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職業化培訓

團隊職業化培訓

世界上的公司只有兩類團隊,一類是職業團隊,一類是業餘團隊。職業團隊擁有職業選手,他們以專業、商業和敬業的職業素質提供一流的產品與服務,在市場競爭中所向披靡。業餘選手成為職業選手這個過程就是職業化過程。

背景

在企業無國界競爭到來的時代,在世界500強企業幾乎全數進入中國市場的今天,團隊精神為什麼一直是中國企業長久的痛?團隊精神為什麼會成為中華文明和中國企業的最大軟肋及我們向世界先進文明、向世界上最優秀和強大的企業與組織跨越的最大溝壑?高績效團隊的組織基因、文化基因、制度基因和技術基因到底是什麼?仰仗於戶外拓展、團隊建設技術、企業文化活動等等諸多方面的努力,可以融洽我們組織的氣氛,卻根本不可能從基因上讓團隊精神融入我們的血脈,這是為什麼?團隊精神的標本兼治的方法到底是什麼?這些問題,幾乎是中國絕大多數企業領導人和管理者苦苦尋思而不得其解的痛苦話題。本課程將追根溯源,打通脈絡,系統徹底的為您理清這些問題的本源,提供建立優秀團隊的標本兼治的方法,並為您分享幾種團隊強化的技術。

大綱1

我們都知道一場體育比賽,如果是 職業選手與業餘選手比,那么業餘選手會輸的多么慘,不幸的是,當2001 年的我們還是業餘隊的時候,卻在WTO這個競技場上,一下子碰上了職業選手,躲是躲不掉的,比賽已經開始了……

市場競爭幾年一輪迴,當每輪結束的哨聲響起的時候,完成職業化的企業都將進入下一輪比賽,而依然停留在業餘隊水平的企業將被迫降級,甚至永遠被淘汰出局。

比賽已經開始,時間非常緊迫,不能猶豫,更不能等待,只有一邊比賽,一邊訓練,在比賽中儘快把自己鍛鍊成為職業選手!

這是時代興邦兩年來最受企業歡迎的課程,也是目前國內最系統講解職業化、訓練職業化的課程,課程中我們設計了大量生動活潑的互動形式,在快樂中學習職業化,所以,我在這裡隆重推薦給正在致力於打造職業化團隊的優秀公司。

職業選手

一、素質決定企業未來

1、職業化就是競爭力,競爭的關鍵是人的職業素質的競爭;

2、職業化就是生產力,有職業素質的人,企業的無效勞動才會減少,生產才會提高;

3、職業化就是執行力,執行是要結果的行動,職業化心態與能力是執行的保證。

我們的口號是:“從業餘選手向職業選手轉變,從職業選手向職業高手轉變”!

二、職業與業餘選手的差異

1、行為上:業餘選手做事馬虎,職業選手做事認真;

2、專業上:業餘選手淺償輒止,職業選手永無止境;

3、商業上:業餘選手以我為中心,職業選手以客戶為中心;

4、敬業上:業餘選手消磨時光,職業選手惜時如金。

三、職業化的三個標準

1.專業:只有像職業選手那樣提高專業水平,才會具備終身就業的能力;

2.商業:只有像商人一樣去做價值交換,才會得到實實在在的報酬;

3.敬業:只有像熱愛生命一樣熱愛自己的職業,才會受到別人的信任和尊重。

訓練形式:團體賽---職業精神

專業技能

概述:俗話說:“沒有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兒”,專業能力是一個人的生存本領,沒有專業技能就失去了職業,專業程度越高,職業人的身價越高。

一、為什麼要專業?

1. 專業就是“看家本事”。這是一個用錢買專業的社會,沒有專業,就沒有雇用關係的存在,專業是謀生的手段,是職業化的底線;

2. 專業水平,決定了你做出什麼樣的結果,結果的價值決定了你的人生價值。

二、什麼是專業的三個內涵、三個標準?

1. 專業的三個內涵:

Ø 專業是知識,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Ø 專業是技能,公司業務是技能,公司管理是更高的技能,我們忽略了領導也有專業技能;

Ø 專業是態度,精益求精的認真精神是專業精神的核心。

2、專業的三個標準:

Ø 精,專業就是精緻,精益求精,規範有序,凡事要做到極致,讓客戶驚嘆;

Ø 高,專業就是高手,高見解,高水準,高目標,高價值,讓客戶感到驚喜;

Ø 快,專業就是速度,速度快,效率高,乾淨利落,讓客戶感到驚奇。

三、如何成為專業選手?

1、一個人:鎖定目標,專注重複:千百次地把事情做精做透,就是專業;

2、兩個人:教會徒弟,成就師傅:教會別人,等於成就自己;

3、一群人:專業合作,成長最快:團隊優勢互補的合作中,專業水平得到最快提高。

訓練形式:狀元秀--崗位技能大比武。

商業交換

概述:董事長的責任是股東會委託的,總經理的責任是董事會委託的,部門經理的責任是總經理委託的,員工的責任是部門經理委託的,這是一種信託責任,履行這個責任需要一種契約精神,這種精神的實質就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

一、職業哪裡來?

1、交換產生商業,商業產生職業: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條件下,沒有交換,也就沒有職業,社會專業化分工以後,在商品經濟條件下,有了商品交換,就有了提供專門商品的職業。

2、信任才有託付,受託才有責任:信託責任,就是基於信任才託付,就是僱主的初衷,承諾雇用,就是承諾責任,這是受僱人的責任。從股東到員工,是層層的信任與委託關係。

3、雇用是一種契約,履約就是契約精神:是所有者或者上級把公司或者部門託付給佻管理和經營,你的職責是資產保值增值。受委託就有了職業責任。

二、契約精神的表現是什麼?

1.自覺:不用別人看著,不用別人督促,不在意是不是有人檢查,按照要求自覺去做;

2.負責:明確自己的責任,盡到自己的責任,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出了錯主動承擔,下屬有錯80%要承擔。

3.公平:

Ø 對上級,多給不要,少給不行,乾好了是應當的,給獎勵也不反對;

Ø 對下屬,有功則賞,有過者罰,無功無過者批;幫助成長,要求結果,主持公平與正義。

三、如何樹立契約精神

1.觀念上:像商人一樣經營自己。公司的本質是商業交換的平台,員工也是商人,一邊是客戶,一邊是自己,公司定規則,契約精神從經營自己開始;

2.行動上:“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承諾的事一定要辦,辦就辦的讓人滿意。不能承諾了不作為。可以不同意,如果是決定了,保留意見也要執行。

3.制度上:公司要建立職業文化與規範,員工用職業文化與規範與文化約束自己。

訓練形式:辯論賽----職業選手大辯論。

敬業精神

概述:人有兩條命,一是自然生命,二是職業生命,敬業的人熱愛自己的職業生命,就像熱愛自己的自然生命一樣,他們表現出強烈的忘我意識,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他們已經不是一個普通的員工,而是我們的團隊的精神象徵。

一、對敬業的兩種誤解

1、熱情,如果沒有結果,不是敬業;

2、忘我,如果結果客戶不滿意,也不是敬業;

敬業是專業、商業基礎上最高的職業境界。

二、什麼是真正的敬業?

1、敬業精神是一種絕對精神;

2、熱愛自己的第二生命。

3、成為團隊的精神象徵。

三、如何做到敬業呢?

1、提升自己的快樂指數;

2、忠於自己的職業價值;

3、對客戶高度的責任;

4、持續的創造熱情。

訓練形式:感動大賽----敬業故事會

法治觀念

概述:行為的底線是專業,思想的底線是法制,不守法,職業化將一切皆無,法律是最低的道德,道德是職業人自我約束的觀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自覺性”,沒有看著,一樣做的優秀。

一、四大“違法現象”:

法律是道德的底線,道德是職業化的底線。

1. 同業競止;

2. 以權謀私;

3. 盜竊公物;

4. 行賄受賄。

二、基本職業道德規範

1、遵守規則:不違約,不抗命,不犯法,不違反公司制度。

2、誠實守信:不說謊話,不迴避責任,不違背自己的承諾。

3、避免衝突:不請親朋好友任職,不與親朋好友做生意,不用私戶存取公款。

4、嚴守機密:不隨手放保密資料,不隨口講公司要事,不給對手公司機密。

三、討論:不職業化的十大行為

1、一線員工常犯的不職業化十大行為

2、管理人員常犯的不職業化十大行為

四、公司如何法治化

1、不給犯錯誤的機會;

2、讓違法的成本增高。

訓練形式:公開賽 ---討論《最不職業化的十大行為》、《職業化員工十戒》

角色轉換

概述:職業化出現問題,大多是角色自我確認出了問題,以為別人犯錯就是自己犯錯的理由,把自己等同於別人,這就是錯誤的角色認知,什麼是正確的思維呢?就是別人犯錯不是我犯錯誤的理由。

一、職業化的三大死敵

1、江湖文化:愛恨情仇是某些公司每天上演的鬧劇;

2、小家文化:狹窄的小家氛圍讓員工公私不分,讓原則葬送在和氣之中;

3、權謀文化:“公司政治”是破壞公司制度化的病毒。

二、職業化修煉本大原則

1、尊重客戶就是尊重自己;

2、維護公司就是維護自己;

3、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

三、6個“兩回事”訓練法

1、別人和自己是兩回事;

2、功勞與苦勞是兩回事;

3、批評與表揚是兩回事;

4、過的去與目的前是兩回事;

5、感情與原則是兩回事;

6、公事和私事是兩回事。

訓練形式:公開賽---職業高手大PK。

六項修煉

概述:優秀公司的職業化不是天生的,是商業文明進化的產物,也是在平時管理中訓練出來的,有些時候,不是我們不懂得,而是我們不去做,行為就是習慣,只要我們訓練有方。

一、職業化是可以訓練出來的

1、人性不好改變,但是環境很好改變;

2、多數人不好改變,但是少數人很好改變;

3、社會不好改變,但是企業很好改變;

結論:不是不好改變,是改變的方式不對。

二、職業化訓練的9種基本方法

1、首因效應法:人生的轉折點就是職業的新起點。

2、控制法:控制自己,本身就是對意志力的考驗。

3、重複法:把簡單的事千萬次的做好,就是專業,就是不簡單。

4、環境營造法:用文化與工作環境影響職業化行為。

5、機制保障法:用制度不給人以犯錯誤的機會。

6、細節糾正法:在細節中教練員工懂得職業化。

7、外部教育法:讓第三方進行教育和訓練,包括客戶、同行。

訓練形式:冠軍賽---教練式領導

身心健康

概念:職業化不僅僅是外表的打扮和行為的規範,更加重要的是身心康健,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職業生命的質量就不會高,沒有良好的、成熟的職心態,走的遠也是不太可能的。

一、職業行為---沒有規範的職業行為,就沒有商業交流與合作的標準;

1、行為是辨別職務的標誌;

2、員工行為的規範,是公司規範的標誌;

二、職業儀表---沒有規範的職業儀表,就沒有客戶的鑑別與尊重;

1、儀表是商業交往的信號;

2、儀表是公司形象的展現;

3、儀表是方便工作的實際需要。

三、職業保健---沒有職業的保健,就沒有職業生命的質量;

1、職業化的意義在於提高生命的質量和價值;

2、身體與事業、生活共好,才是真正的職業化;

四、職業心理---沒有成熟自信的職業心理,就沒有職業生命的意義。

1、不卑不亢,是成熟的職業心態;

2、超越自我,是積極的職業心態;

大綱2

第一章

:職業化團隊的必然性

一.企業喜歡什麼樣的職業人士

1.做客人才欄目的啟示:各大公司選才的相似之處

2.案例:購買土豆的故事

3.啟示:員工的職業化水平導致成功

二.職業化的概念

1.職業化的定義

2.企業職業化的方向

3.職業化素質的構成

4.職業化素質的冰山模型

三.人才的真義

1.人才評價標準:一是能力,二是態度

2.人才坐標系:人才,人財,人材,人裁

3.四類人CAI的待遇

4.企業家名言:

四.職業化團隊定義

1.引子遊戲:齊放竹竿遊戲

感悟成功團隊的要素是什麼?

2.什麼是職業化團隊?

3.理解職業化團隊工作

五.職業化團隊的角色管理

1.職業化團隊組成的九類角色

2.角色搭配:天堂與地獄

3.圖形遊戲:自己動手,這怎么可能呢?

六.企業職業化團隊建設和管理的一般方法

1.標準管理循環PDCA法介紹

2.企業職業化管理的總體推進模型—4R模型

3.企業職業化建設的具體步驟—六大步驟

第二章

:員工必備的職業化基本理念

一.向軍人學習職業化理念

1.從一則故事談起:西點軍校的故事(一份值得炫耀的名單)

2.到底是什麼成就了"西點"成功的培訓模式?

3.偉人評論西點軍校

4.案例故事:致加西亞的信

5.西點精神:高度負責,沒有任何藉口

二.企業人必須具備的職業化基本理念

1.敬業並精業

松下幸之助的感言

案例:美國的一位銷售汽油的推銷員當上了總裁

敬業的實質-投入並快樂在工作

案例:張秉貴的故事/雷鋒的故事

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

案例:艾柯卡的成功

案例:兩個傻子的故事-企業家羅紅的經歷/阿甘正傳中的阿甘

2.擁有良好的心態和信念

積極心態和消極心態對比

人類精神的陽光:積極心態的案例分析

如何培養積極的心態?

一、言行舉止像你希望成為的人

二、要心懷必勝、積極的想法

三、用美好的感覺、信心與目標去影響別人

四、讓你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感到自己重要

五、心存感激

六、學會稱讚別人

七、學會微笑

八、努力尋找最佳的新觀念

九、放棄瑣碎的小事

十、培養奉獻的精神

十一、永遠也不要消極地認為什麼事是不可能的

十二、培養樂觀與自信精神

十三、經常使用自動提示語

3.做事先做人

案例:原廣州樂華電器吳紹章總裁

1)做一個勇於承擔責任的人

案例:松下的銷售會

案例:日本經理在寶鋼建水塔

責任感不強的典型行為有下面一些表現

工作不要60分,工作沒有100分

2)做一個具有團隊精神的人

案例:聯想的制度規定

3)做一個善於學習的人

終身學習的職業人

4)做一個了解組織與他人需要的人

寓言故事:原來如此

5)做一個虛懷若谷的人

寓言故事:後生可畏

4.工作目標導向,認真負責

案例:妻子拉床單

如何加強目的意識和問題意識?

5.善於情緒管理,不斷提高情商

情商的作用

情商不高的體現

員工對上司最多的意見是什麼

寓言故事:“豬”的誤會

職業人的情商是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案例:鋼鐵大王查爾斯.施瓦布懲罰工人吸菸

案例:《財經時報》記者對張錫民的採訪

6.注重自我激勵與潛能開發

認清人性的弱點

敢於做夢,不甘心於現狀

學習一點成功學-潛能開發和創新的學問

職業理念和潛能開發

自我潛能開發的四個方面

案例:時世造英雄-友人相見,萬分感慨

案例:日本女士飛身勇救4歲的兒子

第三章

:經理人必備的職業化高端理念

引子案例:馮先生做企業經理的故事

一.有效溝通無極限

1.管理人員溝通的重要性

2.溝通對於領導者來說更具有特殊意義

不善溝通的人不適合做經理人

案例:某經理人內向,不善與部下溝通

3.團隊成員的有效溝通-有效溝通的六特性

遊戲:閉眼撕紙

案例:某經理人對小王的溝通

二.人本管理不錯位

1.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地位

德魯克的名言

企業命運與HRM

案例:八佰伴倒閉,松下繁榮

2.現代企業面臨的社會人文環境

3.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理念與內涵

認識人性、尊重人性、以人為本

4.激勵機制是人本管理的必然

案例:《人力資本》對張錫民的採訪

啟示:激勵機制是企業員工任用生命力的根本保障

5.馬斯洛需要層次論模型

案例:某民營企業家的調查問卷

三.職業經理人的歷史使命不辜負

1.為國家創財富

案例:美國專家定義企業

2.為員工造飯碗

3.在壓力下進取

案例:張瑞敏的座右銘

4.創新經營,打造百年老店

案例:索尼發明隨身聽

案例:韋爾奇的不斷進取

遊戲:創新思維--畫圖

第四章

:提升職業化團隊領導力與執行力的總體方法

引子案例:劉力經理的當官情結困惑

一.提升職業化團隊領導力的總體方法

1.經理人領導權力與領導能力

2.經理人領導效能的支柱模型

3.經理人的情境領導

關係行為

任務行為

四種領導模式S1-S4

4.經理人領導工作的基本原則

四大原則詳解

案例:列寧的布爾什維克黨

案例:戴高樂將軍的預見

5.經理人領導工作的思維方法

系統論方法:注重結構,注重層次

案例:蔣介石的教訓總結

控制論方法:強調信息,強調反饋

三株案例:風險管理機制

模糊論方法:彈性管理

二.提升職業化團隊執行力的總體方法

1.執行力是企業三大流程的有機結合

企業的組織流程

執行力是企業三大流程的有機結合

案例: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三國中誰是最英雄?

案例:微軟公司:擇人任事

實例:劍橋管理體系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

案例:蒙牛集團的崛起

2.執行力是企業組織結構的無界化--高度協作

領導者必須要在全公司內建立無邊界的協作文化

寓言:執行的境界--第三面鏡子

3.中國企業的執行問題分析及出路

1)中國企業過去成功在哪裡?

案例:波特評價中國企業進軍世界500強

2)中國企業現今差距在哪裡?

三大管理表象差距

相關案例

3)中國企業執行力問題的更深根源在哪裡?

三大文化根源

相關案例

案例:從九十年代以來落馬的高官看中國的廉政建設

正確認識"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4)出路與對策

四大條出路與對策

目的

1、明確企業競爭的本質是團隊協作能力與水平的競爭,蛻變是團隊高績效的根本,把握高績效團隊的蛻變路徑。

2、明確高績效團隊的組織基因:職業化的員工。把握中西員工職業化差距所在,明確職業化員工的蛻變路徑與修煉路徑。

3、明確高績效團隊的靈魂(文化基因):理念與信仰。重點把握高績效團隊的核心要件與理念結構。

4、明確高績效團隊的基石:基礎管理平台(制度基因)。把握企業、部門、車間或門店基礎管理平台構建要點。

5、明確領導者是高績效團隊的眼睛與文化的化身。把握領導力與執行力,領導者使命、成功基因和能力結構。

6、明確高績效團隊的平衡要素:團隊激勵管理系統的建設。把握激勵的硬平台的建設和軟激勵技術的運用。

7、明確高績效團隊的鍛造技術:部屬培養。把握部屬培養的意義、時機、內容、機制、重點技術等

條件

1.培養工作技能:職業化的工作技能就是“像個做事的樣子”。當客戶的知識、經驗、需求都超過我們的供給時,他會很容易地放棄我們。

客戶先喜歡我然後才喜歡我的產品;不夠專業化給顧客不好的印象,對人不信任更加不會去買東西。整個公司沒有意識,也不想要求;個人無所謂,可以隨便換工作。顧客除了無奈,只有儘量小心。人一無所謂就不夠專業化了。越來越無奈,就越來越不放心。應該檢討:

(1)我們行業的“核心文化”和“基本”要求是什麼?有的公司核心文化不明確,只是一紙空談,根本沒有事實和量化,更沒有深入員工思想和精髓。

(2)公司明顯哪裡不足,公司哪些領導、員工很不理想;每個企業的核心文化是不同的。服務、微笑、人本、誠信是大家都能講的文化,不知道在念哪個公司,每個公司都能講著幾點,這是一般文化。講的是核心文化。公司有什麼跟核心文化不吻合,針對核心文化不足的員工和幹部去檢討,把不足的部分彌補出來。比如,公司基地的設計,員工的服飾以及商品是怎樣儲藏的,經理、主管、老闆是怎樣跟顧客交談的。如何把文化做出來。國人往往把商品做出來去賣而不是在做一種文化。

(3)企業和員工分享公司的成果。一般來講我們國內的企業取得某種成果的時候不會給員工分享,甚至還不願意和員工分享,這是企業不把員工視為一家人的表現,這樣的企業員工肯定不會熱愛它。

(4)除了自己發現,還要從各方面觀察自己的“不專業”,收集並整理客戶的意見和投宿,徵求供應商、經銷商和協作廠商的想法,與競爭對手觀摩,向他們觀摩學習。不同文化的差異會對從而改變工作態度,加深職業化。有了數據後先整理,然後應該分類,再去深究。

2.提高職業化的工作形象:顧客從公司的名片或者招牌,工作車間和地板,員工穿著儀表可以想像出產品的質量。如果一個企業的名片不專業、招牌很爛、工作車間很煩亂、地板很髒,員工穿著儀表不整潔,那么你會認為專家企業的產品質量會很好嘛。我們不應該讓這些現象損壞我們產品的質量,經過量化的管理、6S(即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管理等方法進行改正和實施。公司所有的用品、裝飾、擺設器具都要在顏色、造型、流派、質感上要求統一;公司採用的流程文書作業都要操作上“力求標準”,而且力求簡化;公司的所有建築、門廳、招牌、展示間辦公場所都要在設計和布置上“力求精緻”;每個員工的衣服都是統一,和客戶談吐一直,表里如一,莊重大方。

3.培養職業化的工作態度:企業上下所有人員用心做好每一件事。認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完,用心做事才能做好一件事情。我們應懂得客戶沒有批評,只能說是把事情做完了,表現在預期之外,給客戶一個驚喜,才會讓客戶難忘。應該指定職業化的工作指標,考核員工(技能、形象、態度、道德),總分100分,哪個項目平均值最低,高的要不斷補強,低的要改過。在部門內部,之間的分數比較,個人的平均值之間有是怎樣的。打算怎樣改進,多久改進,分哪幾個步驟改進,

4.職業化的工作道德:職業化的工作道德就是對一個品牌的堅持,品牌是一種整體意識,除非全員努力,否則很難創立,很難持久。整體意識,每一個環節都一絲不苟。品牌經營在前面,收成在後面。讓客戶接納一個品牌第一個階段就是:讓客戶喜歡產品,產品差異化與核心競爭力。讓他信任你,第二階段是,信守承諾,效果與期望吻合,反映在一切相關事物上。知名度,影響力,時間久了就變成一種習慣,再久就變成忠誠度。品牌的忠誠度。品牌效應需要一點一滴的累積。企業領導人的價值觀,起到一個標桿的作用。任何職業化都是由上而下的要求,整個公司或全體員工不可能自動化地職業化,除非各層管理者自己先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要求

職業化應該“由上而下”地要求,管理者應該自己先身體力行,對下屬起到一個“標桿”作用。管理者自己想職業化以後,才可以糾正或批評下屬不夠職業化的地方。職業化的下屬看不起非職業化的主管,輕則怠工,重則求去。主管應該更加職業化,

1、讓職業化活動能夠有效的落實,領導班子應該從以下開始切入。既要對下屬要求,也同時使用與所有管理者。弄成區塊,分部門地職業化,再總成起來,看什麼地方需要補強。

2、化每一種按重要性先列出2-3必須全力改善或最佳化的條目(做成管控排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