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

地緣

“地緣”即“地理緣由”。分析某地的政治、經濟、社會、軍事、外交等方面時,常須考慮地理緣由,所以常見“地緣”與其他辭彙聯用,如“地緣政治”,即有地理因素參與作用下形成的政治狀況。

基本信息

地緣優勢

“地緣優勢”在學術文獻中的解釋

1、地緣優勢是指我國地處東南亞,周邊有日本、韓國等經濟強國,還有我國的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區,對吸引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投資我國具有地理上的優勢。

2、所謂地緣優勢是指某個國家或實體占據地理位置上較為接近的優勢地位,常用於政治方面。如美國相對於中國,在南美洲的影響力上就有地緣優勢。

地緣經濟

閩台地緣關係研討會在福州召開 閩台地緣關係研討會在福州召開

地緣經濟( Geo-Economics),或稱“區域經濟”、“地區經濟”,依照地理對經濟歸類。它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經濟發展的內部因素與外部條件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生產綜合體。它以一定地域為範圍,並與經濟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結合的區域發展實體。地緣經濟反映不同地區內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以及內涵和外延的相互關係。區域的範圍指獨立政治實體內部經濟圈,經濟圈下面劃分為城市群(都市群),國際區域經濟組織框架下的合作等。

地緣大戰略1

書名:地緣大戰略

作者:丁力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2月1日

ISBN::9787203067030

開本:16開

定價:48.00元

內容簡介

中國地緣政治學開山作:地緣大戰略 書中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分析中國的處境,為此提供了多種不同的視角,很可發人深思。如果把歐亞大陸看作一個整體,一體化的歐盟和俄羅斯、印度、中國,大致上各占地圖上的一條邊,中國所在的這條邊上,有一個強大的日本守在門口。其實何止是日本,從中國的四個方向望出去,北有老牌帝國俄羅斯,東北方向除日本外還有充滿變數的朝鮮半島,南面是新近在崛起的印度和越南等國;再稍遠些,是“並不能保證在關鍵時刻會對華友好”的一些南洋國家,以及動盪的阿富汗;更遠處則是正在謀求統一的歐盟和勢力無所不在的美國。

作者簡介

丁力,籍貫是山東平陰,生長在安徽蚌埠,畢業於南京大學,在幾個城市生活過,現居北京。

作品目錄

自序

一、關於本書的寫作背景

二、致謝和免責

引言 百年事業三更夢,萬里江山一局棋

第一章 地緣政治學的歷史與觀念

第二章 不可分立的四權

第三章 中國國家的形成

第四章 中國的天然邊界

第五章 歐亞大陸與中國的地緣環境

第六章 日本及沖繩:東邊之外

第七章 歐洲和俄國:西與北

第八章 破碎地帶:南邊

第九章 中國的其他周邊國家

第十章 美國與美洲人的美洲

地緣大戰略2

書名:地緣大戰略2

作者:丁力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發行部

出版時間:2010-4-1

ISBN:9787203064435

開本:16開

定價:45.00 元

內容簡介

文化與經濟的擴展遵循地緣政治擴張的路徑,它們是支持一個國家影響力的背後力量。這些文化和經濟力量首先在國內聚集,然後向外發展。與以前大國的軍事和政治擴張不同,地緣文化與地緣經濟的擴張是柔性的、可持續的,因而是決定性的,能夠給世界其他地方帶來利益。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地緣文化學及幾個中國要素

第二章 民主歷程的多種模式

第三章 自由、民主與國際關係

第四章 歷史觀和歷史哲學

第五章 媒體、交流與誤讀

第六章 帝國主義與民族主義、恐怖主義

第七章 地緣經濟學的現實基礎

第八章 經濟自由與持久繁榮

第九章 尚武精神與企業家精神

跋:本書的方法與結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