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應急

地震應急

地震應急所屬現代詞,指的是破壞性地震發生前所做的各種應急準備以及地震發生後採取的緊急搶險救災行動。

應急準備

在已發布破壞性地震臨震預報或易發生地震的地區,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應急工作:

備好臨震急用物品, 地震發生之後,食品、醫藥等日常生活用品的生產和供應都會受到影響水塔、水管往往被震壞,造成供水中斷。為能度過震後初期的生活難關,臨震前社會和家庭都應準備一定數量的食品、水和日用品,以解燃眉之急。

建立臨震避難場所:房舍被震壞,需要安身之處;餘震不斷發生,要有躲藏處。這就需要臨時搭建防震、防火、防寒、防雨的防震棚。各種帳篷都可以利用,農村儲糧的小圓倉,也是很好的抗震房。

劃定疏散場所,轉運危險物品:城市人口密集,人員避震和疏散比較困難,為確保震時人員安全,震前要按街、區分布,就近劃定民眾避震疏散路線和場所。要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資及時轉運到城外。

設定傷員急救中心 在城內抗震能力強的場所,或在城外設定急救中心,備好床位、醫療器械、照明設備和藥品等。

暫停公共活動 得到正式臨震預報通知後,各種公共場所應暫停活動,觀眾或顧客要有秩序地撤離;中、國小校可臨時在室外上課;車站、碼頭可在露天候車。

組織人員撤離並轉移重要財產 如果得到正式臨震警報或通知,要迅速而有秩序地動員和組織民眾撤離房屋。正在治療的重病號要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對少數思想麻痹者,也要動員到安全區。農村的大牲畜、拖拉機等生產資料,臨震前要妥善轉移到安全地帶,機關、企事業單位的車輛要開出車庫,停在空曠地方,以便在抗震救災中發揮作用。

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城市發生地震可能出現嚴重的次生災害,特別是化工廠、煤氣廠等易發生地震次生災害的單位,要加強鑒測和管理,設專人晝夜站崗和值班。

確保機要部門的安全城市內各種機要部門和銀行較多,地震時要加強安全保衛,防止國有資產損失和機密泄漏。消防隊的車輛必須出庫,消防人員要整裝待發,以便及時撲滅火災,減少經濟損失。

組織搶險隊伍,合理安排生產 臨震前,各級政府要就地組織好搶險救災隊伍(救人、醫療、滅火、 供水、 供電、通信等)。必要時,某些工廠應在防震指揮部的統一指令下暫停生產或低負荷運行。

做好家庭防震準備在已發布地震預報地區的居民須做好家庭防震準備,制定一個家庭防震計畫,檢查並及時消除家裡不利防震的隱患。

安全準備

自己家的安全對策是否萬無一失

對大衣櫃、餐具櫃廚、電冰櫃等做好固定、防止傾倒的措施。

在餐具櫃廚、窗戶等的玻璃上粘上透明薄膜或膠布,以防止玻璃破碎時四處飛濺。

為防止因地震的晃動造成櫃廚門敞開,裡面的物品掉出來,在櫃廚、壁櫥的門上安裝合葉加以固定。

不要將電視機、花瓶等放置在較高的地方。

為防止散亂在地面上玻璃碎片傷人,平時準備好較厚實的拖鞋。

注意家具的擺放,確保全全的空間。

充分注意煤油取暖爐等用火器具及危險品的管理和保管。

緊急備用品

(1)飲用水 (2)食品、嬰兒奶粉 (3)急救醫藥品 (4)攜帶型收音機、手電筒、乾電池 (5)現金、貴重品 (6)內衣褲、毛巾、手紙等。

2. 協作體制

發生大地震時,可以預計在廣大區域造成巨大災害。在這種情況下,消防車、救護車不可能隨叫隨到。所以,有必要從平時起通過街道等組織,與當地居民進行交流,建立起應付發生火災、傷員時的互助協作體制。

積極參加市民防災組織和訓練。

物資儲備

為了突髮狀況準備趁手的應急物品。

水:每人每天至少需儲備3.8升的水,並按此標準一次備夠72小時之用。一般情況下,一個活躍的正常人,光飲用水每天就需要消耗1.9升。為了保證足夠的量,應考慮以下因素:

建議購買一些瓶裝水。要注意保質期。

如果準備用自己的容器裝水,應該從軍用品或者野營用品專門店購買那種不漏氣的、專門儲存食品的盛水容器。在裝水之前,要用餐具專用洗滌劑和水清洗容器,並用水沖淨,以免洗滌劑殘留。容器內的水必須定期更換。除了水之外,還需要一些淨化用的藥片,比如哈拉宗(Halazone)、高碘甘氨酸(Globaline),但在使用這些藥片之前,一定要先看看瓶子上的標籤。請向專業人士或醫護人員諮詢上述藥品的使用!

食品:準備足夠72小時之用的聽裝食品或脫水食品、奶粉以及聽裝果汁。乾麥片、水果和無鹽乾果是很好的營養源。請注意以下幾點:

應急燈和備用電池:在床邊、工作地點以及車裡放一盞應急燈。不要在地震後使用火柴或蠟燭,除非能確定沒有瓦斯泄漏。

攜帶型收音機等:大多數電話將會無法使用或只能供緊急用途,所以收音機將會是最好的信息來源。如有可能,你還應當準備電池供電的無線對講機。

急救箱和急救手冊:在家裡和車裡準備一個急救箱,同時,備一本由本國紅十字會製作的《標準急救和個人安全手冊》或類似手冊。讓家人學習一些基本的急救和人工呼吸課程。

滅火器:在家裡和車裡都要配備滅火器。一些滅火器僅適用於特定的火源——電引發的火災、油脂引發的火災,或者煤氣引發的火災等。ABC(多用途乾粉)滅火器可安全使用於任何種類的火源。當地消防部門可以教你如何正確地使用滅火器。

7) 特殊用品:準備必要的特殊用品,比如藥品、備用眼鏡、隱形眼鏡護理液、助聽器電池、嬰兒物品(嬰兒食品、尿布、奶瓶和奶嘴)、衛生用品(小濕巾和手紙)等家人所需的物品。

重要檔案和現金:確保在自動取款機、銀行和信用卡系統癱瘓時,有足夠的現金可用。同時,保留信用證明、身份證和一些重要檔案的複印件,比如存摺、保險單和財務記錄等。

工具:除了準備一個管鉗和一個可調扳手(用來關閉氣閥和水管),要有一個打火機、一盒裝在防水盒子裡的火柴和一個用來呼叫援救人員的哨子。

衣服:如果所處的地區天氣寒冷,必須要考慮保暖。地震過後你可能無法取暖,要考慮到禦寒衣服和睡覺用品。確保每個人有一整套換洗的衣服和鞋子,這包括夾克衫或外衣、長褲、長袖衫、結實的鞋、帽子、手套和圍巾、睡袋或暖毯(每人一件)。

寵物用品:為寵物尋找一個安全的地點,準備一些必需品,確保寵物有準確的身份證明以及最新的獸醫登記,同時準備好一個寵物籠和一條皮帶。

生存手冊

地震生存手冊(漫畫版)

學校避震

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

如果在教室的學生當時沒時間跑到空曠的地方可躲在課桌的下面,雙手抱頭,不可亂動。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後應當有組織地撤離。

千萬不要跳樓、站在窗前及到陽台上。

家庭避震

抓緊時間緊急避險。若感覺晃動很輕,說明震源比較遠,只需躲在堅實的家具旁邊就可以。大地震從開始到振動過程結束,時間不過十幾秒到幾十秒,抓緊時間進行避震最為關鍵,不要耽誤時間。

選擇合適避震空間。室內較安全的避震空間有:承重牆牆根、牆角;有水管和暖氣管道等處。屋內最不利避震的場所是:沒有支撐物的床上;吊頂、吊燈下;周圍無支撐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鏡子)和大窗戶旁。

做好自我保護。首先要鎮靜,選擇好躲避處後應蹲下或坐下,臉朝下,額頭枕在兩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邊牢固的物體,以免震時摔倒或因身體失控移位而受傷;保護頭頸部,低頭,用手護住頭部或後頸;保護眼睛,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保護口、鼻,有可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

在地震時不可選擇電梯逃生,也不可跳樓。

急救方法

大震後很有可能餘震,且餘震位置未必是震源很近的位置,所以自救是地震後很重要的措施之一。

地震發生時,至關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頭腦,鎮靜自若的態度。只有鎮靜,才有可能運用平時學到的防震知識並判斷地震的大小和遠近。近震常以上下顛簸開始,之後才左右搖擺。遠震卻少上下顛簸感覺,而以左右搖擺為主,而且聲脆,震動小。一般小震和遠震不必外逃。雖然人類還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地震,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就能使災害降到最低限度。總結有以下幾點:

保持鎮靜。在地震中,有人觀察到,不少無辜者並不是因房屋倒塌而被砸傷或擠壓傷致死的,而是由於精神崩潰, 失去生存的希望,亂 喊、亂叫,在極度恐懼中扼殺了自己。這是因為,亂喊亂叫會加速 新陳代謝,增加氧的消耗,使體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時,大喊大 叫,必定會吸入大量煙塵,易造成窒息 增加不必要的傷亡。正確態 度是在任何惡劣的環境, 始終要保持鎮靜, 分析所處環境,尋找出路,等待救援。

止血、固定砸傷和擠壓傷。外出血應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時呼救。對開放性骨折,不應作現場復位,以防止組織再度受傷,一般用清潔紗布復蓋創面,作簡單固定後再進行運轉。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進行固定。並參照不同傷勢、傷情進行分類、分級,送醫院進一步處理。

妥善處理傷口。擠壓傷時,應設法儘快解除重壓,遇到大面積創傷者,要保持創面清潔,用乾淨紗布包紮創面,懷疑有破傷風和產氣 桿菌感染時,應立即與醫院聯繫,及時診斷和治療。對大面積創傷和 嚴重創傷者,可口服糖鹽水,預防休克發生。

防止火災。地震常引起許多次災害,火災是常見的一種。在大 火中應儘快脫離火災現場, 脫下燃燒的衣帽,或用濕衣服復蓋身上, 或臥地打滾,也可用水直接澆潑滅火。切忌用雙手扑打火苗,否則會 引起雙手燒傷。消毒紗布或清潔布料包紮後送醫院進一步處理。

同時要預防破傷風和氣性壞疽,並且要儘早深埋屍體,注意飲食飲水衛生,防止大災後的大疫。

震後自救

地震時如被埋壓在廢墟下,周圍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極小的空間,你一定不要驚慌,不可大呼大叫,要保存體力,要沉著,樹立生存的信心,相信會有人來救你,要千方百計保護自己。

地震後,往往還有多次餘震發生,處境可能繼續惡化,為了免遭新的傷害,要儘量改善自己所處環境。此時,如果應急包在身旁,將會為你脫險起很大作用。

在這種極不利的環境下,首先要保護呼吸暢通,挪開頭部、胸部的雜物,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體;擴大和穩定生存空間,用磚塊、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餘震發生後,環境進一步惡化。

設法脫離險境。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儘量保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信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大量消耗精力和體力,儘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果受傷,要想法包紮,避免流血過多。

維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比較長,救援人員未到,或者沒有聽到呼救信號,就要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節約,儘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如果你在三腳架區,可以利用旁邊的東西來護住自己,以免餘震再次把自己傷害,再把手和前胸伸出來,把臉前的碎石子清理乾淨,讓自己可以呼吸,等人來救你。

方法。應根據震後環境和條件的實際情況,採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目的就是將被埋壓人員,安全地從廢墟中救出來。通過了解、搜尋,確定廢墟中有人員埋壓後,判斷其埋壓位置,向廢墟中喊話或敲擊等方法傳遞營救信號。營救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埋壓人員的安全。一是使用的工具(如鐵棒、鋤頭、棍棒等)不要傷及埋壓人員;二是不要破壞了埋壓人員所處空間周圍的支撐條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壓人員再次遇險;三是應儘快與埋壓人員的封閉空間溝通,使新鮮空氣流人,挖扒中如塵土太大應噴水降塵,以免埋壓者窒息;四是埋壓時間較長,一時又難以救出,可設法向埋壓者輸送飲用水、食品和藥品,以維持其生命。在進行營救行動之前,要有計畫、有步驟,哪裡該挖,哪裡不該挖,哪裡該用鋤頭,哪裡該用棍棒,都要有所考慮。過去曾發生過救援人員盲目行動,踩塌被埋壓者頭上的房蓋,砸死被埋人員,因此在營救過程中要有科學的分析和行動,才能收到好的營救效果,盲目行動,往往會給營救對象造成新的傷害。

護理施救。先將被埋壓人員的頭部,從廢墟中暴露出來,清除口鼻內的塵土,以保證其呼吸暢通,對於傷害嚴重,不能自行離開埋壓處的人員,應該設法小心地清除其身上和周圍的埋壓物,再將被埋壓人員抬出廢虛,切忌強拉硬拖。

對饑渴、受傷、窒息較嚴重,埋壓時間又較長的人員,被救出後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強光刺激,對傷者,根據受傷輕重,採取包紮或送醫療點搶救治療。

避震要點。震時是跑還是躲,中國多數專家認為: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處開闊、安全的地方。身體應採取的姿勢: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儘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

震後自救

地震發生後,應積極參與救助工作,可將耳朵靠牆,聽聽是否有倖存者聲音。

使傷者先暴露頭部,保持呼吸暢通,如有窒息,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一旦被埋壓,要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並設法用磚石、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加固環境。

地震是一瞬間發生的,任何人應先保存自己,再展開救助。先救易,後救難;先救近,後救遠。

震後救援

救援口訣

發現生命先送水,清口鼻補生理液;

臀部肩膀往外拖,不可硬拽傷關節;

傷口出血靠壓迫,夾板木棍定骨折;

頸腰損傷勿扭曲,硬板移送多人托;

救出無氣似已死,灑水淋身或復活。

志願者救援經驗

作家、賽車手韓寒曾在2008年親赴512汶川大地震現場參與救援,總結出志願者參與救援的寶貴經驗。

名人救援,宜在地震發生的黃金72小時之後,將最寶貴的時間讓給專業救援隊,震後安撫才更需要名人;

開車救援,車技要好,災區交通混亂,車技不好有可能阻礙交通,甚至成為被救援對象;

捐贈救援,與其捐贈給名人志願者,不如捐給專業公益基金會,名人人力與經驗有限;

辨別網路求救,往往呼叫聲音越高的地區,災情越輕,真正的重災區在網上往往無聲無息。

賠償問題

問:很多人都購買了社會保險,那么因地震房屋倒塌造成的人員傷亡損失,社保可以賠付么?

答:社保中的醫療保險是“保而不包”,只提供基礎醫療費用的報銷,根據社保繳費的年限計算,一年報銷上限幾千到幾萬不等,報銷的比例不高,並且有明確的報銷限額,比如特定疾病要求等等。同時,一些地方的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規定,意外事故不包含在醫保報銷範圍內。

謠言甄別

正確認識國內外當前地震預報的實際水平,人類作出的較大時間尺度的中長期預報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臨預報的成功率還相對較低。

要明確,在中國,發布地震預報的許可權在政府,任何其他單位或個人都無權發布地震預報訊息。對待地震謠傳,要做到不相信、不傳播、及時報告。

學習地震常識,消除恐震心理。

地震來臨時,家庭成員該如何避震,專家建議掌握三條原則:

原則一:因地制宜,正確抉擇。是住平房還是住樓房,地震發生在白天還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堅固,室內有沒有避震空間,你所處的位置離房門遠近,室外是否開闊、安全。

原則二:行動果斷、切忌猶豫。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鈞一髮之際,決不能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如住平房避震時,更要行動果斷,或就近躲避,或緊急外出,切勿往返。

原則三:伏而待定,不可疾出。古人在《地震錄》里曾記載:“卒然聞變,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縱有復巢,可冀完卵”,意思就是說,發生地震時,不要急著跑出室外,而應抓緊求生時間尋找合適的避震場所,採取蹲下或坐下的方式,靜待地震過去,這樣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安然無恙。

地震須知

搖晃時立即關火,失火時立即滅火。大地震時,有不能依賴消防車來滅火的情形。因此,我們每個人關火、滅火的這種努力,是能否將地震災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即便發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鐘之內,還是可以撲滅的。為了能夠迅速滅火,請將滅火器、消防水桶經常放置在離用火場所較近的地方。

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地震發生後,慌慌張張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頂上的磚瓦、廣告牌等掉下來砸在身上,是很危險的。此外,水泥預製板牆、自動售貨機等也有倒塌的危險,不要靠近這些物體。

將門打開,確保出口。鋼筋水泥結構的房屋等,由於地震的晃動會造成門窗錯位,打不開門,曾經發生有人被封閉在屋子裡的事例。請將門打開,確保出口。

平時要事先想好萬一被關在屋子裡,如何逃脫的方法,準備好梯子、繩索等。

在戶外時,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當大地劇烈搖晃,站立不穩的時候,人們都會有扶靠、抓住什麼的心理。身邊的門柱、牆壁大多會成為扶靠的對象。但是,這些看上去挺結實牢固的東西,實際上卻是危險的。

在1987年日本宮城縣海底地震時,由於水泥預製板牆、門柱倒塌,曾造成過多人死傷。務必不要靠近水泥預製板牆、門柱等躲避。

在繁華街、樓區,最危險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砸人。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護好頭部。

此外,還應該注意自動售貨機翻倒傷人。

在公共場所依工作人員的指示。在百貨公司、地下街等人員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發生混亂。請依照商店職員、警衛人員的指示來行動。

就地震而言,據說地下街是比較安全的。即便發生停電,緊急照明電也會即刻亮起來,請鎮靜地採取行動。

如發生火災,即刻會充滿煙霧。以壓低身體的姿勢避難,並做到絕對不吸菸。

乘電梯。在發生地震、火災時,不能使用電梯。萬一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確認安全後避難。

高層大廈以及建築物的電梯,都裝有管制運行的裝置。地震發生時,會自動的動作,停在最近的樓層。

萬一被關在電梯中的話,請通過電梯中的專用電話與管理室聯繫、求助。

汽車靠路邊停車,管制區域禁止行駛。發生大地震時,汽車會象輪胎泄了氣似的,無法把握方向盤,難以駕駛。必須充分注意,避開十字路口將車子靠路邊停下。為了不妨礙避難疏散的人和緊急車輛的通行,要讓出道路的中間部分。

都市中心地區的絕大部分道路將會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車收音機的廣播,附近有警察的話,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有必要避難時,為不致捲入火災,請把車窗關好,車鑰匙插在車上,不要鎖車門,並和當地的人一起行動。

務必注意山崩、斷崖落石或海嘯。在山邊、陡峭的傾斜地段,有發生山崩、斷崖落石的危險,應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

在海岸邊,有遭遇海嘯的危險。感知地震或發出海嘯警報的話,請注意收音機、電視機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

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因地震造成的火災,蔓延燃燒,出現危機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時,採取避難的措施。避難的方法,原則上以市民防災組織、街道等為單位,在負責人及警察等帶領下採取徒步避難的方式,攜帶的物品應在最少限度。絕對不能利用汽車、腳踏車避難。

對於病人等的避難,當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從平時起,鄰里之間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難的方式等進行商定。

不要聽信謠言,不要輕舉妄動。在發生大地震時,人們心理上易產生動搖。為防止混亂,每個人依據正確的信息,冷靜地採取行動,極為重要。

從攜帶的收音機等中,把握正確的信息。相信從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災機構直接得到的信息,決不輕信不負責任的流言蜚語,不要輕舉妄動。

家庭防震

家庭防震的重點,主要是保證震時和震後如何有條不紊地進行家庭的防震救災。根據各家不同情況,可採取以下措施:

學習地震知識,掌握科學的自防自救方法。

分配每人震時的應急任務,以防手忙腳亂, 耽誤寶貴時間。

確定疏散路線和避震地點,要作到暢通無阻。

加固室內家俱雜物,特別是睡覺的地方, 更要採取必要的防禦措施。

落實防火措施,防止爐子、煤氣爐等震時翻倒; 家中易燃物品要妥善保管;

浴室、水桶要儲水,準備防火用沙;學習必要的防火、滅火知識。

學會並掌握基本的醫療救護技能,如人工呼吸、 止血、包紮、搬運傷員和護理方法等。

適時進行家庭應急演習, 以發現彌補避震措施中的不足之處和正確識別地震。

建築物要有堅固的地基

如果某些動物反常在道路上狂奔,這是地震的預兆,要即使讓人們離開建築物到空曠的地方去

要做到預測到以後以最快的速度讓人民知道,及時疏散開,減小人的損失。

8)地震時求生,從地震發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鐘,此時要保持冷靜:

(1) 能撤離時,迅速有序地疏散到選定的安全地區,不要擁擠在樓梯和過道上。

(2) 來不及撤離,應就近避震,震後再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例如:在家裡可躲在床或桌下面或跨度較小的房間,如衛生間等。在教室里可躲在書桌下或牆角邊。在車間裡可躲在工具機下或小房間。在影劇院,在飯店可躲在椅子下。

(3) 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員要選擇空曠地帶避難。

(4)避震時,要注意保護頭部,如用枕頭頂在頭上,用臉盆頂在頭上,用書包頂在頭上,用雙手護住頭部。

諺語

響聲一報告,地震就來到。

大震聲發沉,小震聲發尖。

響得長,在遠程;響得短,離不遠。

先聽響,後地動,聽到響聲快行動。

上下顛一顛,來回晃半天。

離得近,上下蹦;離得遠,左右擺。

上下顛,在眼前;晃來晃去在天邊。

房子東西擺,地震東西來;要是南北擺,它就南北來。

噴沙冒水沿條道,地下正是故河道。

冒水噴沙哪最多?澇窪鹼地不用說。

豆腐一擠,出水出渣;地震一鬧,噴水噴沙。

窪地重,平地輕;沙地重,土地輕。

磚包土坯牆,抗震最不強。

酥在顛勁上,倒在晃勁上。

女兒牆,房檐圍,地震一來最倒霉。

地基牢一點,離河遠一點;牆壁好一點,連結緊一點;房子矮一點,房頂輕一點;布局合理點,樣子簡單點。要想再好點,互相多學點。

地震鬧,雨常到,不是霪來就是暴。

陰曆十五搭初一,家裡做活多注意。

井水是個寶,前兆來得早。

地下水,有前兆:不是漲,就是落;甜變苦,苦變甜;又發渾,又翻沙。見到了,要報告。為什麼?鬧預報。

震前動物有前兆,密切監視最重要。騾馬牛羊不進圈;老鼠成群往外逃;雞飛上樹豬亂拱;鴨不下水狗狂叫;冬眠老蛇早出洞;燕雀家鴿不回巢;兔子豎耳蹦又撞;游魚驚慌水面跳。家家戶戶細觀察,綜合異常作預報。

避震三字經

地震來,忌外跑,三角地,就近找;家首先,衛生間,次安全,廚房間,第三名,承重牆,第四名,實木(鐵制)床。

辦公室,君莫忘,最安全,電梯旁,混凝土,有保障;次安全,柱子旁,材質好,承重強;第三名,衛生間,第四名,桌椅旁。不近火,靠近水,若被困,敲管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