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門景區

國門景區

景區位於二連市區北部軍事區,南北長約1800米,東西約720米,占地約130萬平方米,最北邊至中蒙邊境線。目前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景區以國門、界碑為核心,以“邊關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以二連城市歷史變遷發展為主線,全力打造一個國內獨具邊境文化特色,並集旅遊觀光、軍旅體驗、愛國主義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景區分為入迎賓區、沿途引景區、火車紀念廣場區、國門參觀區、警犬訓練區和界碑參觀區幾部分。

基本信息

概況

國門景區國門景區
總面積約130萬平方米,年接待遊客200萬人次。原有的第四代國門始建於1989年,隨著中俄兩國經貿關係的不斷升溫和鐵路貨運量的持續攀升,原有國門已經不能適應中俄兩國貿易快速發展的需求。現在的第五代國門充分考慮到了中俄貿易的發展前景,鐵路由原來的一寬一準改建為兩寬一準,同時還預留了兩線準軌位置。第五代國門總投資約8200萬元,總長105米,寬46.6米,高43.7米,過橋高16.9米,總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建築風格為後工業時代風格。該工程建設歷時僅100天,竣工的當天吳邦國委員長就登上了國門成為第一位登上該國門的中央領導人。滿洲里第五代國門目前是中國陸路口岸最大的國門,正在申請批覆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簡介

國門景區國門景區
滿洲里國門風景
滿洲里國門,位於滿市西部中俄邊境處我方一側,1989年建成。國門莊嚴肅穆,在國門乳白色的門體上方嵌著“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個鮮紅大字,上面懸掛的國徽閃著的金光,國際鐵路在下面通過。
登上國門,俄境後貝加爾斯克區的車站、建築、街道、行人盡收眼底。國門對面不遠處是原蘇聯的國門,國門上“CCCP”四個碩大的金色縮寫字母,格外引人注目,原蘇聯國徽鑲在國門北側的立柱上方。
後貝加爾斯克是俄羅斯聯邦赤塔州的一個小城,位於中蒙蘇三國交界地帶,距滿洲里市僅9公里,人口7000餘人。
從後貝加爾斯克沿鐵路上行85公里即達博爾賈,博爾賈可直達蒙古國的額倫察市、喬巴山和塔木察格布拉格。沿博爾賈鐵路北上,石雷姆斯科耶與西伯利亞大鐵路相接;由此東行
滿洲里國門
可直達海參崴進入日本海,西行經赤塔、伊爾庫茨克直入俄羅斯內地。
國門在滿洲里的西部,是一幢高30米,寬40米的乳白色建築,國門上方有七個遒勁的大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門對面不遠處是俄羅斯的國門,金色的“CCCP”字母不免讓人回想起前蘇聯的風光。在國門不遠處就是中俄互市貿易區,裡邊有不少金髮碧眼的俄羅斯人往返穿梭,可以在這裡買到價格很便宜的“老蘇聯”產品。
滿洲里原稱“霍勒津布拉格”,是蒙古語,語意為“旺盛的泉水”。1901年因東清鐵路的修建而得名。滿洲里是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口岸城市,素有“東亞之窗”的美譽。它背靠中國東北和華北經濟區,北鄰俄羅斯,西連蒙古國,是中國最大的陸路口岸。
全市總面積730平方公里,人口23萬,居住著蒙、漢、回、朝鮮、鄂溫克、鄂倫春、俄羅斯等20多個民族。

滿洲里國門

國門景區國門景區
國家級的中俄互市貿易區、邊境經濟技術合作區、國家大型煤炭能源基地扎賚諾爾礦區和自治區級東湖創匯農業區。
滿洲里口岸地處亞歐第一大陸橋的交通要衝,是中國環渤海港口通往俄羅斯等獨立國協國家和歐洲的最便捷、最經濟、最重要的陸海聯運大通道,承擔著中俄貿易60%以上的陸路運輸任務。
滿洲里市的旅遊資源得天獨厚,魅力無窮,被譽為“北疆明珠”。
2002年獲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先進城市殊榮,2003年,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另外還曾三次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市、榮獲自治區七星級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

歷程

國門景區國門景區
滿洲里國門 經過百年風雨洗禮和十年開放磨礪,滿洲里市已經成為一個蜚聲中外的口岸名城。上個世紀的二、三十年代,滿洲里是我黨與共產國際的紅色通道;四十年代,蘇聯紅軍從這裡打響了歐洲戰場支援太平洋戰場的第一槍;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時期,滿洲里口岸曾把大批蘇聯軍援物資運往前線;建國初期,面對帝國主義的海上封鎖,滿洲里作為共和國的主要外貿通道,有力地支持了中國的經濟建設。
1992年滿洲里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沿邊開放城市後,滿洲里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邊境貿易持續健康發展,與俄羅斯、波蘭、匈牙利、日本、新加坡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廣泛的貿易關係;形成了貿易、金融、運輸、倉儲等綜合發展的對外貿易和經濟技術合作體系;構建起了易貨貿易、現匯貿易、旅遊貿易、轉口貿易並存的對外貿易格局。滿洲里正以嶄新的形象屹立於祖國北疆。
景區榮譽編輯本段回目錄景區榮譽:2002年獲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先進城市殊榮,2003年,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另外還曾三次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市、榮獲自治區七星級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 景區特色編輯本段回目錄
滿洲里國門風景
登上國門,俄境後貝加爾斯克區的車站、建築、街道、行人盡收眼底。後貝加爾斯克是俄羅斯聯邦赤塔州的一個小城。從後貝加爾斯克沿鐵路上行85公里即達博爾賈,博爾賈可直達蒙古國的額倫察市、喬巴山和塔木察格布拉格。沿博爾賈鐵路北上,石雷姆斯科耶與西伯利亞大鐵路相接;由此東行可直達海參崴進入日本海,西行經赤塔、伊爾庫茨克直入俄羅斯內地。
滿洲里是一座非常乾淨、漂亮的小城市,建築風格很有特色,也是中國較大的陸路口岸城市,市內的中國國門和中俄互市貿易區是必游之地。這裡的草原風光、蒙古族風情、邊境異國情調以及面積列全國第五的淡水湖呼倫池,都是吸引遊客的亮點。
綠草如蔭的呼倫貝爾大草原,碧波蕩漾的呼倫湖,巍峨聳立的國門,熱情奔放的蒙古風情,遠古文明的扎賚諾爾文化,中西交融的城市風格,這一切編織成一幅幅自然生態與現代景觀、遠古文化與現代文明、民族文化與異域風情交融的優美畫面,令無數海內外遊人心馳神往。
旅遊攻略編輯本段回目錄
滿洲里國門風景
滿洲里國門門票價格:5元
滿洲里國門美食:手把肉、全魚宴、烤羊腿、涮狗肉、整羊席等。
滿洲里國門節慶活動:滿洲里冰雪節、中俄蒙三國交界地區滿洲里國際旅遊節。
滿洲里國門開放時間:為每年的1月6日—1月25日和4月1日—10月31日。
滿洲里國門最佳旅遊時間:冬季冰雪最佳旅遊時間為11月至次年的2月中旬。
滿洲里國門住宿:為了安全起見,可以在市中心幾家較大的賓館住宿,四人間的話,每人只需30元/天。
滿洲里國門交通:滿洲里市不是很大,從火車站到市中心無需叫計程車,步行一刻鐘便可到;最好不要去看夜景:第一,這裡的夜景十分荒涼,並不好看;第二,這裡晚上治安非常不好,經常發生強搶遊客財物的事件;滿洲里的街道是四通八達的直路,井字形,而且市場都很集中,但一到晚上行人非常稀少,所以要記住自己所走過的道路特徵;在邊貿市場購物時,如不想買最好不要講價,否則在那些成群的“野蠻”老闆中想要安穩地走出市場就比較困難了;在滿洲里吃飯時一定要先講價錢(無論在多大的飯店都是如此)。
崇拜火是蒙古民族的古老傳統。在蒙古人看來,火是神聖的。一家一戶的祭火,有繼嗣之義,舉凡婚娶大事、新年,都要祭火。圍繞火盆、爐灶,有著一系列祭禮和禁忌。
最隆重的祭火是在臘月二十三,傳說這一天是火神密仁扎木勒哈降生的日子。儀式非常隆重,往往在一兩天前就開始灑掃庭院、房屋,準備祭品。
傍晚,夜幕剛剛垂下,家主點燃一把香,繞行住宅一周,來到裝備好的火撐子前,舉香在火撐子左右各紅祭三匝,把香插在火盆內,祭儀便算開始。
火撐子,蒙古語叫突力嘎,是一種腰纏三箍,上有四個支撐點的火架子。火撐子架在火盆上,裡邊放乾柴。有的不用火撐子,使在火盆里搭起四邊形乾柴架。把藍、白、黃、紅、綠五彩布條,掛在火撐子或木柴的四眉上,分別代表藍天、白雲、黃教、紅火、綠色的生命。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景區位於滿市西部中俄邊境處我方一側,處於二連市區北部軍事區。

環境規模

國門1989年建成。高30米,寬40米,南北長約1800米,東西約720米,占地約130萬平方米,最北邊至中蒙邊境線。

景區風貌

門體

國門莊嚴肅穆,在國門乳白色的門體上方嵌著"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個鮮紅大字,上面懸掛的國徽閃著的金光,國際鐵路在下面通過。
國門下方的中蒙鐵路,是連線首都北京和烏蘭巴托、莫斯科的鐵路交通大動脈,被譽為“歐亞大陸橋”。

文化主題

景區以國門、界碑為核心,以“邊關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以二連城市歷史變遷發展為主線,全力打造一個國內獨具邊境文化特色,並集旅遊觀光、軍旅體驗、愛國主義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目前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

建築結構

國門主體為鋼結構減力牆,外牆為花崗岩板和槽鋼骨架,玻璃絲綿保溫組成的複合牆體,橫跨鐵路中間部分為玻璃幕牆結構。國門在使用功能上安裝了閉路監視系統和防雷接地系統,其中一層為紀念品銷售處;二層為墨寶室、中蒙友好關係發展史;三層設立有國門博物館、高檔休息區、國門影吧;四層設立有國門會務室展區,眺望區、休息區。氣勢磅礴,宏偉壯觀。

分區

景區分為入迎賓區、沿途引景區、火車紀念廣場區、國門參觀區、警犬訓練區和界碑參觀區幾部分。[1]
二連國門被譽為祖國的北大門,國門橫跨鐵路,共4層,高21米,長71.4米,寬13米,建築面積2406平方米,拾級而上,站在國門頂層向北遠眺,具有俄羅斯建築風格的蒙古國邊城扎門烏德火車站大樓,具有民族特色的居民小木樓及具有草原風情的蒙古包群盡收眼底,通過高倍望遠鏡,蒙古邊城扎門烏德可以一覽無餘。

遠眺

登上國門,俄境後貝加爾斯克區的車站、建築、街道、行人盡收眼底。國門對面不遠處是原蘇聯的國門,國門上"CCCP"四個碩大的金色縮寫字母,格外引人注目,原蘇聯國徽鑲在國門北側的立柱上方。
後貝加爾斯克是俄羅斯聯邦赤塔州的一個小城,位於中蒙蘇三國交界地帶,距滿洲里市僅9公里,人口7000餘人。
從後貝加爾斯克沿鐵路上行85公里即達博爾賈,博爾賈可直達蒙古國的額倫察市、喬巴山和塔木察格布拉格。沿博爾賈鐵路北上,石雷姆斯科耶與西伯利亞大鐵路相接;由此東行可直達海參崴進入日本海,西行經赤塔、伊爾庫茨克直入俄羅斯內地。

擴建由來

現有二連國門是在原第四代國門基礎上擴建而來。原有的第四代國門始建於1989年,隨著中俄兩國經貿關係的不斷升溫和鐵路貨運量的持續攀升,原國門已經不能適應中俄兩國貿易快速發展的需求。
現在的第五代國門充分考慮到了中俄貿易的發展前景,鐵路由原來的一寬一準改建為兩寬一準,同時還預留了兩線準軌位置。第五代國門總投資約8200萬元,總長105米,寬46.6米,高43.7米,過橋高16.9米,總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建築風格為後工業時代風格。該工程建設歷時僅100天,竣工的當天吳邦國委員長就登上了國門成為第一位登上該國門的中央領導人。
滿洲里第五代國門目前是中國陸路口岸最大的國門,正在申請批覆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