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琉西帝國

塞琉西帝國

塞琉西王朝,又譯塞琉古王朝,是亞歷山大帝國分裂後亞歷山大大帝的部將塞琉古一世創建的以敘利亞為中心,包括今伊朗和亞美尼亞在內(初期還包括印度的一部分)的王朝。塞琉西王朝是希臘化時期最主要的國家之一,有時也被叫做塞琉西王國或塞琉西帝國。

基本資料

面積: 前301年 3,000,000 km²
前240年 2,600,000 km²
前175年 800,000 km²
前100年 100,000 km²
建國時間: 公元前312年
滅亡時間: 公元前63年

首都: 底格里斯河畔塞琉西亞(前305年-前240年)
安條克(前240年-前64年)
位置: 包括伊朗和亞美尼亞在內(初期還包括印度的一部分)

語言: 希臘語

簡介

希臘化國家中版圖最大者,領有西起小亞細亞、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東達印度的廣大地區。因以敘利亞為統治中心,又稱敘利亞王國。都城安跳克。塞琉古一世(號勝利者,前312~前281在位)是馬其頓人。公元前305年正式稱王,進而向東擴張領土 ,自伊朗遠至印度河,與印度孔雀王朝旃陀羅笈多(月護王)訂立和約,轉而西進敘利亞和小亞細亞。公元前281年,他渡赫勒斯滂(今達達尼爾海峽),企圖占領馬其頓;同年被刺身死。

公元前3世紀中葉以後,塞琉西王國與埃及的托勒密王朝爭奪巴勒斯坦,導致東部領土大部分喪失。伊朗東北部的帕提亞(安息)和中亞的巴克特里亞王國相繼獨立。安條克三世(號稱大帝,前223~前187在位)以20年的不斷戰爭收復東部已失的大部分領土,但於公元前188年被羅馬人敗於馬格內西亞,因而喪失了小亞細亞。安條克四世(前175~前163在位)南進一度占領下埃及。此後,王國領土日趨縮小。公元前141年,美索不達米亞並於帕提亞帝國。公元前64年,羅馬的G.龐培將敘利亞並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

歷史

亞歷山大帝國的分割(前323年—前281年)

亞歷山大大帝雖然在短時問內征服了波斯帝國,他的早逝卻沒有為這遼闊的泛希臘帝國留下一個成年的繼承人。帝國在前323年由帕迪卡攝政,而疆土則由各將軍(及後成為總督)於巴比倫分封協定所瓜分。

塞琉古的冒起

亞歷山大的將領互相爭奪他帝國的最高權力,其中埃及總督托勒密率先挑戰國規,迫使帕迪卡交出部份權力。托勒密的反叛導致帝國重新分割——特里帕拉迪蘇斯分封協定(前320年)。塞琉古協助行刺帕迪卡並獲分得巴比倫行省,並從此殘暴地擴張他的統治勢力。塞琉古在前312年自行建立塞琉西帝國,稱為塞琉古一世。他的統治範圍除了巴比倫,還包括亞歷山大帝國在東部龐大的一部份。塞琉古西進至印度,並與旃陀羅笈多(又稱月護王)達成協定,以他在東面的邊界換取500頭戰象,這些戰象後來在伊普蘇斯戰役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同時也是西方世界戰象的濫觴。

伊普蘇斯戰役

隨著與利西馬科斯在伊普蘇斯戰役(前301年)戰勝了安提柯一世,塞琉古一世控制了東安那托利亞及西敘利亞。在西敘利亞,他在奧龍特斯河建立新首都,並以他父親的名字安條克命名。他又在巴比倫北部的底格里斯河建立另一首府塞琉西亞。在前281年塞琉古在庫魯佩迪安戰役中打敗了他從前的盟友利西馬科斯後達至顛峰。塞琉古擴張版圖至整個安那托利亞。他甚至企圖吞併利西馬科斯在歐洲的疆土-包括色雷斯及他的故鄉馬其頓,但卻在登入歐洲時被托勒密二世刺殺。他的兒子及承繼人安條克一世眼見無法得到其父未能征服的亞歷山大帝國在歐洲的部份,便只好離去,但他仍幾乎擁有帝國在亞洲的整個龐大領土。他的競爭對手有馬其頓的安提柯二世和埃及的托勒密二世。

過度擴張的疆土

然而,即使在塞琉古一世在生時,塞琉古帝國東面的領土已不易管治。前304年,塞琉古入侵印度(現代巴基斯坦旁遮普邦),與孔雀王朝的建國人旃陀羅笈多(又稱月護王)對抗。據說旃陀羅笈多動員十萬將領及九千頭戰象。兩國君主最後簽訂和約,塞琉古交出印度河到現今阿富汗的疆土,以交換旃陀羅笈多不少於五百頭的戰象,這批戰象在之後的伊普蘇斯戰役發揮顯著的作用。兩國的和平是配以“聯姻”,意味著兩個王族的聯姻(可能是一個塞琉古王朝的公主許配給孔雀王室)或希臘人與印度人通婚。
塞琉古曾任命麥加斯梯尼為駐旃陀羅笈多朝廷的大使,多次到訪當時的國都華氏城(現今比哈爾邦首府巴特那)。麥加斯梯尼在其著述的《印度志》詳細記敘了印度及旃陀羅笈多的統治。塞琉古及後再任命代馬庫斯為駐旃陀羅笈多的兒子賓頭沙羅朝廷的大使。
其他於塞琉古在世時失去的領土還有在伊朗高原東南的格德羅西亞 (即現今巴基斯坦西南的俾路支省),以及在格德羅西亞以北、印度河西岸的阿拉霍西亞。
安條克一世(前281年-前261年在位)與安條克二世(前261年-前246年在位,安條克一世之子)皆面對來自西面的威脅,包括與托勒密二世的多次戰爭及小亞細亞凱爾特人的入侵,使他們不能專注於保持帝國東部團結一致。在安條克二世統治的尾段,巴克特里亞省總督狄奧多圖斯、帕提亞省總督安德拉哥拉斯及卡帕多細亞省總督阿里阿拉特等各省總督紛紛同時宣布獨立。

巴克特亞里的分離

約前245年,巴克特里亞省總督狄奧多圖斯宣布獨立並建立巴克特里亞王國。王國充滿希臘文化色彩,其統治至約前125年,直至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德米特里一世於前180年前後入侵印度,將喀布爾、犍陀羅和旁遮普等地納入王國版圖。

帕提亞的分離

約前245年,帕提亞省總督安德拉哥拉斯與巴克特里亞的狄奧多圖斯同時宣布獨立,但隨即在前238年前後被帕提亞人首領阿爾沙克所殺及接收帕提亞屬地。阿爾沙克建立安息王朝,成為及後強大的帕提亞帝國的奠基石。

失色與中興

前246年,在安條克二世之子塞琉古二世登基之時,塞琉古帝國仿佛已到了最低潮。塞琉古二世在第三次敘利亞戰爭中給埃及的托勒密三世打敗,之後又忙於應付他弟弟安條克·伊厄拉斯發動的內戰。乘著塞琉古王朝注意力分散之利,巴克特里亞及柏提亞相繼脫離帝國。帝國亦差不多因高盧人在加拉太建立了一個半獨立半希臘化王國─阿塔羅斯王朝─而失去在小亞細亞的控制權。該王國在比提尼亞(小亞細亞西北)、本都及卡帕多細亞等地迅速壯大,並於阿塔羅斯王朝時期在西面的帕加馬城宣稱獨立。
但塞琉古帝國在前223年安條克大帝登基後出現中興。雖然他在與埃及的第四次敘利亞戰爭未能成功,甚至導致他在拉法赫戰役(又名加沙戰役)前217年中難堪地戰敗,安條克大帝要證明他是自塞琉古一世以來最偉大的塞琉古君主。繼在拉法赫戰敗後,安條克大帝在東面領土大規模進軍十多年,恢復了如帕提亞和巴克特里亞等不受控制的諸侯─至少是表面上─的順服,他甚至仿如亞歷山大一樣遠征印度並與孔雀王朝國王沙里蘇卡會面。
在前205年大軍西還時,安條克大帝接到托勒密四世的死訊時覺得情況有利他西征。
安條克大帝與馬其頓腓力五世秘密訂立契約瓜分埃及以外的托勒密屬地,並在第五次敘利亞戰爭將托勒密五世的勢力驅逐出柯里敘利亞(即現今黎巴嫩東面的貝卡谷地)。前198年的巴尼亞戰役進一步肯定了托勒密屬地歸於塞琉古帝國所有。安條克大帝至少恢復了帝國昔日的光輝。

羅馬帝國的實力及再次瓦解

但安條克大帝的光榮並不持久。隨著昔日的盟友腓力五世 (馬其頓)在前197年敗於古羅馬,安條克認為是擴張至希臘的好機會。受到被放逐的迦太基將軍漢尼拔的鼓勵及與埃托利亞同盟結盟後,安條克入侵希臘。不幸地,這一決定卻令他垮台。安條克在溫泉關戰役 (前191年)及馬格尼西亞戰役 (前190年)戰敗給羅馬,在前188年被迫簽下難堪的阿帕米亞和約,迫使他放棄在歐洲的所有領土、將托羅斯山脈以北整個小亞細亞割讓與帕加馬及支付巨額賠償金。安條克為籌措賠償金而再次東征,在途中逝世(前187年)。
塞琉古四世在位期間(前187–前175年),主要是措籌償還賠償金,他後來被首相希流多路刺殺。安條克四世試圖在與埃及的戰爭中重拾塞琉古王朝昔日的光輝,他將埃及軍隊逐出阿歷山大港,但卻也被羅馬公使蓋烏斯·波皮利烏斯·拉埃納斯迫令撤離。拉埃納斯在安條克四周沙地上畫一圓圈,並叫安條克在離開沙圈前決定是否撤出埃及。安條克選擇了撤軍。
安條克四世後期,塞琉古帝國進一步瓦解。東部地區仍然近乎失控,帕提亞人接收了波斯的部份。而安條克冒急的希臘化–甚至反猶太化–行動觸發起起馬加比革命(在猶太的軍事叛亂)。前164年,安條克在一次出征帕提亞人時逝世。

內戰與日益腐敗

安條克四世死後,塞琉古帝國政局日趨不穩。頻繁的內戰今中央權力極度脆弱。前161年,德米特里一世(塞琉古四世之子)推翻安條克五世(安條克四世之子)。德米特里試圖恢復塞琉古政權,尤其是在猶太,卻於前150年被亞歷山大·巴拉斯推翻。巴拉斯冒允是安條克四世之子,背後有埃及人的支持。巴拉斯其後又於前145年被德米特里二世(德米特里一世之子)推翻。然而,德米特里二世卻無法控制整個王國。首先有巴拉斯的殘餘勢力繼續支持巴拉斯之子登位成為安條克六世,繼而有迪奧多特斯將軍(取號特里豐)的篡位。
與此同時,塞琉古的邊疆控制權急速衰落。前143年,馬加比革命使猶太人完全獨立。帕提亞勢力亦同時不斷擴張。在前139年,德米特里二世在一場與帕提亞人的戰役中落敗被俘。這時候,整個伊朗高原落入了帕提亞人的控制中。安條克七世(德米特里二世之弟)最終恢復短暫的統一,但卻有一個與哥哥不一樣的下場:他在前129年另一場與帕提亞人的戰役中被殺,塞琉古在巴比倫省的管治終於崩潰。安條克七世死後,塞琉古的所有管轄亦隨即瓦解,國內各方勢力為爭奪塞琉古剩餘的權力幾乎變成無休止的內戰。

塞琉古帝國的崩潰

塞琉古王朝的後期在前238年東部的安息(帕提亞)和大夏(巴克特里亞)獨立之後,東部被貴霜王朝所擾,西面又面臨羅馬帝國的擴張,最終被羅馬帝國和安息瓜分。

政治

與其他希臘化國王一樣,塞琉古國王把王國視為自己打出的天下。他們也推行國王崇拜,強化王權,宮廷設有宰相、議事會、秘書處,高級官吏由王親國戚和王室親信們充任。敘利亞人、猶太人、波斯人和其他伊朗人被完全排除在官僚階層之外達兩代之久。即使至後來,他們也從未超過整個統治階級人數的2.5%。塞琉古王朝接受了波斯的行省制,但控制比較鬆弛。全國分為25個省,72個府。行省設總督,財政歸財務使,他直接向安條克的財務大臣負責。地方有一定的自治權,偶爾負擔的軍事義務和不正規的納貢。地方分權不利於國王對地方的控制,一有時機,邊遠地區的省份就尾大不掉。

塞琉古王朝試圖通過各地的希臘—馬其頓人城市和移民地來達到轄下各民族政治、經濟、文化上的統一,從而保證對各地的控制。前三任國王(塞琉古一世、安條克一世、二世)堪稱為偉大的建城者。塞琉古一世就建了24個城市。城市一般保持希臘城市的外在特徵:如部落、公民大會、議事會、行政官員、城市法令與財務規定等建置,以及體育館、劇場、市場等公共設施。城市擁有國王給予的土地,城中也往往有一些當地的居民。他們或雜居,或住在專門的街區。有的城市由於地理條件優越,發展很快,象首都安條克有居民50萬,底格里斯河上的塞琉西亞居民達60萬。這些城市有一定的自治權。移民地則是軍事殖民地而非城市,一般設於當地村莊的附近,由服役期滿的軍人屯駐。他們從國王那裡接受必要的土地和安頓費。這種移民地從屬於國王,但有自己的官員,對內部事務有一定的權力。小亞沿岸的希臘人城市,自治性較大。總體上看,新老希臘人城市、移民地都處在國王的控制之下,只是從屬的程度有所不同。各種類型的城市與移民地的存在,雖然確實從外部加強了希臘—馬其頓人對當地的控制與影響,但從內部也削弱了國王權力的集中。這些城市在歷史上所起的作用與其說是政治的,毋寧說是文化上的。它們是希臘文化與當地文化的交匯之地,希臘化文化主要是從這些城市產生的。

土地制度

塞琉古王朝的土地制度與埃及托勒密王朝有同也有異。全國的土地都是“王田”,名義上歸國王所有,但實際上,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並不能統一。國王的租稅較輕,大部分土地稅僅1/10。王室土地由農民耕種,他們以實物或貨幣形式交納租稅。其餘的王田以“讓與”的形式來分配。有些“讓與”是對既成事實的承認。高官顯貴們接受賜田,新建城市由國王劃給土地,軍事殖民地的軍人領取份地。本地原有城市和神廟的土地也因國王的旨意而增減。舊希臘城市的土地歸城市全體公民占有。這些讓與的土地主要由王田農夫(勞伊)耕種,也有的由占有者自己耕種(如軍事份地、城市一般公民的土地),或由佃農、奴隸(如神廟土地)來耕種。王田農夫的處境與埃及的農民沒有差別,他們被束縛在土地上,隨土地的轉移而更換主人,即使有的農民移居到別處,也不能割斷與原居住地的關係,不得放棄應負的義務與責任。奴隸主要集中在城市和神廟。有的神廟擁有廟奴數千人,個別的大奴隸主也有千名奴隸。

商業與手工業

塞琉古王國的商業和手工業甚為發達。連通東西的海陸商路,遍布各地的新舊城市與移民地,統一的貨幣(阿提卡制)和統一的語言(通用希臘語),都給工商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證。塞琉古王朝主要進行轉手貿易,獲取利益。東方的絲綢香料,敘利亞、兩河流域、希臘等地的精巧手工藝品,都經他們的中介而轉運他方。商業是重要的經濟部門,王國與托勒密埃及往往因爭奪商路而發動戰爭。商業的發達刺激了手工業的繁榮。呂底亞的薩狄斯城就是華美的地毯的製造中心,其他諸如金屬冶煉釀酒、玻璃製造、紡織印染等行業的產品也享有盛名。

歷代君王

塞琉古一世(勝利者) (總督:前311年–前305年;國王:前305年–前281年)
安條克一世(救星) (前291年起與父共治;單獨統治:前281年–前261年)
安條克二世(“神”) (前261年–前246年)
塞琉古二世(英俊的勝利者)(前246年–前225年)
塞琉古三世(救星) (前225年–前223年)
安條克三世(大帝) (前223年–前187年)
塞琉古四世(篤愛父親的人) (前187年–前175年)
安條克四世(神靈顯赫的) (前175年–前164年)
安條克五世(出身高貴的) (前164年–前162年)
德米特里一世(救星) (前161年–前150年)
亞歷山大一世(“主人”) (前154年–前145年)
德米特里二世(勝利者)(前145年–前138年)
安條克六世(神靈顯赫的)(前145年–約前140年)
戴奧多特斯 (約前140年–前138年)
安條克七世(施主) (前138年–前129年)
德米特里二世(勝利者)(復位,前129年–前126年)
亞歷山大二世(“奴隸”)(前129年–前123年)
克利奧帕特拉·特阿 (前126年–前123年)
塞琉古五世(篤愛母親的人) (前126年/前125年)
安條克八世(鷹鉤鼻子)(前125年–前96年)
安條克九世(敬神者)(前114年–前96年)
塞琉古六世(神靈顯赫的·勝利者)(前96年–前95年)
安條克十世(篤愛父親的人)(前95年–前92年或前83年)
德米特里三世(篤愛父親的人)(前95年–前87年)
安條克十一世(神靈顯赫的)(前95年–前92年)
腓力一世(與姐姐戀愛的人)(前95年–前84年或前83年)
安條克十二世·狄昂尼索斯(前87年–前84年)
提格蘭二世(大帝) (前83年–前69年) 亞美尼亞國王,征服了敘利亞
安條克十三世 (前69年–前64年)
腓力二世(親羅馬的人)(前65年–前63年)
塞琉古七世(篤愛母親的人)(前70年–約前60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