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沁親王府及家廟

喀喇沁親王府及家廟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喀喇沁旗,占地2.9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870平方米。喀喇沁親王府始建於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現存中軸線五進院落建築22棟、西跨院建築11棟及府前廣場等。王府主要建築為完整的四合院,有硬山式廳堂、卷棚環廊式客堂、勾連塔式祠堂、藏傳佛教樓閣等。為內蒙古現存最早、規模最大、規格最高、保存最好的王府,體現了地區特色和民族、宗教特點。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喀喇沁親王府喀喇沁親王府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築
內蒙古自治區
喀喇沁親王府及家廟V-279

簡介

..
喀喇沁親王府是清朝貢親王的府地,是蒙古族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貢桑諾爾布的故居,現已被闢為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館。始建於清康熙十八年(1629年),坐落於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爺鎮,位於承德東北150公里,赤峰西南70公里處。先後有十二代喀喇沁旗蒙古王爺在此襲政,是目前內蒙古地區現存規模最大的一座蒙古族親王府,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府邸原占地面積300餘畝,房屋490餘間,兩層院落,主體建築分大堂、二堂、儀門、大廳和承慶樓,院內蒼松古柏,幽雅恬靜,樓閣殿堂,相映成輝。喀喇沁親王府原稱“喀喇沁旗右翼旗王府”,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喀喇沁王爺府鎮,始建於清代康熙十八年(1679年),是目前內蒙古現存王府建築中建成年代最早、建築規模最大、規格等級最高、保存最好、知名度最高的一座古建築群。據史料記載,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重臣者勒蔑,是喀喇沁蒙古部的遠祖。成吉思汗因其功勳卓著,將女兒花蔭公主下嫁給者勒蔑之子吉伯格,從而享有“塔布囊”(漢意“駙馬”)之稱號。至後金時,者勒蔑第十四代孫蘇布地以足智多謀、英勇善戰而名震漠南。順治七年(1650年)蘇布地之子晉貝勒,康熙七年(1668年)第三任札薩克班達爾沙晉多羅杜梭郡王。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第八任札薩克啦特納錫第晉親王品級。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康熙皇帝第五女兒和碩端靜公主下嫁第五任札薩克噶勒藏;第十三代王旺都特那木濟勒,娶皇家禮親王之妹為福晉;第十四代王貢桑諾爾布娶皇家肅親王之妹為福晉。滿蒙聯姻使喀喇沁王與清廷及皇家關係更為密切。王府建成後三百多年間,一直是歷代郡王、親王的府邸。
..

喀喇沁歷史上一直引遊牧與征戰而居無定所,直至康熙十八年(1679年)於今喀啦沁王府所在地起建郡王等級府邸,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晉親王品級後,又在郡王府基礎上擴建為親王府邸。歷代親王皆有擴修,但中軸建築形制一直保持至今。喀喇沁王府原占地面積8.6萬平方米,現存2.98萬平方米,由5進22幢正堂、配房和廂房構成連續四合院式格局。府內蒼松翠杉,府圍綠水青山,環境優美和諧。喀喇沁王府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建築工藝技術信息資料,體現著優秀的人文思想和審美觀念。2001年6月,喀喇沁親王府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喀喇沁親王府建築結構

喀喇沁親王府前後五進院落,在南北中軸線上,由南向北為大堂、二堂、回事廳、議事廳和承慶樓,每座正堂兩側各有配房,五進院落均有東西廂房。
主建築群外,東西兩側建有跨院,左右對稱,每個跨院有若干四合院,由垂花門和迴廊相連。
東跨院為王爺福晉起居處,分別布列有內宅、臥寢、書房、燕詒堂及生活服務設施膳食房、碾房、磨房、倉庫、馬房等。西跨院建有書塾(齋)、四角方亭、揖讓廳、練功場、孔廟(文廟)、關帝廟(武廟)、宗祠(祠堂)、佛堂。承慶樓之後為王府花園,花園與北山自然風景區毗連呼應,園內建有亭榭、迴廊、石橋、池塘、假山、茶肆、戲樓、廟堂。廣植花木,放養禽魚,圈養馴鹿。前庭(廣場)南面的錫伯河畔,曾是綠茵似氈的牧場,東西一字排開十三座敖包,每逢七月,在此舉行祭敖包盛會。
..

喀喇沁親王府並不是孤立的建築,它與周圍的住宅村落、喇嘛廟宇連在一起。它的西面,過八家村一里許,有以福會寺為中心的五座喇嘛廟(福會寺、極善生樂寺、鹹應寺、廣慧寺、延慶寺)。主體建築廟堂、院落均為紅磚紅牆。過去,這裡以寺廟群為中心,向兩旁各伸展一里,是三趟前后街的喇嘛住宅。最興盛時期,五寺喇嘛達到五百餘人;從福會寺向西,經西灣子、大西溝、上瓦房到銀匠營子,約十里,這一帶曾是王府官員和富人的住宅區,當時,這裡的住宅建築樣式均為前出廊檐後出廈、四梁八柱的青磚瓦房。
從沁親王府東行,依次是大營子、坯場子、希莊、下瓦房,分布在距王府八里以內,過去也都是王府官員和富人的住宅區。下瓦房東二里的殺虎營子,是原來虎槍手住戶的居住地。
..

上瓦房和下瓦房,各距親王府八里,當時是兩個商貿中心,商人、店鋪聚集到這兩處地方,供應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物品。這兩個村莊過去還建有關帝廟、廣場和戲樓。那時候在親王府應差的蒙古旗民,大都居住在福會寺後小廟溝、大營子後的鷂頭溝和大西溝馬場一帶。當時,在福會寺寺廟群以外,還有東距王府八里依山而建的善通寺,西距王府十二里建在大西溝的極樂隆興寺。
上述連綿二十里的狹長村莊,形成了相當龐大、完整的蒙古族居住群落的統一體。清朝中期以後,喀喇沁親王府一帶逐漸成為卓索圖盟(轄喀喇沁左、中、右三旗,土默特左、右二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喀喇沁親王府建築特點

從沁親王府建築布局看,可歸納為三點:其一,建築群體與自然環境有機地結合,相得益彰;其二,親王府建築布列以中軸核心區段為主,東西兩路(跨院)為輔,中路以體現親王府權力等級而尤顯宏偉規整,而東西跨院為生活功能區,建築布局顯得十分靈活;其三,人造園林與建築相結合,中路以參天蒼松為主,更顯建築之肅穆,而東西跨院廣植奇花異草,玲瓏石與樹木相映,更有花園疊山理水,極盡造園之能事,體現出建造者獨具匠心的設計構思與精巧布局。 喀喇沁親王府各院地面平緩,前後高差不足0.5%,各類建築皆為高台基構築,只是按其等級之尊卑,高度不一而已。其中府門、轎廳、議事廳還置有寬闊月台,似為等級尊貴之標誌。
..

喀喇沁親王府建築屬無斗拱官式大木結構形制,各單體建築皆有條石台階、壓檐石、角柱石、挑檐石。磚作遵循“活糙規矩不糙”(制度規矩優先,材料工藝量力而行),大木用材考究,用材碩大,結構嚴謹,多用椽飛,木裝修豪而不華,瓦作採用傳統筒瓦覆頂,室內天棚視等級功能而定,分藻井(承慶樓),井口天花(議事廳、回事廳)和一般吊頂,一般吊頂有的是平頂,也有的採取類似北京地區的單“切”或雙“切”做法。室內皆地炕取暖。
喀喇沁親王府建築除宗祠、廟堂施以彩繪外,其餘建築無論等級尊卑,一律丹青色粉飾,不施彩繪,屬於造型藝術範疇。喀喇沁親王府的建設是清王朝對蒙古王公採取“重歸附,厚賞賜”及封爵制度的產物,其建制、等級、規格嚴格按親王品級而建,高台階,置月台,修有丹陛橋,占地面積大,房屋數量多,體現了親王府邸“以高為貴,以多為貴,以大為貴”的建築文化內涵,當屬清代官式建築典章制度的代表性實例,是研究清廷對蒙古各部所採取的政治策略的重要實物佐證,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喀喇沁親王府的建築氣勢恢宏,殿宇森嚴,布局精巧,建築壯觀,結構嚴謹,是典型的清代建築群,其建築規模之大為內蒙古49旗蒙古王府之首,集塞北地區、蒙古民族、藏傳佛教三大建築特色於一身。是內蒙古地區目前建造年代最早、封爵等級最高、建築規模最大、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清代蒙古親王府邸。王府內藏品豐富,僅明清時期的文物就有1400多件。

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館簡介

貢桑諾爾布是喀喇沁末代親王,他1872年就出生在這座府邸。在這裡,他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在這裡,他承襲了喀喇沁右翼旗王位;在這裡,他破舊立新搞改革;在這裡,他興學尚武啟民智;在這裡,他勵精圖治興農工;在這裡,他殫精竭慮振旗邦……
走進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館,仍可見到貢桑諾爾布在這裡生活過的痕跡。府內的桑樹,是當年貢桑諾爾布從江南引進後栽植的,現在已經長成十幾米高的大樹。入夏,桑椹紅黃相間生於枝杈上,采幾枚入口,或可品出當年的味道。
在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館,陳列著一些貢桑諾爾布時期的照片,有貢桑諾爾布自己的照片,有他與福晉善紳的照片,也有貢桑諾爾布夫婦與日本女教師河原操子的照片。除此以外,還有一些照片,也與貢桑諾爾布有關,如他創辦的三所學堂(崇正學堂、毓正女學堂、守正武學堂)師生們的合影,他的學生、蒙藏滿文鉛字印刷發明人、蒙古族著名出版家特睦格圖的照片,還能看到貢桑諾爾布保送出國留學的學生照片等等。
..

在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館,仍保留著一些貢桑諾爾布時期的文物,有印信,有公案,有床榻、有櫥櫃,有刀劍,有鎧甲,有箭弩,有桌椅,有車轎,有壺杯茶具,有古玩書畫,有佛教法器,有貢桑諾爾布整理出版的他父親旺都特那木濟勒所著《如許齋詩集》,有貢桑諾爾布為辦圖書館購置的部分圖書,有貢桑諾布手書詩稿影印件,有貢桑諾爾布給清廷的奏摺,有貢桑諾爾所辦學堂的課程表、成績表,還有當時保留下來的學生畢業證書,有貢桑諾爾布為其子篤多博修建的小書房等等。
在親王府議事廳前高出地面一米多的磚石甬道的東側,有一個花崗岩條石砌成的台階,在這個台階北面的護階石上,鐫刻著拳頭般大小的“吳綬卿醉臥處”六個字。這裡面有一個故事。1906年,吳綬卿(字祿貞,湖北雲夢縣人,時任練兵處軍學司訓練科馬隊監督,革命黨人,1911年11月被袁世凱指使人暗殺)隨肅親王善耆巡視內蒙古地區,與貢桑諾爾布相識,兩人成為摯友。一日,吳綬卿酒醉,臥睡於親王府議事廳前甬道下的台階護階石上,貢桑諾爾布遂手書“吳綬卿醉臥處”六字並命人鐫刻於這個台階的護階石上。當時的戲謔之舉,今日已成佳話。

喀喇沁親王府歷史

1912年8月,貢桑諾爾布去北京擔任中華民國蒙藏事務局(後為蒙藏院)總裁一職,住進了位於北京地安門內太平街米糧庫胡同的喀喇沁王府。其後,貢桑諾爾布雖回過家鄉,但並未久住。
1933年,偽滿洲國喀喇沁右旗政府進駐喀喇沁親王府舊址。
1945年光復後,建西縣人民政府進駐喀喇沁親王府舊址。
1948年,喀喇沁旗王爺府中學進駐喀喇沁親王府舊址。
1997年9月,喀喇沁旗王爺府中學從喀喇沁親王府舊址遷出。
自1997年以來,喀喇沁旗投資2000多萬元對該建築群進行了修繕。現已建成有20個展室、千餘件珍貴文物的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館。目前,這裡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古建築群和第二大博物館,每年都接待大量國內外遊客。
2001年6月,喀喇沁親王府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4月,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