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資中縣第一中學

四川省資中縣第一中學

四川省資中縣第一中學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飲譽川內外,人才輩出的著名中學。學校地處資中縣城重龍鎮,北依省級旅遊聖地重龍山,南臨美麗的沱江河畔,交通便利,環境優雅,是川南教育的一顆明珠。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四川省資中縣第一中學啟程於清乾隆28年(公元1763年)的珠江書院,1905年隨著科舉制度的廢除,改書院為“資州中學堂”,時任資州州官宋聯奎題寫的“資州中學堂”校牌至今保存完好。此後,經歷了“四川省立第六中學”,“川南資中中學”等幾次易名。1953年被省政府正式命名為四川省資中縣第一中學。在喜迎建中學百周年的日子裡,國家總督學柳斌先生於今年8月為該校重題了校名。240多年的風雨歷程,成就了一副燦爛而輝煌的歷史畫卷,翻開資中一中的史冊,足以見證這是一段激情難忘的歲月,是一部自強不息的創業史,是一首跌宕激越的教育樂章。建制中學百年,一代又一代鍥而不捨的一中人傳承著百年積澱而成的優良校風、教風、學風,

四川省資中縣第一中學四川省資中縣第一中學

一步一步的實現著飛越:1997年創建成縣級校風示範學校;1999年創建成內江市校風示範學校;2001年創建成四川省校風示範學校和內江市重點中學。此後又獲得內江市文明單位、四川省衛生先進單位、內江市實驗教學示範學校、四川省校務公開先進單位,內江市教改實驗示範校等榮譽稱號。所有這些,都標誌著一中走過的輝煌,也奠基著一中堅實的未來。學校地處資中縣城重龍鎮,北依省級旅遊聖地重龍山,南臨美麗的沱江河畔,交通便利,環境優雅,是川南教育的一顆明珠。

校園歷史

240多年的風雨歷程,成就了一副燦爛而輝煌的歷史畫卷,翻開資中一中的史冊,足以見證這是一段激情難忘的歲月,是一部自強不息的創業史,是一首跌宕激越的教育樂章。建制中學百年,一代又一代鍥而不捨的一中人傳承著百年積澱而成的優良校風、教風、學風,一步一步的實現著飛越:1997年創建成縣級校風示範學校;1999年創建成內江市校風示範學校;2001年創建成四川省校風示範學校和內江市重點中學。此後又獲得內江市文明單位、四川省衛生先進單位、內江市實驗教學示範學校、四川省校務公開先進單位,內江市教改實驗示範校等榮譽稱號。所有這些,都標誌著一中走過的輝煌,也奠基著一中堅實的未來。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職工252人,其中高級教師40人,中級教師93人,學會副理事長及以上10人,縣名校長、名教師、學科帶頭人等21人,一支素質高、陣容強的教師隊伍,成為一中實現教育理想的可靠保障。

發展前景

近幾年來,學校先後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將原堂廟式破舊建築全部拆除,改建成嶄新的資中一中,基礎設施、生活保障、教學手段已日臻完善,出現了六大亮點:一是綜合教育服務網。在internet網上,以本校網站為基礎,建立綜合性教育服務網,提供便捷周全的教學服務。二是教育實驗的多樣化。

四川省資中縣第一中學教師隊伍四川省資中縣第一中學教師隊伍

與巴金文學院聯合創辦了“巴金文學院青少年創作培訓實驗學校”;與川師大外語學院聯合成立了“川師大外語學院資中英語實驗學校”,常年聘請外籍教師擔任外語口語教學工作;三是樓房改造。教學大樓、綜合大樓、學生公寓大樓。四是場館建設。電教館、圖書館、學生餐館、運動場;五是信息傳遞系統。有線廣播系統、閉路電視系統、校園網路管理系統、現代辦公系統、多媒體教學系統;六是教育中心。多媒體教學中心、計算機網路中心、圖書資料中心、藝術中心、職工活動中心、學生活動中心;眾多類型的功能室:實驗室、語音室、電腦室、校長教育室、團隊活動室、語文及英語閱覽室等良好的辦學資源成為一中實現理想教育的堅強後盾。

教學目標

“立德立人,弘志弘業”,“博學篤厚,博貫兼容”、“勤思善問、廣才多能”……一代又一代一中人憑著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對教育教學改革的銳意探索,不斷尋求學校改革發展的新路子,不斷提升自己的辦學理念。“培養和諧發展、個性充分、具有創新精神和發展力的現代中學生”的辦學理念和“精心是態度,精細是過程,精品是成績”的精細化管理模式成為一中高品位辦學的現代教育思想。學校致力強化教育人才、教育科技、潛力資源、學校文化等立校支柱。著力打造“高中素質教育實驗班”、國中直升班、“巴金文學院青少年文學創作培訓實驗學校”、“川師大外語學院資中英語實驗學校”等四大品牌。與時俱進的辦學思想,結出了累累碩果。省六中,川南資中中學時代曾孕育出原《人民日報》社長范長江,原上海市市長曹荻秋,原海軍裝備部政委黃代培,文學家鄭拾風、康世昭,原重慶工學院院長劉興鼎,清華大學著名博導尚仁存,核武專家車遠方,航天人曾令儒,中國第一位到南極考察的女科學家李華梅等大批名人學者;七十年代撫育出中科院遙感技術專家楊崇俊,現任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陳力等年富力強的生力軍;改革開放後又哺育出留美學生楊華海、楊昌黎,北大學生王麗、熊軍,著名歌手刀郎,充滿青春活力的“超級女聲”馮家妹等新時代弄潮兒。特別是近幾年來,學校不斷挖掘潛力、拓展空間,努力擴大辦學規模,使教學班達61個,在校學生今4700人。每年都有一大批優秀學生進入高等院校繼續深造,一批批優秀的畢業生為祖國社會和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資源。學校連續7年被評為“高中教育教學質量優秀學校”,聯考本科硬上線人數逐年攀高:2003年267人,2004年445人,2005年450人,預計2006年將超過500人。國中畢業班連續8年取得好成績,其中5年獲全縣第一,兩年第二,一年第三。驕人的成績、豐碩的成果,得到主管部門的肯定,迎來了社會的認可,人們的贊同,同行的欽慕。

辦學理念

學校黨政一班人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人為本,依法執教,以德治校”的管理思想和精細管理模式,確立了“高層次管理,低重心運行”的學生管理理念。提出了“規範行為,淨化心靈,主動發展”的學生工作思路,強化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常規管理做到“嚴、細、實、恆”,從點滴細節入手,求真務實,長抓不懈,在耳濡目染中陶冶情操,在潛修默化中淨化心靈,學生從進校的第一天起,就倍受細心關注與呵護,得到細心關懷與引導。勤教樂學已成為一中的主鏇律,領導精心管、教師細心教、學生靜心學成為一中校風的重要特點。和諧的教育結果使一中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局面。學校建立了完善的“獎、助、減、免”資助貧困學生的體系,設立了朱昭英獎學金、名牌大學新生獎學金、困難學生助學金,每年發放助學金近2萬元,為貧困學生減免學雜費15萬元,做到了收費零舉報,決不讓努力學習的學生因家庭貧困而輟學,使每一個貧困學生能在資中一中溫馨和友愛的樂園裡實現自己的理想。改革起宏圖,關山度若飛,百年老校換新顏。四川省資中縣第一中學正闊步向四川省重點中學的目標邁進 。

內江市中學名錄

張大千、范長江、喻培倫……這些都是從四川內江走出的名人,內江的各中學還培育出哪些傑出人才呢?讓我們來盤點內江市的各大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