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琉古

塞琉古

塞琉古王朝是亞歷山大部將塞琉古所建,以敘利亞為中心,故又稱敘利亞王國,中國史書稱條支。早在公元前312年,塞琉古已據有巴比倫一帶。其後數年,與安提柯爭奪敘利亞,地位日趨強固,乃於公元前305年稱王,為塞琉古一世(前305—前280年)。

概括

全盛時期

版圖版圖

塞琉古曾東侵印度,繼又染指西方。公元前305年塞琉古被迫退出印度河以西地區,以500頭戰象為補償。公元前301年伊普斯戰役,塞琉古與亞歷山大其他部將聯合打敗安提柯後,繼續擴張其勢力

達到小亞細亞西部。公元前280年,塞琉古渡海進攻馬其頓,遇害身死。其子安條克一世繼位,擊退了北方克勒特人對小亞細亞的侵襲,又同托勒密爭霸東地中海。這時塞琉古王國的領土包括敘利亞、巴勒斯坦、小亞細亞、美索不達米亞、伊朗和中亞的一部分,處於全盛時期,領土面積達350萬平方公里,人口1000多萬。

專制統治

塞琉古王國的統治沿襲波斯帝國的專制政體,國王專權獨斷,王權神化,受到臣民膜拜。中央機構由國王任命的各種官吏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總理一切事務大臣,輔佐國王處理全國事務。其他高級官吏有軍隊長官、財政長官等。中央還有一個由“王友”組成的御前會議,國家大事先由它討論,然後再由國王決定。地方有二十幾個行省,設總督與將軍分別掌管民政與軍事。塞琉古王國的統治者是希臘、馬其頓人,它所統治的西亞和中亞,境域遼闊,種族複雜,民族矛盾、階級對立十分嚴重。為了加強控制,繼續推行亞歷山大設定希臘式城市的政策。在心臟地區,新建的大城市有安條克①和塞琉西亞②;在腹背地區則加強對原來的烏魯克、巴比倫等神廟城市的管理;在邊遠地區設立要塞城市,屯兵駐守。各種城市由專制君主任命的官吏管轄。有些城市實行程度不等的自治。

社會經濟

塞琉古王國中心地帶的兩河流域土地肥沃,農產豐盛。古代歷史學家斯特拉波記述公元前1世紀末的巴比倫尼亞時寫道:“地球上沒有一個國家像巴比倫尼亞出產那樣多的大麥,據說它的收穫量是所播種子的300倍。”巴比倫以東的蘇細亞那也盛產大、小麥。農業已套用水力螺鏇機,用它把水提到台地上。據斯特拉波記載,在大夏、蘇細亞那、巴比倫尼亞和敘利亞還種植稻子。中國史書《史記·大宛傳》也說:“條支……暑濕。耕田,田稻。”

塞琉古王國的土地制度比較複雜,土地主要分為王室土地與希臘城邦、神廟及部落土地兩大類。王室土地又分為三種:一、廣義的王室土地,由各行省總督及其下屬管理;二、本義的王室土地,它是國王私人的財產,收入供國王消費;三、可以轉讓的土地,包括由國王賜給新建城市、神廟、國家官吏的土地。王室土地由王室農夫耕種,他們是被束縛在村社中的勞動者,當國王將土地賜出或出賣時,他們隨土地轉移。

在塞琉古時期,西亞的奴隸制有進一步發展。在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奴隸買賣盛行,奴隸販子經常綁架人口,把王室農夫變賣為奴。波斯帝國初期奴隸數量較多時,巴比倫地區平均奴價為一明那白銀,塞琉古王國初期奴價更低,據屬於公元前297年的一份烏魯克賣奴文契,奴價為半明那。奴價如此低廉,說明當時有大量奴隸存在。奴隸勞動既利用於農村,也利用於城市的各個經濟部門。新建的希臘城市或舊有的大城市如蘇撒、巴比倫等都大量套用奴隸勞動。國王和貴族擁有大量奴隸,安條克四世在一次宗教慶典活動中曾派出600名奴隸參加,國王的書記官竟派有1000名奴隸參加。據斯特拉波記載,寺廟也擁有大量奴隸,如小亞細亞的卡陶尼亞區科馬那城的瑪神廟有6000多名奴隸,維那沙的阿胡拉馬茲達神廟有3000名奴隸。

塞琉古王國各地有許多手工業中心。敘利亞、小亞細亞和中亞的金屬冶煉,巴比倫尼亞的麻布織造,敘利亞沿海新舊城市的紡織品、染料、玻璃製造和釀酒等,均負盛名。據斯特拉波記載,在巴比倫尼亞和蘇細亞那有石油井,當時稱石油為瀝青或石腦油。石腦油分黑色的和白色的兩種,黑石腦油井出產的液體可以用來照明。

塞琉古王國的商業,轉運貿易占重要地位。海路貿易以安條克附近的塞琉西亞為重要港口,它位於奧倫特河口北岸4英里,設有貨棧和碼頭,並築有內港與外港。塞琉西亞不僅是敘利亞而且是兩河流域在地中海的出口,通過它與希臘、埃及、黑海以及西地中海相聯繫。陸路商業以底格里斯河右岸的塞琉西亞為最大的集散地。從塞琉西亞向西有大路經阿拉伯北緣,直達敘利亞和巴勒斯坦,並與小亞細亞、亞美尼亞相連,向東則有傳統的商路,經伊朗、安息、大夏,一面伸入中亞,一面折向印度的西部。中國和印度的名貴商品,如絲綢、香料等經過這條商路轉運西方世界,而敘利亞、兩河流域和希臘精巧的手工藝品,則沿此大道運往中亞。著名的絲綢之路,即通過塞琉古王國,其西向的終點就是地中海東岸的安條克。

衰亡

塞琉古王國由許多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的地區組成,加之有不同的民族,這就使它不能真正統一,不能建立起鞏固的統治。塞琉古王國不僅內部矛盾重重,而且在對外擴張過程中不斷與埃及、馬其頓發生衝突。從安條克一世到安條克三世,自公元前276年到公元前200年的近八十年間,曾與埃及發生過五次爭奪東地中海霸權的敘利亞戰爭,雙方互有勝負。這五次戰爭消耗了塞琉古的國力,早在第一次敘利亞戰爭之後,帕加馬宣告獨立,第二次敘利亞戰爭之後,大夏和安息相繼獨立。

公元前195年,安條克三世趁馬其頓被羅馬打敗之際,渡海侵入歐洲,占領色雷斯,並企圖吞併馬其頓。他與正在向東方擴張的羅馬發生戰爭。公元前190年被羅馬打敗於小亞的馬革尼西亞。公元前188年,塞琉古與羅馬議和,向羅馬賠款並退出小亞。此時國 內各地又連續爆發大規模的人民反抗鬥爭。由於失去對東方商路的控制和領土日蹙,致使財源大為減少,加之長期戰爭,財政危機更加嚴重,統治階級便把苛捐雜稅和高利貸統統加在人民頭上。公元前171年,耶路撒冷人民因地方當局企圖沒收神廟金庫向國王納稅而掀起反抗鬥爭。鬥爭被鎮壓後,公元前167年猶太又爆發起義,其導火線是安條克四世宣布猶太教為非法。起義的領導者是猶大(綽號“馬卡比”,意為錘子)。公元前164年起義者攻克耶路撒冷,猶大·馬卡比自封為最高祭司,實行了一些改革。安條克四世殘酷鎮壓了起義,但耶路撒冷人民仍不斷進行鬥爭。公元前142年猶大之弟,西門·馬卡比重新占領耶路撒冷,猶太宣告獨立,安條克七世時塞琉古作了重新恢復版圖的最後嘗試,猶太被征服,但在遠征安息時遭到全軍復沒,安條克七世命喪戰場。至公元前127年,兩河流域以東已不再受塞琉古王國控制。公元前2世紀中葉以後,塞琉古王國的中央政府也因王朝內訌而動盪不定。公元前64年羅馬的龐培兵臨西亞,敘利亞淪為羅馬的行省。

亞歷山大帝國的分割

亞歷山大大帝雖然在短時問內征服了波斯帝國,他的早逝卻沒有為這遼闊的泛希臘帝國留下一個成年的繼承人。帝國在前323年由帕迪卡攝政,而疆土則由各將軍(及後成為總督)於巴比倫分封協定所瓜分。

冒起

亞歷山大的將領互相爭奪他帝國的最高權力,其中埃及總督托勒密率先挑戰國規,迫使帕迪卡交出部份權力。托勒密的反叛導致帝國重新分割——特里帕拉迪蘇斯分封協定(前320年)。塞琉古協助行刺帕迪卡並獲分得巴比倫行省,並從此殘暴地擴張他的統治勢力。塞琉古在前312年自行建立塞琉西帝國,稱為塞琉古一世。他的統治範圍除了巴比倫,還包括亞歷山大帝國在東部龐大的一部份。塞琉古西進至印度,並與旃陀羅笈多(又稱月護王)達成協定,以他在東面的邊界換取500頭戰象,這些戰象後來在伊普蘇斯戰役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伊普蘇斯戰役

隨著與利西馬科斯在伊普蘇斯戰役(前301年)戰勝了安提柯一世,塞琉古一世控制了東安那托利亞及西敘利亞。在西敘利亞,他在奧龍特斯河建立新首都,並以他父親的名字安條克命名。他又在巴比倫北部的底格里斯河建立另一首府塞琉西亞。在前281年塞琉古在庫魯佩迪安戰役中打敗了他從前的盟友利西馬科斯後達至顛峰。塞琉古擴張版圖至整個安那托利亞。他甚至企圖吞併利西馬科斯在歐洲的疆土-包括色雷斯及他的故鄉馬其頓,但卻在登入歐洲時被托勒密二世刺殺。他的兒子及承繼人安條克一世眼見無法得到其父未能征服的亞歷山大帝國在歐洲的部份,便只好離去,但他仍幾乎擁有帝國在亞洲的整個龐大領土。他的競爭對手有馬其頓的安提柯二世和埃及的托勒密二世。

文化交流

塞琉古帝國的版圖西至愛琴海,東至阿富汗,融合了多個民族,其中包括希臘人、波斯人、米底人、猶太人、印度人等等。統治者實行的是亞歷山大大帝所推行的民族融合政策。自前313年開始,近東、中東及中亞文化被希臘化接近250年。帝國的管治模式是建立數以百計的城市作為貿易及製造就業之用。原有的城市中很多都開始-或被武力強迫-接受希臘的哲學思想、宗教情操和政治。希臘及本土原來文化、宗教及哲學思想的揉合,在帝國各處和平與叛亂共存的年代,造就出不同程度的成功。

過度擴張的疆土

然而,即使在塞琉古一世在生時,塞琉古帝國東面的領土已不易管治。前304年,塞琉古入侵印度(現代巴基斯坦旁遮普邦),與孔雀王朝的建國人旃陀羅笈多 (又稱月護王)對抗。據說旃陀羅笈多動員十萬將領及九千頭戰象。兩國君主最後簽訂和約,塞琉古交出印度河到現今阿富汗的疆土,以交換旃陀羅笈多不少於五百頭的戰象,這批戰象在之後的伊普蘇斯戰役發揮顯著的作用。兩國的和平是配以“聯姻”,意味著兩個王族的聯姻(可能是一個塞琉古王朝的公主許配給孔雀王室)或希臘人與印度人通婚。

塞琉古曾任命麥加斯梯尼為駐旃陀羅笈多朝廷的大使,多次到訪當時的國都巴特利普特那(現今比哈爾邦首府巴特那)。麥加斯梯尼在其著述的《印度志》詳細記敘了印度及旃陀羅笈多的統治。塞琉古及後再任命Deimakos為駐旃陀羅笈多的兒子瓶頭王(賓頭沙羅)朝廷的大使。

其他於塞琉古在世時失去的領土還有在伊朗高原東南的格德羅西亞 (即現今巴基斯坦西南的俾路支省),以及在格德羅西亞以北、印度河西岸的阿拉霍西亞。

安條克一世(前281年-前261年在位)與安條克二世(前261年-前246年在位,安條克一世之子)皆面對來自西面的威脅,包括與托勒密二世的多次戰爭及小亞細亞凱爾特人的入侵,使他們不能專注於保持帝國東部團結一致。在安條克二世統治的尾段,巴克特里亞省總督狄奧多圖斯、帕提亞省總督阿爾沙克及卡帕多細亞省總督阿里阿拉特等各省總督紛紛同時宣布獨立。

分離

巴克特里亞

約前245年,巴克特里亞省總督狄奧多圖斯宣布獨立並建立巴克特里亞王國。王國充滿希臘文化色彩,其統治至約前125年,直至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德米特里一世於前180年前後入侵印度,將喀布爾、犍陀羅和旁遮普等地納入王國版圖。

帕提亞

約前245年,帕提亞省總督安德拉哥拉斯與巴克特里亞的狄奧多圖斯同時宣布獨立,但隨即在前238年前後被帕提亞人首領阿爾沙克所殺及接收帕提亞屬地。阿爾沙克建立安息王朝,成為及後強大的帕提亞帝國的奠基石。

羅馬帝國的實力及再次瓦解

但安條克大帝的光榮並不持久。隨著昔日的盟友腓力五世 (馬其頓)在前197年敗於古羅馬,安條克認為是擴張至希臘的好機會。受到被放逐的迦太基將軍漢尼拔的鼓勵及與埃托利亞同盟結盟後,安條克入侵希臘。不幸地,這一決定卻令他垮台。安條克在溫泉關之役﹝前191年﹞及馬格尼西亞之役 ﹝前190年﹞戰敗給羅馬,在前188年被迫簽下難堪的阿帕米亞和約,迫使他放棄在歐洲的所有領土、將托羅斯山脈以北整個小亞細亞割讓與帕加馬及支付巨額賠償金。安條克為籌措賠償金而再次東征,在途中逝世﹝前187年﹞。

塞琉古四世在位期間(前187–前175年),主要是措籌償還賠償金,他後來被首相希流多路刺殺。安條克四世試圖在與埃及的戰爭中重抬塞琉古王朝昔日的光輝,他將埃及軍隊逐出阿歷山大港,但卻也被羅馬公使蓋烏斯·波皮利烏斯·拉埃納斯迫令撤離。拉埃納斯在安條克四周沙地上畫一圓圈,並叫安條克在離開沙圈前決定是否撤出埃及。安條克選擇了撤軍。

安條克四世後期,塞琉古帝國進一步瓦解。東部地區仍然近乎失控,帕提亞人接收了波斯的部份。而安條克冒急的希臘化–甚至反猶太化–行動觸發起起馬加比革命(在猶太的軍事判亂)。前164年,安條克在一次出征帕提亞人時逝世。

內戰與日益腐敗

安條克四世死後,塞琉古帝國政局日趨不穩。頻繁的內戰今中央權力極度脆弱。前161年,德米特里一世(塞琉古四世之子)推翻安條克五世(安條克四世之子)。德米特里試圖恢復塞琉古政權,尤其是在猶太,卻於前150年被亞歷山大·巴拉斯推翻。巴拉斯冒允是安條克四世之子,背後有埃及人的支持。巴拉斯其後又於前145年被德米特里二世(德米特里一世之子)推翻。然而,德米特里二世卻無法控制整個王國。首先有巴拉斯的殘餘勢力繼續支持巴拉斯之子登位成為安條克六世,繼而有迪奧多特斯將軍(取號特里豐)的篡位。

與此同時,塞琉古的邊疆控制權急速衰落。前143年,馬加比革命使猶太人完全獨立。帕提亞勢力亦同時不斷擴張。在前139年,德米特里二世在一場與帕提亞人的戰役中落敗被俘。這時候,整個伊朗高原落入了帕提亞人的控制中。安條克七世(德米特里二世之弟)最終恢復短暫的統一,但卻有一個與哥哥不一樣的下場:他在前129年另一場與帕提亞人的戰役中被殺,塞琉古在巴比倫省的管治終於崩潰。安條克七世死後,塞琉古的所有管轄亦隨即瓦解,國內各方勢力為爭奪塞琉古剩餘的權力幾乎變成無休止的內戰。

崩潰

塞琉古王朝的後期在前238年東部的安息(帕提亞)和大夏(巴克特里亞)獨立之後,東部被貴霜王朝所擾,西面又面臨羅馬共和國的擴張,最終被羅馬共和國和安息瓜分。

歷代統治者

塞琉古一世(勝利者) (總督:前311年–前305年;國王:前305年–前281年)

安條克一世(救星) (前291年起與父共治;單獨統治:前281年–前261年)

安條克二世(“神”) (前261年–前246年)

塞琉古二世(英俊的勝利者)(前246年–前225年)

塞琉古三世(救星) (前225年–前223年)

安條克三世(大帝) (前223年–前187年)

塞琉古四世(篤愛父親的人) (前187年–前175年)

安條克四世(神靈顯赫的) (前175年–前164年)

安條克五世(出身高貴的) (前164年–前162年)

德米特里一世(救星) (前161年–前150年)

亞歷山大一世(“主人”) (前154年–前145年)

德米特里二世(勝利者)(前145年–前138年)

安條克六世(神靈顯赫的)(前145年–約前140年)

戴奧多特斯 (約前140年–前138年)

安條克七世(施主) (前138年–前129年)

德米特里二世(勝利者)(復位,前129年–前126年)

亞歷山大二世(“奴隸”)(前129年–前123年)

克利奧帕特拉·特阿 (前126年–前123年)

塞琉古五世(篤愛母親的人) (前126年/前125年)

安條克八世(鷹鉤鼻子)(前125年–前96年)

安條克九世(敬神者)(前114年–前96年)

塞琉古六世(神靈顯赫的·勝利者)(前96年–前95年)

安條克十世(篤愛父親的人)(前95年–前92年或前83年)

德米特里三世(篤愛父親的人)(前95年–前87年)

安條克十一世(神靈顯赫的)(前95年–前92年)

腓力一世(與姐姐戀愛的人)(前95年–前84年或前83年)

安條克十二世·狄昂尼索斯(前87年–前84年)

提格蘭二世(大帝) (前83年–前69年) 亞美尼亞國王,征服了敘利亞

安條克十三世 (前69年–前64年)

腓力二世(親羅馬的人)(前65年–前63年)

塞琉古七世(篤愛母親的人)(前70年–約前60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