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章句集注(上下)

內容介紹

《四書章句集注》(上下)內容簡介:“四書”是儒家的四部經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其中《論語》、《孟子》是後人編撰的關於孔子、孟子言行的記錄,《大學》、《中庸》則是《禮記》中的兩篇。宋代理學家極為重視這四部經典,紛紛對其進行注釋講解,其中以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論語集注》、《孟子集注》)最為著名。朱熹此書去取諸家之說,推敲注釋文字,傾注了其大半生的心血。宋代以後,《四書章句集注》被列為欽定的教科書,成為科舉考試的標準讀本,與“五經”具有同等的地位,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作者介紹

朱熹(1130年-1200年4月23日),小名沈郎,小字季延,字元晦,又曰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滄州病叟、雲谷老人,南宋理學家,是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實為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尊稱為“朱子”。在中國,許多人認為他確立了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家境窮困,自小聰穎,弱冠及第,中紹興十八年進士,曆高孝光寧四朝,一生清白,貧困時多,雖餐食常有不繼,然非分一文不取。於建陽雲穀結草堂名“晦庵”,在此講學,世稱“考亭學派”。承北宋周敦頤與二程學說,創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學風,稱為理學。其著作甚多,輯定《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四書作為教本,儒家的思想經其整理注釋才普遍為人所瞭解。世稱朱子,又稱朱文公。

作品目錄

大學章句大學章句序大學章句 中庸章句中庸章句序中庸章句 論語集注讀論語孟子法論語序說卷第一學而第一為政第二卷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卷第三公冶長第五雍也第六卷第四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卷第五子罕第九鄉黨第十卷第六先進第十一顏淵第十二卷第七子路第十三憲問第十四卷第八衛靈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卷第九陽貨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卷第十子張第十九堯曰第二十 孟子集注孟子序說卷第一梁惠王章句上卷第二梁惠王章句下卷第三公孫丑章句上卷第四公孫丑章句下卷第五滕文公章句上卷第六滕文公章句下卷第七離婁章句上卷第八離婁章句下卷第九萬章章句上卷第十萬章章句下卷第十一告子章句上卷第十二告子章句下卷第十三盡心章句上卷第十四盡心章句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