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防洪堤

在龍江堤段建石堤1400米,亦由各大隊分攤完成。 另於沿途建水閘、涵洞、旱閘等工程附屬建築物,當年完成。 防洪標準為二十四年一遇,該堤附屬物有水閘7座8孔、涵洞7座7孔、旱閘25座25孔。

南堤位於閩江南港北岸,從杜園至浚邊。50年代初期由城門、敖峰、臚雷、龍江、浚邊等大隊,在其各自地段沿江一帶築小圍堤,各大隊按土方量以義務工的形式,分攤給各生產隊在冬季內包幹完成。另由國家投資10萬元,用於修建城門、杜園、龍江等3座水閘。當時所建水圍堤標準低,只能防禦一般小洪水。1969年,將原有小堤段連線起來並加高培厚,堤的南端延至浚邊山。在龍江堤段建石堤1400米,亦由各大隊分攤完成。另於沿途建水閘、涵洞、旱閘等工程附屬建築物,當年完成。該堤全長6015米(土堤4615米,石堤1400米),堤頂高程7.6~8.2米(羅零高程,下同),堤身最大高度為3米,面寬1.3~2.5米。防洪標準為二十四年一遇,該堤附屬物有水閘7座8孔、涵洞7座7孔、旱閘25座25孔。北堤位於閩江北港南岸,從潘墩至上董,全為土堤。1965年由城門公社各有關大隊出工義務勞動,分段包乾修築,當年冬季完成。該堤長2180米,堤頂高程7.2~7.8米,堤身高度1.5~2.5米,堤面寬度1.8~4米。附屬建築物有水閘3座3孔、涵洞4座4孔、旱閘1座1孔。1991年12月二期加固工程動工,增設砌石檔土牆、防浪牆,重建潘墩水閘1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