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章句

《四書章句》包括《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論語》、《孟子》四個部分,與《詩經》、《尚書》、《周易》、《禮記》、《春秋》五經並為儒家經典,在古代學校教育中占有絕對的壟斷地位。宋以前,五經立於學官,唐穎逹《五經正義》是官定的經書注釋。宋時,程頤、朱熹尊崇《大學》,奉為〔初學入德之門〕尊崇《中庸》,奉為〔孔門傅授心法〕,因而把《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作為經書,為之作注,使之與五經並列。四書注釋,歷來以朱熹之注為最著並成為後來不可動搖的典範,這是因為朱熹繼承並極大地發展了儒家思想,並進而將之進到一個新的階段,即為以後成為了中國思想史上的一個里程碑——理學。元、明、清、封建統治者推崇理學,將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本定為科舉取士的必讀之書。 朱熹(1130—1200),南宋學者,理學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又號晦翁,別稱紫陽,微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僑寓建陽,歷事高、孝、光、寧、宗四朝,居官顯赫。其學惠得程氏之傅,與張栻、呂祖謙並稱〔東南三賢〕。學識淵博,遍注典籍,被春為儒學的一代宗師。 我社此次出版的《四書章句》,以四部僃要據吳縣吳氏仿宋體本《四書集注》為底本,原有體例略加改動,保留朱氏的解題導讀,刪去文中注釋,使全文貫然一氣。同時對原稿中的異體字、古體字均予保留,只對個別錯字加以改正。

圖書目錄

大學
大學章句序
大學章句
中庸
中庸章句序
中庸章句
論語
論語序說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治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件第八
子罕第九
鄉黨第十
選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寭問第十四
衛霝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
孟子

編輯推薦

《四書章句(1函2冊)(套裝共2冊)》由廣陵書社出版。

目錄

《四書章句》目錄:
大學
大學章句序
大學章句
中庸
中庸章句序
中庸章句
論語
論語序說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衛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
孟子
孟子序說
梁惠王章句上
梁惠王章句下
公孫丑章句上
公孫丑章句下
滕文公章句上
滕文公章句下
離婁章句上
離婁章句下
萬章章句上
萬章章句下
告子章句上
告子章句下
盡心章句上
盡心章句下
……
《四書章句》

作者簡介

作者:(南宋)朱熹
朱熹,朱熹字元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諡文,又稱朱文公。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人。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為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是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尊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一生著述甚豐,後人編其文集有《朱子大全》、《朱子語類》等,《宋名臣言行錄》是其史學的代表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