解成功18件,指導村人民調解委調解29件,調解成功26件。[司法所]

●共封停D級危房1校,排查整改安全隱患10處。[中心學校]

●運送農家肥1500噸,購買化肥250噸。[普沖村委會 嚴小成]

●將在清水、光山頭、世依三個村委會種植,並實行0.8元的保護價收購。[農技中心]

●截止目前,該鎮特色農業產銷協會共吸收會員1000餘名,帶動農戶5000餘戶,實現戶均增收450元。[農經站]

●為確保大春良種供應充足,農技中心多方籌資40萬元引進15個雜交玉米品種30噸。

●2008年春節期間,加克村委會按照鎮黨委“幫民富、保民安、紓民困”的要求,對全村孤寡老人進行慰問,共送去棉被25床、熱水瓶36個。[加克村委會]

●冰凍災害期間,民政所以重災戶、五保戶、低保戶為救助重點,認真組織救濟糧、棉被等救災物資的發放工作。[民政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