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國家話劇院話劇]

哥本哈根[國家話劇院話劇]

話劇《哥本哈根》,該劇從內容到話劇藝術都極具神秘的色彩,由一個世界之謎展開,給藝術工作者極大的藝術創作空間。該劇在國外演出時,王曉鷹的中國版本採用三把椅子的舞檯布置,多重表現手法讓觀眾仿佛親歷真實歷史事件的回放。

基本信息

簡介

哥本哈根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以德國納粹時代的科學家海森堡和丹麥科學家波爾及其夫人瑪格瑞特的亡後靈魂的回憶與對話,引出了現代科學史上著名的1941年“哥本哈根會見之謎”。這個至今沒有揭開的謎,對於二戰期間核子彈的研製與付諸實戰、今天世界所面臨的核威脅、未來科學與人類生存等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哥本哈根》通過解密這次“哥本哈根會見之謎”,展開對核子彈研製成功前後歷史的審視。
《哥》劇當年在倫敦首演之後,編劇麥克弗雷恩連獲普利茲、托尼兩項大獎,在歐美劇壇曾引起廣泛轟動,並成為了2002年百老匯最佳戲劇獎的獲獎劇目。
王曉鷹曾對記者說過,當時他看到這個劇本時曾經很惱火,因為看了兩遍還沒看懂,一個是知道這個戲在世界上演出的範圍非常廣,被稱為“哥本哈根現象”,一個是他自己認為還是中國一個不錯的導演怎么能看不懂呢。但看了三遍之後,他終於感受到了這個戲的挑戰,因此有了今天我們見到的中國版的《哥本哈根》。
全劇僅有海森堡、波爾及其妻子———同樣為物理學家的瑪格瑞特三個人物,採用後現代拼貼式的手法使人物還魂進行了上述對話。

故事梗概

哥本哈根哥本哈根
白色的橢圓形舞台,白色的牆壁,嵌在白色牆壁里可以隨時打開的兩扇門。這兩扇門隔開了兩個世界,門外是金色的白樺林,那是人的世界;門內是白色的冥界,靈魂遊走聚首之地。一株枯索的白樺樹,三隻象牙般潔白的椅子,三個死後聚首的靈魂。
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來到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看望他的同行兼師長波爾。海森堡、波爾、瑪格瑞特三個幽靈談論了1941年的戰爭,談論了哥本哈根9月的一個雨夜、納粹德國的核反應堆、同盟國正在研製的核子彈;談論量子、粒子、鈾裂變和測不準原理,談論貝多芬、巴赫的鋼琴曲;談論戰爭時期個人為國家履行的責任和義務、核子彈爆炸後城市裡狼藉扭曲的屍體。
海森堡愛他的祖國,他視他的祖國是他的親人、妻子、孩子,他想為他的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可是他的祖國是德國———一個被世界視為惡魔的國家。他的選擇,是兩難的。“一個有道義良心的科學家應不應該從事核子彈的研究?”他問波爾,更是問他自己。當核子彈在廣島爆炸的時候,他視自己的雙手同樣沾滿了鮮血。研製出核子彈的波爾贏得全世界的掌聲,而沒有研製出核子彈的海森堡卻背負了三十年的質疑,解釋了三十年……
因為房間裡被安裝竊聽器,他們的談話無法展開無法深入。這次神秘的會見對以後的核子彈研究和製造,對以後的戰爭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但海森堡到底跟波爾說了什麼,他們的亡魂無法說清楚。
“哥本哈根會見”被三個幽靈演繹了4次,每一次都提出不同的可能性。他們不斷地重回1941年的傍晚,面對當年的困惑,但結果總是陷於迷霧,直到最後都沒能找到確切的答案。

主創名單

導演:王曉鷹
演員:梁國慶、楊青、何瑜

演出看點

劇場滿座背後的深度思考
儘管沒有娛樂明星參與、沒有各種各樣的噱頭和招牌、沒有網路辭彙和娛樂搞笑,《哥本哈根》在征服了海外各地的觀眾之後,也征服了話劇愛好者。
劇中常常出現的大段台詞對於演員台詞功力是一場考驗。活動承辦方深圳八厘米戲劇公司總經理趙佳告訴記者,該戲自首演至今從未更換過一次演員,這種情況在當代戲劇舞台上非常少見。
一台高質量的話劇,劇本、台詞、導演、演員……環環都是關鍵。一位觀眾表示,看話劇肯定是要有挑選,但凡是國外的獲過大獎的劇本,肯定是強於大多數國內的劇本,在選擇時,自己也會以劇本為標準。
一百多場演下來,《哥本哈根》成為觀眾眼裡的“經典”卻並不拘泥模式化,多場次的磨鍊使得演員們常常會根據現場演出情緒進行再創作。楊青說:“它的文字和整個劇本像個魔方似的,怎么琢磨都有新的東西給你。不像我拍過的其他劇,幾遍以後或者演過十幾場以後覺得沒有什麼新的東西再給予我了。”
上座率幾近滿座。現場不僅有資深劇迷進入劇場,更有從周邊城市特地趕來觀看的觀眾。
“但是在這個話劇里看不到這些東西,透過演員精湛的表演和深厚的台詞,我能看到更深層次的思考,一個作惡國的好人,他將要面臨的人性抉擇,劇中的科學家最終沒有為德國造出核子彈,但是他並不能阻止美國造出核子彈,並投到廣島和長崎,在核子彈下遭受傷害的大多仍是普通的無辜平民。他將如何面對這種‘背叛’?這樣的意義可以引申到我們生命中更寬廣的領域。”
《哥本哈根》只是一個開始
看過該劇的觀眾稱讚不已,沒看過的觀眾也大呼“遺憾”。在與現場觀眾的交流中,有觀眾告訴趙佳,這么好的話劇如果不是身邊一個朋友力薦的話,幾乎就要錯過了。
“儘管有了這么長時間的探索,說實話我並沒有找到適合我們的人群,按照我們的定位,應該是有學者、白領這樣的人群進入劇場,但是實際上來看,觀眾和《哥本哈根》這樣的話劇還是有距離的。”趙佳說。
王曉鷹說:“《哥本哈根》這樣的戲需要觀眾有很強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對戲劇的介入能力,它要求觀眾在看戲的過程和結束後對這個戲有進一步的延伸和追究”。
另外一方面,王曉鷹也認為,商業戲劇要在票房上面取得成功,除了靠戲的娛樂性和明星效應之外,商業推廣也起著很大的作用。因此如果是有更高藝術品位的作品,除了組織演出之外,很大的一部分力量就是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進行推廣和宣傳。“演出前的宣傳可以促進票房,演出後的票房可以延續戲的影響,培養觀眾,畢竟好酒還得靠吆喝”。

網友評論

一次簡短的談話引發的一個嚴肅主題。簡單的人物,複雜的問題,長久的反思,以及與以往看到的小劇場話劇不同的場景形式,相當費腦的一劇!
話劇《哥本哈根》深度討論了人類偶然性抉擇對人類命運和歷史的戲劇性影響,並展示人類在自身抉擇中的盲點和糾結背後的種種無奈、恐懼和痛苦。人類的發展命運絕對不是純粹的物理科學,它是更高智慧的博弈。

公演信息

演出時間:2012.11.20-2012.11.23
演出地點:國家大劇院-小劇場
票價:16020024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