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雪松

喜馬拉雅雪松

喜馬拉雅雪松別名喜馬拉雅杉,屬松科、雪松屬。常綠大喬木,高達50米以上。

基本信息

喜馬拉雅雪松

喜馬拉雅雪松 科 屬: 松科
種植區域: 華東平
繁殖方式: 播種、扦插、嫁接
其他用途: 防風固沙,水土保持
土 壤: pH6~7
學名 Cedrus deodara

雪松詳細介紹

別名喜馬拉雅杉,屬松科雪松屬。常綠大喬木,高達50米以上。主幹端直,大枝不規則輪生,平展、小枝徽下垂,下部枝條近地問,形成塔形樹冠,樹皮灰褐色,幼時光滑,老年後則裂為鱗片狀剝落。葉針形,藍綠色,長2.5-5厘米.先端關,在長使上螺鏇狀散生,在短枝上旅生雌雄異株,罕同株,球花單生枝頂。雌球花初紫紅色,後轉淡綠色;雄球花近黃色。花期10-11月,但雄球花較雌球花約早7-15天開放.球出橢圓狀卵形,形大直立,翌年10月成熟。要求溫和涼潤氣候和上層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喜陽光充足,也悄耐陰、在酸性土、微鹼性土均能適應,於粘重黃土及瘠薄幹旱地上也能生長;但在積水窪地或地下水位過高處,則生長不良,甚至會死亡,系淺根性樹種。易被風颳倒。幼葉對二氧化硫極為敏感,抗煙害能力很弱。幼齡苗生長緩慢。通常雄株在20齡以後開花.而雌株要遲上30齡以後才開花結籽。因花期不一,自然授粉效果較差。通常需預先採集與貯藏花粉,俟雌瓊花成熟時進行人工授粉,才能獲得較多的優質種子。一般用播種或扦插繁殖。播種叫可於3月下旬進行,播種量每畝5公斤左右.約15天萌芽出土。幼苗需搭棚遮蔭。扦插一般都在春秋兩季進行。插穗基部如以500PPm的萘乙酸浸潤5分鐘,則能促進生根。插後應架設1-2層蔭棚,並覆蓋塑膠薄膜,嚴格遮蔭。插後約30~50大葉形成愈傷組織。這時,可以以0.2%的尿素液和0.1%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根外施肥。繁殖苗留床1-2年後可移植。移植葉於2-3月進行,植株需帶個球,並立支竿。初次移植的株行距約為50厘米,第二次移植的株行距應擴大到1-2米。生長期應施以2-3次追肥。一般不必整形修枝,只需疏除病枯枝和樹冠緊密處的陰生弱枝即可。幼苗期易受病蟲危害,尤以猝倒病和地老虎危害最烈、其它害蟲有蠐螬、大袋蛾、松毒蛾、松梢螟、紅蠟蚧、白蟻等,要及時防治。同屬種共有4種;雪松產我國;短葉雪松C.
brevifolia、北非雪松C.atlantica和黎巴嫩雪松C.libani產於國外。後兩種在我國南京杭州廬山等地已引種栽培多年。雪松是世界著名的庭園觀賞樹種之一。它具有較強的防塵、減噪與殺菌能力,也適宜作工礦企業綠化樹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