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美食家協會

四川省美食家協會是經國家正式批准成立的,由我省熱心美食文化事業的文化名人、美食品評專家、美食研究專家、美食烹飪專家、美食經營管理專家、美食教育家及各界美食鑑賞人士、美食行業的骨幹企業家等自願組成的、跨行業的非盈利性專業組織。

協會簡介

□宗旨:
本會的宗旨是弘揚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美食文化,加強東西方美食文化交流,提升消費者的美食鑑賞水平,積極推進我省美食文化事業的發展,為四川餐飲產業、旅遊產業的蓬勃發展和兩個文明建設作出貢獻。
□理念:
堅持服務性;突出學術性;淡化商業性;保證民眾性;樹立權威性。
□任務:
對內服務:為會員服務,為消費者服務。
對外交流:省內外交流,國際間交流。
□條件:
餐飲對於人類具有兩大功能,一是維持生存需要,二是精神享受。因此它必須具有嚴謹的科學性、鮮明的文化性、獨特的藝術性。人們在餐飲活動中對它進行組織、研究、品評、鑑賞、提升和發揚取得一定成效者,就基本具備了成為美食家協會成員的條件。
□業務範圍:
組織美食行業培訓、技術諮詢、中介服務、信息交流、產品推廣,舉辦各種形式的研討會、品鑑會、展覽會,開展國內外技術交流與合作。參與行業統計、行業調查、信息發布等工作。組織和團結社會各界力量,多形式、多渠道籌集資金,接受國內外捐贈,為美食文化事業提供資助。
□會員規模:
四川省美食家協會成立於2004年3月15日,截至2010年底,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已吸收會員近200家,囊括的四川省美食各相關行業,並以更快的速度在發展。

組織機構成員名單

名譽會長:
謝世傑 原中共四川省委書記、四川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廖伯康 原四川省政協主席
馮元蔚 原四川省政協主席
王恆豐 原四川省政協副主席
孟俊修 原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秘書長
何郝炬 原四川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馬識途 原四川省人大副主任、四川省文聯主席、四川作協主席、中國作協理事
肖光成 原四川省政協副主席
刁金祥 原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韓邦彥 原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陳杰 四川省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常委、四川省委主委
鄧先芙 原中共四川省委幹部
李洪仁 原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四川省人民政府秘書長
魏明倫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劇協副主席,四川省作協副主席
會長:
李樹人
副會長:
楊興平 成都市政協副主席、致公黨成都市委主委
盧一 四川省烹飪高等專科學校校長
譚長安 成都譚魚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方功宇 成都銀杏餐飲有限公司董事長
馮綏生 金牛賓館總經理
龔永澤 四川金宮川派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何光 北京順峰飲食娛樂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嘉賢 成都滿庭芳酒樓有限公司董事長
苟德 川菜博物館館長
張昌余 四川師範大學教授
林平
麥建玲
秘書長:
盧朝華
辦公室主任:
李進軍
副秘書長:
王楊
彭子渝 中國烹飪大師、川菜大師
高海薇 四川省烹飪高等專科學校教授
吳新湘 莊子村民俗酒樓餐飲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劉冀虹 成都三隻耳火鍋連鎖有限公司總經理
郭瑋 成都四季御庭餐飲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董凡
黎崢 天使賓館總經理
趙艷斌 毓秀苑賓館總經理
姜榮 川投國際網球中心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陳實 成都蜀豐鍵智餐飲有限公司董事長
包亦燕 四川省烹飪高等專科學校教授

專家團隊

馬識途
原名馬千木,1915年1月出生於四川省忠縣(現屬重慶市)石寶鄉一書香門弟。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大中文系、國文學系;1935年參加“一二·九”運動,從事中共地下黨革命活動。 歷任鄂西特委書記、川康特委副書記,四川省建設廳廳長,省建委主任,中國科學院西南分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西南局及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全國第六、七屆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聯主席,省作協主席,中國作協理事、顧問、名譽委員,中華詞詩學會副會長、名譽會長,中國國際筆會中心理事,中國郭沫若研究學會副會長等。
流沙河
原名余勛坦,四川成都青白江城廂鎮人,當代詩人,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1935年遷回城廂鎮槐樹街老家。自幼習古文,做文言文。1947年入省立成都中學高中部,轉習新文學。1949年入四川大學農業化學系,寫作愈勤.建國後,歷任川西《農民報》副刊編輯、四川省文聯創作員、《星星》詩刊編輯、中國作協第四屆理事。後在中國作協四川分會專門從事創作。著有詩集《告別火星》《流沙河詩集》。他的詩《理想》被編入人教版教材七年級上冊語文第6課,人教天津版教材七年級上冊語文第6課,魯教版教材六年級下冊語文第1課;鄂教版教材七年級上冊語文第11課。
魏明倫
四川內江人。歷任四川省自貢市川劇團演員、編劇,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劇協副主席,四川省作協副主席。1980年開始發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國家一級編劇。著有雜文集《巴山鬼話》,電影文學劇本《四川好人》等。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脫穎而出,以“一戲一招”的創新精神先後寫作《易膽大》、《四姑娘》、《潘金蓮》、《夕照祁山》、《中國公主杜蘭朵》、《變臉》、《巴山秀才》(合作)、《歲歲重陽》(合作)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戲曲文學戲本
車輻
筆名楊槐,車壽周、瘦舟、囊螢、黃恬、半之、蘇東皮等。漢族,屬虎,成都市人,1930年代創辦文藝刊物《四川風景》,以記者、教書為主,抗日戰爭起後,為“中華文藝界抗敵協會成都分會”會員,後選為理事;四川漫畫社社員;《四川日報》、《民聲報》、《星藝報》記者、編輯。編寫《賈樹三竹琴演唱選集》(四川人民出版社)、《張大章的揚琴唱腔藝術》(中國曲協研究部)、《川菜雜談》(重慶出版社),以及長篇小說《錦城舊事》等。
李樹人
生於1927年10月。時任四川省美食家協會主席,歐洲美食家協會名譽主席,亞太地區美食家協會名譽主席。李樹人先生達觀、風趣、幽默,酷愛美食。尤其鍾情於異彩紛呈的川菜和閃耀著巴蜀歷史光芒的川菜文化。30多年來,為國內外飯店、酒樓題寫的詩文、牌匾不計其數。並領銜編撰出版了《川菜縱橫談》美食文化專著,《吃在成都》美食導航指南,《走進滋味大四川》大型餐博會獻禮特刊,《中國餐飲年鑑》四川專輯等。為傳承、弘揚、傳播川菜文化做出了卓越貢獻。
盧朝華
特一級烹調師、首批國家中式烹調高級技師、中國烹飪協會理事、四川省烹飪協會常務理事、餐飲業國家一級評審、中國烹飪大師,四川省美食家協會秘書長,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專家團成員,現任錦江賓館成都錦江花園餐飲有限公司行政總廚、廚藝總監。 數十年來,盧朝華歷任錦江賓館餐飲部副廚師長、廚師長、行政總廚、副經理、經理、廚藝總監,併兼任“菜餚創新研討小組:組長,潛心致力於川菜創新研究與開發,並擔任錦江賓館所有餐廳的技術顧問,為川菜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張中尤
1948年生,特級麵點師、特一級烹調師。1962年參加工作,先後在成都炳新園、回民飯店、王胖鴨努力餐等飯店酒樓任廚師、廚師長、經理,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專家團成員、中國烹飪大師、中國名廚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特一級烹調師,四川省烹飪協會常務理事,四川省川菜大師,四川名廚工作委員會常務執委,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大專)榮譽教授。聯合國前任中國代表團廚師長,現任四川譚氏官府菜餐飲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譚府菜餐飲學校副校長。在四川具有“儒廚”美稱的張中尤,在國外五、六個國家工作過10多年,有著十分豐富的先進管理經驗,是川廚中的頂級人物,是難得的綜合素質極高的廚師,為川菜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史正良
特一級烹調師,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專家團成員。四川省綿陽市人,1946年生於四川梓潼縣,曾師從川西北名廚魏興國、劉永見學習川菜、麵點技藝,並得到清末宮廷御廚唐克明大師的嫡傳,曾任綿陽市飲食服務公司副總經理、併兼任烹飪技術培訓中心主任,長期從事餐飲管理和烹飪教學工作、直到2006年光榮退休。現他受聘於綿陽市“金海酒樓”、重慶市“品道居”、廣東“嘉豪食品有限公司”高級技術顧問。
藍其金
中式烹調高級技師、中國烹飪協會理事、四川省烹飪協會常務理事、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名譽教授、四川省政協第六、七屆委員,現為金牛賓館副總經理,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專家團專家。在餐飲業經歷了40多個春夏秋冬,始終將傳統與創新並舉,既遵循川人的飲食習慣,又注重膳食的科學營養,將營養學、美學、養身學有機地融於烹飪之中。在賓館多次參加國宴和大型筵席的烹調製作及管理指揮工作,並數次隨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外國貴賓到參觀訪問地為其烹製菜餚,其高超的技藝和認真負責的敬業精神得到好評。
李萬民
特一級烹調師、餐飲業國家一級評審,現為成都市飲食公司副總經理、成都川菜培訓中心主任,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專家團成員。1972年參加工作,師從川菜名廚陳廷興,先後任廚師、招待所所長、公司副總經理。多年的烹飪實踐中,始終將繼承與創新相結合,博學深鑽,精通川菜、川點全面技術,旁通粵、蘇等菜系技術,並擅長管理,成為餐飲業的多面手。曾參加全國烹飪技術大賽的評審工作,在成都市歷屆廚技師考評中任評審。多次在全國及省市報刊上發表論文和專業技術文章,帶徒授藝,其弟子多名均獲特級以上的技術職稱。
彭子渝
中國烹飪大師,川菜大師,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專家團成員,曾任成都市烹飪協會秘書長。
路明章
中國服務大師、中國國家特一級宴會設計師、成都市烹飪協會理事、成都市龍抄手餐廳技術顧問,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專家團成員,四川省美食家協會服務師委員會主任。

協會發展大事記

2004年:
1.“四川省美食家協會”於2004年03月15日正式成立,並在成都市錦江賓館舉行了隆重的成立慶典儀式。
2.2004年05月28日,四川省美食家協會與成都熊貓萬國商城聯合舉辦了“首屆西部MALL與餐飲”高峰論壇會。
3.2004年09月,金庸先生一行入川,四川省美食家協會會長李樹人先生特邀著名作家金庸先生,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華文學基金會副會長鄧友梅先生,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吉狄馬加先生,北京大學著名教授嚴家炎先生及其一行,品嘗特色川菜,就川菜的文化底蘊和日新月異的發展進行了深度交談,並相互留書紀念。金庸先生欣然為協會題詞:“食美則人美,人美則世事無不美矣!”。本次活動為促進川菜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
4.2004年11月,在四川省美食家協會的倡導和組織下,邀請了部分省市領導、經濟學界的專家、農家樂企業代表等在成都熊貓萬國商城成功舉辦了四川省農家樂文化研討會,對農家樂健康、有序的發展起到了非常積極的意義。
5.2004年11月13日,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受澳門特區政府、澳門基金會、澳門飲食業聯合商會、澳門飲食業工會聯合邀請,首次組織了我省部分企業赴澳門參加了第四屆國際美食節,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6.2004年12月17日,四川省美食家協會特邀我省著名經濟研究專家: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茂才先生、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顧問團副主任辛文先生、四川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楊繼瑞先生、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物理學博士劉錦超先生、成都報業集團副總編孫友軍先生等,以北京俏江南餐飲集團公司為典範,就如何打造精品川菜、如何進行科技創新、贏得國際聲譽、如何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發揮競爭優勢等議題在成都俏江南公司召開了“川菜創新與國際競爭論壇會”。
2005年:
1.2005年04月09日,由四川省商務廳、中國烹飪協會、中國連鎖協會、IBM中國有限公司、成都金雅圖實業有限公司等機構與四川省美食家協會聯合舉辦了“2005成都餐飲信息化與管理高峰研討會”。
2.2005年06月,四川省美食家協會首次在《中國餐飲年鑑》中編輯了“2004年四川專集”。緊接著,又參與了《四川年鑑》餐飲版的編輯工作。
3.2005年10月,受四川省委宣傳部的指派,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在國家外文出版社編撰的《全景中國》系列叢書中,擔任了《四川.魅力天府》中川菜版塊的組稿編撰工作。
4.2005年10月18日,在“首屆中國餐飲博覽會”上的“餐飲業發展成就展”,四川省美食家協會推薦了行業中最具代表性的幾家會員單位參展。同時,還精心編輯出版了“走進滋味大四川”大型餐博會獻禮特刊。
5.2005年10月,四川省美食家協會會長魏明倫先生訪美歸來,我們在溫江華亨酒店舉辦了“美國餐飲見聞”座談會。
6.2005年12月,四川省美食家協會與成都晚報、成都餐飲同業工會共同主辦了《成都味道·十年總評榜》活動。
7.2005年12月26日,四川省美食家協會維權專委會在成都芙蓉飯店組織召開了企業維權座談會,並就餐飲企業停車難問題形成提案。四川省美食家協會維權專委會結合行業反映強烈的問題,由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副秘書長、省人大代表王楊女士和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副秘書長、政協委員韓維永女士分別在今年的人大、政協兩會遞交了提案,尤其是王楊女士提交的“餐飲企業停車難”問題,受到省人大高度重視,並已責成省公安廳下文予以解決,切實為四川餐飲企業解決了實際困難。
2006年:
1.2006年2月18日四川省美食家協會應台灣觀光協會正式邀請,由副會長兼秘書長麥建玲女士率四川美食文化交流團一行六人,抵達台北,參加台灣國賓大飯店在台北、新竹、高雄三地推出的“蜀山天府宴”活動,為期十一天,獲得極大成功。兩岸名廚同台獻藝,獲得一路掌聲和鮮花。從台北到台南,所到之處,每每掀起川菜狂潮。
2.2006年2月,四川省美食家協會西餐專委會工作正式啟動。專委會負責人四川烹飪專科學校西餐教研室主任高海薇女士、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副秘書長趙艷斌女士為促進我省西餐事業的發展,多次舉辦了西餐講座和交流活動,介紹西餐文化、西餐特點和烹飪技巧,並積極為西餐經營企業作諮詢。此外,西餐專委會還組織烹飪專科學校學生利用暑假到省內各大西餐廳作社會問卷調查,為西餐在我省的發展收集、整理了第一手資料。
3.2006年2月16日上午,四川省美食家協會西餐專委會在毓秀苑賓館召開了以“西餐文化”為主題的專題講座。此次活動得到了到會嘉賓和領導的高度評價。此次活動對四川餐飲業的時尚化、多元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4.2006年6月15日,四川省美食家協會與成都職業技術學院強強聯手,率先在四川地區為餐飲行業建立了對口的人力資源培訓基地——四川省美食家協會人才培訓中心。當前,四川餐飲行業發展正面臨著兩個巨大的變化,一是社會勞動力就業需要專業技能培訓;二是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需要培養更多的高級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中心”的成立,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餐飲行業的勞動就業優勢,加強學校人才培養的針對性,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另一方面,可以不斷推進餐飲行業從業人員的知識水平和職業技能,最佳化產業結構,提高行業的整體素質,促進四川餐飲行業的快速提升和發展。四川省美食家協會人才培訓中心成立後,將依託成都職業技術學院的優秀教師資源和餐飲行業的專家資源,共同組建“雙師型”教師隊伍,面向市場,針對企業所需,招聘、培訓、輸送專業技術人才和高級管理人才。不僅向省內輸送,還將向省外輸送,向國外輸送。
5.2006年12月,四川省美食家協會推選副秘書長韓維永女士參加中央電視台舉辦的“美味中國冠軍爭奪賽”一舉獲得“全能媽媽”和“全國總冠軍金勺獎”雙項冠軍。為川菜爭得了榮譽,為川菜的興旺發達增添了一抹重彩。
2007年:
1.2007年2月4日,由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和華西都市報餐飲工作室、四川電視台吃八方欄目共同舉辦的“2006四川餐飲年度之星總評榜”活動在錦江賓館隆重揭曉。省內60多家餐飲品牌企業分別榮獲了特色中餐品牌之星、創新川菜之星、連鎖品牌企業之星、最具人氣火鍋之星及魅力人物之星等獎項。這項活動不僅對提升川菜品牌價值有積極地促進作用,而且對二級城市的餐飲市場發展也有較好的推動作用。
2.2007年7月,四川省美食家協會與四川電視台、華西都市報聯合操作的,由奧運啤酒指定商——青島啤酒贊助的“夢想之旅,四川味道”大型餐飲文化推廣活動獲得極大成功。青島啤酒在成都市場的銷售由原來的10%上升到了30%以上。2007年7月6日,青島啤酒正式發布將在成都建設年產量40萬升的啤酒灌裝基地,並將該活動的行銷計畫納入到青島啤酒集團的“奧運行銷戰略”中,並首肯為“經典案例”。
3.2007年9月14日,我們邀請到了法國馬賽酒店管理學院的名廚亞克先生為四川餐飲業同行展示了馬賽最前沿的西餐,並竭力推廣卓越品質、自然營養、膳食平衡、高雅時尚、中西融合等膳食新概念。亞克先生還向在場的嘉賓介紹了法國特色菜餚的烹製方法、菜品搭配、餐檯服務等,使同行們受益匪淺,學到了不少西方的先進理念和科學的烹食方法。
4.2007年7月27-29日,四川省美食家協會與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婚慶行業委員會四川省婚慶行業協會聯手在成都(沙灣)國際會議展覽中心成功舉辦了首屆“四川省婚慶產業博覽會”。婚博會以“品味婚慶經典,留住難忘瞬間”為主題,將一條龍的婚慶服務和產品整體推薦給消費者,為消費者提供了一站式服務,吸引了婚宴酒樓、婚紗攝影、婚紗禮服、房產、汽車、旅遊等76個相關行業踴躍參展,盛況空前,充分體現了協會與協會之間資源互補、攜手共進的大好局面,為行業、為消費者搭建了更大的服務平台。
5.2007年11月13日,由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副秘書長陳實率領的四川中日合資蜀豐百菜百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和皇城壩小吃應邀參加了第七屆澳門國際美食節,載譽而歸。這是四川省美食家協會第三年組織川內企業參加澳門國際美食節,澳門國際美食節不僅為川內企業提供了學習考察的機會,也為澳門、四川兩地的餐飲文化交流與合作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6.2007年是中韓建交15周年,也是國家主席胡錦濤與韓國總統盧武鉉簽署的“中韓交流年”。2007年11月21日,受韓國領事館、韓國貿易館的邀請,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麥建玲女士率領四川餐飲企業代表37人赴韓國參加韓國光州食品展。韓國光州食品展是韓國傳統食品和食品工藝展覽的盛會,已經圓滿的舉辦了六屆。韓國著名的食品企業都會藉此機會在這裡展示他們的產品和技術。此次韓國之行,代表們收穫很大,不僅觀賞到了韓國的精美食品,尤其是最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格的食品,更重要的是學到了韓國餐館是如何做好廚房管理和食品安全的,最受教育的是韓國人把他們的泡菜作為國菜,把泡菜文化做到了極致。代表團一行與韓國飲食業中央會光州廣域市支會舉行了見面懇談會。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副會長麥建玲女士代表此次考察團致詞,並與韓方代表交換了禮物。會上,雙方代表就四川和韓國兩地的餐飲業情況進行了充分的交流,並表達了支持雙邊餐飲企業合作和發展的良好意願。
7.2007年12月,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再度與四川省婚慶行業協會合作,啟動了“成都特色喜宴”評選活動,目的旨在搭建一個平台,讓餐飲企業亮出特色喜宴、創意喜宴最誘人的風景,給新人們多一點選擇,給自己創造更多的行銷機會。本次活動尚未開始,已引起成都婚慶、餐飲界業內人士好評:“‘成都特色婚宴’是一個主題健康,充滿鄭重儀式感,新穎並富於原創性,宣傳成都品牌喜宴酒樓、特色婚禮場所,打造成都婚宴文化名片,增加新人圓夢感受的好創意,好活動,值得參與!”
8.2007年12月27日,由四川省婚慶行業協會首創,四川省美食家協會為戰略合作夥伴,76行共同攜手的“1+N·喜達天下”戰略合作模式在蓉推出。該戰略合作模式的宗旨是以婚姻慶典服務業為龍頭、帶動76個相關行業門類共同發展。該理念一經提出,即得到全國婚慶行業委員會的高度評價。為更好地整合全省婚慶文化資源,發展婚慶文化產業,76個行業自願圍繞婚慶文化消費主題,結成行業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在這次新聞發布會上,作為“1+N·喜達天下”戰略合作的一個重要成果——由四川省婚慶行業協會全力打造的西南首家最具影響力的、為新人提供新婚採購及服務的一站式專業婚慶消費服務平台——“成都九九愛心婚慶廣場”已經開始招商。它將成為西南婚慶第一“超市”。
9.2007年1月19日,四川省美食家協會西餐專委會特邀英國飲食作家協會會員、英國BBC廣播電台特約主持人扶霞女士參加了我們在毓秀苑賓館召開的“中西融合促川菜更大發展研討會”。扶霞女士曾在四川大學學習期間,專門抽出三個月時間到四川烹飪專科學校學習川菜烹飪和川菜文化。回到英國後,精心編撰出版了《川菜》一書,獲得業界很高評價。如今,她不僅是“中國通”,也是“川菜迷”。研討會上,中國國烹飪大師、資深烹飪教育專家、德高望重的美食品評專家與扶霞女士直接對話,共同探討川菜走出國門的優勢和不足。本次研討會,我們有兩大收穫:一是對川菜走向歐洲知底、知彼;二是讓懂川菜的歐洲人用他們的思維方式、他們的視角和他們的親身體驗去傳播我們的川菜和文化,使更多的歐洲人更容易了解川菜、接受川菜、喜愛川菜。
10.2007年歲末,四川省美食家協會與四川電視台、成都晚報聯手推出的成都餐飲企業年終總評活動正在熱烈進行中。(於2008年02月28日在四川錦江賓館鴻賓廳舉行了聲勢浩大的“2007年度總評榜頒獎活動”。)
2008年:
1.2008年04月,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和四川省高等烹飪學校川菜研發中心共同成立川菜菜名翻譯小組;將川菜按照分類梳理出來翻譯菜名,簡要介紹,拍攝配圖;編譯成冊,公開發行。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發揮川菜品牌優勢,做大做強川菜產業”的戰略方針,加快推進川菜開拓國際市場的進程,進一步擴大川菜產業在全球服務業的市場份額,四川省美食家協會針對目前行業快速發展遭遇的“尷尬”問題,即川菜菜名的英文譯名出現的不專業,不統一,不權威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調查了解,得出的結論是:川菜菜名的準確譯名和統一使用並非小事,它直接影響到川菜產業的發展和川菜文化的傳播。鑒於以上情況,我們認為川菜菜名的統一翻譯很有必要,且菜名譯名發布的權威地應該是川菜的原產地。所以,為切實解決企業、行業在發展過程中的具體困難,一方面,川菜菜名在對外宣傳上有了統一標準,符合目前整合大行銷的需要;另一方面,也為外國人準確了解川菜,喜愛川菜,傳播川菜提供了更多方便。
2.2008年5月12日,率省內著名餐飲品牌企業代表赴美參加在芝加哥舉辦的全球規模最大的“第89屆國際酒店用品及餐飲展”。該展會是由在美國餐館行業占主導地位的美國餐館協會發起、主辦和管理的,已有86年的歷史。全美50個洲的餐館協會,7100多家酒店都隸屬於它的會員。該展會每年吸引全球各地100多個國家的75,000多名行業專業人士參加,銷售額達到476億美圓。到會的國際媒體超過300家。全球行業關注度極高。與此同時,赴美考察團還前往麥當勞總部和漢堡包大學參觀學習,專程考察以川菜和京菜打天下並在美國35個州擁有820多家連鎖店的熊貓快餐連鎖店。為我省品牌企業擴大本土競爭力,開拓國際視野提供了絕好的機會。
3.從2008年5月12日起,四川省美食家協會通過多種渠道組織聯絡各方企業和人士及時向災區獻愛心,積極支持災區人民抗災救災。受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委託,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常務理事單位成都三隻耳連鎖有限公司利用在北京的基地迅速在京城呼籲建立京城賑災救災美食聯盟,並由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副秘書長劉冀紅女士牽頭,組成了一個百名廚師救援團,在第一時間包機趕往一線,參加救援,為災區人民送上了熱騰騰的飯菜。災區民眾捧著久違的熱菜熱飯,感激萬分,熱淚盈眶。與此同時,我們還分別在都江堰、綿陽、彭州等地建立了4個愛心廚房救助站。自發籌集了200多萬元的救助資金。百名廚師分別來自全聚德集團、便宜坊集團、眉州東坡餐飲集團、大鴨梨集團、三隻耳餐飲集團、金百萬集團、花家怡園、權金城集團、黃記煌連鎖集團、鮑魚王子、蜀國演義、李老爹、田源雞、無名居、友仁居、聖淘沙、蟹老宋、翔達集團、海碗居、百葉居、蘇浙匯等美食聯盟會員企業。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副會長譚長安先生,聯絡重慶商會於5月14日捐獻了200多噸廚房設備等物資(價值約200多萬元)運往災區,及時支援災區抗災。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常務理事單位金宮味業向災區捐贈現金、物資約100多萬元。四川省美食家協會會員單位員工捐贈:銀杏:10萬元;芙蓉國:20萬元;九寨天堂、順興老茶館40萬元。四川省美食家協會烹飪專委會烹飪大師盧朝華先生帶領在天香仁和、九州一味、柴門等餐飲企業供職的弟子向災區捐贈現金48萬元。四川省美食家協會赴美考察團在芝加哥積極為災取人民募捐。芝加哥“胡曉軍美食集團”總裁川籍華人胡曉軍先生在美國芝加哥成立了賑災委員會,並在中國城聯絡了當地所有華人社團為四川災區募捐,四川省美食家協會赴美團員積極投入,踴躍捐款。
4.2008年09月,受成都市人民政府特邀,四川省美食家協會與同業工會、四川省烹飪協會共同主辦了“2008中國國際美食旅遊節”。其中的川菜國際化之路——首屆國際美食發展(成都)峰會第一次真正具有國際影響力巔峰論壇、餐飲產業的“博鰲”、一場真正從謀求餐飲企業發展帶動行業發展的論壇、一場成功人士的峰會而非學者的紙上談兵,深度發掘成都人文特質和美食文化之間的聯繫,自信的展示自我,為國際化戰略鋪墊堅實的人文基礎,為餐飲企業和餐飲行業發展建立一個理論平台,從人才、創新、資本、政策以及信息化等多角度為他們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5.2008年11月,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受四川省僑辦委託,聯合四川高等烹飪專科學校特派4名烹飪教授級專家包亦燕、袁新宇、龍治明、徐孝洪赴南美傳授烹飪技藝,弘揚川菜文化,取得圓滿成功。
6.2008年11月,由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副秘書長陳實率領的四川中日合資蜀豐百菜百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和皇城壩小吃應邀參加了第八屆澳門國際美食節,載譽而歸。這是四川省美食家協會第四年組織川內企業參加澳門國際美食節。澳門國際美食節不僅為我們川內企業提供了學習考察的機會,也為澳門、四川兩地的餐飲文化交流與合作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7.2008年11月,四川省美食家協會特邀請相關法律專家、人力資源管理專家為成都市餐飲企業現場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契約法》,並解答相關法律問題和人力資源管理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契約法》頒布實施以來,對各行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尤其是對餐飲業的影響。由於餐飲行業的特點,決定了其用工特性即:用工量較大、員工流動性較強、員工素質參差不齊。因此員工和企業之間矛盾較多並且突出。此次講座為企業加強員工管理,解決員工和企業之間的矛盾和可能預見的勞動糾紛,規避勞動風險,降低勞動力成本等方面的問題有很大的幫助。會員單位都為四川省美食家協會此次舉辦的講座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8.2008年12月,四川省美食家協會為回響“拉動內需,促進消費”的號召,鼎力協助夾江縣政府舉辦“中國西部瓷都首屆民間美食節”。時間:2008年12月09日-----2008年12月25日。內容:本屆美食節將匯集國內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間美食和民間美食商品,為廣大民眾提供豐富的地方美食大餐,活動期間還將舉辦中國西部瓷都首屆美食文化論壇、美食節商品展銷會、成立夾江餐飲行業協會等系列活動。
2009年:
1.2009年2月,四川省美食家協會組織會員到高福記食品對其推出的泡菜進行了大型品鑑推廣活動,成都市主流媒體如《成都日報》、《成都商報》、《成都晚報》做了詳盡報導。參加了四川電視台《天府食坊》來福蟹的大型品鑑活動。組織餐飲酒店企業參觀西南第一家大型酒店餐飲用品商場。
2.2009年5月11日,由四川省美食家協會與四川省旅遊協會酒店女總經理分會、四川省文化善行促進會聯合主辦,四川省旅遊協會旅遊商品分會協辦,四川華西天使賓館承辦的主題為“銘記歷史、感恩社會、紀念5.12一周年專題活動”在成都華西天使賓館成功舉行。在莊嚴的會議廳里,來自四川旅遊各分會、飯店、餐飲業的同仁約230人共聚一堂,共同回顧了大地震發生一年來大家所走過的大悲、大愛、大勇的艱難歷程,緬懷5.12遇難同胞,歌頌了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表達了對災區人民的關愛和重建四川旅遊的信心和決心。
3.2009年5月14日,義大利意中沿海區域協會會長陳仁愛先生率領義大利食品之家協會會長VARRILE PAOLO 先生、SPERA VINCNZO(Duemilagrandieventi s.r.l))董事長一行三人在成都市寬窄巷子與四川省美食家協會主席李樹人等領導進行了親切的會面。陳仁愛會長一行人詳細向李樹人主席了解了四川餐飲業情況,雙方還就建立意中美食文化交流與合作平台等相關事宜進行了商談。
4.2009年6月26日,由華西都市報主辦的“四川火鍋加盟連鎖高峰論壇”成功舉辦,來自十多家四川火鍋企業的老總們齊聚一堂,就四川火鍋如何通過加盟連鎖擴大品牌影響、如何在加盟連鎖中確保社會責任感等問題展開了研討。論壇上,麻辣空間、皇城老媽、味道江湖、三隻耳、譚魚頭等優秀火鍋品牌也與大家分享了企業在發展中的成功經驗。作為重要嘉賓之一的四川省美食家協會主席李樹人先生,在得知華西都市報要舉辦火鍋論壇後大加讚賞,他說:“華西都市報一直對四川餐飲行業有著重大貢獻,為川菜的發場光大、餐飲行業的繁榮發展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在四川火鍋燎原之時舉辦這次論壇,又為行業做了一件實事、大事。”
5.2009年8月12日,經《成都晚報》和四川省美食家協會組織,三隻耳、武陵世家、蜀景軒饗、宋二姐火鍋、宣兔頭等10家知名餐飲企業負責人,與省美食家協會負責人、省消委監督員一道走進我市唯一一家取得QS認證的豆芽生產企業——成都安德蔬菜食品有限公司(簡稱安德公司),見證了QS豆芽誕生的全過程。“我們的餐飲店本身就是健康綠色的,今後肯定全部使用QS豆芽。”餐飲企業老總參觀後紛紛表示,只採購QS豆芽。省美食家協會呼籲,餐飲企業均應採購QS豆芽。
6.2009年9月26日至10月20日,由國家旅遊局、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六屆中國國際美食旅遊節在成都舉辦。四川省美食家協會組織會員單位積極參加第六屆中國國際旅遊美食節。四川省美食家協會主席李樹人表示,餐飲業是四川省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1994年國家商業部首次評定中華老字號時四川就有30家獲得“中華老字號”的企業,之後又認定了59家企業為“四川老字號”,這將成為申報美食之都的重要條件。他還表示,美食家協會的作用就是推動餐飲業和餐飲文化的發展與創新,促進省內外以及中西餐飲文化的交流。協會除了對消費者和會員服務之外,還擔負著川菜和省外、國外交流的任務。通過美食交流和鑑賞,更好更快地推動美食文化事業,這也是四川餐飲業始終活躍的一個重要原因。
7.2009年9月29日,由《成都商報》與蒲江縣旅遊局聯合開展的“大廚走江湖”活動拉開序幕,由四川省美食家協會組織成都的餐飲名店大廚們來到蒲江縣對經典鄉村美食進行了品鑑。在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高永虹的陪同下,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副會長麥建玲率大廚們又來到蒲江,他們這次關注的是朝陽湖鎮的稻草熏鴨。
8.2009年10月18日,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副會長麥建玲帶領20餘家會員單位赴揚州餐博會觀摩。本屆餐博會不僅為廣大參展商搭建了一個信息交流、洽談合作的平台,又為許多中介機構運用市場機制、促進國際投資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
9.2009年11月29日,參加會員單位紅傘王養生食府入駐城南的隆重典禮,四川省美食家協會主席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並與台灣詞壇泰斗莊奴先生就養生美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10.2009年12月3日至4日,由四川川野食品有限公司主辦,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協辦,川野山珍酒樓承辦的“健康美食總廚論壇”舉行。論壇引發了一場關於菌物類菜餚的熱烈討論。專家們及名廚們一致認為菌物類原料和菌物類調味料已成為現代健康餐飲必不可少的元素,“一葷、一素、一菌”的均衡營養膳食理念深入人心。整個論壇營造出尊重廚師、崇尚創新的良好氣氛,從而推動了整個四川餐飲界向健康的方向發展。
11.2009年12月4日,毓秀苑賓館毓秀食府與寧波南苑飯店共同在成都拉開了首屆寧波“甬菜”美食節的序幕。四川省美食家協會主席李樹人代表省美食家協會參加了此次美食節品鑑活動。“甬菜”也就是寧波菜,以蒸、烤、燉等技法為主,講究鮮鹹合一。四川省美食家協會與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聯合編輯《川菜菜名中英文對照》。多年來,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川菜在逐漸的走向世界,逐步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可,但是川菜的菜名並沒有統一的標識,導致詞不達意、含混不清等情況經常發生,嚴重阻礙了川菜在世界上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四川省美食家協會聯合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編輯出版了《川菜菜名中英文對照》,本書的出版將極大的提升川菜在世界上的知名度。
2010年:
1.2010年2月,成都市正式獲批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路並被授予“美食之都”稱號,四川省美食家協會隨即組織相關文化名流、餐飲企業負責人、知名廚師、餐飲專業人才共同研討如何為成都美食之都稱號貢獻力量。會議就如何將成都市《美食之都行動綱要》付諸實施進行了深入詳盡的研討,並將一系列重大結論形成檔案回報有關部門。
2.2010年4月,澳大利亞駐華大使芮捷銳博士一行來蓉訪問了四川省美食家協會,了解四川餐飲業情況,商談建立澳中美食文化交流與合作平台等相關事宜。以美食展文化,以文化引旅遊,以旅遊帶經濟,以經濟促產業,共謀澳大利亞菜和中國川菜在全球的發展,使這次會晤更具有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地發展意義。
3.2010年4月22日,為配合“中國訪問年”系列活動的開展,由世界華人企業家協會(WEA)主辦的第五屆世界華商韓國論壇將在韓國首都首爾舉行。屆時,韓國總統夫人和首爾市長將設宴招待來自40餘個國家的1200多名參會代表。當得知中國四川成都今年剛剛榮獲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美食之都”榮譽稱號的訊息,該宴會的承辦方韓國傳統藥膳研究所便從全國精選出了11名50歲以上的韓式料理專家,由所長崔晚洵先生率領於4月22日來到成都考察、學習、交流。我會也組織相關餐飲企業的知名廚師參加本次活動,活動地點就選在會員單位——我是著名品牌餐飲企業首席內閣舉行。兩國名廚同台獻藝,互相交流,將活動引向高潮。出席本次交流活動的領導有成都市政協副主席楊興平先生、韓國駐成都領事金範準先生、四川省美食家協會主席李樹人先生、韓國傳統藥膳研究所所長崔晚洵先生。韓國美食考察團還誠邀四川省美食家協會會員出席將在韓國舉辦的第五屆世界華商韓國論壇。
4.2010年5月23日,四川省美食家協會相關負責人與瑞士維吉斯花園酒店總經理彼得.刊佛爾一行人員就中瑞美食文化交流活動相關事項進行了首輪磋商。瑞士維吉斯花園酒店將於2011年在瑞士舉辦美食節,邀請中國川菜及文化交流代表團訪問瑞士。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歐美處推薦,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將作為中方代表組織中國川菜及文化交流代表團參加此次訪問。相關共識如下:1. 由瑞士維吉斯花園酒店提出邀請,中方應邀參加此次活動;2. 活動分為兩大部分:一為川菜美食交流,二為文化藝術表演。並應瑞方要求,本次交流的川菜為標準口味川菜,不作任何與當地有關的變動;3. 中方代表團成員為4名川菜廚師,2名服務人員,3名文藝表演人員,領隊1名,活動時間為一月;4. 由瑞士維吉斯花園酒店負責代表團赴瑞士參加活動的一切費用,並且費用標準為國際認可的中上等;5. 應中方要求,為了使本次活動獲得成功,中方將派遣3名人員先期赴瑞考察,熟悉相關環境、考察相關條件;6. 中方將派遣觀光團赴瑞參加本次活動,費用自理,但瑞方將給予必要的協助。
5.2010年5月24日,“天府四川寶島行”啟動儀式暨經貿合作論壇5月24日上午在台北舉行。中共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及兩岸工商、文化、教育等各界人士出席論壇。論壇上籤署了6個合作協定,主要涉及工業、商業、農業、旅遊、文化等領域。我會由副會長麥建玲女士隨團參加,並與台灣相關美食協會負責人進行了深入的交談,簽署了合作框架協定,為我省美食行業與台灣美食行業的交流合作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6.2010年7月12日,成都軍區空軍毓秀苑賓館舉行軍地聯歡會,我會組織相關文化名流、餐飲企業負責人、知名廚師、餐飲專業人才參加該聯歡會。在聯歡會中,賓主進行了熱烈的聯歡,加深了餐飲相關人士與部隊的魚水情誼。參加聯歡會的領導有原四川省政協主席廖伯康、原四川省人大常務副主任孟俊修、原四川省副省長韓邦彥、原四川省副省長刁金祥、原四川省副省長王恆豐、原四川省人大副主任李洪仁、原四川省檔案局局長張仲仁、四川省美食家協會主席李樹人、中國戲劇家學會主席魏明倫、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副會長、四川省政協特邀委員麥建玲、四川省美食家協會秘書長、中國烹飪大師盧朝華等。
7.2010年07月13日,四川省美食家協會會長李樹人、副會長麥建玲受邀參加了由為榮獲中國餐飲百強的川企主辦的慶典活動。全國餐飲百強,成都九家企業榜上有名,譚魚頭、味道江湖、皇城老媽、巴國布衣、卞氏菜根香、老房子等9大餐飲企業成功上榜。根據相關數據分析,此次百強餐飲企業的城市積聚性特別明顯。從城市分布來看,浙江、北京、上海、四川依然位居前列,四川省百強上榜首次達到10家,排名第5,其中成都就占有9家。四川省美食家協會會長李樹人表示:成都獲得“美食之都”稱號來之不易,需要一批龍頭餐飲企業來領頭。現在,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批成都上榜餐飲將擔當起這個重擔。在成都獲得世界聯合國頒發的“美食之都”之後,成都餐飲企業再次在“中國餐飲百強”獲得喜人成績,為成都美食的發展注入了更加新鮮和強烈的活力,這將有效助推成都美食之都。
8.2010年10月23日,由省政府主辦的第二屆川商大會在成都召開。1000餘名川商匯聚一堂,共議如何搶抓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等重大機遇,進一步弘揚川商精神,塑造川商品牌,增強川商凝聚力,鼓勵川商回饋桑梓,以實際行動支持家鄉建設。四川省美食家協會積極組織會員企業參加第二屆川商大會,並回響政府號召,積極動員在外發展的優秀餐飲川籍人才回川投資,以實際行動支持家鄉建設。
9.2010年10月24日,由四川省商務廳中華兩岸連鎖經營協會共同舉辦的“川台現代服務業合作論壇”會議在成都舉行。該論壇是為抓住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實施的新機遇,鞏固並深化“天府四川寶島行”的重要成果而舉辦的,我會作為協辦單位為此次論壇會邀請了川內錦江賓館、西藏飯店、香格里拉大酒店、巴國布衣風味酒樓、雲門錦翠概念餐廳、柴門蜀郡酒樓、天香仁和酒樓皇城老媽火鍋、成都飲食公司、譚魚頭餐飲集團公司、銀杏酒樓等50多家知名品牌企業領導人參與了此會。
10.2010年11月5日,四川省美食家協會主席李樹人應邀參加美利堅合眾國駐成都總領事館成立25周年慶典活動,並與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先生、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馬克·蘭伯特先生互贈禮品,四川省美食家協會的禮品為《中國川菜——中英文對照》,起到了兩國人民相互交流和推動美國與四川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方面的作用。
11.2010年11月24—25日,四川省美食家協會與興熙北餐飲有限公司在感恩節當天共同舉辦感恩百叟宴。此次感恩活動選在與西方傳統的感恩節同期舉辦,意在感謝一路支持、陪伴興熙北公司成長,給予公司無數鼓勵的老一輩長者;借西方感恩節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讓老年朋友有一個幸福的晚年。在四川省美食家協會、興熙北餐飲公司、街道辦與社區的共同努力下,特別邀請到了四川省商務廳副廳長李維民先生、成都市政協副主席楊興平先生、四川省美食家協會主席李樹人先生和年逾90的老一輩長者、業界名流、社會各界酷愛美食的朋友、新聞工作者與興熙北人一同回顧五十年代至今川菜的發展演變,共同挖掘傳統川菜,一起品味五六十年代至今,傳統川菜帶給我們的美味遐想和懷舊情懷,共享美食感恩節傳統川菜帶給我們的愉悅和心靈碰撞,共同祝願老年朋友們“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12.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副秘書長高海薇教授,長期在成都電視台開設專欄宣講美食文化與美食營養,對宣傳四川美食文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