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衰亡論

“城市衰亡論”一詞出自中國經濟專家金岩石之口。他認為:“當一個城市自有住宅率超過50%,城市就會死亡。如果剛剛畢業的人都能買上房,那么國家就會衰亡,因為這會令人喪失目標,喪失實現目標的動力。”

提出論點

“磚家一開口,民眾就發怒”“磚家一開口,民眾就發怒”

據《鄭州晚報》報導,2010 年7月28日,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金岩石為房價保值發出個人言論。

他說:“ 當一個城市自有住宅率超過50% ,城市就會死亡。如果剛畢業的大學生和湧入城市的打工者一進城就能買房的話,誰願意走?沒人走了,這個城市就不會有流動性。一個城市沒有流動性,就像一個人的血液停止循環,就意味著死亡。因為這會令人喪失目標,喪失實現目標的動力。”

金岩石認為,期望房價大跌是不現實的。

分析

當前,全中國舉國上下全力以赴千方百計降房價,就是為了讓更多人買得起房子,住上自己的房子。儘管房價過快上漲的趨勢沒有多少緩解,畢竟還是曙光不斷,希望無限。當人們正在為房價慢慢回落而歡呼雀躍之際,突然冒出了個讓人大吃一驚的“城市衰亡論”。

按照金岩石專家的邏輯推理,住房是人生唯一的目標,而一旦實現目標,人生將會失去前進的動力,國家自然就會消亡。那么,沒有房子會咋樣?顛沛流離,居無定所如何才能讓人心安理得,如何才能安心工作與生活?

房價的過快上漲,雖然使得房地產市場空前繁榮,卻讓大多數國人不得不淪為“房奴”的下場。2009年熱播的電視劇《蝸居》便是真實寫照。就連“兩會”前夕溫家寶總理在新華網與網友線上交流談及房地產問題時都說:“民眾的心情我非常理解,我也知道蝸居的滋味”。

按照金岩石專家的邏輯推理,城市50%的人買不起房子才是正常。因為買不起房子,這部分人就會不斷拼搏,奮起直追;因為有了奮鬥的目標,這部分人才會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否則就會喪失鬥志,失去動力。

評論

金岩石的這番言論,房地產開發商肯定喜歡聽。民眾們不知道金岩石是不是某利益集團的代言人,但他這番“高論”,很可能成為房地產開發商維持高房價的理論依據。

事實上,想造勢讓持幣觀望的百姓立即行動起來購買高價房,用不著拿城市滅亡來威懾和恐嚇。2006年,台灣地區的自有住宅率達到83.9%,遠大於金岩石所說的50%,台灣的城市不是還沒“滅亡”么。

事實勝於雄辯,金岩石的高論到底是嚴謹論證的結果,還是滿嘴跑火車地宣洩,結論不難得出。如果說媒體誤解了金岩石先生的本意,他所說的其實是城市50%的人都擁有獨立產權的房屋,那用這種偷換概念的方式來論證房價不該大跌有何意義?

顯然,金大學家拋出的“城市衰亡論”或“國家衰亡論”,如其說是危言聳聽,混淆視聽,不如說是房地產利益集團上演的最後瘋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