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明鎮

嘉明鎮

嘉明鎮地處四川省瀘縣北部,北距隆昌縣城12千米,南距瀘縣縣城12千米,東與喻寺鎮、重慶市石燕橋鎮相鄰,西與福集鎮、隆昌縣山川鎮接壤。 嘉明鎮屬於中亞熱帶氣候區,兼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屬性。全年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夏無酷熱,冬少霜雪。多年平均氣溫17.8℃,最低氣溫5℃,全年無霜期341天。年降雨量900-1100毫米。 2015年,嘉明鎮轄1個社區,10個村,轄區總46平方千米;2013年,嘉明鎮總人口43123人;2013年,嘉明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7億元。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始設嘉明鄉;

1958年,改建人民公社;

1984年,恢復嘉明鄉;

1992年,撤鄉建鎮;

1995年,嘉明鎮被評為四川省省級重點小城鎮;

2004年,嘉明鎮轄區面積46平方千米。

行政區劃

2015年,嘉明鎮轄1個社區,10個農業行政村。分別為秀水社區、石燕村、獅子村、羅橋村、大同村、復興村、團山堡村、雙河口村、少華村、護松村、葛林灣村。政府駐地是嘉明鎮場上正大街16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嘉明鎮地處四川省瀘縣北部,北距隆昌縣城12千米,南距瀘縣縣城12千米,東與喻寺鎮、重慶市石燕橋鎮相鄰,西與福集鎮、隆昌縣山川鎮接壤。2015年,嘉明鎮總面積4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嘉明鎮屬河岩台階,淺丘寬谷,低山淺穀類型,海拔200—400米。土壤分為水稻土、紫色土、黃壤土。出露的地層主要為侏羅系,次為三疊系,尚河谷零星分布第四系鬆散積層。

氣候

鄉鎮農業 鄉鎮農業

嘉明鎮屬於中亞熱帶氣候區,兼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屬性。全年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夏無酷熱,冬少霜雪。多年平均氣溫17.8℃,最低氣溫5℃,全年無霜期341天。年降雨量900-1100毫米。11月至次年3月為降雨少時段,降雨平均總量為140.7毫米,為年均降雨量的13%,5-9月為降雨多時段,降雨量為795毫米,為年降雨量的76%。四季降雨不均,冬春少雨,盛夏旱澇交錯,秋霧多陰雨。年無霜期341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225小時,相對濕度84%。

水文

嘉明鎮年均天然降水量0.51億立方米,徑流量為0.1億立方米,主要河流為九曲河,境內流長12千米,九曲河雙勝堰上游流域長57.55千米,境內長12.35千米,集水面積730平方千米。境內水域遼闊,水利資源豐富。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嘉明鎮屬亞熱帶常綠針闊葉林帶,自然植被豐富,森林覆蓋面積達到35%。林種主要分用材林和薪炭林,用材林以喬木為主,間有少量松樹。薪炭林種主要有青槓、白花紫、黃刑、柏、紅樟等和竹類。

嘉明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高粱為主;經濟作物以馬鈴薯、油菜為主。

動物資源

嘉明鎮動物資源以生豬、牛、雞、魚、山羊、為主。

水資源

2013年,嘉明鎮有各類水利設施195處,其中小(二)型水庫5座(孔子寺、陳大沖、聶溝、洞溝、千擔溝),雙勝堰萬畝灌溉渠堰1道,山坪塘130口,石河堰32道,電灌站22座,可蓄提水量520萬米,可灌面積14800畝。

嘉明鎮水庫名單 
序號水庫名稱類型
1洞溝水庫小(二)
2聶溝水庫小(二)
3千擔溝水庫小(二)
4陳大沖水庫小(二)
5孔子寺水庫小(二)
6雙勝堰水庫小(二)

人口民族

1997年,嘉明鎮有人口4.2萬。

2004年,嘉明鎮人口4.14萬人,集鎮常住人口近1萬人。

2013年,嘉明鎮總戶數12643戶,總人口43123人(其中農業人口38894人),農業勞動力23379人;2012年嘉明鎮人口自然增長率3.26‰。該鎮主體民族為漢族。

經濟概況

綜述

嘉明鎮 嘉明鎮

2012年,嘉明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0.5億元、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億元,增長20.8%;財政總收入5140萬元、增長27.9%,其中一般預算收入2050萬元、增長5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730元,增長19%;固定資產投資總額8.8億元,增長38%。

2013年,嘉明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7億元,增長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6億元,增長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億元,增長19%;財政總收入5889萬元,增長14.6%,其中一般預算收入2461萬元,增長27.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9880元,增長18%。

2014年上半年,嘉明鎮實現生產總值(GDP)7.75億元,比2013年增長15%;工業總產值實現13.5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4.98億元。酒業銷售收入完成6.67億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6.8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405元,比2013年增長13.6%。

第一產業

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

2012年,嘉明鎮第一產業增加值1.1億元、增長8%。實現糧食總產1.96萬噸;新建存欄100頭PIC母豬規模養殖場1個、年出欄生豬1200頭標準化養殖場1個、年出欄100頭生豬規模養殖戶66戶,年出欄生豬5.5萬頭,外銷仔豬7.6萬頭。新發展水產健康養殖300畝,成魚起水2750噸。新發展年出欄4000隻山地雞養殖戶6戶。發展龍眼基地1845畝,定植龍眼3.7萬株。鞏固發展大棚蔬菜260畝,建成保障性蔬菜基地1500畝。

2013年,嘉明鎮出欄生豬4.42萬頭,外銷仔豬7.56萬頭,出欄山地雞5.6萬隻,新建生豬養殖場、養殖小區各1個,培育生豬規模養殖戶20戶。新增蓄水養魚300畝,水產養殖總面積達6500畝,成魚起水2850噸。

第二產業

嘉明鎮 嘉明鎮

2012年,嘉明鎮第二產業增加值7.6億元、增長31.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7億元、增長39.6%。

2013年,嘉明鎮引進商貿企業5家、物流企業2家、房地產企業3家、二級建築裝飾公司1家;成立園林、鄉村文化旅遊公司各1家,創建國家級3A物流企業1家,培育超3000萬元銷售收入物流企業1家。完成4家企業擴能技改淘汰落後產能。以“酒業、玻璃、紡織、陶瓷”主導產業完成增加值9.3億元,占工業增加值的84.8%。

第三產業

2011年,嘉明鎮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88億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93.8%。

2012年,嘉明鎮第三產業增加值1.8億元、增長13%;固定資產投資總額8.8億元,增長38%。

交通

嘉明鎮內有321國道、隆納高速公路、隆黃鐵路、西南出海通道穿境而過;距隆昌、瀘縣縣城12千米,隆納高速公路出口10千米,離瀘州機場和瀘州國際貨櫃碼頭50千米,集鎮旁有火車站和貯運倉庫。

2014年,嘉明鎮新建通村通組水泥路4千米、泥結石路5千米,擴建水泥路4.3千米;投資430萬元,加寬少華—大同公路。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幼兒教育

2015年,嘉明鎮有中心幼稚園1所,民辦幼稚園2所,在園幼兒1618人(含民辦幼稚園),在職公辦幼兒教師8人。

•初等教育

2015年,嘉明鎮有中心國小校2所,嘉明鎮中心國小轄羅橋國小片區,有3個村級教學點,共有41個教學班,在校小學生1743人,在職教職工85人。大同中心校有教學班16個,有2個村級教學點,在職教師31人,有學生676人。

•中等教育

2015年,嘉明鎮有中學1所,嘉明中學有1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973人,在職教職工72人。

文化事業

2012年,嘉明鎮參加全縣文藝調演、龍文化宣傳活動周、門球賽等文體賽事,並獲得優異成績。組織激情廣場大家樂、農村文藝演出、全民健身等文體活動。嘉明鎮綜合文化站被評為全省示範性綜合文化站。

醫療衛生

截至2015年6月,嘉明鎮有鎮衛生院1所,10個標準村級衛生室,1個畜牧獸醫站。

2014年,嘉明鎮組建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開展居民健康檔案建檔工作,落實預防接種工作。啟動衛生院遷建工程項目。2012年,嘉明鎮被評為四川省中醫先進鎮。

社會保障

2014年,嘉明鎮“五類”人員成功參保,參保人數達1599人,發放基本養老保險金2500餘萬元。城鎮登記失業率2%以內,新增城鎮就業249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4人,發放婦女創業小額貼息貸款150萬元,農民實用技術培訓2.4萬人次。社會保險覆蓋人數達4萬餘人,農村“五保”集中供養率達58%。新農合參保率達97.5%。完成農村D級危房改造24戶。安全飲水工程解決2萬餘飲水安全問題。

歷史文化

嘉明鎮 嘉明鎮

嘉明鎮文物資源豐富,有龍橋6座,崖墓50餘座,明墓近40座,宋墓30餘座,清墓60餘座,明清兩代古建築8座。

嘉明鎮是龍燈的主源地,舞龍曾在民間廣泛盛行,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嘉明花號2006年被評選為瀘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發音隨意、渾厚樸質、清脆悠揚。據《瀘縣誌》記載,嘉明鎮明設公館,清設巡檢司,是蜀漢尚書董允故里。

城鎮榮譽

嘉明鎮是“四川省小城鎮試點鎮” 、“五百強鄉鎮” 、“雙擁工作先進單位” 、“抗洪救災先進集體” 、“瀘州市十強鄉鎮” 、“四川省文化先進鎮” 、“四川省中小企業示範園” 、“全國民眾體育先進集體”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