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洛帶古鎮

四川洛帶古鎮

洛帶鎮,素有“東山重鎮”之稱。明末清初時期的移民運動和“湖廣填四川”的歷史使這些來自於異鄉的客家人在四川洛帶生了根。經過數百年的繁衍生息,在洛帶鎮形成了獨特的客家風俗和客家文化。

四川洛帶古鎮
極具特色的小青瓦覆蓋的屋頂

上洛帶古鎮位於四川成都市龍泉鎮北10千米處,在龍泉山脈中段的二峨山麓,距成都17公里。洛帶鎮原稱甑子場,場內有一池塘,塘中有一八角井,相傳井水為東海龍王口中所吐,味極甘甜。井裡有東海鯉魚,肉味鮮美。古鎮由一街七巷組成,入夜,主街山門和七條巷子柵子門一關,就構成了一個完整而封閉的防禦體系。洛帶鎮的古建築中,會館最獨具特色,有廣東江西湖廣、川北四大會館。另外古鎮的老街上還保留著大量客家古民居,屋頂多用小青瓦和茅草覆蓋,結構多為單進四合院式,屋脊上通常有“中花”和“鰲尖”等裝飾。古鎮上還有鳳儀館、博物館、基督教堂等古建築。這裡是保存客家文化較為完整的古鎮,鄉民多為廣東移民的後裔,至今仍完整地保留了客家方言、民俗和生活方式,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西部客家第一鎮”。

返回:民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