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槐秋(1898~1954)

唐槐秋(1898~1954)

1933年底唐槐秋辦起了以“民間、職業、流動”為特點的中國旅行劇團。 1936年,唐槐秋率領中旅回到上海,創造了“話劇賣座之盛超過電影”的記錄。 1937年抗戰爆發,率中旅在武漢、香港演出救亡戲劇。

唐槐秋(1898~1954)

正文

唐槐秋(1898~1954)中國戲劇活動家、演員、導演。原名震球,1898年10月14日生於湖南湘鄉。14歲留學日本。20歲畢業於東京成城中學。後又留學法國學航空,1925年畢業回國,與田漢相識,開始戲劇生涯。1926~1928年,參與了從南國電影劇社到南國社的全部戲劇活動,主演了《到民間去》、《蘇州夜話》、《名優之死》等一批電影和話劇。1929年到廣州擔任廣東戲劇研究所的劇務主任和附設學校的教務主任。
1933年底唐槐秋辦起了以“民間、職業、流動”為特點的中國旅行劇團。翌年3月,在南京首演《梅蘿香》,敲響了話劇職業化的開場鑼鼓。同年 7月,率中旅北上,在北平演出《茶花女》、《牛大王》、《女店主》、《英雄與美人》、《天羅地網》、《復活》、《委曲求全》、《雷雨》等中外名劇,培養了唐若青、陶金、趙慧深、白楊戴涯藍馬等許多優秀演員,為以後的中國話劇發展作出了貢獻。
1936年,唐槐秋率領中旅回到上海,創造了“話劇賣座之盛超過電影”的記錄。1937年抗戰爆發,率中旅在武漢、香港演出救亡戲劇。1939年冬,中旅回到已經淪為“孤島”的上海,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再率中旅北上。1945年9月,他滿懷振興中旅的希望,奔向南京,但拒絕官方津貼。1947年初,中旅被迫解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唐槐秋在中國戲曲研究院擔任京劇導演,1954年4月25日逝世於北京。
唐槐秋是現代戲劇史上有影響的演員和導演。他塑造的周朴園、潘月亭、文天祥等形象得到高度評價。作為導演,他長於運用線條、角度展示畫面,揭示人物關係與劇作內涵,《雷雨》是他導演的代表作。
唐槐秋還在電影《桃李劫》、《孔夫子》中擔任重要角色。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