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點象天牛

四點象天牛

四點象天牛,屬昆蟲綱,鞘翅目,是一種害蟲,主要危害核桃楸

基本信息

分類地位

昆蟲綱 Insecta 鞘翅目 Coleoptera 天牛科 Cerambycidae
四點象天牛為害核桃楸,均可造成一定經濟損失。
四點象天牛四點象天牛

症狀

成蟲體長8~15毫米,寬3~6毫米,黑色,被灰色短絨毛,雜有金黃色毛斑,頭部有顆粒及點刻,複眼小,分上下兩葉,但其間有一線相連,下葉稍大。觸角11節,絲狀赤褐色。前胸背板有小顆粒及刻點,中央後方及兩則有瘤狀突起,中具4個略呈方形排列的絲絨狀黑斑,每斑鑲金黃色絨毛邊。鞘翅上有許多不規則形黃色斑和近圓形黑斑點,基部1/4區具顆粒;翅中段色較淡,在此淡色區的上、下緣中央,各有一較大的不規則形黑斑。小盾征片中部金黃色。卵橢圓形,乳白漸變淡黃白色,長2毫米。幼蟲體長25毫米,淡黃白色,頭黃褐色,口器黑褐色,胴部13節,前胸顯著粗大,前胸盾矩形黃褐色。蛹長10~15毫米,短粗淡黃褐,羽化前黑褐色。
成蟲取食枝幹嫩皮;幼蟲蛀食枝幹皮層和木質部,喜於韌皮部與木質部之間蛀食,隧道不規則,內有糞屑,致樹勢削弱或枯死。

病原

黑龍江2年1代,以幼蟲或成蟲越冬。翌春5月初越冬成蟲開始活動取食並交配產卵。卵多產在樹皮縫、枝節、死節處,尤喜產在腐朽變軟的樹皮上,卵期15天。5月底孵公,初孵幼蟲蛀入皮層至皮下於韌皮部與木質部之間蛀食。秋後於蛀道內越冬。第2年為在至7月底前後開始老熟於隧道內化蛹,蛹期10餘天,羽化後咬圓形羽化孔出樹,於落葉層和乾基各種縫隙內越冬。

防治方法

主要的措施包括選育抗性樹種,加強林地水肥管理,保證林木生長健旺,營造各種混交林,保護和招引啄木鳥及其他天敵,及時清除蟲害木,避免天牛的大量發生等。局部發生時,須及時採取措施加以控制,如立即清除嚴重被害木,就地剝皮,置陽光下曝曬數周后利用。樹幹上只有少數幼蟲時,可用磷化鋅毒簽插入蟲孔毒殺,也可在幼蟲為害初期在蟲孔處局部噴灑殺螟松、氧化樂果等殺蟲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