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天王[香港娛樂圈]

四大天王[香港娛樂圈]

香港四大天王,是指20世紀90年代香港樂壇四位最受歡迎的男歌手: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和黎明(按年齡大小排序,排名不分先後)。四大天王於1992年被命名,此後受到大眾廣泛的認可,影響力迅速波及整個大中華地區和亞洲,風靡九十年代,四大天王是香港娛樂業黃金時代的最巔峰代表。二十餘年來,傳媒圈、娛樂圈無論如何鼓譟“新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接班人”,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這四人的地位都能恆久不變,直到這四人日漸衰老,這些所謂的接班人卻仍舊默守在歷史的角落,在“四大天王”最紅火的年代,他們幾乎就代表著整個香港娛樂圈。

基本信息

【佛教里的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天神,俗稱“四大金剛”。四大天王,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於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通常分列在淨土佛寺的第一重殿的兩側,天王殿因此得名。相傳四大天王住在須彌山山腰上的四座山峰。四大天王分別是:

四大天王[香港娛樂圈]四大天王

東方持國天王多羅吒,持琵琶,住東勝神洲
南方增長天王毗琉璃,持寶劍,住南贍部洲
西方廣目天王留博叉,持蛇(赤龍),住西牛賀洲
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持寶傘,住北俱盧洲,中國神話中托塔李天王李靖就是從多聞天王演化而來

四大天王也被稱為“風調雨順”。中國佛教徒認為南方增長天王持劍,司風;東方持國天王拿琵琶,司調;北方多聞天王執傘,司雨;西方廣目天王持蛇,司順。組合起來便成了“風調雨順”。

梵文:Caturmaharajakayikas為帝釋之外將,須彌山腹有一山,名犍陀羅山,山有四山頭,個住一山個護一天下(四大部洲,即東勝神州、南瞻部洲(中國在此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故又稱護世四天王,是六欲天之第一,(佛教把世界分位依次上升的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世間一切“有情眾生”皆在三界中”輪迴”不已,只有達到涅盤境界成佛,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受輪迴之苦,欲界又有六天,稱“六欲天”,為天神所居。六欲天又有六重,第一重天是四天王天,為四天王及他們的隨從的住所)。
東方持國天王:梵文:Dhritarastra。“持國”意為慈悲為懷,保護眾生,護持國土,故名持國天王。住須彌山黃金埵,身為白色,穿甲冑,手持琵琶,是主樂神,表明他要用音樂來使眾生皈依佛教,他負責守護東勝神州。是“二十諸天”中的第四天王。
南方增長天王:梵文:Vidradhaka。“增長”意為能傳令眾生,增長善根,護持佛法,故名增長天王。住須彌山琉璃埵,身為青色,穿甲冑,首握寶劍。為的是保護佛法,部受侵犯,他負責守護南瞻部洲。是“二十諸天”中的第五天王。
西方廣目天王:梵文:Virapaksa。“廣目”意為能以淨天眼隨時觀察世界,護持人民,古名廣目天王。住須彌山白雲埵,身為紅色,穿甲冑,為群龍領袖,故手纏一赤龍(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部信奉佛教,即用索捉來,使其皈依佛教。他負責守護西牛賀洲。是『二十諸天』中的第六天王。
北方多聞天王:梵文:Vaisramana。又名毗沙門,”多聞”以福,德知名聞於四方。住須彌山水晶埵,身為綠色,穿甲冑,右持寶傘(又稱寶幡),左手臥神鼠——銀鼠。用以制服魔眾,護持人民財富。又名施財天,是古印度的財神,在唐代他曾幫唐明皇退蕃兵的圍困,轟動一時,唐明皇為感恩,特命“諸道州府城西北及營寨並設其相”供養,佛也特設別院供養。是『二十諸天』中的第三天王。
左邊第一尊,謂“東方持國天王”:因能護持國土、維護道場安寧而得名,專門守護東勝神州。身著白色、穿甲冑、持琵琶,表明他是用音樂來感化和勸導從生斷惡從善。樂司調。
左邊第二尊,謂“南方增長天王”:因能使他人增長善根而得名,專門守護南瞻部州。身著青色、突甲冑、持寶劍,表明他是用武力來懲惡護善。劍司風。
右邊第二尊,謂“西方廣目天王”:因能用淨眼觀察裟婆世界而得名,專門守護西牛賀州。身著紅色、穿甲冑,早期塑像多為手持一種名叫“絹索”、專門用來捕捉敵人的網,現在的基本上都塑成手持的是龍。但是不管怎么塑都是表明他懲惡護善的辦法不是靠殺,而是把敵人捉起來後強迫他改邪歸正。淨眼、網、和龍,都司順。
右邊第一尊,謂“北方多聞天王”:因福德聞名四面八方而得名,專門守護北俱瀘州。身著綠色、穿七寶莊嚴甲冑、配長刀、右手持傘、左手持銀鼠,表明他是一邊引導眾生向善,一邊用武力來降魔伏怪。傘司雨。

【香港娛樂圈的四大天王】

他們代表香港娛樂屆的最高成就,他們是一代人記憶中的青春見證,他們是影迷歌迷永遠不老的偶像。
1986至1996年間的香港影壇,可謂是電影的十年黃金歲月,的確,在這10年中,香港影壇為觀眾締造了太多的電影佳話,留下了無數光輝璀璨的記憶。
同時,在這10年中,香港娛樂圈最大的成就是捧出了以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為首的“四大天王”,並由此進入了一個異常活躍的時期。而身處在那個黃金年代中的四位娛樂寵兒,更是通過各自的歌聲和銀幕形象,與無數觀眾一同走過並見證了香港電影的巔峰時代。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早年在香港娛樂圈打下半壁江山的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四人,皆已走過了演藝生涯中最為風光的而立之年。而此時,隨著一批又一批娛樂新人的推出,“四大天王”的地位無論是在歌壇、影壇還是整個香港娛樂圈,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動搖。於是在這個關鍵性的時期,曾經一同攜手締造輝煌的“四大天王”,將又會以什麼樣的姿態和行動去迎接挑戰?為將到來的不惑之年寫下更為輝煌的事業篇章。
2005年歲末,“四大天王”的名字再次同時出現在香港藝人收入排行榜前10位的名單之中。這一年,張學友和劉德華44歲,郭富城40歲,黎明39歲。截止今天,由他們四人所出演的電影總數已經超過220餘部。
或許有一天,人們終將不再去提及“四大天王”的封號,但是有一點卻是無庸質疑的,那就是由他們四人所塑造的形形色色的銀幕形象,將和泛黃膠片一起封存進每一位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們的記憶中,於是,當久違的歌聲在耳邊響起的時候,那些故事、那些人將伴隨著熟悉的鏇律一起,在腦海中一一浮現••••••
說到香港電影黃金年代和曾經叱吒影、視、歌壇的“四大天王”,我們不得不要從那個黃金年代的起點說起。
在隨後被封號為“四大天王”的四個人中,劉德華可謂是出道最早的一位。1981年,時年20歲的劉德華進入香港無線藝員訓練班學習,畢業後隨即簽約無線,期間得到了當時香港影視圈當紅演員周潤發的提攜,於1982年出演了許鞍華指導的影片《投奔怒海》,從此走上了演藝之路。
隨後,劉德華接連主演了《獵鷹》、《神鵰俠侶》、《鹿鼎記》等幾部收視率很高的電視劇,一躍成為香港無線的當紅小生,與湯鎮業、苗僑偉、梁朝偉、黃日華並稱“無線五虎將”。
1984年,正當劉德華在影視圈迅速躥紅的時候,與劉德華同年出生的張學友卻依舊是航空公司的一名小職員。這一年,23歲的張學友懷著對演唱事業無限嚮往,參加了“全港十八區業餘歌唱大賽”,並最終憑一曲《大地恩情》在眾多選手中殺出重圍,奪得冠軍,繼而簽約寶麗金唱片公司,推出他的第一張粵語專輯《Smile》,開始了他的星路歷程。
同年,劉德華憑藉自己在電影、電視方面急速聚集的人氣,借勢推出了自己的首張個人音樂專輯《只知道此刻愛你》,標誌著向其流行歌壇進軍的開始。專輯中同名主打歌《只知道此刻愛你》鏇律優美,情誼纏綿,雖然年輕的劉德華演繹此類情歌顯得勢單力薄,缺乏感染力。
1986年,吳宇森加盟徐克電影工作室,執導拍攝了影片《英雄本色》。在當年的香港影壇,影片《英雄本色》橫空出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片中極具吳氏風格的槍戰場面和鏡頭剪輯,以及主人公盪氣迴腸的兄弟情誼和江湖義氣,在整個華人電影界乃至全世界都造成極大轟動。吳宇森電影不但集中了香港電影歷年所積累的商業經驗和娛樂元素,在製作水準更是可以和當時的電影王國好萊塢相媲美,並影響了此後一批好萊塢的動作片導演,這在整個華人電影史中更是難能可貴的。如果說,此前以譚家明許鞍華徐克等人為代表的香港新浪潮電影還在文藝和娛樂兩條平行的線路上徘徊的話,那么吳宇森電影的問世則標誌著港產商業片的輝煌開始。可以說,影片《英雄本色》為起點,香港電影工業進入了一個空前繁榮的新時期。在這個黃金時期,以電影和流行音樂為代表的香港娛樂業蓬勃發展,以往各娛樂行業中的單一的明星制逐步被橫跨多領域的多棲明星所取代,各個娛樂行業相互滲透交織,一個全方位造偶像、明星的時代到來了。
在這一年,25歲的劉德華一口氣出演了《最佳福星》《法外情》《獵鷹計畫》《魔翡翠》《神探父子兵》《群龍奪寶》等多部電影,標誌著其在電影表演方面漸入佳境。
由吳思遠執導的影片《法外情》集合體現了港產片一貫的溫情色調和懸念設計,故事則圍繞著一樁離奇的富豪命喪妓女手下的案件展開,劉德華在影片中出演了男主角——正義凜然的年輕律師劉志鵬。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香港,經濟飛速發展,同時則帶來了不可避免的現實矛盾——兩極分化。財富分配不均勻的背後是草根階層面對權貴階層的不公正待遇。影片《法外情》可以說正是這種社會矛盾激化和反思後的產物。影片通過曲折的情節設定和戲劇化的人物命運安排,揭示了當時香港社會令人深省的人情冷暖。
影片中,被害人曾永廉是個年輕富商,他所代表是上層社會中的公子權貴。而被告則是一名年愈五十的下層妓女,她所代表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邊緣人群。於是,在強者掌握話語權的商業社會中,人們只關注這個妓女殺害富商這一事實,而對於妓女為何殺死富商漠不關心。於是,這才引出片中眾姐妹們紛紛解囊相助,但全港著名律師無一人站出為妓女作辯護的淒涼場面。當然,終究有正義之士挺身而出,捍衛法律的尊嚴。於是,當同是孤兒出身的年輕律師劉志鵬不畏權貴,出手相助的時候,觀眾的悲憫之情得到了滿足。在影片中,劉德華雖然盡心盡意地去塑造了一位年輕有為、正義凜然的律師,並親自配唱了電影主題曲,但是眉宇間依舊留有青澀和刻意裝飾的痕跡,對角色也過於臉譜化而缺乏自然的流露,尤其是在法庭辯論中的高潮段落——當劉志鵬意外得知為之辯護的妓女劉惠蘭竟是自己親生母親的時候,劉德華稚嫩的演技和空洞的表情沒能刻畫好主人公在突如其來的局勢面前的內心複雜變化,可以說是整部影片的最大缺憾。
而在王晶執導的影片《魔翡翠》中。劉德華則沒有懸念的出演了一位都市神探“獵鷹”。該片是一部典型的香港娛樂片,沒有凝重的主題,只有詼諧幽默的故事和激烈的打鬥場面。從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年輕的王晶導演深受斯皮爾博格的《印地安納•瓊斯》系列電影和成龍功夫喜劇的影響。影片中,劉得華的表演依舊沒有突破和值得誇讚之處,只是如同光鮮靚麗地拍攝雜誌封面一般,盡心盡意地將片中那位英俊瀟灑、身手不凡的私家偵探演繹了出來。
同年,在歌壇小有建樹的張學友開始向影壇涉足,出演了《霹靂大喇叭》和《痴心的我》和兩部電影。影片《霹靂大喇叭》是張學友的電影處女作,是一部純粹的娛樂片,講述的是兩個膽小入鼠的警察樂隊喇叭手無意中捲入一場離奇勒索案,並遭遇邪惡的千面人追殺的喜劇故事。在這部港式荒誕戲劇片中,張學友扮演了洪金寶的搭檔陳文俊,呈現出了與其在演唱方面截然不同的喜劇形象,表演異常放鬆,搞笑詼諧的銀幕形象令所有人都為之耳目一新,由此也開啟了張學友此後多以搞笑小人物形象出現在電影中的表演風格。
在由高志森執導的影片《痴心的我》中,張學友依舊本色出演,並且其劇中角色的名字亦叫學友,足以看出張學友在此片中的玩票性質。如果說這部影片除了繼續展現張學友在表演,尤其是喜劇表演方面的天賦之外,另一個非常的意義就是張學友在這部影片拍攝過程中,有幸結識了羅美薇,開始了二人日後漫長的愛情長跑,並最終結為伉儷的浪漫故事。
正當劉德華、張學友二人分別攜帶各自的銀幕角色和歌聲一同走進香港電影黃金年代之時,一位高大俊朗的大男孩效仿當年張學友的成名之路,參加了香港“第五屆新秀歌唱大賽”,並憑藉一曲《絕對空虛》從眾多選手中脫影而出,贏得季軍,他就是日後紅遍全香港乃至東南亞的黎明。和幸運的黎明相比,與劉德華師出同門,曾先後受訓於香港無線舞蹈培訓班和藝人培訓班的郭富城就沒那么幸運了,在出演了幾部反映平淡的電視劇後,年輕的郭富城不得不帶著自己的明星夢想和絢麗的舞姿離開群雄逐鹿的香港娛樂圈,轉戰寶島台灣,試圖在異鄉闖出一番天地後再殺回香江。而時間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
1987年的香港樂壇是兩大人物譚詠麟和張國榮競爭最激烈的一年,兩人的歌曲盤踞了每個排行榜,幾乎沒有留給其他男歌手呼吸的空間,即便是在樣的夾擊中,出道不久的張學友依舊憑藉一曲《太陽星辰》在年度十大金曲突圍而出占據一席,顯示出了張學友在演唱方面非凡的實力。歌曲《太陽星辰》是一首寓意高遠催人向上的勵志歌,是“友情歌”悲情曲風的一次成功轉型,同時也張學友在樂壇上的第一次閃光。
同年,張學友除了保持在音樂方面有所收穫之外,同時也應邀出演了由杜琪峯執導拍攝的大型賀歲喜劇《八星報喜》,該片演員陣容龐大,包括了周潤發、鍾楚紅、鄭裕玲、馮寶寶、黃百鳴等眾多當紅明星。拋開影片的商業性和娛樂元素不談,單單從導演和演員陣容來看,僅僅以玩票性質客串了兩三部電影的張學友能夠在片中獲得相對重要的角色,並與包括周潤發在內的眾多影壇大牌明星同台獻藝,足以證明張學友無論是在人氣,還是在演技上都日益受到香港影壇的肯定,而這一點相信是所有張學友的歌迷們所始料未及的。
而張學友相比,同年的劉德華在演藝道路上則平淡許多,除了憑藉自己的一貫的帥氣外形接拍了數部大同小異的娛樂電影之外,在表演上依然沒有任何的突破。推出的第二張個人專輯《情感的禁區》更是反映平淡,面對這種窘境,劉德華不得不暫時放棄在流行歌壇的發展,專心致志地將重心放在表演方面。
1988年,無論對於張學友,還是劉德華來說,都是具有轉折性的一年。在這一年,他們二人第一次聯袂出演了一部足以改寫他們一生的影片《旺角卡門》。
影片《旺角卡門》是王家衛的第一部導演作品,王家衛在這部處女作中運用獨特的鏡頭語言和敘事結構嫻熟地講述了一個非常典型化的江湖故事,充分顯示出了王家衛的個人風格和商業天分。同時在演員表演上,王家衛突破性地發掘出幾位偶像明星身上的獨特而神秘的感覺,讓人看到了偶像明星所具有的另外一種不為人知的演技魅力。影片中,王家衛很好地控制住了劉德華所慣有的戲劇腔和做作,使得劉德華的表演顯得真實、自然,而這也正是劉德華從影多年想要突破卻始終無法突破的壁壘。相較之下,一貫以本色、鮮活所著稱的張學友在本片中的表現也相當的完美,成功的將一個無所事事、不學無術,但最終為了尊嚴暴死街頭的小混混演繹得入木三分。於是憑藉此片,張學友一舉奪得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成為了“四大天王”中第一個問鼎金像獎的藝人,而劉德華也獲得了台灣金龍獎最佳男主角的封號,雙雙載譽而歸。
張學友、劉德華二人在繼《旺角卡門》大獲豐收之後,日益高漲的人氣和知名度為二人的演藝事業鋪開了新的道路。隨後,越來越多來自著名導演的片約不斷。1989年,張學友有幸受徐克導演之邀,出演了當年的武俠片大片《笑傲江湖》。徐克導演以金庸原著武俠小說《笑傲江湖》為藍本,進行了大膽而靈活的改編,加入了胡金銓電影中的東廠太監陷害忠良等故事情節,於是片中由張學友所飾演的東廠小太監這個角色在原著中也是沒有的。但是這種巧妙的改編使得整個故事在90分鐘的時間內顯得相當緊湊,彌補了長篇小說改編電影的局限。在影片中,由張學友飾演的小太監是個阿諛奉承、功於心計的東場走狗,對於這樣一個角色張學友良好地把握住了人物內心活動,運用眼神、表情等細微動作將一個陰毒、狡詐的小太監形象演繹得惟妙惟肖。憑藉此片,張學友奪得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從而更加鞏固了他在影壇的地位。
1990年,張學友再次有幸和大導演合作,出演了由吳宇森執導的影片《喋血街頭》。《喋血街頭》是吳宇森導演繼《喋血雙雄》後拍攝的另一部喋血系列影片,故事的架構有模仿〈獵鹿人〉的痕跡,而人物的設定則沿襲了〈英雄本色〉的設定,三個從小一同長大的好兄弟——阿B、阿輝和阿榮,一同去越南闖天下,後因為無意間捲入戰爭並獲得一廂價值連城的黃金,由李自雄飾演的阿榮見利忘義,將槍口對準了自己的兄弟,繼而引發了一場男人之間的廝殺。影片《喋血街頭》的英文名被翻譯成《頭中的子彈》,而片名中的那顆子彈打入的正是由張學友所扮演的阿輝的頭部,可以看出,在這部講述三個男人之間江湖情義的影片中,整個故事的核心就是由張學友所飾演的阿輝。在影片中,張學友的表現出類拔萃,表演真實自然,將一個重情重義的街頭青年刻畫得活靈活現。當阿輝頭部中彈後精神失常,只能依靠吸毒來解除痛苦,此時由粱朝偉飾演的阿B目睹一切,不忍心好兄弟再繼續遭受非人的折磨,於是含淚親手結束了阿輝的生命,在這個段落里,張學友真切、細膩的表現足以打動每一個觀眾,憑藉此片張學友再次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雖然最終未能加冕,但是其精湛的表演早已經鐫刻在觀眾的心中。
1990年,在香港歌壇轉戰多年的黎明終於推出首張個人專輯《黎明》,獲得一致好評。此時,香港歌壇老一輩領軍人物譚詠麟和當紅巨星張國榮分別宣布退出四大音樂頒獎禮,將更多的機會留給新人。於是一時間香港媒體都在作出各種預側,誰將是香港流行樂壇的接班人?
1991年,張學友推出《情不禁》《一顆不變心》兩張專輯,其中一曲《每天多愛你一些》更是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情歌,幾乎成為男生向女生以歌示愛的不二之選,同時藉助此歌橫掃各大排行榜的威勢,也揭開香港樂壇新生代風聲水起的序幕。
同年,劉德華憑藉其在電影、電視上的輝煌戰績,帶著《愛不完》《一起走過的日子》《來生緣》《我和我追逐的夢》《浪漫情歌篇》等五張個人專輯捲土重來,大有在流行歌壇東山再起的氣勢。其中專輯主打歌《我和我追逐的夢》《來生緣》等歌曲不但榮登當年各個流行音樂榜榜首,更是成為了流傳久遠的經典歌曲。
後來居上的黎明也於同年推出了《是愛是緣》《今夜你會不會來》《我的感覺》《傾城之最》四張專輯,其中主打歌《對不起我愛你》《今夜你會不會來》不但榮登1991年度TVB十大勁歌金曲榜,本人亦榮獲1991年度商業電台叱咤樂壇全港播放率最高男歌手銅獎、和記十大魅力男士、十大健康形像藝人等眾多獎項。
也是在這一年,轉戰台灣並紅透整個寶島的郭富城以歌手的身份殺回香港,推出個人專輯《我是不是該安靜的走開》。雖然在演唱方面,郭富城難以和他人相比,但是其動感的舞姿、清秀的面孔和俊朗的外形,著實令眾多女性聽眾無法抗拒,並奪得了1991年度香港電台“最有前途新人”金獎,年度商業電台“叱詫樂壇新力軍男歌手”銀獎和年度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國語歌曲”銀獎多項大獎,並出演了《豪門夜宴》《五億探長雷洛傳II》《機BOY小子之真假威龍》《91神鵰俠侶》等多部影片,風頭一時無兩。
至此,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四人以流行樂壇為主陣地,同時向影、視等多棲發展,完成了起在香港娛樂圈的原始積累,風雲一時的“四大天王”開始初現端倪。1992年,香港發行量最大的《東方日報》第一次引用佛教中的“四大天王”的說法為香港樂壇這四個新的領軍人物冊封冠名,從此這個古老的辭彙被重新附予了商業概念和炒作噱頭,與四個人的照片一起頻頻出現在各個媒體的頁面上,開啟了香港娛樂業“四大天王”的統治時代。可以說“四大天王”的概念炒作是空前成功的,它使得原本各自為陣香港藝人及娛樂公司在一個大概念下被集結在一起,進一步增強了香港娛樂產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從而更有利地搶占娛樂市場,併網絡了大量的消費群體。
1992年,鄧小平同志的南巡講話加快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中國內地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在這個歷史背景下,中國內地和一衣帶水的香港地區,無論在經貿還是在文化交流等方面都進入了空前繁榮的新時期。面對內地廣闊而潛在的娛樂消費市場,實時推出的“四大天王”也應時跟上了時代的腳步,繼而開啟了此後風靡中國全境的“四大天王”娛樂時代。在這場持久的風潮中,中國內地觀眾不但全方位領略了香港明星制所帶來的立體感受,也第一次領教了“影、視、歌”三棲明星對中國娛樂市場的衝擊,於是,中國內地第一批“追星族”也應運而生,在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上,由趙麗容、蔡明和郭達表演的小品《如此追星》就相當風趣地表現了當時“四大天王”對內地年輕人產生的影響。同時,以香港本地方言為載體的粵語歌也一躍成為了全世界流傳最廣泛的地方語種歌曲。直至今天,由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四人所演繹的眾多經典歌曲,依舊是KTV中點唱率最高的曲目。
1993年,戴著歌神皇冠的張學友,以他的母語歌曲征服了所有中國的歌迷,國語專輯《吻別》的全球銷量達到四百萬張,令華語歌壇為之震驚。專輯中的《一路上有你》和《秋意濃》等膾炙人口歌曲都深受歌迷們歡迎,而悽美絕倫的《吻別》更是令人無法忘懷。至此,無論從粵語到國語,從香港到內地,張學友真正成為全球華人心目中的歌神。同時,在電影方面,張學友秉持了一貫的小人物配角出演,於當年參與拍攝了由王家衛監製,劉鎮偉執導拍攝的無厘頭喜劇片《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在這部集合張國榮、梁朝偉、張學友、林青霞、梁家輝、張曼玉、劉嘉玲、鍾鎮濤、王祖賢等港台大腕明星的影片中,除了金庸原著《射鵰英雄傳》里的一些人物名字不變外,整個故事情節可以說是完全顛覆,被解構得天馬行空,可以說是一部極端無厘頭的搞笑片。在影片中,張學友出演了說著山東話的北丐洪七公,其中與粱朝偉所飾演的西毒歐陽峰在谷底那場令人捧腹的對決,可謂是無厘頭喜劇片中百看不厭的經典。
同年,劉德華、黎明雙雙出演了由成龍主演的影片《醉拳2》和《城市獵人》,兩位天王在同一年皆獲得與成龍大哥的合作機會,足以看出後來居上的黎明和闖蕩娛樂圈十多年的劉德華在香港娛樂圈幾乎平起平坐,這也表現出香港造星工廠令人生畏的力量。而此時,也正是劉德華和黎明在影、視、歌壇爭奪最為激烈的時刻,演唱會場上,彼此的歌迷相互喝倒彩的情況時有發生,而這個帶有戲劇性的場景也被周星弛搬上了銀幕戲謔一番,在影片《破壞之王》中我們就可以看到這個令人捧腹的畫面。
同年,在由杜琪峯執導拍攝的影片《赤腳小子》中,郭富城飾演了帶著身懷絕技卻赤著雙腳前來投靠亡父好友的關豐曜。能與杜琪峯、狄龍、張曼玉等明星大腕合作拍攝影片並擔綱主演,足以看出年輕的郭富城在當時如日中天的聲望。該片雖然是張澈導演的武俠名作《洪拳小子》舊戲新拍,影片製作也沒體現出杜琪峯的個人藝術風格,但是郭富城在片中的表現還是令人刮目相看,紮實的舞蹈功力所帶來的矯健身手,為其日後朝著動作片道路的發展開啟了良好的開端。
正當以“四大天王”為代表的香港娛樂商品在90年代初期大肆搶占中國內陸市場的同時,中國本土娛樂業尤其是流行音樂業也隨之進入一個空前的活躍期。由於受到香港娛樂明星制的影響和啟發,中國內地的音樂人也紛紛成立公司,開始包裝、整合內地的原創歌手,試圖模仿並打造一批如同“四大天王”一般的偶像明星。1993年,台灣滾石公司的下屬機構——魔岩唱片在看到內地原創音樂廣闊市場前景後,簽下了竇唯、張楚、何勇三名內地歌手,並冠以“魔岩三傑”的名號分別為其推出個人專輯。可以說,“魔岩三傑”的推出是中國內地音樂人對“四大天王”的一次效仿和反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994年12月17日,竇唯、張楚、何勇以及“唐朝”樂隊在香港紅勘體育館舉辦名為“中國搖滾樂勢力”的演唱會。這場盛況空前的演唱會是香港有史以來大陸訪演規模最大的一場演唱會。而演唱會之前何勇那句“四大天王中除了張學友會,其餘幾個都是小丑”的言論,更是在香港娛樂界引起巨大轟動。它標誌著以“四大天王”為代表的香港流行音樂對內地市場壟斷開始逐步瓦解。
隨後到來的1995年,是“四大天王”逐步由喧囂歸於平靜的一年,在這一年中,張學友、劉德華雖然繼續發行專輯,但再也沒有再唱出如《吻別》《來生緣》一般感人至深的歌曲。接拍的影片無論從數量還是從質量上來看都明顯不及先前。很顯然,在經歷了輝煌的巔峰之後,二人開始進入漫長的平淡期。
相比之下,黎明卻依舊保持著攀升的熱度。1995年,黎明首次與王家衛導演合作,拍攝了影片《墮落天使》。在影片中,黎明出演天使1號,是一個殺手。與張學友、劉德華在《旺角卡門》中個性鮮明的表現不同的是,黎明在此片中的表演完全被淹沒在其華麗的外表之下,沒有太多的表情和台詞,呈現出來的只是一位冷酷到底的殺手形象,角色單一,過於臉譜化。
如果說黎明給人的印象向來是明星味濃於演技,屬於典型的花瓶男演員的話。那么在1996年的影片《甜蜜蜜》中,黎明的表現完全打破了這種說法。然而,他在影片《甜蜜蜜》中的表現卻給人以全新的感覺。這部由陳可幸執導的影片,以上個世紀80年代風靡一時的老歌《甜蜜蜜》為片名,以兩個到香港尋夢青年的成長曆程為主線,帶領觀眾重溫了充滿夢想、疑惑和感傷的80年代。影片中,由黎明飾演的小軍是個從大陸到香港打工的年輕人,他無疑是80年代眾多去香港尋夢的大陸人的縮影,沒有遠大的志向,孤陋寡聞,既不懂粵語也不懂英語,也沒見過BP機、自動取款機和麥當勞,最大的理想就是把遠在無錫的愛人接到香港來。對於導演為何選中黎明來出演這個角色,是因為陳可幸憑藉女人所獨有的細膩從黎明的身上看到了某種角色的相同。的確,黎明作為一個來自大陸的大男孩,一個敢於在媒體面前公開承認自己的身份、眼神中略帶憂鬱的男孩,他的身份與片中的小軍是分不開的。正如導演陳可幸所說:影片是他在演繹一段自己的經歷。也許正是這些經歷賦予了影片更多的真誠,而這份真誠又使得影片中的愛情故事、人物命運更深的打動觀者。
有人說,“四大天王”是香港娛樂圈壟斷的一種標誌,因為在他們誕生後的數年裡,雖然有無數個明星被封為“四小天王”或“第五天王”,但這些人無一例外被“四大天王”給湮沒。“四大天王”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即便他們的出現造成了香港娛樂圈的壟斷局面,但是無可否認的是這種壟斷也正是香港娛樂圈黃金時代的象徵。時光荏苒,日曆即將翻過1996年進入一個偉大的歷史新時期,在這箇中華民族歷史性的交叉點上,曾經造就輝煌的“四大天王”是否還能繼續締造娛樂神話?這一切只能等待時間去見證。
由於徐克、吳宇森等知名導演和演員紛紛前往好萊塢發展,1997年的香港影壇正處於新舊更替的新時期,這個時期的香港電影無論從電影產量和質量上都有著明顯下滑的趨勢。同時,隨著一批新生代娛樂明星的推出,曾經叱詫風雲的“四大天王”也面臨著強烈的動搖和挑戰,這使得他們無論在歌壇還是影壇上都呈現出無可抗拒的疲態。但是即便如此,他們四人依舊憑藉自己豐厚的演繹經驗和知名度,為觀眾呈現出了優秀的電影作品,其中由許鞍華執導、黎明主演的影片《半生緣》算得上是當年香港影壇的佳作之一。這部改編自張愛玲經典小說的影片講述的是上個世紀30年代的舊中國,一對青年男女在世俗的殘酷中苦苦掙扎的愛情悲劇故事。根據以往香港導演改編張愛玲小說的範例來看,從許鞍華早年拍攝的《傾城之戀》、關錦鵬執導的《紅玫瑰白玫瑰》等影片,幾乎都反應平平,票房也不理想。但是在這部《半生源》中,觀眾卻看到了令人滿意的結果,影片懷舊氣息濃郁但不媚俗,演員表演細膩到位,十分貼近劇中情境,尤其是在生活細節的渲染上,導演也做到了對於原著文字讀感的忠實再現,從男女主角在小飯館正式相識,到十四年滄桑劇變後的酒樓重逢,差不多每個場面都忠於原著,成功地活現了每個情景的微妙之處。在演員表演上,黎明繼承了影片《甜蜜蜜》中小軍平實樸素的表演風格,表現不溫不火,恰如其分地演繹出了一位舊上海知識青年的精神面貌,將主人公沈世鈞最初對愛情的嚮往,到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時的迷惑,再到恍如隔世後的無奈與辛酸等等全部情感都譜寫在他那張表情羞澀的臉上。同時,大陸演員葛優、黃磊也都在影片中出演重要角色,雖然與吳倩蓮、梅艷芳、黎明等香港演員在語言、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種種差異,但是在攝影機前兩地的演員絲毫沒有拼湊的痕跡,在片中的表現相當默契,表現出了在這個新時期,香港電影與大陸影壇交融合壁的趨勢。
1998郭富城出演了由劉偉強執導的影片《風雲之雄霸天下》,影片《風雲之雄霸天下》改編自香港漫畫家馬榮成創作的漫畫集《風雲》,講述了一個充滿魔幻色彩的武俠故事。坐落在天山之巔的“天下會”是當時武林第一大幫會,幫主“雄霸”武功蓋世,但同時心狠手辣。雄霸為了獨步天下,霸業永存,他剷除異己,廣收門徒,並聽信泥菩薩的讒言,將被其血戮的兩位武林高手的親生兒子由郭富城飾演的步驚雲和由鄭伊健飾演的聶風招為入室弟子,並授以排雲掌和神風腿武功,有意將兩人培養成幫會霸業的接班人。
10年後,年已二十的步驚風和聶風一表人才,武藝高強,並分別成為飛雲堂和神風堂堂主,輔佐雄霸,南征北討,威震天下。但不久,雄霸年老多疑,又聽信“成也風雲,敗也風雲”的巫語,便借女兒孔慈婚嫁之事陰謀離間聶風和步驚雲,企圖分而除之。當反目為仇的風、雲兄弟倆知道雄霸的險惡用心,了解到自己的不幸身世後,毅然聯手為父報仇,並最終打敗了惡魔雄霸。 影片中,由郭富城飾演的步驚雲無論是在造型還是神態上,都與漫畫中的角色相當接近,令觀眾眼前一亮,這無疑依賴於郭富城優秀的外形條件和上佳的身體素質。在表演上,郭富城也做到了對人物性格的細緻處理,將一個外表冷酷、沉默寡言的俠客形象活龍活現地呈現在銀幕上。同時,該片在香港電影的特技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由於表現的是一個魔幻故事,所以影片中採用了大量的電腦特技,總共有約有500個特級鏡頭,占時40分鐘,使得該片上映後引起巨大轟動,僅香港地區就獲得了4500多萬港幣的票房,成為了當年香港影壇的票房佳作。
影片《安娜瑪德蓮娜》由舞美出身的奚仲文擔任導演,講述了青年陳家富暗戀樓上鄰居莫敏爾不果,構思了一部暢銷愛情小說《俠盜XO》,在故事裡,那對情侶俠盜成為傳播愛的使者,幫助寶藏的主人陳家富尋找他的愛人莫敏爾……
陳家富是導演所想表現的一種都市青年形象,他們擁有固定的工作和居住環境,但是生活卻沒有一絲生機,他們木然地穿梭在城市的每根鋼筋水泥支架間,只有在夜晚歸家的時候,空虛的內心才會發出一聲長噓,無邊緣和中心可言,一個個陳家富坐在一扇扇灑著路燈光的窗前,顧影自憐。無根感作為王家衛慣以表現的主題,也同樣散布在該片中,只是奚仲文更傾向於一種如樂曲般抒情平緩的處理手法,令情緒如糯香隱隱散透在人物顆粒間,而非將之形式化,激化在觀眾面前。
1999,劉德華和劉青雲一同聯袂出演了影片《暗戰》。劉德華憑藉此片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這也是劉德華從影20多年以來第一次獲此殊榮.《暗戰》由香港知名黑幫片導演杜琪鳳執導,講述了一個身懷絕症的江湖大盜,在最後的日子裡與警方高級談判專家和殺父仇人之間一場鬥志鬥勇的傳奇故事。和傳統的警匪片相比,本片的獨特之處就是劉德華所飾演的華身上亦正亦邪的江湖氣息,影片中,劉德華為了替父報仇,設下連環計與警方談判專家劉青雲大玩貓捉老鼠的遊戲,並同時將殺父仇人也拉入迷局,令其在警方面前暴露劣跡,受到法律制裁,自己則從容脫身,並也由此贏得了對手的理解和尊重。實際上,這種正邪兩方相互較量同時又相互欣賞的角色設計和情節編排並不罕見,早在吳宇森的影片《喋血雙雄》中觀眾就看到了這種正邪兩方英雄相惜的故事架構,只不過導演杜琪鳳通過另一種途徑和方式,巧妙地將這個經典的模式再現出來。影片中沒有吳宇森式的暴力和血腥的場面,更多是依靠巧妙的情節設計和充滿智慧、風趣的編排來完成整個故事的敘述,可以說是此類影片獨闢蹊徑的一次成功嘗試。在演員表演上,劉德華盡其所能的塑造出了男主角身上智慧、頑強,重情重誼的角色特徵,表演瀟灑自如,和劉青雲的幾場對手戲也刻畫得張弛有度,表現出了做為演員良好的塑造力。
世紀之交的2000年,郭富城出演了同名賀歲影片《公元2000》。影片《公元2000》由香港新一代動作片導演陳嘉上擔當執導,在這部融合了高科技犯罪與間諜鬥爭的動作片中,穿插了大量的槍戰、飛車及打鬥場面。其中由郭富城飾演的皮特,既有一身拳腳功夫,又有從遊戲機上練出來的好槍法,於是當哥哥遭不明身份的特工綁架並殺害之後,強烈的復仇心理趨勢他與與犯罪集團展開了殊死搏鬥。影片中飛車、墜樓、高樓天台打鬥等等動作場面,幾乎都是由郭富城親自完成,再次表現出了郭富城良好的舞蹈功底和身體素質,其中的敬業精神頗有動作巨星成龍的風範,看樣子動感天王試圖要在動作片裡闖出一片新天地來,不過,其3000萬元的高額人身保險也讓保險公司著實膽戰心驚。

2000年,已經憑藉90餘部影片成為香港影壇大哥大的劉德華出演了他本人的第100部電影,由李仁港執導的影片《阿虎》。影片《阿虎》講述的是一個名叫阿虎的香港拳手在泰國的一段長達十幾年的愛恨情仇。影片中由劉德華所飾演的孟虎是位自由搏擊手,他抱著打假拳的心態,代表香港地區前往泰國參加比賽。比賽前孟虎結識了跟蹤報導他的年輕女攝影師萍,在經歷了短暫相處後,兩人產生了感情,墜入愛河。拳擊台上,受經濟人指示打假拳的阿虎無心戀戰,這使得台下觀戰的萍心灰意冷。內心矛盾的孟虎放棄了比賽,更衣室內他的對手察差得理不讓人,狂妄挑釁,被激怒的阿虎瞬時爆發,失手將查差打死,阿虎終因過失殺人罪被判入獄13年。
13年後,出獄的阿虎回到泰國尋找萍,卻得知萍早已經離開人世,而他和萍的女兒也不知去向。歷經波折,阿虎終於在孤兒院長的幫助下找到了從未謀面的女兒。於是,兩代人的的恩怨與愛恨在見面時開始蔓延。影片《阿虎》以一個拳手的生平為背景,向大家展示了拳台上下的殘酷和美麗。劉德華在影片的表現可謂是盡心盡力,突破了年齡和體力的制約,將一個從得意到失意、從年輕到中年的拳手內心的滄桑表現了出來。影片中的阿虎在拳台上是個鬥士,將對方擊倒是他唯一的目標,是愛人和家人的驕傲,而那句“在台上你可以躲但不可以走”更是他人生的座右銘。然而,當以他為榮女兒得知13年前的真相的時候,父女之間的隔閡產生了。於是,阿虎為向女兒證明自己是個真正的拳手,同時也為了彌補當年萍的期望,重拾拳手的尊嚴,已經人過中年的阿虎毅然決定復出拳壇,向當今拳王塔旺發出挑戰。影片中,阿虎和塔旺在拳台上的搏擊場面令人心酸,當兇狠的泰拳一次次擊打在阿虎身上的時候,比賽的結果已經不重要了,而這個隨敗猶榮的場景也和眾多同題材影片一樣顯得煽情和傷感,因為只有這樣,觀眾同情的淚水才能為影片賺取更多的票房和褒獎。
進入新世紀,隨著香港影壇一起經歷了起起伏伏的“四大天王”再次迎來了其電影生涯的新紀元。在這一年,已經憑藉數部動作片在影壇打開局面的郭富城再次出演了當年動作大片《雷霆戰警》。影片《雷霆戰警》是由中環集團第一部投資八百萬美圓的國際動作大片,也是香港著名導演唐季禮在遠征好萊塢之後,第一部重回亞洲拍制的跨國巨片,不僅幕後工作人員網羅了好萊塢和香港的製片好手,在演員陣容上也相當氣派,除了郭富城之外,日本首席女星藤原紀香以及人氣急劇上升的亞洲當紅歌手王力宏和兩岸最受歡迎的女演員林心如等人也都參與演出。
影片《雷霆戰警》耗資巨大,外景地點遍及上海、香港、菲律賓和美國,同時,為了能讓電影達到最佳的視覺效果,導演唐季禮秉持了當年和成龍合作拍攝《警察故事》時的製作風格,片中許多的動作場面皆由演員本身親自上陣,以求效果更加逼真,具有說服力。由此影片中才有了郭富城駕駛F1賽車開上公路,以及在二十層樓高的大樓外,懸空的大玻璃上與匪徒奮力打鬥的驚險場面。
同年,熱度持續高漲的郭富城繼續出演了浪漫愛情片《浪漫櫻花》。影片《浪漫櫻花》是一部歌舞片,該片以清新浪漫、激情四溢的愛情為主線,其中穿插了許多精彩而盛大的舞蹈場面,美麗的舞蹈和浪漫的愛情是該片的最大賣點。該片導演馬楚成是一個唯美派導演,每個鏡頭和燈光的運用都很講究,在流暢的敘述中展現出一幅幅美麗的畫面。一向陽光、健康,充滿情感的郭富城,此次在影片中演繹了一個痴情的舞蹈教練,在片中隨著劇情的起伏載歌載舞,用舞蹈將表演發揮到了極致,同時隨著影片的熱映,那曲浪漫、動感的parpar舞也成為了風靡一時的大眾舞蹈。
2002,在影壇沉寂數年的張學友出演了具有轉型意義的影片《男人四十》。影片《男人四十》延續了許鞍華一貫的溫婉敘事風格,講述了一個不落俗套的師生戀故事,表現出了一個中年男人在面對家庭、婚姻和愛情時表現出的困惑與無奈。影片中張學友一該往日影片中詼諧、搞笑的小人物配角形象,轉而出演了一位年逾四十的中學語文教師。影片中張學友所扮演的林耀國是位忠直憨厚、滿腹經綸的語文老師,常日裡克己奉公、一絲不苟,但卻最終抵擋不住前衛大膽的早熟女學生林嘉欣的追求,課堂上的為人師表在女學生執著的追求和糾纏下逐漸失去防線。面對這份突如其來的青澀愛情,在長久的家庭生活中歸於平靜的內心再次掀起波瀾,勾起了遺忘以久的初戀追憶,可以說張學友將主人公林耀國內心細膩、微妙的變化完好地表現出來,呈現出了一個與往日電影截然不同的銀幕形象。
雖然生活中的張學友早已經功成名就、衣食無憂,可能無法真正感受到男主角林耀國小人物的種種心態。但是同樣處於四十歲這樣的不惑之年,男人總是應該會有自己的疑惑和感慨,而這或許也正是張學友之所以能夠將片中人物演繹得惟妙惟肖的真正原因。
同年,劉德華也迎來了其電影創作的新高峰,出演了由劉偉強、麥兆輝聯合執導的影片《無間道》。黑幫片一直都是香港電影主要的類型片之一,但是由於情節老套、缺乏創意,加之觀眾口味的變化和審美疲勞,造成黑幫片觀眾大量流失的消極局面。但香港黑幫電影在香港乃至整個華人世界影迷中的影響,卻並未因此抹去。本片中,劉偉強再次拿起黑幫電影裡較為常見的邊緣人題材,但卻不是從黑社會與警察對立的表面意義去詮釋。除了槍戰和動作,對特殊環境裡人性的畸變著墨甚多。在大量的娛樂元素之外,更有一些發人深思的東西存在。比起黑幫電影裡常見的兄弟情義,本片在故事中賦予了更多的潛在精神台詞,而這也正是本片對觀眾的最大吸引力。在影片《無間道》中,劉德華大膽出演反面角色——打入警方內部的黑社會臥底劉健明,與同是警方安排進黑社會內部的臥底梁朝偉上演了身份互換、尋找自我的糾葛鬥爭。本片以佛教用詞“無間道”作為片名,顯然寓意深刻。兩個身份都本不該屬於自己的人,他們幾乎生活在一個類似無間地獄的環境裡,做夢都怕別人拆穿自己的身份。這個世界裡,到底什麼才是生活的道理做人的道理,角色的茫然也就是導演對這一問題的深入探討。在影片《無間道》及其隨後的的續集中,劉德華保持了一貫的優秀演技,片中表現揮灑自如,深入細緻地刻畫出了主人公的角色特徵和內心起伏。在次年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評選中,影片《無間道》大獲全勝,共囊獲七個獎項,在最佳男主角的評選中,劉德華負於了同是影片中的對手梁朝偉,再次與金像獎擦肩而過。
2003年,劉德華再次挑戰有難度的角色,出演了由杜琪鳳執導的影片《大塊頭有大智慧》,在杜琪鳳的這部影片中一改往日的風格,劇情變的匪夷所思、影片的樣式也讓人感覺似是非是,可以看出導演求新求變的創作初衷。從影片的故事來看,明顯具有魔幻和非現實的色彩,但是其間又穿插著警方探案和有關佛家理論的枝線,同時大塊頭和印度縮骨人在樓房上的搏鬥場景,又有著好萊塢影片《綠巨人》和《蜘蛛俠》的影子,難怪該片一出立刻引來了褒貶不一的評論。無論評論如何,劉德華在片中犧牲形象,身著數十斤假肌肉的造型衣賣力的表演最終還是贏得了金像獎評審的青睞,奪得了第23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第二次獲得此獎,儘管這一次的獲獎顯得缺少分量
2004年,香港和內地的影人合作進一步加強,劉德華先後與國內著名導演張藝謀和馮小剛合作,出演了《十面埋伏》和《天下無賊》兩部影片。
影片《十面埋伏》是導演張藝謀的第二部武俠巨製,鑒於先前的影片《英雄》在國內評論界所遭到的眾多責難,在這部影片中,導演張藝謀聲稱要在劇情上更上一層樓,於是便出現了這部發生在唐朝,朝廷捕快和飛刀門之間兒女情長、恩怨糾葛的江湖故事。影片繼承了張藝謀慣用的形式感極強的影像風格,以至於每一格畫面都力求精緻完美,這種極力追求美觀的影像風格在取悅觀眾視覺的同時,亦再次帶來了對故事本身的削弱,從而把一個原本浪漫、悲壯的江湖故事圖描得脂濃粉厚、支離破碎。影片中,劉得華飾演的是飛刀門安排在朝廷內部的臥底劉捕快,這個角色設定無疑讓人聯想到其在《無間道》中的臥底形象,但是與《無間道》不同的是,片中的劉德華無論從形象上還是從氣質上都無法和人物本身取得聯繫,以至於每一句生硬的台詞都會讓人覺得尷尬,其角色的感染力與同在劇中扮演捕快的金城武相較起來,猶為顯得生硬和木訥,看來在與內地導演的合作過程中,溝通和默契依舊是最大的障礙。

在與有著票房導演馮小剛合作中,劉德華在影片《天下無賊》的表現又讓觀眾看到了他作為香港演員所擅長的一面——對於扮演亦正亦邪的江洋大盜的豐富經驗。由於在香港的警匪片、黑幫片中早已練就了熟能生巧的功力,所以對於馮小剛的這部賀歲電影,老道的劉德華沒有絲毫障礙。
2004年,黎明參與拍攝了由葉偉信執導的愛情文藝片《大城小事》,同時,《大城小事》也是黎明第一次參與投資,創作並監製的影片。影片講述了一個華麗,但簡單不過的愛情故事。醫生謙和公關經理小月本是一對戀人,在上海這個競激烈的世界裡,兩個人都各自為著自己的工作和理想而努力。分手後二人約定各不相干,也再不相見,雖然居住在同一個城市裡,卻有若天涯。冬去春來,小月在一次生日慶祝會的策劃期間,又與謙相遇了,雖然這時彼此的關係不再是情侶,而是簡單的業務關係,但是在一次次的接觸中,謙和小月熄滅的愛火似乎也要再度復燃。影片《大城小事》的拍攝地選擇在上海,雖然片中隨處流露出對上海這個東方浪漫之都的描摹和渲染,但本質上卻是導演對上海當代生活的疏離,更像是把一個發生在香港乃至其他國家的故事移到了上海。在影片中的一對情人出入在豪華富宅之間,承擔的是一種普通上海社會無法接觸到的奢侈的心理陪聊、生日策劃這類無生存之憂、又可享盡繁華的高檔職業,使得整個影片真正成為一種貴族階層藉助於上海的環境上演的一幕表演秀。而片中,當黎明與王菲把他們的相約地點,三番五次地置於上海的最高建築“金茂大廈”頂端的時候,實際上,也把電影中的愛情提升到高空上來,更加遠離了上海的芸芸眾生,如同綻放在夜空的煙火一樣絢麗、虛幻。”
2005年,已經步入不惑之年的郭富城出演了陳木勝執導的影片《三岔口》。影片名稱借用了京劇名段《三岔口》,意寓三個男人在黑暗中的交戰。影片除了秉承陳木勝一慣的動作片風格之外,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郭富城。影片中,郭富城滿臉鬍鬚,一臉滄桑,硬朗外加有點邋遢的模樣,扮演了一位等待女友10年的悲情警察,同時在演技方面讓人有了煥然一新的感覺,打破了往日電影中單一和套路化的表演,更多的是通過對人物內心的挖掘,刻畫出了主人公因為痛失愛人而帶來的複雜心理變化。同時,本片在動作場面的編排上也沒有多餘的花哨設計,通過接近真實的打鬥將觀眾帶入更為真實的情景感受,這也無疑從郭富城的身上發掘出了更多的本色和內在的東西。對於郭富城本人而言,影片《三岔口》可以看作是其表演道路上的轉型之作,不但讓他突破了演技,為他贏得了台灣金馬獎影帝的封號,同時也讓他獲得了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提名。
這一年,張學友憑藉其在歌壇不老的地位出演了由陳可欣執導的歌舞片《如果•愛》。在這部匯集了兩岸三地頂尖電影、音樂製作人的歌舞片中,除了大陸當紅女演員周迅不凡的舞姿和台灣重磅級偶像金城武之外,最大的看點就是歌神張學友的傾情演繹。影片中,觀眾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張學友在舞台表演和演唱方面等與眾人拉開的差距,而這種差距也正是從藝20多年以來,張學友一直傲然屹立香港娛樂圈的真正原因。
這一年,一向以愛崗敬業著稱的劉德華繼續在好萊塢化裝師的協助下挑戰高難度角色。如果說先前與杜琪鳳合作的《瘦身男女》和《大塊頭有大智慧》是把橡膠模型穿在身上的話,那么在這部由陳德森執導的影片《童夢奇緣》中,劉德華則再次忍受皮肉之苦把橡膠模型套在了臉上,出演了一位因為服用了奇異藥水而在短時間內變老的孩子。在這部老少皆益的童話影片中,觀眾除了提前看的60歲的劉德華的容貌之外,對於故事本身卻沒有太多的感悟,畢竟這樣一個有關時空穿梭的故事已經拍的太多了

【四大天王】

【神話中的四大天王】

《西遊記》中的四大天王在仙班中的地位是高的,你看第五回中,“玉帝大惱,即差四大天王,協同李天王並哪咤太子”點起二十八宿等天兵天將就可知道,而且這四大天王隱隱然是監軍角色,第五回的詩中說:“四大天王權總制,五方揭諦調多兵,李托塔中軍掌號,惡哪咤前部先鋒。”權總制和中軍掌號是略有等同之處的。在第六回中,待二郎神到了天兵的營帳,“四大天王與李天王俱出轅門迎接”。四大天王竟排在托塔天王前面,可見其地位。其實在印度神話里,托塔李天王竟然就是拿傘的北方毗沙門天,也即多聞天天王,是居住在須彌山的山頂上方的眾神之王因陀羅也即帝釋天手下的四大天王之一。丁福保的《佛學大辭典》說他,“在佛教中為護法之天神,兼施福之神性。”他的形象有多種,一般是手持寶幡,用以引導眾生,制服魔眾。到了中國,帝釋天演變為玉皇大帝,而四大天王中只有拿傘的多聞天王竟然又化出一位分身即托塔李天王,現在敦煌發現的多聞天王畫像就是一手托塔的,可見人們對多聞天王的喜愛程度。在《封神演義》里,四大天王變成了聞太師手下鎮守佳夢關的“魔家四將”,即魔禮青魔禮紅魔禮海魔禮壽四兄弟,四個兄弟雖各俱神通,也還是魔禮紅最厲害,魔禮紅“秘授一把傘,名曰:混元傘,傘上有祖母綠、祖母印、祖母碧,有夜明珠碧塵珠碧火珠碧水珠消涼珠九曲珠定顏珠定風珠,還有珍珠穿成四字裝載乾坤。”這把傘能把哪咤的乾坤圈,金咤的遁龍樁收去,到最後把姜子牙的打神鞭也收去,“子牙大驚”後,魔禮紅“把珍珠傘打開,連轉三四轉,咫尺間黑暗了宇宙,崩塌乾坤,只見烈煙黑霧,火發無情,金蛇攪擾,半空火光飛騰滿地。”最後,西歧方面只得行雞鳴狗盜之術,派了楊戩去偷了混元珍珠傘,才亂了四兄弟的陣腳,僥倖取勝。在第九十九回姜子牙歸國封神時,四兄弟被封作四大天王,對應“風調雨順”四個字,如多文天王魔禮海,掌管混元珍珠傘,職雨。”

【電影:四大天王】

片名:四大天王
英文片名:The Heavenly Kings
國家/地區:中國
區域:港台

四大天王[香港娛樂圈]四大天王

出品:萬伍製作有限公司
類型:紀錄片
導演: 吳彥祖
主演:吳彥祖 陳子聰 連凱 尹子維
上映時間:2006年4月20日

劇情

曾以“神秘電影”姿態亮相香港國際電影節的《四大天王》,以半紀實半虛構的形式對香港樂壇進行了一番獨特的審視和揭秘,故事一開始便以1995年香港唱片業接近17億元總收益,跟去年的7億元比較,差距2倍有餘,慢慢揭開樂壇的神秘面紗,讓觀眾一開始就感受到了本片強烈的“紀錄”氣息。隨後,電影的主角應聲而出——由吳彥祖、陳子聰、連凱與尹子維四人組成的“Alive”樂隊。片中,男孩樂隊的身影出現在現代的社會的所有媒體中,無論是雜誌、廣告、電台、電視還是電影,都有他們的面孔。人們對男孩樂隊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莫衷一是,讚嘆者有之,鄙視者有之。但他們在樂壇的出現,卻著實使得那些音樂大亨賺足了鈔票,同時也滿足了無數少女的夢想

【植物】

四大天王還為金粟蘭科植物銀線草的別名。

名稱:銀線草 

拉丁名:ChloranthusjaponicusSieb 

異名:鬼督郵(《本草經集注》),獨搖草(《唐本草》),鬼獨搖草(《綱目》),鬼都郵,四大天王(《植物名實圖考》),四葉金(《福建民間草藥》),四葉對(《安徽藥材》),四葉草(《除害滅病愛國衛生運動手冊》),四塊瓦(《廣西中藥志》),燈籠花、分葉芹、蘇葉蒿、山油菜、楊梅草、胡艽眼(《遼寧經濟植物志》),四大金剛、四季香、四匹瓦(《湖南藥物志》),四代草(《陝西中草藥》)。

科屬:金粟蘭科

用途:藥用

主治:散寒,祛風,行瘀,解毒。治風寒咳嗽,婦女經閉,瘙癢,跌打損傷,癰腫瘡癤。

分布:生長於山林陰濕處。分布遼寧、河北、陝西、湖南、安徽、浙江、福建、廣西等地。

來源:為金粟蘭科植物銀線草的別名。

四大天王四大天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