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板結

土壤板結

是指土壤表層因缺乏有機質,結構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結構破壞、土料分散,而乾燥後受內聚力作用使土面變硬。向土壤中過量施入氮肥後,中聯化工肥料部專家研究表明:微生物的氮素供應增加1份,相應消耗的碳素就增加25份,所消耗的碳素來源於土壤有機質,有機質含量低,影響微生物的活性,從而影響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導致土壤板結。土壤中的陽離子以2價的鈣、鎂離子為主,向土壤中過量施入磷肥時,磷肥中的磷酸根離子與土壤中鈣、鎂等陽離子結合形成難溶性磷酸鹽,即浪費磷肥,又破壞了土壤團粒結構,致使土壤板結。

概念

soil hardening(or soil crust)

土壤表層在降雨或灌水等外因作用下結構破壞、土料分散,而乾燥後受內聚力作用的現象。

形成

土壤的團粒結構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土壤團粒結構的破壞致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及通透性降低,造成土壤板結。

有機質的含量是土壤肥力和團粒結構的一個重要指標,有機質的降低,致使土壤板結。土壤有機質是土壤團粒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土壤有機質的分解是以微生物的活動來實現的。向土壤中過量施入氮肥後,中聯化工肥料部專家研究表明:微生物的氮素供應增加1份,相應消耗的碳素就增加25份,所消耗的碳素來源於土壤有機質,有機質含量低,影響微生物的活性,從而影響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導致土壤板結。

土壤團粒結構是帶負電的土壤粘粒及有機質通過帶正電的多價陽離子聯接而成的。多價陽離子土壤板結以鍵橋形式將土壤微粒連線成大顆粒形成土壤團粒結構。土壤中的陽離子以2價的鈣、鎂離子為主,向土壤中過量施入磷肥時,磷肥中的磷酸根離子與土壤中鈣、鎂等陽離子結合形成難溶性磷酸鹽,即浪費磷肥,又破壞了土壤團粒結構,致使土壤板結。

土壤板結-症狀土壤板結-症狀

向土壤中過量施入鉀肥時,鉀肥中的鉀離子置換性特彆強,能將形成土壤團粒結構的多價陽離子置換出來,而一價的鉀離子不具有鍵橋作用,土壤團粒結構的鍵橋被破壞了,也就破壞了團粒結構,致使土壤板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