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十二五”旅遊業發展規劃

《四川省“十二五”旅遊業發展規劃》,是《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重點專項規劃之一,是指導未來5年全省旅遊業發展的綱領性檔案。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四川省“十二五”旅遊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川辦發〔2011〕82號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有關直屬機構:
《四川省“十二五”旅遊業發展規劃》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一一年十二月五日

四川省“十二五”旅遊業發展規劃

根據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省委九屆八次全會精神,依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國發〔2009〕41號)、《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和《中國旅遊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結合我省實際,制定《四川省“十二五”旅遊業發展規劃》。本規劃是《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重點專項規劃之一,是指導未來5年全省旅遊業發展的綱領性檔案。

第一章 發展環境

第一節 “十一五”發展成就

“十一五”期間,面對“5·12”汶川特大地震、國際金融危機、甲型H1N1流感全球蔓延等眾多不利因素的嚴重影響,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相關部門合力推動,旅遊系統積極應對,化危為機,全省旅遊業保持了較快、有序發展,繼續向旅遊強省目標邁進。旅遊綜合實力顯著提升,2007年成為西部地區首個、全國第八個旅遊總收入跨千億的省份,2010年旅遊總收入達到1886.09億元,比2005年(721.26億元)增加1164.83億元;旅遊產業規模持續擴大,以“創佳、創優、創A”為抓手不斷完善旅遊目的地體系,旅遊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最佳化;旅遊災後恢復重建取得巨大成就,對促進災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為全省旅遊業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二節 “十二五”發展形勢

四川是我國旅遊資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旅遊是四川最大、最突出的優勢。…………。
“十二五”時期四川旅遊業進入新一輪大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十二五”時期也是四川旅遊業破解自身發展難題的攻堅期、面臨嚴峻挑戰的考驗期。…………。

第二章 發展要求

第一節 指導思想

“十二五”時期,全省旅遊業發展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扣全省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的總體要求,圍繞旅遊經濟強省建設目標,加快轉變旅遊發展方式,將旅遊業發展與全省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有機結合起來,提升產業素質,推動產業融合,加快配套旅遊基礎服務設施要素,進一步提升四川在國內外市場的知名度,發展大旅遊,構建大產業,充分發揮旅遊業在擴大內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努力將旅遊業培育成四川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民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為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積極的貢獻。 
未來5年我省旅遊業發展要把握好四個方面: 
一是突出發揮旅遊業綜合功能。…………。 
二是突出發揮旅遊業的“扶貧”作用和區域協同效應。…………。
三是突出我省獨特的歷史文化、民族文化和生態環境。…………。
四是突出個性化的旅遊服務。…………。

第二節 基本原則

“十二五”時期,全省旅遊業發展要重點堅持和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
——堅持加快發展。…………。
——堅持創新發展。…………。
——堅持統籌發展。…………。
——堅持開放發展。…………。
——堅持綠色發展。…………。

第三節 發展目標

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和條件,“十二五”時期全省旅遊業發展總體目標是:我省成為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世界遺產旅遊目的地,旅遊業在我國西部的排頭兵優勢更加突顯。全省旅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基本形成“大旅遊”產業體系,旅遊服務質量明顯提升,旅遊應急救助服務能力顯著提高,整體旅遊形象更加鮮明,旅遊目的地建設成效顯著,區域旅遊發展格局更為最佳化,旅遊業在全省經濟社會中的地位更突出、作用更明顯,基本實現旅遊資源大省向旅遊經濟強省轉變。具體體現在: 
——旅遊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到2015年,旅遊業初步建設成為我省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全省旅遊總收入超過4000億元,年均增長16.7%,相當於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13.6%;其中,國內旅遊收入達到4012億元,年均增長16%;旅遊外匯收入達到8.5億美元,年均增長19%。 
——旅遊市場不斷擴大提升。到2015年,全省接待遊客總人數超過4億人次,其中,國內遊客數達到3.99億人次,年均增長8%;入境遊客數達到240萬人次,年均增長18%。開發形成一批新的旅遊精品景區,旅遊產品數量更加豐富,創建100個國家A級旅遊景區。旅遊市場主體不斷壯大,培育10家年旅遊經營收入超過5億元的大型旅遊企業集團、50家年旅遊經營收入過1億元的中小型旅遊企業。 
——旅遊產業結構明顯最佳化。“吃、住、行、游、購、娛”等旅遊要素得到最佳化升級,旅遊電子商務、旅遊保險、旅遊資訊等新業態蓬勃發展,旅遊業與第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觀光旅遊產品質量明顯提升,休閒度假、文化旅遊、生態旅遊等產品開發成效顯著,養生、自駕游、美食、商務會展等高端和新興旅遊產品得到健康培育,旅遊產品文化內涵更為豐富,產品體系更為健全和最佳化。
——旅遊資源環境得到有效保護。環境友好型的生態旅遊業加快發展,旅遊景區內污染物排放、廢物回收利用達到國家有關標準,依法防治水土流失,減少植被破壞和景觀破壞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建成一批國家級和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區。在全行業範圍內推進節能環保,建設一批低碳旅遊示範城市,認證一批生態景區、循環型景區,創建一批綠色旅遊飯店。到2015年底,星級飯店、A級景區用水、用電量在2010年基礎上下降20%。 
——旅遊安全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初步建立旅遊安全法規、旅遊安全預警、旅遊安全控制、旅遊應急救援、旅遊保險“五位一體”的旅遊安全保障機制,逐步完善旅遊景區預警系統、服務場所防範系統、自駕車救援系統、旅遊緊急救援系統等公共安全設施和應急隊伍建設,形成信息暢通、協調有力、應對高效的旅遊安全防範預警應急處置體系。進一步提高行業內及遊客旅遊安全意識。 
專欄1 “十二五”時期旅遊經濟主要指標(略)

第四節 戰略布局

根據我省旅遊資源稟賦、交通條件、經濟聯繫和旅遊發展基礎,“十二五”期間全省旅遊將按“1355”的格局發展。 
一、1個旅遊經濟成長極 
即大成都旅遊經濟成長極。以成都市為核心,輻射周邊的德陽市、資陽市、眉山市、雅安市等地。依託成都市突出的區位優勢、產業優勢,以建設天府新區為契機,積極引入大型旅遊企業和優質營運團隊,集約開發龍門山、“兩湖一山”(龍泉湖、三岔湖、龍泉山)、彭祖山、黑龍灘等4大組團,重點開發一批具有文化體驗、休閒娛樂、溫泉、湖泊、森林、鄉村風貌等多功能、多主題的旅遊綜合體,推進旅遊產業要素集聚,加快旅遊產業化、信息化、標準化和國際化,打造城鄉發展一體、產業融合、富有時代魅力的國際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引領全省旅遊業發展。 
二、3個旅遊經濟帶 
成綿樂旅遊經濟帶:以德陽市、綿陽市、廣元市、樂山市為主。依託成綿樂城際鐵路、成綿高速等大通道,按照“立足城市、做強沿線、北拓南聯、開放發展”的思路,加快完善城市旅遊功能,集中開發一批特色度假基地、主題酒店群,鼓勵旅遊產業集聚發展,重點打造世界遺產、古蜀文化、鄉村休閒、地震遺址、三國文化等5大旅遊主題,形成以成都市為中心,以廣元市、樂山市為支撐的旅遊產業帶。 
成渝旅遊經濟帶:以遂寧市、內江市、南充市、廣安市、資陽市為主。充分利用地緣優勢,抓住成渝經濟區建設契機,以市場開拓、區域合作為重點,統籌推進沿線城市功能完善、景區開發,重點打造以中國死海為核心的康體休閒基地、以“兩湖一山“為核心的山水休閒基地、以大千文化為核心的文化休閒基地;加快南充嘉陵江流域生態文化旅遊區建設,加快推進南充、廣安川渝合作示範旅遊區建設,將成渝旅遊帶打造成為連線成都市、重慶市兩大中心城市的旅遊經濟帶。 
成雅攀旅遊經濟帶:以攀枝花市、雅安市、涼山州為主。抓住雅攀高速公路建成和成昆鐵路完善升級的契機,以西昌市為中心,以攀枝花市、雅安市為支撐,依託獨特的熊貓故鄉生態環境、絢麗的彝族文化與民族風情、神秘的攀西大裂谷,重點發展休閒度假、休閒農業、攀西特色旅遊土特產、彝族文化旅遊商品等產業,打造中國西部“陽光風情度假天堂”。 
三、5個特色旅遊經濟區 
大九寨國際旅遊區:以阿壩州為主,輻射綿陽市、廣元市。以“5·12”汶川特大地震後基礎設施全面提升和紅原機場、成蘭高速鐵路建設為契機,充分發揮和提升九寨溝的品牌優勢和市場優勢,以黃龍等建設5A級旅遊景區為依託,深度發掘大草原生態、藏羌文化內涵,加快建設若爾蓋大草原、茂汶藏羌風情走廊、四姑娘山、達古冰川等景區,推進阿壩州旅遊由東部向中西部擴展,形成以世界遺產觀光為主,藏羌文化體驗、草原休閒、山地度假等為配套的世界級生態旅遊目的地。 
環貢嘎生態旅遊區:以貢嘎山為品牌,以康定為核心。實施“統一規劃、分步推進”發展戰略,集中力量打造康定國際精品旅遊城,以及康定縣新都橋鎮、塔公鄉、瀘定縣瀘橋鎮、磨西鎮、丹巴縣章谷鎮等周邊重點城鎮;重點建設木格措、海螺溝、丹巴藏寨、塔公草原、雅拉雪山等5大旅遊組團,力爭建成1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1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著力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做好康定機場運營配套建設,完善以康定為核心的旅遊公路網和配套基礎設施,帶動甘孜州東部發展。 
亞丁香格里拉旅遊區:以稻城亞丁為核心。按照“中國香格里拉生態旅遊核心區”定位,以打造國際旅遊精品為目標,加大亞丁景區生態環境保護,高標準、合理開發生態文化旅遊項目;建設亞丁機場到亞丁景區的旅遊通道,完善稻城縣城、香格里拉鎮、桑堆鄉等城鎮旅遊功能。配套建設好巴塘措普溝、理塘格聶山、長青春科爾寺等旅遊景區,完善鄉城縣城、理塘縣城、雅江縣城等重點旅遊接待中心的旅遊配套服務功能,提升亞丁至木里、鄉城至得榮、巴塘至得榮的公路等級,形成旅遊環線,帶動甘孜州南部發展。 
川南文化旅遊區:以自貢市、瀘州市、內江市、宜賓市為主。依託成渝經濟區開發,圍繞“長江黃金水道”、川南喀斯特地貌和“中國白酒金三角”、竹文化、鹽文化、恐龍文化等資源,加快川南城市群旅遊業協同發展,深度開發特色文化、生態旅遊,打造川黔渝旅遊“金三角”,推動川南區域旅遊一體化發展。 
秦巴生態旅遊區:以達州市、巴中市為主。貫徹落實秦巴山區扶貧政策,將旅遊發展與扶貧工作緊密結合,加大光霧山、諾水河、米倉山、川陝蘇區遺址、巴人遺址、百里峽、八台山、花萼山等景區開發力度,提升旅遊景區建設水平,完善達州市、巴中市中心城市的配套設施建設,將秦巴旅遊帶打造成為綠色生態走廊、紅色文化走廊,成為旅遊扶貧示範帶。 
四、5條旅遊環線 
圍繞全省旅遊交通大幹線建設,加快完善北環線、西環線、東南環線、西南環線、東環線,推動全省旅遊發展格局網路化。 
(一)北環線(九環線)。環線構成:成都—德陽—綿陽—九寨溝—松潘—紅原—馬爾康—理縣—汶川—成都。依託九寨溝、黃龍世界遺產,以藏羌民族文化為主線,配合紅原機場建設,擴大原九環線,完善道路等基礎服務設施,推動阿壩州中西部旅遊開發,支撐該區域世界遺產、藏羌風情、地震遺址、三國文化等主題旅遊產品。 
(二)西環線(大熊貓線)。環線構成:成都—臥龍—小金—丹巴—康定—瀘定—雅安—成都。以“大熊貓原生態旅遊”為主線,重點增強環線公路交通保障,全面完善公路安全防護設施,提高寶興縣城、小金縣城、康定縣城、新都橋鎮、丹巴縣城等城鎮的餐飲住宿接待能力,支撐該區域大熊貓、康巴風情、高山生態、溫泉度假等主題旅遊產品。 
(三)東南環線(長江線)。環線構成:成都—樂山—宜賓—瀘州—自貢—內江—遂寧—成都。以長江自然山水和川南民俗文化為主線,加大沿線精品旅遊景區開發,重點打造遊輪旅遊產品,創新開發宗教文化、養生文化、白酒文化、竹文化、鹽文化、恐龍文化等主題旅遊產品,增強環線旅遊吸引力。 
(四)西南環線(香格里拉線)。環線構成:成都—雅安—西昌/攀枝花—鹽源—木里—亞丁—稻城—康定—成都。以“香格里拉”為品牌,整合金沙江流域旅遊資源,加快完善雅攀高速、318國道和攀枝花、西昌、康定、亞丁4大支線機場的旅遊配套服務設施,夯實西南旅遊崛起的基礎。重點開發民族風情體驗(康巴風情、彝族風情、摩梭風情)、高山生態觀光、陽光休閒度假、特種探險、科考等主題旅遊產品。 
(五)東環線(三國線)。環線構成:成都—遂寧—南充—廣安—達州—巴中—廣元—綿陽—德陽—成都。以“蜀道遺蹤三百里,蜀漢英雄兩千年”為整體形象,突出參與性休閒文化旅遊項目開發,增強線路的吸引力,支撐該區域將帥故里、三國文化、農耕文化、紅軍文化、嘉陵江風光、大巴山生態等主題旅遊產品。

第三章 發展任務

第一節 最佳化產品體系

適應以人為本的需要,堅持市場導向和資源導向並重,按照特色化、人性化、規模化、標準化的要求,運用先進技術和理念,從注重景區景點建設轉變為景城(鎮)村聯動、全方位支撐的旅遊目的地建設,從主要依賴觀光旅遊,向休閒度假、生態、文化體驗、鄉村等複合型旅遊轉變,構建具有四川特色、多層次、多功能、結構最佳化、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旅遊產品體系。 
一、加快開發旅遊新產品 
(一)滿足大眾需求,大力開發休閒度假旅遊產品。 
圍繞市民需求和遊客需求,大力發展都市休閒遊和城郊遊。注重開發城市公園、文化廣場、特色商業街區等城市休閒產品,合理配置城鄉休閒設施與休閒空間,積極培育城市特色休閒街區和夜間旅遊休閒集中消費區,促進城鄉居民休閒度假消費。 
著眼於區域性國際度假市場和國內發達地區度假市場,把旅遊度假區發展與旅遊目的地打造、生態文化保護、城鄉社會和諧發展、公共環境建設有機結合,加快建設國家級、省級休閒度假旅遊區,重點扶持湖濱休閒度假旅遊、城郊休閒度假旅遊、鄉村休閒度假旅遊、山水生態休閒度假旅遊、都市休閒旅遊產品,以及溫泉度假、湖島度假、森林度假等專項度假旅遊產品,拓展商務、會展、體育、現代娛樂等產品的休閒度假功能,打造中國西部第一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 
(二)加快各類資源景區化,打造一批國際旅遊精品。根據市場需求,依託我省突出的自然生態與人文景觀資源優勢,大力實施“資源景區化”,建設一批新的國家級旅遊精品,作為全省重點旅遊項目,在規劃、立項、宣傳等方面全力支持。力爭新建成100個國家A級旅遊景區,其中國家5A級旅遊景區新增5個。
(三)促進產業融合,開發各類專項旅遊產品。 
文化旅遊。發揮旅遊的產業帶動功能,更加有效地整合旅遊與文化資源,加大地方文化的研究力度,深入挖掘開發各類文化資源,著力提高文化旅遊產品開發的創意水平,實現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重點開發古蜀文化、蜀漢三國、佛教道教文化、天府古鎮、特色文化村落、巴蜀名人故居、紅色文化、民俗文化、農耕文化、美食文化等系列文化旅遊產品,建設一批文化旅遊創意產業園,推出一批地域風情濃郁、時代特色鮮明和市場吸引力強的旅遊演藝產品,開發一批文化旅遊出版物、文化旅遊紀念品,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旅遊精品和拳頭產品。 
生態旅遊。結合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把生態建設與發展生態旅遊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制定標準和認證,建設一批生態旅遊示範區,加強規劃設計和遊客管理,開展生態觀光、生態體驗、科普教育等活動,促進我省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濕地公園、水利風景區等可持續發展。 
自駕游。發揮四川獨特的地貌、多樣的生態和多彩的文化優勢,依託成都作為全國私家車第三城的優勢,圍繞四川旅遊交通建設,以成都市為中心,以標準化建設為抓手,政府引導建設一批自駕游目的地,推出5條自駕游精品示範線,打造中國自駕游勝地。 
鄉村旅遊。抓住扶貧開發、災區發展振興等契機,實施鄉村旅遊富民工程。結合新村建設、城鄉統籌發展,創新鄉村旅遊開發模式,重點建設1000個特色民族村寨、100個特色觀光農業園、10個城郊型鄉村旅遊產業帶,培育10大國際性的鄉村旅遊節慶活動,發揮其示範和引領作用,促進我省鄉村旅遊產業化發展,推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最佳化。 
紅色旅遊。遵循旅遊產業發展規律,創新發展方式,提升紅色旅遊景區競爭力和吸引力,完善第一期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建設,新規劃建設30個紅色旅遊景區,創建8個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探索建設一批旅遊扶貧試驗區。 
美食旅遊。依託四川獨特的飲食文化,以“川菜、川酒、川茶”為主要載體,以成都“世界美食之都”為龍頭,以各地特色菜係為支撐,打造“1+N”天府美食旅遊線,策劃10大主題美食節,建設10大美食街,出版10類天府美食書籍,展示傳播四川獨特的地域文化、傳統文化。 
商務會展旅遊。提升和創建一批世界性、全國性知名會展品牌;以提高針對會展客商的旅遊配套服務為重點,促進會展與旅遊的實質性整合;著力延伸會展旅遊產業鏈,帶動美食、購物等產業加快發展。 
工業科技旅遊。加快我省工業科技旅遊品牌建設,依託綿陽核工業基地、西昌衛星發射基地、攀枝花鋼鐵工業城,融科普、體驗、修學等多功能於一體,打造“核世界”國防主題公園、“奔月”航天主題公園、“鋼鐵時代”主題公園;依託瀘州老窖、宜賓五糧液、綿竹劍南春、古藺郎酒、射洪沱牌等名酒品牌資源,建設一批以酒文化為主題的特色旅遊城市(鎮)。 
此外,要大力開發運動康體、中醫養生、修學科考、宗教文化等潛在優勢旅遊產品,支持有條件的地區按照國家相關管理規定探索開發跳傘、滑翔、遊艇、私人飛機等高端旅遊產品,不斷創造旅遊消費亮點。 
專欄2 最佳化旅遊產品體系 
1.度假產品。 
10大旅遊度假區:成都龍門山(都江堰—虹口)旅遊度假區、峨眉山旅遊度假區、西昌邛海—瀘山陽光旅遊度假區、海螺溝冰川森林公園旅遊度假區、“中國死海”旅遊度假區、眉山黑龍灘旅遊度假區、蜀南竹海旅遊度假區、攀枝花紅格溫泉旅遊度假區、自貢鹽療養生度假基地、彭祖山養生旅遊度假區等。 
2.觀光產品。 
國家級資源創A工程:新增100個國家A級旅遊景區,其中5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金沙—三星堆、小平故里、劍門關、閬中古城等;國家4A級旅遊景區50個;國家3A級旅遊景區45個。 
3.專項產品。 
文化旅遊建設工程:10個文化旅遊創意產業園;“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中國四川國際文化旅遊節等10大特色文化旅遊節慶活動;50個政治、軍事、文化類名人故居;100個特色文化名村名鎮。 
生態旅遊:10個生態旅遊示範區。 
自駕旅遊:川西北黃河大草原自駕游、中國景觀大道香格里拉自駕游、攀西大裂谷陽光自駕游、蜀道三國自駕游、重返“蘇區”自駕游等5條精品線。 
鄉村旅遊富民工程:1000個特色民族村寨、100個特色觀光農業園、10個城郊型鄉村旅遊產業帶、10大鄉村旅遊節慶。 
紅色旅遊:新推出30個紅色旅遊景區,創建8個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10個旅遊扶貧試驗區。 
工業科技旅遊:“核世界”國防主題公園(綿陽)、“奔月”航天主題公園(西昌)、“鋼鐵時代”主題公園(攀枝花);打造宜賓酒都,瀘州酒城,綿竹市、二郎鎮、沱牌鎮等酒鎮。 
天府美食旅遊:打造“1+N”天府美食旅遊線,策劃10大主題美食節,建設10大美食街,出版10類天府美食書籍。 
商務會展旅遊:培育壯大10個品牌展會,主要包括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自駕游交易博覽會、中國國際軟體合作洽談會、中國西部海峽兩岸經濟科技博覽會、城鄉統籌發展論壇、成都國際家具工業展覽會、成都國際汽車展覽會、承接產業轉移成都論壇等。 
二、整合建設旅遊目的地城鎮 
圍繞旅遊景區開發建設,結合全省新型城鎮化戰略,分級分類配套規劃建設旅遊城鎮,完善城鎮旅遊功能,形成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的旅遊目的地城鎮體系。 
(一)強力推進成都市建設國際化旅遊目的地城市。 
成都市要以“中國最佳旅遊城市”、“世界美食之都”等國際性旅遊城市品牌為平台,圍繞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抓住旅遊綜合改革試點契機,加快推進旅遊現代化、國際化進程。 
著力提升成都市的都市旅遊功能,建設不同主題的都市遊憩區,加快完善城市公共服務功能,建設綠色通道、立體交通網路,實現“無縫對接”;統籌城鄉旅遊協調發展,營造良好人文生態環境;成都市率先建設西部首個“智慧旅遊城市”,加快信息技術在旅遊業發展中的全面運用,促進旅遊消費方式、旅遊管理方式、旅遊產業形態轉變,提升旅遊業的現代化水平,推動成都市建設成國際化旅遊目的地城市。 
(二)加快培育一批區域性旅遊目的地城市。 
圍繞全省旅遊發展布局,結合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以及百萬人口城市的形成,培育瀘州市、樂山市、宜賓市、西昌市等11個城市為區域性旅遊中心城市,自貢市、德陽市、遂寧市、內江市、廣安市、達州市、雅安市、眉山市、資陽市等9市為特色旅遊目的地城市。 
區域旅遊目的地城市要加快完善旅遊諮詢中心、旅遊集散中心、旅遊交通導引系統等公共服務設施,著力提升旅遊接待、集聚和輻射功能。同時,要結合本地居民休閒娛樂需求以及外地遊客需求,發揮地域特色文化,加強城市休閒產品建設,塑造城市獨特形象。 
(三)積極打造100個特色旅遊小城鎮。 
在我省旅遊資源富集地區、大中城市周邊、重點旅遊線路節點等有條件的地方,重點打造歷史文化型、生態休閒型、特色產業型、旅遊集散型、民族風情型5類、100個特色旅遊目的地城鎮。旅遊城鎮建設要突出地方特色,重視旅遊服務功能;要結合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綠化、美化、淨化、亮化城鎮環境,提升居民整體素質,營造熱情、禮貌、文明的居民形象與氛圍,塑造和諧、文明、特色鮮明的旅遊城鎮形象。 
全省所有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要進一步完善城市旅遊功能,提升旅遊形象,創建旅遊品牌,做優旅遊服務,形成獨具特色的旅遊目的地。 
專欄3 旅遊目的地體系 
國際化旅遊目的地城市(1個):成都市。 
區域性旅遊目的地城市(11個):攀枝花市、瀘州市、綿陽市、廣元市、樂山市、南充市、宜賓市、巴中市、馬爾康縣、康定縣、西昌市。 
特色旅遊目的地城市(9個):自貢市、德陽市、遂寧市、內江市、廣安市、達州市、雅安市、眉山市、資陽市。 
特色旅遊鎮(五類,100個): 
歷史文化型(50個):成都市龍泉驛區洛帶鎮、雙流縣黃龍溪鎮、大邑縣安仁鎮、邛崍市平樂鎮、崇州市街子鎮,自貢市沿灘區仙市鎮、榮縣雙石鎮,瀘州市瀘縣立石鎮、合江縣堯壩鎮、合江縣福寶鎮、古藺縣太平鎮、古藺縣二郎鎮,德陽市旌陽區孝泉鎮、羅江縣調元鎮、羅江縣白馬關鎮,綿陽市三台縣郪江鎮、江油市青蓮鎮,廣元市元壩區昭化鎮、旺蒼縣木門鎮、劍閣縣普安鎮、劍閣縣武連鎮、劍閣縣劍門關鎮,遂寧市射洪縣金華鎮、大英縣卓筒井鎮,內江市資中縣鐵佛鎮、資中縣羅泉鎮、隆昌縣雲頂鎮,樂山市市中區蘇稽鎮、五通橋區西壩鎮、犍為縣清溪鎮、犍為縣羅城鎮、井研縣千佛鎮,南充市蓬安縣相如鎮、蓬安縣錦屏鎮,宜賓市翠屏區李莊鎮、南溪區南溪鎮、江安縣夕佳山鎮、屏山縣龍華鎮,廣安市廣安區協興鎮、廣安區肖溪鎮、武勝縣沿口鎮,達州市達縣石橋鎮、宣漢縣清溪鎮、大竹縣清河鎮,巴中市巴州區恩陽鎮,雅安市雨城區上里鎮、石棉縣安順彝族鄉,眉山市彭山縣江口鎮、洪雅縣柳江鎮,涼山州會理縣城關鎮。 
民族風情型(20個):綿陽市北川縣擂鼓鎮,雅安市寶興縣磽磧鎮,阿壩州汶川縣映秀鎮、汶川縣水磨鎮、汶川縣耿達鎮、理縣米亞羅鎮、理縣古爾溝鎮、松潘縣川主寺鎮、九寨溝縣漳扎鎮、小金縣日隆鎮、若爾蓋縣唐克鎮、紅原縣邛溪鎮,甘孜州康定縣新都橋鎮、瀘定縣磨西鎮、丹巴縣章谷鎮、道孚縣八美鎮、鄉城縣鄉巴拉鎮、稻城縣香格里拉鎮,涼山州鹽源縣瀘沽湖鎮、普格縣螺髻山鎮。 
旅遊集散型(10個):攀枝花市西區格里坪鎮,遂寧市大英縣蓬萊鎮,樂山市峨邊縣黑竹溝鎮,宜賓市長寧縣長寧鎮、長寧縣竹海鎮,達州市萬源縣白沙鎮、宣漢縣東鄉鎮,巴中市南江縣光霧山鎮、通江縣諾水河鎮,涼山州冕寧縣城廂鎮。 
生態休閒型(10個):成都市郫縣友愛鎮、大邑縣花水灣鎮、都江堰市虹口鎮,自貢市大安區大山鋪鎮,綿陽市安縣桑棗鎮,南充市南部縣升鍾鎮,眉山市仁壽縣黑龍灘鎮、洪雅縣槽漁灘鎮,資陽市簡陽市三岔鎮,涼山州雷波縣黃琅鎮。 
特色產業型(10個):成都市龍泉驛區柏合鎮、龍泉驛區山泉鎮,攀枝花市鹽邊縣紅格鎮,瀘州市江陽區江北鎮,德陽市廣漢市連山鎮、綿竹市九龍鎮,廣元市朝天區曾家鎮,遂寧市船山區新橋鎮、射洪縣沱牌鎮,樂山市五通橋區竹根鎮。 
三、打造精品旅遊線路 
以市場為導向,運用旅遊線路統籌方法,整合區域旅遊資源,挖掘地域文化和特色旅遊內容,將硬體設施環境與旅遊功能相融合,重點打造世界遺產、熊貓故鄉、蜀山之王、蜀漢三國、大愛無疆、長征豐碑、醉游中國、發現四川一百年等8條精品旅遊線。 
到“十二五”末,8大精品旅遊線所有連線到國家4A級旅遊景區的旅遊公路達到一級,旅遊交通實現無縫對接,旅遊標識標牌、旅遊公路安全防護欄齊全,旅遊諮詢、住宿、餐飲、購物等配套服務設施完善,其管理和服務達到國際一流水平,旅遊精品線成為中國推向世界的國家重點線路。 
專欄4 8大精品旅遊線路 
1.“世界遺產”經典旅遊線。以九寨溝、黃龍、大熊貓棲息地、峨眉山—樂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5大世界遺產為核心構建的精品旅遊線,主要面向國際市場,兼顧國內市場。 
2.“熊貓故鄉”探秘旅遊線。以大熊貓發現地(雅安)、大熊貓繁育基地(成都)、大熊貓保護基地(臥龍)為主,培育成為具有國家競爭力的世界級旅遊精品線路,主要面向國際市場。 
3.“蜀山之王”貢嘎山生態旅遊線。以貢嘎山為核心、以康定為支撐,展示康巴藏區獨特的自然資源、民族文化,主要面向國際市場。 
4.“蜀漢三國”文化旅遊線。主線為成都—德陽—綿陽—劍門關—昭化古城—閬中—南充—成都,可設計世界名人論三國、騎游三國蜀道、三國演義之拓展訓練、三國文化修學之旅等系列三國主題線路,除國內市場、港澳台地區市場外,重點針對日韓及東南亞旅遊市場。 
5.“長征豐碑”紅色旅遊線。涉及瀘州、攀枝花、涼山、甘孜、阿壩等地,以中央紅軍入川長征路線為主線,重點展示偉大的長征精神,展現川西地區絕美的自然風光、絢麗的民族風情和社會主義農村新貌,規劃建成國家級精品旅遊線路,主要針對國內市場。 
6.“大愛無疆”災區新貌旅遊線。涉及成都、德陽、綿陽、廣元、阿壩、雅安6個重災市(州),以弘揚抗震救災精神、展示災後重建成果、地震科普教育為主題,積極申報世界遺產,主要針對國內市場。 
7.“醉游中國”白酒金三角旅遊線。以四川白酒“六朵金花”(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全興大曲、郎酒、沱牌麯酒)為主,延伸至貴州茅台,展示獨特的白酒文化和區域生態資源,主要針對國內市場以及受中國白酒文化影響的日韓市場。 
8.“發現四川一百年”探秘之旅:以英美威爾遜、洛克兩位專家學者在四川探尋神秘東方世界行程為主線,展示四川百年滄桑的人文地理,主要針對歐美專項市場。一是“探秘中國西部花園”的威爾遜之路,分為兩條線:川東北的達州(宣漢、達縣)—巴中—南充(儀隴、閬中)—綿陽(鹽亭、三台)—成都;川西北的成都—都江堰—臥龍—小金—丹巴—康定—瀘定—漢源—樂山—成都,主要面向國內自駕游市場,以及歐美探險、科考專項市場。二是“尋找香格里拉”的洛克之路:西昌—瀘沽湖—木里—稻城—亞丁—康定—成都,展示獨特的彝族風情、康巴風情和橫斷山脈的絕美自然風光,主要針對國內自駕游市場,以及歐美的探險、科考專項市場。

第二節 完善服務體系

加快完善、拓展旅遊服務要素,增強旅遊企業綜合實力,提高公民素質,整體提升旅遊軟實力。 
一、不斷擴大服務領域 
遵循產業發展規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服務大眾為根本,加快完善旅遊娛樂、旅遊購物、旅遊諮詢等旅遊服務薄弱環節,提升“吃住行游”等服務要素水平,積極拓展旅遊服務新領域,構建更具包容性的旅遊服務體系。 
(一)旅遊娛樂。突出四川民俗風情和地方文化特色,策劃多種夜間娛樂主題項目和旅遊演藝產品,延長遊客停留時間。成都市及樂山市等12個區域性旅遊目的地城市,要深入挖掘文化資源,利用高科技手段,推出面向遊客的1—2個常年演出的城市大型文娛活動或夜間娛樂節目,不斷打造成各地的文化品牌;國家4A級以上旅遊景區要有1—2個文化表演活動。同時要加強對娛樂活動的引導,促進旅遊娛樂健康發展。 
(二)旅遊購物。促進旅遊業與四川地方特色產業對接,打造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旅遊商品,著力提升購物在旅遊消費中的比例。樹立大旅遊商品觀念,推進特色工業產品、農林牧漁業及副產品、手工藝品等旅遊化,將常規化的製造業商品通過工業旅遊的開發形成特色工業旅遊商品;鼓勵創意企業進入旅遊商品行列,加大旅遊商品研發和設計能力,實現旅遊商品“特色化、系列化、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培育一批文化旅遊商品品牌,重點扶持蜀錦、蜀繡、漆器、青神竹編、綿竹年畫、民族刺繡、龔扇等四川特色小商品。制定《四川省旅遊購物街區評定標準》,規劃建設10條省級旅遊購物街,推動成都市結合專業市場建設,建設全國知名的旅遊商品銷售中心,打造“旅遊購物之都”。實施旅遊購物企業的評級和推薦制度,進一步規範旅遊購物經營活動;加大監管力度,建立旅遊購物點的信用管理體系,完善旅遊商品售後服務保障體系,營造誠信、便捷的旅遊購物環境。 
(三)旅遊諮詢。適應散客為主的發展趨勢,加大旅遊諮詢服務。各市、重點旅遊縣要把旅遊諮詢服務作為城市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加快建設旅遊諮詢服務中心(站、點),並與旅遊集散中心共同形成網路化的散客服務系統。旅遊諮詢服務要充分運用電子商務技術,滿足遊客瀏覽、諮詢、訂購、投訴等多種需求。 
(四)旅遊運輸。推動全省旅遊交通實現無縫對接。加快構建幹線鐵路、城際鐵路、長途客運、旅遊客車、市區公交、計程車等各種交通方式相互銜接、零換乘的綜合性運輸體系,滿足大眾化旅遊需求。各地要加大旅遊公共運輸建設,大力發展旅遊運輸公司,鼓勵交通企業增加汽車租賃服務,城市開設腳踏車出租點;開發城市觀光巴士線路和夜間旅遊觀光專線,建立延伸到周邊主要旅遊景區和鄉村旅遊點的公共運輸網路;提升旅遊交通的等級質量,完善旅遊交通引導系統,提高通達性、舒適性、便捷性。推動各地按照旅遊交通服務標準,不斷提高旅遊運輸服務功能和服務水平。 
(五)旅遊景區。推動旅遊景區可持續發展。加大旅遊景區保護力度,不斷完善提升重點旅遊景區的防洪、供水、排污、垃圾處理、旅遊廁所等基礎服務設施,鼓勵旅遊景區使用低碳環保材料,支持國家A級旅遊景區建設循環型景區;提高旅遊景區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加快電子門票、移動網際網路、實時視頻、電子導遊等信息技術的套用;規範旅遊景區的開發、經營活動,引導非A級旅遊景區服務向標準化、規範化發展;因地制宜創新旅遊景區管理體制、經營模式,在有條件的旅遊景區率先實施所有權、管理權、經營權“三權分離”試點,增強景區競爭力。 
(六)旅遊住宿。以市場為導向,最佳化星級飯店的結構、檔次與空間分布,加快發展經濟型酒店和汽車旅館,形成多樣化、多層次的旅遊住宿設施體系。加強對旅遊飯店的管理以及與相關部門的綜合統籌和協調,進一步建立健全旅遊飯店的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加強社會旅館的標準化與規範化管理。加快建立分時度假酒店、旅遊房地產、家庭旅館、汽車旅館、青年旅舍等行業標準和管理規範。提高星級飯店的整體硬體設施和服務水平,推進旅遊飯店業普及電子商務的步伐。 
(七)旅遊餐飲。充分發揮川菜的品牌優勢,進一步提升餐飲在全省旅遊產業中的支撐作用。服務大眾化的旅遊餐飲需求,大力挖掘四川傳統菜系和地方特色餐飲。弘揚四川飲食文化,支持四川餐飲品牌做大做強。鼓勵各地發展特色餐飲、民族餐飲、健康餐飲,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街、美食城,滿足遊客對四川美食的需求。以標準化為抓手,大力提升旅遊餐飲特別是旅遊團隊餐的服務質量,逐步建設統一規範的旅遊團隊餐館。聯合衛生、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加強旅遊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保障遊客飲食安全。 
(八)旅行社。加快推進旅行社等級評定,鼓勵旅行社門市部向社區發展。鼓勵旅行社加強對商務、會議團隊以及散客的專業化服務,積極組織自駕車團隊旅遊、散客租車旅遊。提高旅行社在國際市場的客源開拓能力和國內市場的競爭能力,增強產品創新和開發能力,完善內部管理,提升旅行社企業素質。提高服務質量,加強導遊隊伍建設。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加強旅行社行業自律。 
(九)拓展旅遊服務新領域。以滿足人民民眾日益發展的旅遊需求為指向,以大旅遊的視野觀,加快旅遊業與一、二、三次產業的融合,培育消費新熱點。繼續推進旅遊業與相關行業的資源性融合,大力發展農業旅遊、森林旅遊、文化旅遊、工業旅遊、體育旅遊等;著力推動旅遊與相關行業生產性、服務性的融合,引導培育旅遊裝備業,積極發展旅遊過程中的金融、保險、郵政、通訊、醫療、保健、娛樂休閒、商務會展等服務,促進旅遊產品、配套服務的升級,帶動相關產業、行業的發展。 
二、大力提升服務能力 
…………。
(一)加快旅遊企業改革創新。…………。 
(二)培育大型旅遊企業。…………。
(三)積極支持民營和中小旅遊企業發展。…………。
三、著力增強服務意識 
提高我省居民好客意識,增強全社會發展旅遊共識,提升旅遊從業人員服務意識,打造四川旅遊服務品牌,營造我省良好的旅遊人文環境。 
(一)增強公眾的旅遊服務意識。…………。 
(二)提高旅遊從業者的服務意識。…………。
專欄5 旅遊要素提升工程 
旅遊購物。規劃建設10條省級旅遊購物街。重點扶持蜀錦、蜀繡、漆器、青神竹編、綿竹年畫、民族刺繡、龔扇等特色小商品開發。 
旅遊娛樂。開發10台大型特色文化演藝節目。 
旅遊餐飲。建設20個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街、美食城。 
旅遊企業。培育10家旅遊年經營收入超過5億元的大型旅遊企業集團、50家年旅遊經營收入過1億元的旅遊企業小巨人。

第三節 創新行銷體系

把旅遊行銷作為我省旅遊發展的突破口,擺在旅遊業發展更加重要的地位。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原則,準確研判定位客源市場,創新旅遊行銷方式,強化四川旅遊形象宣傳,統籌發展國內外市場,推動四川整體旅遊形象的新突破和新發展,進一步壯大旅遊經濟實力。 
一、強化四川旅遊整體形象宣傳 
將旅遊作為四川形象宣傳的戰略資源和重要渠道,通過旅遊整體形象塑造和推廣,提升我省文化軟實力。深化“天下四川、熊貓故鄉”品牌形象內涵,整合全省優勢旅遊資源,形成具有針對性的、系統的四川旅遊品牌形象體系,提高四川旅遊品牌在海內外遊客市場上的知名度和感召力。 
加大四川旅遊整體形象宣傳力度。積極發揮各類博覽會、體育賽事、節慶活動、國際高峰論壇的平台作用,加快建立主要客源地所在國語言版本的四川旅遊網站,創新四川旅遊品牌在海內外主流媒體的廣告投放形式,突出長效、可持續的形象宣傳作用。 
積極參與區域旅遊合作,重點推進港澳台、泛珠三角區域旅遊合作,積極推動四川與重慶、陝西、雲南、貴州等周邊省(市)無障礙旅遊合作,實現區域旅遊資源、遊客和信息互動共享。加強與越南、泰國等東協及亞太地區旅遊合作,積極爭取在日本、韓國等境外主要客源市場設立四川旅遊辦事處。提升與國際旅遊組織的旅遊合作水平,積極參與世界旅遊組織(UNWTO)、亞洲太平洋旅遊協會(PATA)等國際旅遊機構的活動。 
二、統籌發展四大旅遊市場 
針對日益增長的大眾化、多樣化、高品位的旅遊消費需求趨勢,根據四川實際,確立“突破入境、活躍省內、提升省外、引導出境”總體思路,推動旅遊市場協調發展。 
(一)突破入境市場。站在服務全省擴大對外開放、樹立四川形象的戰略高度,把發展入境旅遊放到更突出的位置,提升到更具競爭力的水平。注重國際旅遊細分市場研究,根據消費特徵開展針對性行銷。鞏固香港、澳門市場,深化台灣市場,加強與當地官方機構合作,注重對當地潛在遊客的行銷,重點開發高端商務群體、主婦型休閒群體、回鄉探親訪友旅遊團、大中學生暑期休假群體、周末購物游群體。重點開拓日本、韓國、東協及歐美客源市場,著力開發高端商務旅遊群體、獎勵旅遊群體、修學旅遊群體。藉助省委、省政府領導出訪的有利時機,開展旅遊宣傳推廣活動;探索建立我省駐外旅遊代理推廣機構,加強與境外旅遊管理部門和業界的溝通和合作;加大與境外國家和地區修學旅遊組織者共同開發青少年修學旅遊市場;大力開發華人華僑旅遊市場,藉助海外華人社團和報刊傳媒宣傳四川旅遊;加強與民航部門合作,在國際熱點航線上投放四川旅遊專刊和播放四川旅遊專題片,開展航線和旅遊精品線路聯合促銷。 
(二)活躍省內市場。圍繞貫徹擴內需、促消費的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從滿足日益增長的大眾化旅遊消費需求、改善民生的角度,全面發展省內旅遊市場。結合民生工程加大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供便利化的旅遊服務;制定實施旅遊優惠政策,特別是加強對老年人、殘疾人、學生等的優惠政策,鼓勵旅行社、旅遊景區和酒店等企業聯合開發針對性產品,提供優惠、優質服務;各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要加強旅遊發展宣傳工作,加大旅遊公益廣告的播放力度,發展旅遊頻道及旅遊節目。全省要抓住雙休日、小長假、黃金周等節假日市場,統籌策劃實施主題行銷活動,不斷掀起旅遊高潮。 
(三)提升省外市場。省外市場發展重點是擴大遊客來川規模,提高遊客人均消費。重點開發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等客源市場的高端商務群體;通過無障礙旅遊擴大陝西、重慶、雲南、貴州等周邊市場份額;通過網路平台培育河南、湖北、湖南、山西、甘肅等新興客源市場;通過感恩主題行銷,抓好災區對口支援省(市)重點客源市場。 
(四)引導出境市場。以提升我省居民素質為目標,引導出境旅遊市場規範有序發展。加強旅行社資質的審核和監督檢查,增加出境組團社的數量。啟動四川公民出境旅遊目的地安全預警制度,加強旅遊安全教育。實施重點出境市場和重點入境市場客源互換計畫,帶動入境旅遊市場的發展。 
三、健全旅遊行銷工作機制 
構建一體化的行銷格局。整合全省上下各方資源,組成省級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部門、旅行社、景區、相關企業等共同參與的“產品、市場、銷售一體化”宣傳行銷格局。 
(一)建立專業化的行銷組織。…………。 
(二)建立現代化的行銷信息系統。…………。
(三)建立全程化的行銷管理制度。…………。
(四)建立特色化的行銷宣傳網路。…………。
四、構建旅遊品牌體系 
實施旅遊品牌戰略,構建全省旅遊品牌體系,進一步突顯旅遊目的地形象。 
(一)旅遊資源品牌。各地、各部門協同配合,積極創建各類旅遊資源品牌,提高全社會對資源的保護意識。重點推進世界遺產申報工作,加快金沙—三星堆遺址、劍門蜀道、貢嘎山、興文石海(與雲南石林等打捆)等項目申遺進程,加大川劇、康定情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工作力度,積極推動紅軍長征線、茶馬古道線等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加強世界遺產的宣傳,促進世界遺產的永續利用。 
(二)旅遊產品品牌。先期推出世界遺產之旅、熊貓故鄉探秘、古蜀文明探源、蜀漢三國尋蹤、天府古鎮漫步、體驗“四川(川菜、川酒、川茶、川戲)”之旅、長征豐碑紅色之旅、大愛無疆災區新貌之旅和尋找香格里拉之旅等旅遊產品品牌。 
(三)旅遊節慶品牌。打好旅遊節慶活動牌,擴大節慶活動的市場操作和推廣力度,形成一批有影響力的全國性、區域性節慶活動。重點打造中國四川國際文化旅遊節、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中國(成都)國際美食節、中國四川國際南國冰雪節、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成都國際桃花節康定情歌節、自貢國際恐龍燈會、攀枝花國際漂流節、都江堰放水節10大旅遊節慶品牌。 
(四)旅遊服務品牌。鼓勵旅遊企業創A(A級景區)、評“星”(星級酒店)、追“綠”(綠色企業),評選“十大金牌導遊”、“十大品牌經理人”、“百名明星員工”。 
(五)旅遊商品品牌。鼓勵創新開發旅遊商品,組織評選四川省10大特色旅遊工藝品、10大特色文化旅遊商品、10大特色地方小吃、10大特色旅遊土特產。 
各級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旅遊企業應針對不同品牌內涵和要求,加大創建和推廣力度,全方位塑造和支撐四川旅遊整體形象。 
專欄6 四川旅遊品牌體系建設 
旅遊資源品牌化工程:世界遺產1個;國家級遺產2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5處;國家級森林公園5處;國家級濕地公園5處;國家級地質公園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0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項。 
旅遊產品品牌:世界遺產之旅、熊貓故鄉探秘、古蜀文明探源、蜀漢三國尋蹤、天府古鎮漫步、體驗“四川(川菜、川酒、川茶、川戲)”之旅、長征豐碑紅色之旅、大愛無疆災區新貌之旅和尋找香格里拉之旅。 
旅遊節慶品牌:中國四川國際文化旅遊節、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中國(成都)國際美食節、中國四川國際南國冰雪節、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成都國際桃花節、康定情歌節、自貢國際恐龍燈會、攀枝花國際漂流節、都江堰放水節。 
旅遊商品品牌:10大特色旅遊工藝品、10大特色文化旅遊商品、10大特色地方小吃、10大特色旅遊土特產。 
五、創新旅遊行銷渠道 
加快運用新的行銷載體和技術,大力拓展旅遊行銷渠道,更加有效地開發旅遊市場。…………。

第四節 夯實基礎體系

切實把旅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我省旅遊業發展的一項先導性、全局性、戰略性的工作來抓,重點構建舒適便捷的立體旅遊交通網路,加快推進旅遊信息化建設,著力完善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強化旅遊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一、強化旅遊立體交通建設 
………… 。 
二、著力推進旅遊信息化建設 
(一)加強旅遊信息化基礎能力建設。 
…………。
(二)建設多層次、開放式服務的旅遊信息化套用平台體系。 
…………。
(三)積極探索新技術在旅遊信息服務中的套用。 
…………。
專欄8 旅遊信息化建設
“一庫三網”工程。建設旅遊基礎信息資料庫,搭建旅遊政務網、旅遊諮詢網、旅遊電子商務網。 
“智慧旅遊”試點工程。3個智慧旅遊城市(成都市、綿陽市、樂山市),10大智慧景區(九寨溝、黃龍、都江堰、青城山、峨眉山、樂山大佛、劍門關、閬中古城、蜀南竹海、李白故里)。 
三、加快建設旅遊公共服務設施 
著力完善旅遊諮詢中心、旅遊廁所以及信息網、通信網等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一)全面推進旅遊諮詢中心建設。…………。 
(二)加快建設旅遊便民服務設施。…………。
專欄9 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旅遊諮詢中心建設工程。2012年前、在全省選建5個具有典型示範性的旅遊諮詢中心。“十二五”末,共建150個旅遊諮詢中心。 
旅遊廁所改擴建工程。“十二五”末,5A級旅遊景區廁所建設標準必須基本達到四星級,4A級旅遊景區廁所建設標準必須基本達到三星級,全省3A級以上景區廁所須做到布局合理、數量充足、免費開放。改擴建650個旅遊廁所。 
四、加強旅遊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 
注重旅遊開發建設過程中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協調。…………。
科學利用和有效保護旅遊資源。…………。
加強旅遊資源的分區、分級和分類保護。…………。
充分考慮生態環境保護,景區建設要嚴格執行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
在全行業樹立綠色發展意識。…………。 
專欄10 旅遊環境保護工程 
旅遊“創綠”工程。創建50個國家級綠色飯店、50個國家級綠色餐飲企業;創建10個低碳旅遊城市。 
節能減排:星級飯店、A級旅遊景區用水、用電在2010年基礎上下降20%。

第五節 健全管理體系

一、建立大產業發展機制 
(一)增強巨觀協調能力。…………。
(二)提升行業服務能力。…………。
(三)創新旅遊管理體制機制。…………。
(四)加快推進旅遊行業協會改革發展。…………。
二、加快旅遊標準化建設 
實施標準化引領戰略。按照“政府推動、企業主體”的原則,推進“旅遊標準化示範省”創建工作,加大旅遊標準化推廣和貫徹執行力度。…………。
三、加強旅遊誠信系統建設 
…………。 
四、推進旅遊統計制度改革 
旅遊行政管理部門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加強旅遊統計工作,如實反映旅遊發展現狀,定期公布旅遊產業發展成果。…………。
專欄11 旅遊管理體系建設(略)

第六節 構建保障體系

一、強化組織保障 
充分發揮省旅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作用。按照大旅遊產業發展要求,各市(州)要相應建立和完善旅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地方旅遊發展。完善省、市、縣旅遊行政管理和監督執法系統。加快完善市、縣旅遊行政管理和監督執法系統,形成合力,共同推動旅遊業發展。實施分級管理、分工協作、各司其職、各盡其責。 
二、加大政策保障 
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
積極推動旅遊政策貫徹落實。…………。
保障旅遊用地需要。…………。
構建多渠道融資體系。…………。 
專欄12 旅遊政策法規建設 
制定出台政策檔案。如在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旅遊業和大力發展我省入境旅遊等方面制定出台相關政策;鼓勵各市(州)出台相應實施意見或各專項政策。 
落實好現有政策檔案。《國務院關於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意見》(國發〔2009〕41號)、《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做強做大旅遊企業加快旅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川府發電〔2008〕53號)等。 
三、加強人才保障 
旅遊主管部門做好人才戰略與規劃的編制與實施工作。…………。
重點培養提高旅遊主管部門人才、高層次旅遊經營管理人才、旅遊短缺專業人才、教育培訓師資人才,建立合理的旅遊人才流動機制。…………。
大力實施旅遊業人才職業化工程。…………。
加快建立新型旅遊人才培訓體系。…………。
建設科學的旅遊人才評價機制和評價體系。…………。
推進旅遊人才建設信息化。…………。
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人才激勵獎勵的有關政策,推進分配製度改革。完善選人用人機制,探索建立導遊人員人才誠信管理制度。維護旅遊從業人員合法權益,建立健全旅遊從業人員的養老、事業和醫療等保障機制。 
專欄13 旅遊人才工程(略) 
四、健全安全保障 
以旅遊安全風險防範為重點,以健全旅遊應急救援體系為突破口,以完善保險體系為保障,加快完善旅遊服務場所、自駕車旅遊線路沿線的公共安全設施,推動建立旅遊醫療與安全急救、旅遊危機管理與遊客反應快速應變雙重旅遊救援系統,提高在旅遊經營中應對各種危機事件的信息傳遞和快速反應能力。 
完善旅遊公共安全應急預案與機制。與公安、交通運輸、食品、衛生、保險、通訊、消防、武警、外事等部門合作,明確各自的職責和義務,制定旅遊公共安全應急預案並積極推進,儘快納入法規範疇。 
強化對旅遊景區的安全管理。…………。

第四章 規劃實施

第一節 注重規劃銜接

做好旅遊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以及農業、林業、交通運輸、水利、文化等規劃的銜接。市(州)、縣(市、區)旅遊業發展規劃和重點旅遊景區規劃要在發展方向、重大旅遊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方面與上一級旅遊規劃相銜接。同級旅遊業發展規劃要在發展方向、重大旅遊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方面與周邊地區的旅遊業發展規划進行銜接。 
專欄14 旅遊規劃體系(略)

第二節 納入年度計畫

省旅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將本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排出時序進度,納入每年的年度計畫,對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各市(州)人民政府下達年度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 
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省屬大型企業、旅遊行業和系統要根據本規劃和省旅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下達的任務,及時制定實施方案,分解工作任務,落實工作責任,納入年度計畫;對主要指標應當設定年度目標,充分體現本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年度計畫報告要分析本規劃的實施進展情況。

第三節 加強監督考評

一、建立健全監督檢查機制 
…………。
二、建立規劃評估和調整機制 
…………。 
附屬檔案:1.名詞解釋(略) 
2.規劃圖件(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