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爾巴阡山

喀爾巴阡山

喀爾巴阡山脈是歐洲中部山系的東段部分,綿延約1500公里,穿過捷克共和國、斯洛伐克、波蘭、烏克蘭和羅馬尼亞。

(圖)喀爾巴阡山喀爾巴阡山

概述

(圖)喀爾巴阡山喀爾巴阡山

喀爾巴阡山位於利沃夫市西南100餘公里處,素有“森林公園”的美譽,是烏克蘭最大的滑雪基地。這裡的冬季是最美的,那是一個銀裝素裹的沸騰世界,世界各地的人們紛紛慕名前來滑雪。春、夏季節的遊客主要以療養為主。
喀爾巴阡山脈是阿爾卑斯山脈的東部延伸,位於歐洲中部,全長1450公里,從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附近的多瑙河谷起,經波蘭、俄羅斯邊境到羅馬尼亞西南多瑙河畔的鐵門,呈半環形橫臥大地。
喀爾巴阡山脈是阿爾卑斯造山運動前期構成的褶皺山脈,後來歷經風化侵蝕,繼續上升,山勢渾圓,斷層作用發達,有極為顯著的塊狀地形。喀爾巴阡山脈的海拔一般在2000 米以下,由於地勢不高,冰川地貌僅出現在少數幾座較高的山峰。

地理

(圖)喀爾巴阡山喀爾巴阡山

喀爾巴阡山脈起自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附近的多瑙河,向東南延伸成一個巨大的半圓形,止於羅馬尼亞奧索瓦附近的多瑙河,全長超過1500公里,寬從12到500公里不等。最高峰在塔特拉山的格爾拉赫峰,海拔2655米,位於斯洛伐克境內。整個山系面積19萬平方千米,是僅次於阿爾卑斯山脈的歐洲第二大山系。

喀爾巴阡山脈並非連續不斷,而是分成了幾個山群。它僅有少數山峰高於2500米,沒有常年積雪的山峰。多瑙河是阿爾卑斯山和喀爾巴阡山的分界,也是喀爾巴阡山同巴爾幹山區的分界。奧德河與摩拉瓦河谷地將其同西里西亞及摩拉維亞分開。喀爾巴阡山也是黑海和北部諸海的分水嶺。

特色

(圖)喀爾巴阡山喀爾巴阡山

喀爾巴阡山脈在地質構造上形成了近於平行的三條構造帶,即外帶、中帶和內帶。外帶由白堊紀第三紀的頁岩、砂岩等組成,呈中山地貌,山頂渾圓,山坡平緩;中帶由古老的結晶岩和變質岩構成,間有中生代石灰岩分布,多呈塊狀山,山勢較高;內帶則是由第三紀火山岩構成的山脈。喀爾巴阡山脈可以劃分為西喀爾巴阡山、中喀爾巴阡山、東喀爾巴阡山、南喀爾巴阡山、比霍爾山地及特蘭西瓦尼亞高原5 段,每段特點各有不同。
西喀爾巴阡山是喀爾巴阡山脈最高的一段,同時也是最寬的一段。這一段從布拉迪斯拉發到杜克拉山口,外、中、內三條構造帶的分布十分明顯。外帶屬復理層帶,有西貝斯基德山等;中帶為結晶岩山體,山勢挺拔險峻,北部高塔特拉中脈的格爾拉赫峰是全喀爾巴阡山脈的最高峰,海拔2655 米,這裡有角峰、冰斗、懸谷等冰蝕地貌;內帶在斯洛伐克礦山,這裡是面積廣大的第三系噴出岩區。
中喀爾巴阡山也稱森林喀爾巴阡山,它從杜克拉山口到蒂薩河河源,這裡復理層帶占優勢,山體較窄,山勢也最低,有許多低矮的山口,成為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
東喀爾巴阡山從蒂薩河河源到布拉索夫,在這一段山體增寬,三條構造帶重新出現,外帶由幾條平行的山嶺構成,中帶是山勢高峻的羅德納山,內帶則由克利曼山等組成一條高聳的長嶺。
南喀爾巴阡山又稱特蘭西瓦尼亞阿爾卑斯山脈,從布拉索夫西折到鐵門,主要由結晶岩構成,山高坡陡,有許多海拔2200 米以上的山峰,冰川地貌發育。
比霍爾山地和特蘭西瓦尼亞高原雖然被劃為同一段,但二者在地質構造上並不相同。比霍爾山主要由古老花崗岩和結晶片岩構成,山勢渾圓,呈塊狀地貌。特蘭西瓦尼亞高原的表層由呈水平狀分布的第三系岩層構成,夾有石膏層和岩鹽層,這裡由於受風化作用而呈丘陵地貌,海拔一般為500~600米,是喀爾巴阡山脈中最大的山間盆地。
喀爾巴阡山脈的氣候屬於西歐海洋性與東歐大陸性之間的過渡型。1 月平均氣溫在-2~-5℃,7 月平均氣溫在17~20℃,年降水量800~1000 毫米,在最高地段和迎風坡年降水量可達1200 毫米以上,而山麓和內部盆地一般只有600~800 毫米。喀爾巴阡山脈夏季降水較多,積雪期在山地可達5個月。
咯爾巴阡山脈的雨水、雪水成為許多大河的水源,這些河流有多瑙河、奧德河維斯瓦河等,它們的洪水期一般在春季和夏季。
喀爾巴阡山脈和許多大山一樣,植被和土壤呈垂直分布。北坡海拔550~600 米和南坡700~800 米以上的地帶為山毛櫸林,以下為櫟林,這裡棕色森林。

礦產資源

(圖)喀爾巴阡山喀爾巴阡山

Gemerská Poloma礦床是個重要的滑石礦床(儲量20萬噸),位於西喀爾巴阡山脈Germeric地區。部分滑石化的鎂質碳酸鹽體賦存在旱古生代火山沉積雜岩體中(黑色片岩,變質泥岩),在Variscan變質作用(M1)過程中受到了綠泥石-黑雲母帶區域變質相的改造。這種原岩是石灰岩的礦體由白色.灰白或者灰色-黑色的菱鎂礦與白雲石1組成,被次生的白雲石2和滑石脈切割。本次研究考察了兩次變質事件(M1和M2)的幾個連續的礦物組合,最早的組合包括鐵白雲石,鎂菱鐵礦與菱鐵礦,(並與黑電氣石,鐵綠泥石,磷灰石,與伊利石-白雲母伴生),它們以微小殘留物形式產出在菱鎂礦白雲石1中,其形成可能早於M1變質作用高峰期。M1變質事件的高峰期以富鐵金雲母,鎂綠泥石1,鎂電氣石(黑電氣石的邊緣)和石英的組合為代表。

在M1退變質作用過程中,發生了鎂交代作用,開始是白雲石1結晶,接下來形成菱鎂礦,最後是以鐵菱鎂礦沿裂隙的形成而終。根據碳酸鹽地質測溫原理,M1變質事件的高峰期溫度為460~490℃,變質礦物組合特徵也支持這一測溫結果。滑石,白雲石2,與鎂綠泥石2沿著鎂碳酸鹽岩石裂隙的發育,主要受到M2變質事件的影響,這個變質事件與較年青的Alpine造山事件有關。菱鐵礦流體包裹體的研究表明,成礦流體具有複雜的組成,可能以MgCl2組分為主,主要來源於蒸發滷水的演化。原生流體包裹體的鹽度-35(wt% MgCl2),均一溫度變化範圍是216~235℃。石英中流體包裹體也顯示了以MgCl2組分為主的相似流體組成,但均一溫度比較高,為248~313℃。如果假定石英與M1變質事件同期,那么由流體包裹體計算出的N1變質峰期壓力範圍是250~350MPa(9—13km),因此地溫梯度是35~40℃/km。假定這個梯度在鎂交代成礦過程中保持不變.那么相關流體在180~280MPa(7-11km)的壓力下的溫度為300~350℃。流體包裹體的淋濾分析表明,流體中Cl/Br與Na/Br都很高,說明流體具有蒸發特徵。而在Gemeric地區只有在晚二疊紀到早三疊紀這段時間才有如此大量的滷水形成。因此,二疊紀的伸展構造運動與形成菱鎂礦的熱液系統的形成有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