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階級抵抗派

鴉片戰爭後,以林則徐、魏源為代表的地主階級的開明人士主張堅決抵抗西方列強的侵略,同時也主張向西方學習。這一派別被稱為地主階級抵抗派。

概述

鴉片戰爭後,中國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經世致用”思想廣泛傳播。中國地主階級的一部分開明分子,即地主階級抵抗派主張堅決抵抗“侵略的西方”,又對“先進的西方”持了解和學習的態度,“開眼看世界”,“師夷長技以制夷”向西方尋求救國禦侮之路。這是對西方雙重挑戰的最有效的愛國主義的雙重回應,也是近代中華民族特質最為重要的標誌。它的特點在於:一方面帶有鮮明的時代變化的印記,另一方面又保留濃重的封建綱常色彩。影響在於:啟迪著人們掙脫閉關鎖國的牢籠,面對現實,放眼世界,引進先進科學技術,探索救國之路。

代表人物:

林則徐、魏源

代表著作

海國圖志》、《瀛環志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