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絲釣近·聽風聽雨

垂絲釣近·聽風聽雨是南宋詩人吳文英的詩詞作品之一。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垂絲釣近·聽風聽雨》【創作年代】南宋【作者姓名】吳文英【文學體裁】詞【作品出處】《全宋詞》

作品原文 

 垂絲釣近聽風聽雨,春殘花落門掩。乍倚玉闌,旋剪夭艷。攜醉靨。放溯溪游纜。波光撼。映燭花黯澹。碎霞澄水,吳宮初試菱鑒。舊情頓減。孤負深杯灩。衣露天香染。通夜飲。問漏移幾點。[1]

作品鑑賞

《垂絲釣近》,雙調,六十六字,上片八句六仄韻;下片七句六仄韻。“雲麓”,即史宅之,字之仁,為宋相史彌遠之子。《寧波府志》“史子仁,心非叔父彌遠所為,著《升聞錄》以寓規諫。避勢遠嫌,退處月湖,寧宗御書‘碧沚’賜之。”“之”與“子”一字之差,《府志》不雲彌遠子,而為侄。存之以饗讀者。宅之曾總攬朝廷財政,與吳文英為同鄉。夏承燾箋:據《吹劍錄外集》宅之領財計,在其卒前之一年。夢窗酬贈各詞,當在其括圍田之前。“聽風”兩句,點春未景象。暮春時節風雨綿綿,落英繽紛。主人掩門是為了去乘畫舫載花宴客。“乍倚”六句,記溯溪賞花之游。言我們在畫舫中溯溪而上,一起飲美酒、賞洛花。那些安置在船上的多姿多彩的牡丹花,有的白似漢玉欄乾,有的紅艷如“貴妃醉酒”。供詞人隨意觀賞,或醉倚其傍,或剪摘下來,攜帶回家細加把玩。纜索緊繃,船槳蕩漾,船上燭光倒映,船邊水波漣漪。燭影、花影倒映水中,若隱若現,漸至消失。上片寫景,有暮春景、船中景、船外景,統融成一幅官宦人家的閒情逸趣圖景。“碎霞”兩句,承上啟下,水、花共寫。言船槳輕盪擊碎了燭光倒映的粼粼溪水,牡丹花映入水波中,好象是絕代佳人西施在第一次使用吳王宮中的菱形鏡。“舊情”五句,即景有感。面對著頻頻勸酒的好客主人,詞人倍覺感動,懷念舊時主人的心情也不覺減去了許多。且不要辜負這位新主人(指史宅之)的殷情,痛飲那杯中的美酒吧。我們在牡丹花畔宴飲,時候一久衣上也沾染到牡丹花上漸生的露水和花的清香。經過一夜燃燭賞花的徹夜歡宴,詞人酒已盡興,不覺醉醺醺地詢問主人家:“現在已是什麼時候了?”下片著重敘好客的主人與宴飲情景。夢窗依人游幕數十年。從這首詞里,我們可探測出詞人當時剛入雲麓門下不久,但兩人卻一見如故,同船賞花夜宴,是雅事,也是樂事。[2]

擴展閱讀

不朽丹神http://www.7kwx.com/0/49/
光明紀元http://www.7kwx.com/0/202/
獨裁之劍http://www.7kwx.com/0/146/
造神http://www.7kwx.com/0/195/
大聖傳http://www.7kwx.com/0/206/
武動乾坤http://www.7kwx.com/0/10/
天下梟雄http://www.7kwx.com/0/205/
明朝好丈夫http://www.7kwx.com/0/100/
八零後少林方丈http://www.7kwx.com/0/22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