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饊

團饊

團饊是土家族一種極具民族特色的食品,俗稱“糯米饊子”,是苗族、土家族、白族和漢族都愛吃的一種特產。

簡介

團饊團饊

團饊,是將地道的土家糯米蒸熟,倒入一種特製的木板做底,圍篾做圓圈的模子內,將熟糯米壓平並用一種農家栽種的紫果水或食色素在上面畫“喜”字等吉祥圖案,等冷卻後取出來,曬乾、儲藏,逢年過節時送親友或是招待貴客,吃時用食物油炸酥,膨脹後比原來的面積大2~3倍,味道香脆可口。

現在有的農民也在趕集的時候把團饊拿出賣,是半成品,大概2~3元斤,經濟實惠,又有特色。

製作方法

將糯米用清泉水洗淨,用木甑蒸熟後,稍許冷確,可在其中加或加。將糯米飯用事先制好的模子壓製成厚約一公分,直徑約十公分左右的圓餅,並在圓餅中間用紅色可食用色素畫一個小圓點,陰乾即可。

食用方法

用油炸後,可直接食用,也可泡在其他湯中食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