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碳

澀地榆 紫地榆 紅地榆

其他名稱

白地榆 鼠尾地榆 澀地榆 馬連鞍薯 山紅棗根 赤地榆 紫地榆 棗兒紅 岩地芨 紅地榆 水橄欖 花椒地榆 線形地榆 檳榔 山棗參

漢語拼音

Di yu tan

主要成分

根含鞣質約17%,三萜皂甙2.5~4.O%,根含地榆甙,葉和莖還含有槲皮素、山柰素、花含多種花色甙。又謂地榆酸雙內酯及地榆素H-1,H-2,H-3,H-6。

性狀

呈不規則紡錘形或圓柱形,稍彎曲或扭曲,長5~25cm,直徑0.5~2cm,表面灰褐色、棕褐色或暗紫色,粗糙,有縱皺紋、橫裂紋及支根痕;質硬,斷面較平坦或皮部有眾多的黃白色至黃棕色綿狀纖維,木部黃色或黃褐色,略呈放射狀排列。切片呈不規則圓形或橢圓形,厚0.2~0.5cm;切面紫紅色或棕褐色。無臭,味微苦澀。

功能主治

治吐血,衄血,血痢,崩漏,腸風,痔漏,癰腫,濕疹,金瘡,燒傷。1.涼血止血:主治血熱妄行引起的多種出血,如便血、尿血、痔瘡出血及婦女崩漏等症。每伍槐花等清熱涼血藥同用。2.解毒斂瘡:外用可治水火燙傷、濕疹、濕瘡、皮膚潰爛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錢,或入丸、散。外用:搗汁或研末摻。外用適量,研細粉,麻油調敷,或煎濃汁紗布浸敷。
禁忌

虛寒者忌服。不宜用於寒症的出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