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公電子護照

因公電子護照

電子護照是在傳統本式護照封面中嵌入電子晶片,將持照人的相貌、指紋等個人信息存儲在晶片內,大大提高了防偽性能。因公護照包括外交護照、公務護照和因公普通護照。中國將自2011年7月1日啟用因公電子護照。

簡介

因公電子護照因公電子護照

電子護照,即E-Passport,它在普通護照中,加了一個小小的智慧型“晶片”。晶片植入護照紙頁中,裡面儲存了持照人的數位化個人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出生地等基本信息,還有護照有效期、簽發日期、簽發地等資料,更加入了相貌、指紋、虹膜等持照人的生物特徵。通過專用閱讀器讀取這些信息可以確定持證人身份。
我國因公護照包括外交護照、公務護照和因公普通護照。據了解,外交部自2007年開始因公電子護照項目建設,現已基本具備簽發能力。電子護照從物理防偽、美工設計等方面對傳統護照做了全新改版,豐富了中國元素,開發了符合國際國內標準的安全管理系統。

電子護照從物理防偽、美工設計等方面對傳統護照做了全新改版,豐富了中國元素,開發了符合國際國內標準的安全管理系統。外交部對因公護照採用“相對集中”的簽發模式,地方因公護照將由省級外辦製作。

外交部已通過外交途徑向世界各國政府有關部門提供因公電子護照樣本、說明書、電子證書等說明材料。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因公電子護照前往世界各國和地區有效。外交部請各國軍政機關對持照人予以通行便利和必要協助。

未來特性

在歐美已開發國家,電子護照技術已經完成了產業化。我國因公電子護照試點成功後,將繼續推進第二代電子護照。未來的電子護照將具有幾種特性:
電子防偽與物理防偽並重。電子晶片的植入使電子護照的防偽性提升,但各國設計和製作護照時,對運用防偽科技印刷技術同樣重視。護照材質、印刷、製版工藝、照片處理等方面的防偽科技日新月異。如護照內頁紙張嵌入水印是比較主流的做法,也有部分國家護照的資料頁選用聚酯板等特殊材質加強防偽性。在印刷及製版工藝上,凹版印刷、變色油墨、紅外光、紫外光成像等技術已相當成熟。在照片防揭換方面,最新的技術是採用雷射刻蝕的方式在護照資料頁上印製照片。
安全性與便利性並重。生物特徵信息植入護照使持照人身份認證的唯一性得以保障,但護照查驗成本的增加、查驗時間的延長以及持證人對私密信息被竊的擔憂,使得電子護照所存儲的生物特徵信息的種類受到限制。2006年國際民航組織規定電子護照中必須存儲面相特徵,指紋及虹膜作為備選。大部分簽發電子護照的國家只存儲了面相特徵,只有歐盟國家及中國澳門特區在電子護照晶片中存儲了指紋信息。虹膜的採集及比對技術雖然成熟,但真正推行尚需時日。可以預言,數字簽名、密鑰算法等針對電子護照晶片中個人信息安全加固技術的革新將直接影響電子護照的發展進程,提升電子護照的防偽性能和查驗效率,加強護照使用的便利性將成為電子護照發展的主流方向。
標準化與功能化並重。功能化開發將有可能成為新一代電子護照的發展方向。生物特徵信息保證了持照人信息的唯一性,先進的加密算法及數字簽名技術保證護照晶片內個人信息的安全,這為電子護照商務功能開發提供了可能,將使它在跨國金融、銀行業務中作為身份識別證件大顯身手。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帶著電子護照出國,不需要揣著開通國際業務的信用卡,“刷”照付款就行了。

意義

因公護照包括外交護照、公務護照和因公普通護照。外交部自2007年開始因公電子護照項目建設,現已基本具備簽發能力。因公電子護照的試點簽發有利於提高我國領事證件工作電子化、信息化水平,對維護國家安全、促進中外人員交往、服務國內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