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茨鎮

塗茨鎮

塗茨鎮位於象山縣城的最東北部,地處象山港口,東瀕大目洋,西接大徐鎮,北鄰賢庠鎮,與舟山群島隔海相望。1992年由塗茨、東港兩鄉合併而成,全鎮下轄21個行政村,人口2.3萬。總面積62平方千米,海岸線長38千米。耕地面積847.67公頃,海塗面積833.33公頃,山林面積2572公頃,島礁98個。工、農、漁、牧、林特色鮮明,素有“地上花園、海上菜園”之稱。

基本信息

地理環境

塗茨鎮位於象山縣城的東北部,地處象山港口,與舟山群島隔海相望。距寧波東站37千米,交通便利。全鎮下轄21個行政村,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道人山和亂礁洋兩景點已被列入象山縣黃金海岸旅遊帶規劃,深水良港外乾門與舟山半島一依帶水開發前景廣闊。依山傍水的地理優勢使得塗茨鎮擁有農田、水源、濕地、灘涂、海島、森林、人文等不同類別的生態板塊,生態環境得天獨厚,以及道人山、亂礁洋、東嶼島等極具旅遊價值的自然和人文景點,東岸綿長的海岸線,灘涂資源豐富,圍墾用地使塗茨鎮擁有較大的用地發展潛力。

經濟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工業、農業和社會各項事業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指引下蓬勃發展,使昔日偏僻窮鎮一躍成為象山港畔的一顆璀璨明珠。2007年,全鎮實現社會生產總值9.37億元,財政總收入達到3069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7100元。

工業區港優勢凸現。塗茨鎮東有外乾門港,南有白岩山產業區,形成了A區乾門港臨港型工業區、鎮東港老工業區和C區白岩山產業區的工業發展格局。2006年,全鎮工業總產值達到4.8億元,實現工業稅收2062萬元,完成技改1億元,有大小企業130多家,其中中外合資企業4家,自營出口企業9家,5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17家。工業產品除針織品外,還有機械、模具、電子電器、醫療器械、船舶等。

農業布局不斷最佳化。全鎮形成了水產品加工基地、花木基地、柑桔良種育苗基地、紫菜加工基地、半島蔬菜外貿基地、鵝肥肝育種基地等“六大農產品基地”。2006年,全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83億元。糧食麵積達到1009.333公頃;紫菜養殖面積達到237.84公頃;花卉種植面積達到221公頃,居象山縣首位。

第三產業亮點突出。一是塗茨家政開花結果。2001年,塗茨家政成立,轟動全縣。2005年,創新性地建立以“塗茨家政”聯誼會為牽頭單位,各服務部為門市點的家政服務模式,塗茨家政又一次得到提速發展,現有從業人員800餘人,家政產值近500萬元。二是塗茨餐飲紅紅火火。塗茨餐飲依託近海優勢,做好“鮮、活”特色文章,積極開展餐飲服務培訓,現有農家樂飯店5家,從業人員60餘人,年產值達300餘萬元。三是塗茨旅遊已經起步。塗茨海岸線38公里,島嶼眾多,山海旅遊資源極其豐富,鎮黨委政府積極實施“以海興鎮”戰略,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為旅遊項目開發奠定了基礎。

2008年,塗茨人民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以海興鎮、以區富鎮、以港強鎮”戰略,依託中心城區的擴散效應和濱海旅遊資源、港口岸線資源,大力發展臨港工業和環保型工業,積極發展海洋旅遊業,適度發展房地產業,朝著建設現代化生態型濱海城鎮的目標大步邁進。

工業

象山港大橋象山港大橋

塗茨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本鎮經濟快速、持續、健康地發展,制定出台了《塗茨鎮招商引資獎勵規定及優惠政策》,實施“全民招商”戰略;搭建招商平台

,積極籌建白岩山創業園。工業經濟現有針織業、塑膠業、機械業、磚瓦業等。農業經濟中花卉、紫菜為兩大主導產業,鎮黨委政府為更好地實現農民“雙增”,制定出台了《關於加快塗茨鎮花卉業和紫菜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現已發展花卉3000畝,紫菜3500畝。同時,為了有效有序地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在象山縣城開辦了8家“勤女人”家政服務部,已有200餘人從事該業,將走出象山開拓更廣的家政市場,加快實現農民增收。

地處象山半島東北角的塗茨鎮,歷來出行不便,招商不利;而象山港大橋的興建將使這裡變成“開放前沿”。面對著炙手可熱的“大橋經濟”,該鎮正積極培育三產,及早謀劃物流業,主動迎接大橋時代的到來。

投資1000餘萬元的新建別墅區、辦公大樓等已經基本結頂,與之相配套的休閒公園正在著手興建。以前只有湯錢線公路貫穿於此的錢倉村,總投資1.7億元,註冊資金3000萬元的中洋船舶工業公司租用了該村荒地、碼頭等。同時,東風集團出資50萬元收購該村閒置廠房,與村里達成聯營共識,將開發產供銷一條龍的茶葉加工企業。

在該鎮中堡村,許多花農也打算對花卉品種進行調整,以便更加適銷寧波、上海等地。隨著大橋的興建,“以工富農”也變得越來越現實。塗茨鎮在利用白岩山產業區、乾門港兩大招商平台,積極落實招商引資項目方面奏出了“強音”,總投資1.7 億元的中洋船業,前期政策處理已完成,辦公及附屬用房已裝潢,廠區進入平基階段。上海太平洋重工集團將投資36億元,落戶外乾門港,打造30萬噸級造船基地。另外,隨著博海藻類加工有限公司的落戶,紫菜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的目標將實現,並能解決全鎮近2500畝的紫菜銷售問題。到2008年10月,該鎮落戶C區的11家企業可全部開工建設,此外還有9家企業已與產業區簽訂了C區二期及三期的落戶契約。

農業

塗茨鎮中堡村塗茨鎮中堡村

2008年,塗茨鎮新增花木種植面積210畝,推廣荷蘭朱頂紅等新品種20餘個,花木種植面積穩定在4810畝。完成封山育林500畝,造林800畝,公路綠化7.5公里,河道綠化100

0米。抓住工業園區建設的有利時機,全鎮花木產銷形勢喜人,桂花等部分品種出現脫銷現象。推廣涉危珍稀植物辛木張子等新品種10多個,花卉、苗木並舉,農戶抗禦市場風險能力不斷增強。

白鵝產業不斷壯大。玉泉村法國朗德鵝基地,總投資500萬元,占地面積21畝,共產出父母代雛鵝32000羽,銷售12000羽,實現產值100萬元。國家農業部項目“浙東白鵝原種場”落戶塗茨,以白鵝為主導的肥肝鵝產業基地已基本形成。

紫菜產業注重創新。全鎮紫菜養殖面積達到3500畝,申報紫菜無公害基地1200畝。在保證產量的同時注重新技術的套用和新品種的推廣,其中套用浮流桿式養殖技術500畝,推廣生福1號新品種510畝。2000年,該鎮從江蘇連雲港引進紫菜插桿式養殖技術,試驗成功後,養殖戶們紛紛效仿。該鎮新增的1100畝紫菜,全部採用了該技術。用這種技術養殖紫菜,一次投資可保10年,較傳統作業方式成本減少了許多,且具有抗病能力強等特點,並可機械化收割,提高生產效率,特別適合規模養殖。秋季雨水過多使得傳統方法養殖的紫菜大面積腐爛,而插桿式養殖的紫菜未受到大的影響。

旅遊資源

蕭氏祠堂蕭氏祠堂

總投資3000萬元的寧波東海岸海製品有限責任公司落戶塗茨鎮。這是一個旅遊觀光和加工生產為一體的觀光旅遊和海洋產品精深加工項目。該項目的實施,標誌

著塗茨鎮打出了觀光型農業牌。寧波東海岸製品有限責任公司落戶在塗茨鎮的一個海邊山岙,岙內有桔園、楊梅山、竹園和沙灘。該公司將在綜合旅遊和海產品加工兩方面,齊頭並進,建成開放式、半透明加工車間和公園式的遊覽區,遊客不僅可參觀現代化的海鮮品加工過程,觀賞生猛海鮮以及各類貝殼和魚類標本,品嘗海鮮和楊梅酒。而且,在不同的季節,可觀賞桃花、采山筍、摘桔子楊梅、海上垂釣。整個項目分3個功能區,即觀光一期首先建成2000多平方米的全封閉低溫無菌深加工車間和公園式的廠區,二、三期將建成休閒和餐飲娛樂區。

湯岙周氏祠堂位於象山縣塗茨鎮湯岙村東部,清中期建築,面朝南,有山門、正殿、兩廂房組成。正屋寬五開間,明間側縫九架抬梁用四柱,置前後廊。東廂房靠大殿一間坍塌,西廂房三間一弄,混合構架,部分柱架更換,牆面新砌。戲台和穿廊已拆除。山門依原戲台為界砌有一堵大牆,靠西側開一偏門通往前門。山門寬五開間,明次間七架梁用四柱。東西兩間原為戲班化妝用房,中間三間均為祠堂門。該宗祠用材粗大,造做考究,正殿四金剛柱雀替均刻有“松鶴延年”、“福祿壽禧”尤其是正殿月梁和山門部分牛腿、斗拱雕刻有“刀馬搶歷史故事人物”、雙龍戲珠、鯉魚跳龍門等,神態栩栩如生。在整個象山東鄉首屈一指。

蕭氏祠堂位於塗茨鎮蕭家東部,清中期建築,坐北朝南,正殿五開間,明間側縫八架用四柱加前後廊,稍間混合構架。兩邊側牆嵌有三塊石碑。東西廂房各三間,四架梁用三柱。東廂房北邊兩間窗階石尚存。戲台與正殿穿廊相連,立有六柱,頂部燥井為斗棚式。穿廊五架梁用兩柱抬梁。戲台南端緊靠山門,面寬五開間,五架梁用三柱加前廊,中部開三扇大門。台階及天井用石板鋪設,除正屋用歇山頂外,其餘屋面均為硬山式。該宗祠山門月梁、斗拱、雀替處雕刻有暗八仙、捲雲紋等相當精美。宗祠內三塊碑刻保存完整,上刻銘文為祖上遷址、“宗祠碑記等”。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6918

男 8567

女 8351

家庭戶戶數 6091

家庭戶總人口(總) 16490

家庭戶男 8244

家庭戶女 8246

0-14歲(總) 2736

0-14歲男 1437

0-14歲女 1299

15-64歲(總) 11967

15-64歲男 6045

15-64歲女 5922

65歲及以上(總) 2215

65歲及以上男 1085

65歲及以上女 1130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6441

基礎教育建設

塗茨鎮塗茨鎮

國小

象山縣塗茨鎮東港國小、象山縣塗茨鎮中心國小、象山縣塗茨鎮泊戈洋國小、象山縣塗茨鎮錢倉國小

初級中學

象山縣塗茨鎮初級中學

黨委建設

塗茨鎮塗茨鎮

象山縣塗茨鎮黨委現有黨員1007人。2009年被評為象山縣美化家園先進鄉鎮;2009年、2010年被評為象山縣組織工作目標管理考核先進鄉鎮;2009年、2010年被評為寧波市、象山縣農村指導員工作先進集體;2010年被評為省級生態鎮創建、寧波市、象山縣土地流轉先進鄉鎮;2011年被評為寧波市級先進基層黨組織。

象山縣塗茨鎮黨委以建設現代化濱海宜居城鎮為目標,以“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為落腳點,以加強鎮村兩級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為抓手,比學趕超,攻堅克難,使全鎮經濟、社會事業步入快速發展軌道。

一、落實黨建工作責任。該鎮黨委始終把黨建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主要領導努力學習新時期黨建理論和上級有關檔案精神,加強理論學習,突出班子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完善的學習方案和制度,堅持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彙編《黨委中心組學習調研文集》,連續3年被評為縣中心組學習先進黨委。為強化責任落實,建立了黨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機制。堅持一月一次黨委會議,專題研究部署黨建工作,聽取並點評黨建落實情況,切實做到組織領導到位、工作部署到位、指導協調到位、督促檢查到位。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在創先爭優和“三思三創”活動中,自覺開展班子蹲點調研,傾聽民意。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和《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完善黨委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式,嚴格執行限時辦結制和責任落實制。

二、重視基層隊伍管理。該鎮黨委堅持把加強鎮機關幹部隊伍建設、村級班子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把消除薄弱環節、夯實基礎、增強活力作為重點來抓,並抓出了影響、抓出了成效,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完善機關幹部內部管理有關規定,重點加強了請銷假、值班、周二下村等制度的執行監督。開展年輕幹部和辦公室主任、縣管後備幹部和班子成員結對的“師徒結對幫帶”活動。順利完成村級組織換屆工作並注重村幹部素質的提升和團結合力的形成。組織村幹部開展“建設新農村、幹部挑大樑”演講比賽,開設“農村工作大講堂”平台,實施村主要幹部兩月一次工作例會制度,開展年度述職述廉活動。推行村主要幹部由黨委主要領導約談辦法。不斷完善的、內容全面、操作性強的村幹部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辦法和村專職文書聘任制。做好大學生村官和農村指導員能力提升工作,09年、10年榮獲寧波市指導員工作先進集體。開展黨內各類先進評選、開展“頌歌獻給黨”為主題的紅歌大家唱活動、年年開展“慶黨建、獻愛心、黨員為您服務”黨員上街設攤服務,確定黨員學習日和黨員公益服務日,組建黨員志願者服務隊,黨員學習和黨員參與公益服務已成自覺行動。加強黨員活動陣地建設,20個村通過星級以上農民會所驗收,建成黨員服務中心13家。

三、勇於工作創新突破。籌集資金60萬,建立困難黨員互助發展基金,為農村黨員小額生產應急貸款提供擔保貸款570餘萬元。在全鎮開展由黨委委員輪流到各村上黨課的“黨課全鎮行”活動,每個支部一年至少接受2次黨課教育,09年實施以來,共為農村黨員送去黨課57場次;在全縣率先開展了黨員家庭戶掛牌活動,開展了“為黨旗添彩”、“建設新農村,黨員當先鋒”黨員演講比賽;以本地產業為依託,在全縣率先建設了“黨員先鋒生產示範基地”,開展以“紅色在躍動”為主題的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全鎮2230餘名黨員民眾廣泛參與。針對農村後備幹部後繼乏人、工作經驗缺乏現狀,提出了“青藍計畫”,創新培養新途徑,已組織12名後備幹部到鎮政府相關辦公室掛職鍛鍊,提升了素質和能力;針對幹部民眾不了解鎮、村工作內容,對參與新農村建設積極性不高的狀況,在全縣首家以報紙形式辦刊《新塗茨》,發放到全體村民,很受歡迎;針對塗茨旅遊資源知名度不高的實際,組織開展《新塗茨》攝影大賽,把塗茨美麗的畫卷展現給了全縣人民。

四、善於抓發展促和諧。鎮黨委把加快經濟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作為工作“重頭戲”,圍繞縣橋海經濟時代的要求,提出了“以海興鎮、以區富鎮、以港強鎮”的“海區港聯動”戰略和“中心集聚、兩翼助推、一帶最佳化”的鎮域總體發展框架,最大限度地實現與產業區、縣城的無縫對接。全鎮上下認真履行職責,共同破解難題,積極創業創新,較好地保持了塗茨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2010年全鎮實現社會總產值19.23億元,實現財政收入3625萬元,農漁民人均收入10090元。2010年全鎮計稅銷售10.57億元。工業結構調整由傳統針織、機械行業快速向大型船舶產業轉型升級,已落戶投資上億元企業2家,以造船為主的臨港產業已初具規模。加大招商力度,2010年完成內資1.4億元,實際利用外資210萬美金,是年度縣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單位和千家規模企業培育優勝單位。深入開展“靚麗塗茨、美化家園”活動,全面完成村莊建設規劃編制和環境整治村驗收。市、縣級生態村、園林式村莊創建成效明顯,2010年成功創建省級生態鎮。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完成通村公路13條11.19公里,建成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完成鎮域總體規劃修編,調整城鎮發展格局,有序推進農房兩改,新農村建設被評為縣美化家園先進鄉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